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3 毫秒
1.
工程制图课程和计算机绘图课程是高职院校工科专业两门重要的基础课.根据教学环境的变化将两门课程深度融合,形成"岗、课、证"相融的课程模式,对于培养高职学生的基本职业技能具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地质学基础"是地矿类高校非地质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在专业人才培养中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河南理工大学非地质专业的"地质学基础"课程教学为例,总结了该课程的特点,分析了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总结前人教学经验的基础上,探讨了改进课程教学的方法和建议,为教学管理部门和授课教师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结晶学与矿物学"是地学类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也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通过修订教学大纲,突出能力培养,课堂教学中抓基础、重实践,增添宝玉石及材料方面的知识,结合科研实践以及多媒体教学等方式,对"结晶学与矿物学"课程教学进行了改革探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强化了学生对矿物的鉴定能力,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4.
计算机“数字电路”创新性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电路"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核心基础课,其实验教学是课程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承担着培养学生设计、创新、调试和开发计算机系统能力的重任。应该从教学的内容、方法手段、师资队伍、实验考核等方面进行创新,以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社会培养创新型人才,改变传统数字电路实践性教学模式的不足。  相似文献   

5.
"液压传动"是一门集机械原理、机械设计、流体力学、电工学和自动化控制等多方面知识于一体的综合性课程,同时又是一门与生产现场联系紧密的专业基础课,旨在培养学生具有读懂一般机床和工程机械液压系统原理图以及设计中等复杂程度液压系统的能力。理论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对工程问题的兴趣,实践教学中,应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6.
专业基础课在人才培养过程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学生对专业基础课掌握得好坏严重影响到后续课程的学习,文中提出了一种全面提高专业基础课教学质量的重要措施:改革课程考试模式,实施"教考分离"。并结合自己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实现"教考分离"进行思考,从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目标、完善课程标准、重视试题库建设、配套制度的完善、全面分析考试结果等方面提出了自己的想法。  相似文献   

7.
浅谈中职《机械制图》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兴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机械制图》是机械类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一门培养学生阅读和绘制工程图样,发展空间想象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学科,但《机械制图》也是学生反映比较难学的课程之一,这给机械制图的教学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因此对于《机械制图》的教学应当能够激发学生的兴趣,使学生"乐中学,学中乐"。"学中做,做中学"。  相似文献   

8.
大学语文是高校里的一门公共基础课,此课程承担着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提高学生的文化底蕴的重任。作为高职院校的大学语文课程还要兼顾文化基础课为专业服务的教学理念,如何能将文化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笔者认为主要是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相似文献   

9.
资源生物学是海洋生物资源与环境专业的核心专业基础课,担负着为渔业资源研究与从业工作奠定知识基础的重要任务。在课程讲授过程中,笔者注重将研究型内容与能力培养引入"资源生物学"本科教学实践,通过教学内容更新、研究实例讲解、加强教师团队、强化研究实践、构建特色课件等多种综合手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研究实践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效果。研究结果为该课程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
论都市型农业院校"植物学"教学中的情商教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植物学"是都市型农业院校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课程教学中利用课堂教学、实验教学及野外实习教学三种教学环境的特点,巧妙实施情商教育,有利于提高都市型农业院校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1.
面向产出是工程教育专业认证进行培养质量评价的重要导向,对"卓越工程师计划"的实施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与课堂教学相比,实习实践环节的教学模式更加灵活多样,考核和质量评价难度也较大。结合山东理工大学机械设计制造及自动化专业的"卓越工程师计划",针对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课程进行面向产出的课程目标达成评价方法研究以及与其相适应的教学改革研究。  相似文献   

12.
为强化机械电子工程专业本科生的机电产品创新设计能力,本文提出了机电产品设计创新系列课程的理念与模式。通过重建课程目标、调整课程内容、优化课程结构,使新系列课程的教学内容得到优化,各门课程教学内容实现有机衔接,并实践了项目驱动式的“四环节”教学法。  相似文献   

13.
针对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涉及知识面广、综合性强的特点,采用讨论与互动式教学、实践教学、项目教学等多种方法进行教学改革和实践。多种教学方法的综合运用有利于学生学习主动性的发挥,综合设计能力的提高以及系统工程意识的培养。  相似文献   

14.
研究一种新型的机电一体化综合实验实训系统,利用一个教学案例说明该系统在机电一体化综合实训课程中的应用。在教学中利用该实训系统开发出多种实训项目,推行理论实践一体化教学,节省了教学成本,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5.
Difficulties in teaching a multi-disciplinary subject such as the mechatronics system design module in Departments of Mechatronics Engineering at Temasek Polytechnic arise from the gap in experience and skill among staff and students who have different backgrounds in mechanical, computer and electrical engineering within the Mechatronics Department. The departments piloted a new vertical stream curricula model (VSCAM) to enhance student learning in mechatronics system design through integration of educational activities from the first to the second year of the course. In this case study, a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method on an autonomous vacuum robot in the mechatronics systems design module was proposed to allow the students to have hands-on experience in the mechatronics system design. The proposed works included in PBL consist of seminar sessions, weekly works and project presentation to provide holistic assessment on teamwork and individual contributions. At the end of VSCAM, an integrative evaluation was conducted using confidence logs, attitude surveys and questionnaires. It was found that the activities were quite appreciated by the participating staff and students. Hence, PBL has served as an effective pedagogical framework for teaching multidisciplinary subjects in mechatronics engineering education if adequate guidance and support are given to staff and students.  相似文献   

16.
根据机电一体化系统设计课程综合性、实践性强的特点,分析现行按照知识体系划分教学方式的不足,结合数学建模和项目教学对能力培养的优势,探索新的教学模式。提出"以项目任务为主,以知识精讲和自学自研为辅"的教学改革方案,建立注重综合素质和能力的课程考核机制,达到培养学生通过抓"模型",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项目贯穿驱动机电课程群教改实践为基础,阐述课程群内各课程模块化教学设计方法。从课程群组成、课程群模块化教学及实践环节组织、项目任务发布及学生自主选择项目的审核等方面,展开基于OBE理念的工程技术应用基础能力培养的教学改革方案探索。  相似文献   

18.
文章分析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对制造业岗位的影响及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需要进行转型的依据,探讨了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培养方向、人才规格和培养目标的转型,着重研究专业课程体系与课程的重构、专业教学改革以及教学创新团队的塑造.通过转型实践,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适应性转型呈现三大特色:一是紧跟智能装备与产业升级,探索多学科多领域多专业技术融合,深度整合课程,构建模块化课程体系:二是采用信息化教学,建设数字化课程,虚实结合开展技能训练;三是杰出人才引领,构建校企融合教学团队.  相似文献   

19.
土木工程专业力学课程改革的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力学是土木工程各专业重要的学科基础课。本文首先阐述了目前力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根据土木工程专业力学理论教学的实际情况,针对材料力学的教学现状,从教学次序的调整、教学方法和教学考核手段的改进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材料力学的教学改革探索,以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提高教学和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20.
过程工程基础是一门应用性基础课程,涉及知识面广,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往往达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以项目教学法为指导思想,详细介绍了项目教学法在过程工程基础课程理论与实践教学中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