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关于科普期刊评价体系和方法的思考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科普期刊快速地融入市场使得科普类期刊现行的评估标准与之不相协调。科普期刊工作者最为关注的是如何求得生存与发展而不是期刊的评估标准。改革或完善评估体系势在必行。现行体系存在与科普期刊工作者关心的话题相距较远,未能考虑科普期刊的市场属性,未能区分期刊本身的质量和其延伸方面的质量,部分指标归类不合逻辑等问题。建议构建新的科普期刊的评价体系,可以分成综合性评价和单项指标的评价(如编辑质量的评价),并认为评价可从期刊本身的质量和其延伸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2.
1 引言 我国期刊分为社会科学期刊和自然科学期刊二大类.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期刊出版业进入了一个快速增长期,获得了空前繁荣,期刊总数由1978年的930种猛增到1996年的8100多种,比18年前增长了近9倍.其中,自然科学期刊由710种增加到4386种,增长了6倍,占期刊总数的52%.在期刊数量大幅增长的同时,国家和刊物编辑出版者也十分重视质量的提高,新闻出版署和国家科学技术部相继制定颁布了社会科学期刊和自然科学期刊各自的评估标准.以此来指导、督促我国期刊业从数量和质量两方面共同繁荣.在自然科学期刊方面,为了贯彻评估条例,交流办刊经验,表彰质量好、知名度高和有良好效益的科技期刊,国家科委、中共中央宣传部、新闻出版署于1992年决定依据"质量评估标准"开展优秀科技期刊评比表彰活动,每4年一届,现已评比二届,共有768刊次获奖,占同期科技期刊总数的10%.  相似文献   

3.
科普期刊编排不规范状况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国内近年来出版的科普期刊进行了调查,科普期刊编排不规范的状况相当普遍,分析指出了科普期刊在版权页,目次页和封面编排格式以及正文文章在量和单位,图表编排上的不规范状况,认为科普期刊编排规范化具有重要意义,国家标准GB/T3179-92和《科技期刊科普类质量要求及其评估标准》及相关国家标准及法令应是科普期刊编排规则的依据。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期刊评估标准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科学技术期刊评估标准在20世纪70年代末国家科委着手研究制订。为了能准确反映每种科技期刊的共性及特色,首先对科技期刊进行了分类研究,确定科技期刊划分为学术、技术、科学普及、指导、检索五大类,并对五大类分别制订了各类的质量要求,在此基础上制定了五大类的评估标准。评估标准为便于操作,采用了百分制的原则。80年代末经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各部委对所属期刊的评选优秀期刊实践后,加以修订,于1992年国家科委、中宣部、新闻出版署用此标准联合举办了首届全国优秀科技期刊评比。此后,经过进一步完善,国家科委于1994年正式颁发《关于颁布五大类科技期刊质量要求及评估标准的通知》(国科发信字[1994]148号),要求科技期刊的管理、审读、期刊质量的白检白查、评选优秀期刊等工作,按此通知执行。  相似文献   

5.
科普期刊伴随着科学大发展的步伐,势必会向更高的层面跃进,但是,时下许多科普期刊有"千人一面"众口一词"的雷同化倾向.文章认为,从事科普期刊编辑人员如果是缺乏"主心骨"的全外行,终将会使科普期刊办得不伦不类.有鉴于此,编辑队伍的知识化、专业化、年轻化,是确保科普期刊"科学性"与"先进性"的前提,也是让科普作品注入"时代化"血液的基石.  相似文献   

6.
作者通过对科普期刊的分析和自己多年编辑实践的总结,提出在目前期刊市场的新形势下,科普期刊要保持"四特",即①坚持特色内容,做到永远保持独树一帜的优势,保持人无我有的特色内容.不要盲目地、轻易地为追求某种时尚或短期的效益而失去自我.②巩固特定读者,做到适度扩大内涵争取更多读者;立足实用性能服务更多读者;增强编读互动吸引更多读者.③发展特长作者,做到抓住优秀作者;联系专业作者;培养新作者.④注重特别策划,在策划中注意前瞻性、针对性、创新性.作者认为,科普期刊坚持了以上"四特",就会在新的形势下得以生存与发展.  相似文献   

7.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确立,推动了整个社会的经济转轨,传媒业的生存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搞好科普期刊的发行成了"当务之急".笔者认为一个杂志要生存,要扩大发行,首先,应当找准自己的市场定位,即提高办刊质量是发行工作的前提.第二,转变机制,以发行为轴心是期刊的生存之路.第三,巩固和建立健全发行网络是科普期刊的生存保证.第四,不断地宣传和推销自己是科普期刊走向市场不变的手段.总之,提高质量,转变机制,健全网络,注重自我包装和推销是杂志发行营销的核心所在.  相似文献   

8.
论农业科普期刊“传统”与“现代”的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对农业科普期刊办刊理念的分析与思考,认为农业科普期刊传统的办刊理念已无法适应我国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经济社会现代化的客观要求,并提出农业科普期刊应将培养农民科学素质置于优先目标的观点。  相似文献   

9.
科普期刊面临的困境是多方面的,科普期刊的广告营销是期刊脱离困境的有效办法之一,广告运行的好坏是期刊生存能力的体现,是走市场化道路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
实现科普期刊运作现代化是科普期刊现在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文章论述了实现科普期刊运作现代化过程中确立科普编辑现代意识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1.
科普传媒已经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处于弱势.科普期刊的市场突围,要经历一个市场选择的过程,这个过程与科普期刊的创新紧密相关.当前科普期刊的创新应主要体现在观念更新、内容创新、品牌创新和运作创新等几个方面;科普期刊的市场化进程中机遇与挑战并存.  相似文献   

12.
论科技期刊“等级”与其所载论文质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我国科研院所和大专院校近年来普遍通过给科技期刊"定级"等方法来评估科技论文质量的现象,指出了这种过度简单化的处理方式对期刊发展及科学研究的不良影响,从概率论角度分析了不同质量标准科技期刊与其所载科技论文之间的质量关系.论证了我国学术研究领域目前所流行的几种划分期刊等级的典型"标准'之不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科普期刊的定价策略关系到科普期刊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实现问题.科普期刊在不同的发展阶段采取不同的定价策略,就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相似文献   

14.
科普期刊发展的主要趋势包括规模发展趋势、广告国际化趋势、全彩色印刷趋势及数字化趋势等几方面,其关键是规模的发展,规模发展是其他发展趋势的前题和保障.更多的科普期刊社以及相关的社会团体、组织、机构等结成广泛的跨地区、跨行业的联合,分担成本,资源共享,加强管理,合理使用人才,扩大市场规模,真正提高与国内外大集团的综合竞争力,才是我们的出路.科普期刊的规模发展同样也离不开与国外的交流与合作,联合经营是我国科普期刊实现集团化经营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15.
综合类科普期刊,其市场萎缩、步履维艰已是不争的事实.那么,要走出困境,求得发展,取得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科普期刊到底该如何做?笔者认为科普期刊编辑应树立"读者第一"意识,树立忧患和超前市场意识,树立精品意识.  相似文献   

16.
新世纪青少年科普期刊编辑的创新理念主要包括编辑工作的创新、读者对象的创新和营销方式的创新.只有这样,中国青少年科普期刊编辑才能成功应对加入WTO后青少年科普期刊发展的大趋势,才能编辑出版高水平的青少年科普期刊.  相似文献   

17.
【目的】分析我国科普期刊微信视频号运营与传播情况,为科普期刊的新媒体运营提供借鉴。【方法】以我国363种科普期刊为研究对象,以权威的新媒体大数据评估和研究平台“清博智能”为工具,提取期刊微信视频号的传播力指数,考察期刊微信视频号发布作品数量、转发数量、评论数量情况;结合文献与典型案例,分析我国科普期刊微信视频号传播能力。【结果】我国科普期刊借助微信视频号运营品牌的理念尚未形成、整体开通率低,一些科普期刊在开通微信视频号后缺乏维护;不同期刊短视频传播能力差别较大、两极分化严重;内容质量层次不齐、缺乏规划,主题散乱不聚焦;微信视频号普遍缺乏与受众的互动,营销运营意识不强。【结论】应重视短视频平台的建设、加大资源投入,发挥专业特色、丰富优质内容,强化服务意识、增强与受众互动能力。  相似文献   

18.
陈妙贞 《科技通报》2004,20(4):371-373
高质量的稿源是确保期刊高质量的关键性、决定性因素.分析了当前科普期刊优质稿源匮乏的主要原因,提出了科普期刊稿源开发的对策是:根据办刊宗旨和选题计划,有目的地组稿;制定有关政策措施,调动作者写稿积极性;精心设置栏目和目次页,对作者实行撰稿向导;抓好发行和广告征集工作,充实办刊经费,提高稿酬标准;创建特色期刊,扩大期刊影响力,以稳定作者队伍;悉心建设高素质科普创作队伍,开辟稿件源头活水.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加入WTO,国外引进版科普期刊将对我国科普期刊产生巨大影响.我国科普期刊在新的形势下,必须加大加快改革力度和步伐,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才能立于不败之地.  相似文献   

20.
把握今天 开创明天——21世纪科普期刊发展战略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我国的科普期刊出版工作不容乐观,总体上质量不高且发展缓慢.新的时代、新的形势对科普期刊发展提出了新的挑战,提出了科普期刊要进行体制改革,面向市场,建设好编辑、作者队伍,树立创新意识,实施品牌战略,只有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足、发展、壮大,才能迎接中国加入世贸组织的挑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