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科协论坛     
《科协论坛》2008,(9):48-48
《全国科普“站栏员”建设的基本标准和管理办法(试行)》颁布,以进一步规范全国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员(简称“全国科普‘站栏员’”)的建设和管理,共享科普资源,引导“站栏员”为公众提供优质科普服务,切实推进和加强基层科普工作。其内容包括总则、基本标准、责任与任务、指导与管理、附则5大类,共21条。  相似文献   

2.
<正>近两年来,浙江省桐庐县科协认真贯彻中央党的群团工作会议精神,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对全国科协系统提出的新要求,立足桐庐实际,坚持"三性"、"四服务"要求,把全县科协基层组织建设和农村科普活动站、科普宣传栏、科普员队伍(简称"站栏员")建设摆上科协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积极行动、多措并举,科协基层组织建设特别是"站栏员"建设得到了加强,夯实了科协工作的基层基础。一、基本现状(一)科普活动站"一室多用",科普服务能力有  相似文献   

3.
黄丹斌  苏晓生 《学会》2012,(3):57-59
如何充分发挥科普"站栏员"在丰富基层科普设施、完善基层科普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公众科学素质方面的重大作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多元建设科普宣传栏的创新亮点,为我们提供值得借鉴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科协认真贯彻《科普法》,积极实施《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下称《纲要》),把农村科普作为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重点,把创建科普示范体系、推进“站栏员”科普设施建设作为实现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突破口,  相似文献   

5.
《学会》2011,(9):46-46
<正>湖北省随州市随县科协自2009年7月成立以来,将工作重点着眼于基层科普工作的固本强基,大力加强镇、村科普活动"站栏员"建设,夯实基层科普组织,打造了一个为广大农民提供科普服务的平台。今年来,县科协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开展的以"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党建创建活动,统一规范基层党建工作,不断提高党的基层  相似文献   

6.
夏吉坤  李鹏 《科协论坛》2006,21(5):43-44
这次活动的主要内容,一是科普建设进农村。重点搞好全市每个行政村“一站、一栏、一员”建设。第一季度,全面完成全市2619个行政村科普宣传栏安装任务,上半年,完成全市50个镇科普工作站建设任务,年底前,完成每村设立一名科普员,建立一处科普活动站的任务。二是科技专家进农户。全市重点组织500名科技专家与500个农户结成科技帮扶对子。三是技术推广进田头。市及各市区科协与国内20个农业院所、  相似文献   

7.
唐山市科协落实“科学教育与培训基础,科普资源开发与共享,大众传媒科技传播能力建设,科普基础设施”工程的实施方案,为进一步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把工作重点放在开展农民素质行动上,大力开展农民素质活动“五个一”工程。即:抓好“一站、一栏、一员、一校.一中心”建设,“一站”是农村科普活动站、“一栏”是科普宣传栏、“一员”是科普宣传员,“一校”是科普学校、“一中心”是科普服务中心。活动站是在农村开展科普活动的主阵地,宣传栏是农民身边的科普信息窗口,科普宣传员是植根基层,直接面对农村的科普工作者,科普学校是农民培训的大课堂,  相似文献   

8.
夏吉坤  宋楠 《科协论坛》2007,(12):20-22
山东省威海市辖3市1区及两个国家级开发区,现有50个镇、2619个村,18个办事处、267个居委会。近年来,威海在科普村村通工作的基础上,采取得力措施,加大工作力度,在全市大力实施科普惠农“四个一”建设,即:在每个镇设立一个科普工作站、每个村设立一个科普活动站、每个村建设一处科普宣传栏、配备一名科普员。目前,全市已建立镇科普工作站50个,村科普活动站2619个,建设科普宣传栏2725个,配备科普员2905名。利用这些载体,大力宣传党的科技政策,普及农村科技知识,推广农业实用技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积极贡献。  相似文献   

9.
山西省科普惠农计划自2005年8月开始实施至今不足两年的时间里,在各级党委、政府的人力支持和社会力量的广泛参与下,经过不断的创新和完善,目前已形成了以“一站、一栏、一员”建设、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农科110服务体系建设、“三站合一”和科普惠农绿色通道建设等为主要内容和载体的科普惠农体系。[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为更好地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领农民走上致富路,今年以来,唐山市科协大力开展提高农民素质活动“五个一”工程,即抓好“一站、一栏、一员、一校、一中心”建设。“一站”为农村科普活动站,“一栏”为科普宣传栏,“一员”为科普宣传员,“一校”为科普学校,“一中心”为科普惠农服务中心。唐山市“五个一”工程的重点在县区,现就滦南县的工作开展情况透视“五个一”工程的功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11.
《科协论坛》2013,(6):41-41
近日,四川科普电子宣传栏项目各类科普内容在四川省的有效传播。办公室和四川创新科普传播有限公司四川省科协于2012年启动"四在成都市正式挂牌办公,这标志着川科普电子宣传栏"项目的筹备工"四川科普电子宣传栏"项目正式启作,得到了省政府相关部门的支动。据项目办公室相关负责人介绍,持。四川省科协表示,要力争把四"四川科普电子宣传栏"项目是在省川科普电子宣传栏建设成为全国科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由四川省科协组普宣传的示范工程,更好地服务社织实施的一项科普基础设施建设重点会、服务经济建设。项目。该项目计划用3年左右时间在成"四川科普电子宣传栏"是现代都及省内大中城市建成3万个科普电子网络传播技术在科普宣传工作中的一宣传栏终端机。项目建成后,将推进项新尝试。该宣传栏利用3G移动信号  相似文献   

12.
唐长文 《科协论坛》2006,21(7):11-11
运城市县两级科协将“一站、一栏、一员”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实行“信息栏”建设牵动、“服务站”培养扶持.“信息员”敬业定责.  相似文献   

13.
近日,云南省凤庆县科协在里拐村实施的科普富民示范“三个一”工程开始启动。最近几年以来,为创新农村科普机制、拓展农村科普内容、提高科普服务能力,提升劳动者科技产业技能,县科协在凤山、勐佑等乡镇村开展了以“一个科普活动工作站、一块科普宣传栏、一个科普宣传员”为主要内容的“一站一栏一员”建设。  相似文献   

14.
《科协论坛》2013,(6):34-35
实施科普人才建设工程,不仅是公民科学素质提高的手段,也是科普资源共建共享的关键环节。为确保这项工作顺利推进,福建省福安市科普人才建设工程工作领导小组制定了《福安市科普人才建设工程实施方案》,细化任务,明确分工,深入扎实地开展工作。一、广纳人才,壮大科普队伍一是壮大农村实用科普队伍。依托农村党员、基层干部、农村"六大员"、基层科普员、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业务骨干、农村科普带头人和基层科技工作者,积极发展农村实用科普人才,吸纳科技示范户加入村级科普队伍。目前,全市86%的村有科技带头人、科技示范户和科普员组成的农民科普队伍。随着"三农网络书屋"的启动,今年又成立了由34人组成的"两员"(辅导  相似文献   

15.
陈启浩 《科协论坛》2006,21(4):44-44
为促进“科普热线”在四川省阿坝州农村的广泛应用,充分发挥其对农牧业生产的指导作用,加快阿坝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配合四川省科普助农“一栏、一站、一员”工程建设,在上级领导的高度关心和重视下,经协商,决定启动千村科普热线电话工程。  相似文献   

16.
《科协论坛》2007,(2):45-45
2006年,重庆市武隆县科协积极投入新农村建设,在全县建立和完善“一站一员一校一室一栏”科普“村社通”工程。  相似文献   

17.
日前,在湖北省保康县后坪镇堰塘冲村科普活动站,农民正忙着查阅农业科技资料、交流种养经验、探讨发家致富的新路子,村民选择了阴雨天"泡"科普图书室这种特别的休闲方式。这是该县开展"一站一栏一员"建设所取得的成果。  相似文献   

18.
《科协论坛》2006,21(4):19-19
2月24日,蓬莱市召开实施“科普惠农行动计划”工作大会。会议印发了由蓬菜市委、市政府两办联合制定的《建设“一站一栏一员”实施科普惠农的工作方案》.明确了服务“三农”,重实际、讲实用、求实效,社会化、市场化、科学化3项原则.提出了3项主要任务:一是建立和完善镇、村科普活动站。镇级科普活动站.要充分利用原有镇(街)党校、  相似文献   

19.
国务院颁布《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3年来,本着“全面推进,重点突破”方针,结合我省的实际和“科普惠农计划”的优势,重点推进了农民科学素质行动方案的实施,把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放在了优先位置,带动全民科学素质工作全面开展。目前已形成“一站一栏一员”建设、“科普惠农兴村计划”、“农科110”服务体系建设、“三站合一”工程、“科普惠农绿色通道工程”等5大板块为有机整体的科普惠农服务体系,构架起政府推动、科协主力军领跑,社会各方面力量共同参与的大联合、大协作,众马一辕实施科普惠农计划,推动农民科学素质提高的大格局。  相似文献   

20.
《科技风》2016,(22)
为促进广州科普基地的建设与发展,促进两地科普交流合作,广州科普考察团赴台湾多个科普场馆针对场馆建设管理、运营理念和教育活动等方面进行了深入调研,为广州科普场馆的建设运营管理提供了诸多思考和启示,对全国各地科普场馆发展具有很大的参考意义和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