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融合德育的单元教学是落实高中地理学科育人的有效途径。本文以乌蒙山区可持续发展为情境案例,通过确立单元主题、构建单元德育指标体系、制定融合德育的单元教学目标、设计真实情境的单元教学过程、开展单元教学的表现性评价等方面尝试融合德育的区域发展单元教学设计,以实现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学科育德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2.
学科德育是指各学科将本学科蕴含德育因素的内容通过不同的教学方式和手段渗透在教学过程中,发挥学科教学育人的功能。它是一个以知识为载体、以课堂为途径的动态育人过程。在此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学科的特点,将学科的德育目标与教学内容有机结  相似文献   

3.
学校是育人的阵地,德育是教育的灵魂。为了增强德育活动实效,确保德育目标落实,我们以小学德育目标为指导,结合学校的特点,架构学校的具体德育目标,并以学段为纬度,指导全校各年级围绕德育目标分解、细化德育要求,在不同年级通过学科教学、专题教育、少先队活动、家庭教育等各种途径,有序地、系列地开展德育主题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4.
职业学校的德育要与专业课教学紧密结合,在专业技能课的教学中进行德育渗透,充分挖掘专业技能课中的德育因素,以知识技能为载体,采用适当的策略与方法,在技能教学中落实德育目标,以达到知识技能与道德、教学与教育、教书与育人的统一。  相似文献   

5.
学科教学因其内生道德追求而使德育本源地成为教学的应有之义。然而,长期存在于我国教育发展历史中根深蒂固的德育"工作意识"以及在其实践中形成的德育"渗透说"的误导,造成教学与德育的二分和学科德育形式主义的现象。学科德育的根本问题在于道德"外求"的思路,学科德育不应该成为关于"学科教学中如何实施德育"或是"德育如何与学科教学相融合"的问题,而是学科教学如何实现育人价值的问题。学科德育问题的唯一出路,在于实现教学回归"育人"的本原。这需要不断提高教师学科育人意识和"德能",按照学科育人价值实现的需要开展教学设计,并实现"生活化"的教学。  相似文献   

6.
学科德育之于教学,既不是渗透,也不是衔接和融合,而应是彰显。把学科本身固有的人文性张扬出来,这才是学科德育的本意。教师应把学科德育作为一种教育意识、思想和目的,在教学设计中采用课前调研,把握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动态;适切定位三维目标;挖掘文本德育资源;凸显各学科育人优势和创设蕴含道德互动的教学过程等策略,在教学活动不断寻找,在对教学之存在本身、教学之本真追求中成就教学。  相似文献   

7.
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是德育教学的关键因素,是实现全员育人、课程育人的有效途径之一。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有其自身的特点,需要明确德育渗透的主体和载体,研究德育渗透的实施策略,重视德育渗透的评价。要加强教师德育渗透的意识,提高德育渗透的能力,提升德育渗透的艺术水平,从而全面实现"立德树人"的教育目标。  相似文献   

8.
胡兰  朱丽玲 《福建教育》2023,(21):11-14
所有学科都蕴含着育人价值和德育元素。学科教学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清华大学附属小学通过理念引领、问题聚焦、课程建构,让学科德育落细落小落实。  相似文献   

9.
《上海教育》2014,(21):64-65
针对现阶段学校体育学科的德育目标不明确,德育内容缺乏整体性,不同学段、年段体育德育实施各成体系且衔接性不强等问题,研究者开发设计出《初中体育学科德育目标序列》,以体现:纵向衔接,即在尊重人的教育规律以及大、中、小学达成体育学科统一德育目标体系基础上,体现初中体育德育目标与小学和高中以及初中各年段之间的有机衔接:横向贯通,即在尊重德育教育规律以及体育学科教育特性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体育学科通过课内外、校内外不同途径、方法能落实的德育任务的范围和内容,以实现与其他课程相辅相成、共同育人的价值。  相似文献   

10.
通用技术课程蕴含着丰富的育人价值,发现通用技术学科的德育价值,进行学科德育要素设计是落实通用技术课程学科德育的前提.以苏教版必修教材为例,通用技术教学中实施学科德育的策略包括:挖掘通用技术学科中的德育要素,构建通用技术学科"5+X"德育范畴;实施基于真实情境的项目教学,设计系列挑战性任务;提升通用技术教师德育素养,发挥教师德育价值等.教师应在教学中从单元教学、课时教学、学习活动、学习评价等方面科学设计德育要素,实现学科教育与德育的有机融合.  相似文献   

11.
专业课教学中的德育目标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发现,专业课教学中思想品德教育的渗透工作是一个难点,尤其在教学目标设计这个环节上,德育目标的设计环节非常薄弱,这种状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专业课的教学质量、育人质量.本文试就专业课教学中德育目标的设计问题进行探讨,以期能够引起广大专业课教师的广泛关注和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12.
中学物理学科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方面具有极强的育人价值,是实施素质教育的良好载体。中学物理教学中的德育渗透应落实在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情感、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务实求是的态度和勇于探索的品质;应善于寻找德育渗透的切入点,在教学中进行德育的有机渗透;注意改进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教学艺术和技巧,使德育渗透灵活、有度、有序。  相似文献   

13.
罗洁 《教育导刊》2003,(7):24-26
育德是地理学科教学的一项重要功能。为了探索符合地理学科特点的德育目标与模式,更好地实现地理学科教学的育德功能,地理教育工作者可着力于如下五个方面的探索。一、确立以培养爱国意识和人类———环境———发展意识为核心的德育目标学科教学中的德育目标必须依照本学科的实际,取向明确,独具特点,同时必须反映社会发展的要求,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长期以来,我国地理学科的德育目标一直放在对受教育者进行基本国情、国际主义、爱国主义、社会主义、民族团结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等方面的教育上,然而,随着形势的发展,地理学科的德育目标也…  相似文献   

14.
学科德育区别于专门德育课,其因间接性、渗透性等特点而具有独特的德育意义。中小学的每门学科都蕴含着丰富的德育内容,它附于学科知识之上,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挖掘和利用,从而实现"教书"与"育人"的有机统一。然而受诸多因素影响,教师陷入难为之困境。面对现实中教师学科育人的种种偏失,教师应在教学中促进知识与道德的融通,运用教学机智巧妙进行道德感染,树立以人育人的教学观念,并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伦理敏感性。  相似文献   

15.
根据《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校德育工作的若干意见》要求,要“按照不同学科特点,促进各类学科与课程同德育的有机结合”。按照这一精神,教师应结合物理教学的特点,积极探索把德育渗透于物理教学之中的途径与方法。教学中笔者注意强调德育渗透的三个原则:有意原则、有序原则、有机原则。“有意”:即教材与德育目标的相关性、一致性和同步性,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充分吃透教材,实行德育的目标控制;“有序”:即对教学的德育内容进行系列组合,优化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使一个观点、一种思想在学生的心灵中逐步培养和建立起来,从而获得良好的整体效应;“有机”:即选择好教学与德育的最佳契合点,找准某一知识或训练点为突破口。这样,教师就不是单纯的“教书匠”,而是育人的“工程师”。  相似文献   

16.
审视当前学科德育实践可以发现,教师常从“相加”理念出发来理解学科和德育的关系。这种定位给学科德育的开展带来一系列问题,包括教学目标异化、教学内容偏差以及教学方法偏颇等问题。对此,学科教学需要重回育人原点,树立指向学生人格健全发展的教学目标,挖掘学科知识所蕴含的道德价值,关注教学方法的道德性,从而促使学生在多元情境中丰富道德体验,将道德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相似文献   

17.
随着上海二期课改的不断深入,如何在课堂教学中落实“三维目标”,真正体现教师教书育人的职责,进而实现对教育本质的回归,成了课改不可回避的难题。近几年,笔者发现部分学校和教师对“学科德育”的理解存在着误区,在教学实践中表现为在课中喊几句德育口号,贴标签,生拉硬套或把学科课上成德育课等。还有不少教师依然我行我素,认为德育是隐性的东西,无法考核,从功利出发,只注重知识技能的传授,对学科中丰富的人文资源、德育资源视而不见,忽视对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有些教师认识到了学科的育人功能,但囿于能力,无法实现育人目标。  相似文献   

18.
张录红 《成才之路》2010,(14):12-12
历史学科的德育在历史教学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而品德教育在学科德育中又居于核心地位。中学历史教学大纲规定的德育任务,如爱国主义、历史责任感的教育,最终应转化、落实到学生的行为规范中去,使学生学会处世做人。品德教育在历史学科的育人功能中具有鲜明的实践和评价意义。中学生处在青少年发育时期,也是道德品质教育的关键时期。  相似文献   

19.
正在小学启蒙阶段,我们教师要非常重视学科教学中的德育渗透。何况在科学教材中要求我们教师完成的三维目标,其中情感目标就是我们要完成的德育目标。科学教材中渗透着丰富的德育内容,要求我们教师根据学科的特点,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学生的实际,充分利用好教材中的德育素材,运用有效的教学策略,有计划、有目的地在科学教学中渗透德育教学。那么在科学教学中,我们如何渗透德育教学呢?一、以德育为导向,精心设计"三维"  相似文献   

20.
陶行知教育理论中关于健全人格的论述体现了德育的重要地位.教育部颁布的《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正契合了陶行知教育理论,为中小学德育工作的开展指引了方向,也为各学科德育目标的落实提供了政策依据.文章深入分析高中地理学科德育目标落实现状及原因,并对高中地理学科德育目标落实策略提出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