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刘佳 《图书情报工作》2019,63(23):38-43
[目的/意义] 立足于国内馆配电子书市场发展的关键时机,以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港台电子图书采购的实践为基础,提出基于单本购买的中文电子书采购方案,并对涉及到的读者需求驱动采购及纸电协调采购进行了研究。[方法/过程] 从电子书平台的资源分析、电子书的需求分析、电子书试用、采购模式及流程、合同签订和电子书的后续管理几个方面,进行电子书采购方案设计。[结果/结论] 单本电子书采购的实施需要图书馆在采购政策和采购模式上进行新的布局,高校图书馆应密切关注国内外电子书平台的发展,并尽早制定适合本馆的中文电子书采购方案,以便为开展单本电子书采购实践奠定基础。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港台电子书采购的实践表明本文提出的单本电子书采购方案具备一定的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2.
以近5年入藏书目为匹配来源,从中文在线和掌阅精选电子书平台的采购价格、平台功能、资源量、出版社、匹配馆藏书目资源量及其匹配书目借阅量、访问量等综合角度,分析比较两个可移动阅读的中文电子书平台的馆配情况、阅读需求情况,以评估其采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索形成有效可行的馆配电子书平台采购评估机制。从分析结果看:两个电子书平台性价比高、资源量丰富及移动阅读符合读者阅读需求等,但还不足以作为纸电同步的参考数据;掌阅精选平台电子书在I、F和TP大类是比较适合高校的馆配电子书资源,中文在线电子书是补充高校电子书资源和人文社科类期刊的参考数据库之一。  相似文献   

3.
刘丽芝  吴玉珍 《图书馆论坛》2014,(4):127-134,22
以有限经费购买电子书,并同时兼具成本效益及实时地满足读者需求是数字时代高校图书馆的挑战之一。文章以香港中文大学图书馆英文电子书采购为例,从流程、使用率、每次使用费和价格等各方面分析和比较两项需求驱动采购模式的试验结果。  相似文献   

4.
电子阅读器的普及催生了电子书的需求热潮,美国各图书馆纷纷探索新的服务模式,满足读者的电子书阅读需求,其中威斯康辛州图书馆联盟在电子书借阅方面非常有特色。本文从威斯康辛州电子书的借阅政策、采购模式和资金筹措机制等方面探讨其电子书服务模式,以期对国内图书馆开展类似相关服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5.
文章首先对“十三五”期间出版行业、馆配行业以及部分高校图书馆的中文图书采购数据进行了收集,然后结合北京师范大学图书馆“十三五”期间中文图书采购工作的实践,从经费、订购品种数量、平均定价与复本等方面,对中文图书采购工作面临的挑战进行了分析,最后,从行业环境、业界技术发展和读者需求变化的视角,挖掘这些挑战所带来的机遇,对“十四五”期间高校图书馆中文图书采购工作的变革与发展进行了展望。文章认为,“十四五”期间中文图书采购政策的发展要以“提质增效”为目标,从而推动馆藏建设的高质量发展;采购流程方面,智能化采购平台将通过智能数据采集技术提高采选人员的工作效率,优化采选流程;采购模式方面,电子书平台的快速发展将会大力推动图书馆“纸电相融”采购模式的实施。  相似文献   

6.
<正>新模式将电子书借阅费用转变为获得电子书所有权来自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山景城的最新消息,作为电子书行业领先的信息解决方案提供商,ProQuest与世界各地的图书馆和出版商紧密合作,将于2016年推出"Access-to-Own"创新电子书采购模式,该模式为我们所提供的一系列具有灵活性的电子书采购模式之一。这种模式使图书馆能将花在电子书借阅上的经费用于永久买断,从而获得书籍的所有权。它利用需求驱动采购模式(DDA),解决短期借阅模式(STL)中存在的价格问题;相较于短期借阅模式,"Access-to-Own"模式使图书馆能为读者提供更多重点新书的内容,从而获  相似文献   

7.
中文电子书发售是当前大陆图书馆界迫切需要解决的基础性难题,馆配商推出单种零售平台服务来应对。本研究以书目比较法进行实证分析,比较各平台图书的时段、上书时滞,对国内三类中文电子书平台进行具体细致的比较,以分析当前馆配形势,探讨解决之道。数据表明近年来零售的电子新书量已超过数据库包库采购。目前,馆配商平台在纸本书出版一年内基本无法采购到相应的电子书,出版社第二至四年内才可能会渐次发售电子本,而面向个人用户的零售平台则能提供一些短时滞的电子本。高校馆可以率先采取“单纸本”策略,以消除出版方惜售电子本的心理。馆配商可借鉴个人定位平台的运作方式,以提高热门电子书的供应时效。表5。参考文献35。  相似文献   

8.
电子书馆际互借是馆际互借这一图书馆传统服务在电子书时代的延续与发展,文章分析电子书馆际互借的现状及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对传统的馆际互借模式与基于在线电子书平台的新馆际互借模式进行探讨。指出在这些模式的指导下,要充分利用在线电子书平台,综合考虑电子书的不同来源、版权保护、读者获取电子书的方式等状况,开展图书馆电子书馆际互借服务。  相似文献   

9.
[目的/意义]以学术电子书出版商和高校图书馆为研究对象,梳理学术电子书出版商对高校图书馆资源建设和服务的影响,提出高校图书馆的应对之策。[方法/过程]通过网络调查,了解学术电子书出版商在图书馆市场的发展现状、电子书平台功能和销售模式,分析其对高校图书馆的影响,提出高校图书馆的应对策略。[结果/结论]研究发现学术电子书出版商一方面可以丰富馆藏资源的数量、提高馆藏资源质量、提高图书馆的服务水平和增加图书馆的资源利用率,另一方面也增加了图书馆资源整合的难度和资源采购支出。提出以下建议:调整馆藏政策,适时加大电子书馆藏比重;建立采购联盟,按需选择采购策略;加强与出版商合作,提高服务质量;积极开展用户培训,加强电子书的阅读推广活动。  相似文献   

10.
张建民 《出版广角》2016,(15):35-37
随着数字时代的到来,图书馆文献资源建设的重点正从传统的纸质文献逐渐转向电子书。文章主要通过分析馆配市场需求主体(高校图书馆)对中文电子书的需求情况和馆配市场中间渠道(馆配商)中文电子书平台的发展状况,提出作为馆配市场供给主体的大学出版社应该尽快进行数字出版转型工作,并且充分利用中文电子书平台加强探索合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