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7 毫秒
1.
从1838年起至今,英国各类图书馆所编纂的汉籍目录达14种之多。其采用的分类编排方法,包括关键词首字母法、西方学科分类法与五部分类法。这些目录揭示了英国收藏汉籍的基本情况,著录了多种善本,描绘了汉籍的流转历史,代表着英国学者编纂汉籍目录的成就。但与此同时,在分类、著录、版本考察等方面,也存在着诸多不足。  相似文献   

2.
日本京都大学人文科学研究所编的汉籍目录是日本最著名的汉籍目录著作之一,它不仅分类合理,而且著录全面而准确;在价值上,它不仅可以补充中国国内目录书著录之各种属性,而且还提供了更多的罕见书籍和版本,故而值得我们参考和学习。  相似文献   

3.
《大学图书馆学报》2018,(2):112-119
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汉籍主要是由法国传教士和法国汉学家带回。马若瑟、钱德明、伯希和等汉学家,巴黎外方教会和法国耶稣会在汉籍搜集方面作出了很大贡献。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汉籍目录共五部,分别由黄嘉略、儒莲、古恒、王重民等人撰写,从中可以窥见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汉籍的概况。其所藏汉籍约两万余种,其中黄丕烈旧藏南宋本《南华真经》、明万历刻本《郭氏易解》、稿本《姓氏寻源》等为海内外孤本,具有较高的版本价值和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4.
近二三十年日本中国古典目录学研究状况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中日两国有着源远流长的学术文化交往。在日本,不仅保存着大量的汉籍与和刻汉籍,而且还保存着一个从古到今的比较完整的汉籍目录系统。这个汉籍目录系统,既是中国学术文化发展的一种国外形式,也是日本学术文化史上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日本学者在这方面作了大量的研究。了解日本学术界对他们保存的这个汉籍目录系统的研究状况,对于我们来说具有双重的意义:一方  相似文献   

5.
谢辉 《图书馆论坛》2022,(10):150-160
梵蒂冈图书馆收藏中国传统古籍的历程始于16世纪末至17世纪初入藏的4部汉籍。其后300余年间,该馆陆续获得数量可观的中国传统古籍,主要来源包括巴拉丁图书馆与意大利传教士康和子的中文藏书,以及1902年从传信部移交的一批汉籍。这批汉籍主要由巴贝里尼图书馆、意大利传教士余天明、法国传教士傅圣泽、意大利汉学家蒙突奇的收藏构成。1922年伯希和为梵蒂冈图书馆编纂汉籍目录时,该馆收藏的中国传统古籍总量约350部。其特点包括:刊刻时间多在乾隆六十年前,含一些稀见品种、独特版本、名家旧藏、中外学者批注本。其藏品的种类可反映出欧洲学者的思想特征和学术倾向,有助于研究汉籍在欧洲流传的历史。  相似文献   

6.
美国国会图书馆是全美国最大的图书馆,其中中文部收藏中国古籍历史悠久,最早的汉籍来自清代同治年间(1862—1874年)由清政府赠送。该馆收藏的汉籍,以地方志最为著名。本世纪四十年代朱士嘉先生以他在国会图书馆工作之便,编纂成《美国国会图书馆藏中国方志目录》一稿,著录中国方志2,939种。其后陆续补进,至八十年代末,该馆藏中国方志达4,000余种。这个数量已占七十年代我国普查方志后编成  相似文献   

7.
1934—1939年,王重民先生在法国国家图书馆工作,主要负责法国国家图书馆藏汉籍中的伯希和专藏的中文目录编纂工作。吉美博物馆藏王重民先生写给伯希和先生的信札四封,通过这四封信,可以考见王重民在法国国家图书馆的工作概貌。  相似文献   

8.
2009年6月12日,OCLC与法国国家图书馆签署一项合作协议,通力合作将法国国家图书馆的馆藏记录添加至OCLCWorld—Cat——这个世界最大的联合目录数据库。  相似文献   

9.
本文运用目录学的方法,分析唐代日人所撰传入日本的汉籍目录,梳理汉籍东传的历史、路径、规模与种类,从文化传播角度论证汉籍对古代日本文明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原北京西什库教堂(北堂)图书馆藏书,颇受中外学界关注。与西文善本藏书目录、藏书史、专书个案的深入研究相比,其汉籍的整理和研究则显得薄弱。本文旨在钩稽北堂汉籍编目过程,并追踪现存汉籍,以促进对北堂汉籍内容和价值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1.
隋唐时代是中日两国文化交往的重要时代,日本全面学习隋唐文化,其中日本来华的求法高僧尤其值得注意。今存日本的大量早期汉籍文献,往往是他们由唐土携回日本的。东来求法诸僧当中,圆仁(794—864)最为著名,他巡礼五台、参拜长安诸寺,求取了大量的法宝、典籍,曾编为《日本国承和五年入唐求法目录》、《慈觉大师在唐送进录》和《入唐新求圣教目录》,《入唐新求圣教目录》编成在后,著录经籍最多~①。圆仁在五台山巡礼时曾抄写  相似文献   

12.
日本是汉籍在域外最大的资料库.调查、发现、整理日本馆藏汉籍,充分发掘、研究其文献价值,可以与我国的馆藏文献资源形成优势互补,进而推动中国思想史、学术史及中日文化交流史等领域的研究进程.本文在广泛查阅日本馆藏汉籍目录的基础上,以《诗经》为例,梳理出日本馆藏汉籍文献的价值优势.  相似文献   

13.
周旖 《图书与情报》2006,(4):106-112
文章从史志目录的著录格式、内部结构、著录项目的设置和著录方法三个方面系统、深入地揭示了史志目录书目著录的沿革情况,并以大量的实例论证了史志目录在著录方面的发展脉络是由汉代发轫之作的体例不精、著录简单到隋朝的体例精细、著录详细,然后又走向了唐、宋、明、清的体例不纯、著录简省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4.
本文从史志目录的著录格式、内部结构、著录项目的设置和著录方法三个方面,系统、深入地揭示了史志目录著录的沿革情况,并以大量的实例论证了史志目录在著录方面的发展脉络,是由汉代发轫之作的体例不精、著录简单到隋朝的体例精细、著录详细,然后又走向了唐、宋、明、清的体例不纯、著录简省这一观点。  相似文献   

15.
日本收藏有大量的中文古籍,而且十分重视中文古籍的整理和编目工作.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开展,日本图书馆也开始将古代中文典籍数字化.其中,有代表性的中文古籍书目数据有全国汉籍--日本所藏中文古籍数据库、东洋文化研究所所藏汉籍目录数据库、东洋学文献类目检索系统、东洋文库所藏汉籍目录等.而且日本各单位所藏的汉籍目录的数字化和共享程度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  相似文献   

16.
许茵 《档案学研究》2018,32(6):59-63
全国民国档案文件级目录著录与采集工作是《“十三五”时期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工作总体规划》的重要任务。档案文件级目录著录标准化建设是建立国家重点档案资源目录体系、促进国家重点档案资源有效融合的基础和关键。本文以全国民国档案文件级目录著录为例,通过对文件级题名著录重要性、规范化要求的阐述及难点分析,提出提高民国档案文件级目录著录质量的措施和策略。  相似文献   

17.
中国的古籍,在国外被称为“汉籍”。早在中国西晋时期,《论语》、《千字文》等汉籍名著就已传入日本,此后,印刷术也在日本传播。随着中日友好往来的发展及中日文化的进一步交流,传入的汉籍越来越多,在日本相应出现了许多汉籍文库(即图书馆)和汉籍收藏家。日本人历代治汉学、珍视汉籍,同时十分重视汉籍目录的编纂工作。自明治(1868—1912)以来,日本各大学、学术研究机关及汉学研究者,投入了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整理研究,编制了大量的汉籍目录索引,取得了丰富的成果,为日本的“汉学”研究建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8.
孙猛 《中国索引》2004,2(3):14-21
[日]藤原佐世所撰的《日本国见在书目录》(以下简称《见在目》)是日本现存最早的一部敕编汉籍目录。  相似文献   

19.
方彦 《档案学研究》2019,33(4):50-55
民国档案文件级目录著录是国家重点档案保护与开发项目的重点内容,其在著录过程中存在明显的难点,加之著录人员自身的局限性,造成了著录错情远远超过国家重点档案文件级目录采集标准的要求。本文以福建省档案馆为例,通过对著录错情的类型分析、原因剖析,探讨提高民国档案文件级目录著录质量的有效对策。  相似文献   

20.
肖荣 《图书馆学刊》2005,27(1):79-80
以今天的古籍目录著录规则去衡量古代目录作品的著录,可以发现各种目录作品著录所奉之体例并不一致.甚至同书中有时也不一致。因文言文习惯及古籍无标点等原因,使目录作品中书名的著录出现多种样貌。从书目之起源追论古代各种目录作品.可概括出中国古代目录书名著录的形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