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当今社会,“时间即是财富”,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街边快餐店比比皆是。而另一种快餐——“文化快餐”也应运而生。如果说吃“满汉全席”是一种享受,那么吃“快餐”就只能算是为了“充饥”不得已的选择,至于“味道”如何就只有自己知道了。  相似文献   

2.
徐爱莲 《现代语文》2013,(12):129-130
新课程下的名著阅读教学有两种极端的做法值得我们关注和思考。一种是重“读”轻“讲”,一种是重“讲”轻“读”。重“读”轻“讲”是指教师只要求学生阅读哪部名著,至于该如何阅读,需达到一个怎样的目标,一概不做出具体明示,学生只是囫囵吞枣地阅读,读完了事。重“讲”轻“读”是指教师代替学生的阅读,把名著的相关资料发下,如整理好的故事梗概,历来中考中常见的题目及答案,至于学生是否真正沉心阅读,名著到底给学生带来怎样的感悟,教者并没有关注。这两种倾向都不利于学生拓展课外知识、提升语文素养。那么,我们的名著阅读课该教什么,又该如何教呢?  相似文献   

3.
史新华 《语文知识》2005,(11):21-21
高中《语文》第三册(2004年6月第1版)中有较多使用“至于”的例子,但是在解说时有矛盾或不统一的地方,似应统一起来。对于《六国论》一文中“至于颠覆,理固宜然”的“至于”,教材作了这样的解释:“表示由于上文的情况,引出下文的结果,相当于现代汉语的‘以致’‘以至于’。”而对《伶  相似文献   

4.
尤慎 《零陵学院学报》2003,24(6):107-108
《说文解字》未录“潇”字,但《山海经·中山经》已经使用了“潇”字,而且是作为专名来使用的。不过,潇水的得名由来还是在于“深清”二字。故潇水又叫“深水”。至于“潇水”被称为“湘水”或“潇湘”,原因是多方面的,是两者都是“清”的意思,而且在地理上和历史文化上的渊源关系颇深。至于潇水为什么又叫营水,有二种可能,一是军营的营,二是坟茔的茔或女罃的罃。又音变为“永”。 *  相似文献   

5.
谈“所以”在因果句式中的流变吴丽君在现代汉语中,“所以”一词的用法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在因果复句表结果的分句前面,作连词;一种是用在“之所以……,是因为……”这种固定搭配中,这是人所共知的。至于这两种用法是怎么形成的,它与古代汉语中的“所以”有怎样的区...  相似文献   

6.
庄子在《秋水》中为我们塑造了河伯这样一位鲜活的艺术形象,他因为“两涘渚崖之间,不辨牛马”就“欣然自喜”,至于北海,则望洋兴叹,并深刻反省自己,“吾非至于子之门,则殆矣”。河伯是可爱的  相似文献   

7.
河北省九年义务教育初中《语文》第三册中 ,选编了著名作家魏巍的《我的老师》这篇散文。文中有这样一句话 :“至于暑假 ,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来说 ,又是多么漫长 !”这句话在那篇文章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表达的意思是单一的、明确的。但是撇开具体的语言环境来理解这句话 ,便可能出现两种意思 :既可能是“至于暑假 ,对于一个喜欢他的……孩子……” ,又可能是“至于暑假 ,对于一个喜欢他的老师的孩子……”。这就是句子的歧义现象 ,有歧义现象的语句便是歧义句。为了训练学生对语言结构的辨析、识别能力和对语言中细微差别的敏感性 ,从…  相似文献   

8.
文艺学术本质上是审美主体客体关系的不同组合,是对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关系的一种审美反映形式。文艺学理论主体是价值论。其语言学转向从总体上看是现代文艺理论从“认识论”向“语言论”的理论转型。至于文学与真理的关系,归根结底是“真”与“美”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取近似数的方法有“四舍五入法”、“进一法”和“去尾法”三种。至于采用哪一种方法取近似数,要根据实际情况而定。一般的除法应用题(如求平均数应用题等)和计算题通常采用“四舍五入法”,而有的应用题则不能用“四舍五入法”。试看下面两例: [例1] 一批货物重21吨,用载重量为4吨的  相似文献   

10.
职业与事业     
路新民 《开放教育研究》2006,12(5):F0003-F0003
不为职业与事业说文解字,但就其中之“业”字,窃以为还是需要作一必要解释。所谓“业”,即是一种内容或过程,如学业、毕业、修业;还有一种即是工作,如专业、就业、转业等。至于“职”和“事”,前者专指司职的工作岗位与责任,后者则泛指从事的行业或领域。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  相似文献   

11.
现代汉语中的“的”字一般只有两种用法:一是构成形容词,作定语用,引修饰后面的名词;二是“的”字结构的用途。(至于“有的放矢”,“目的地”等之类的“的”字,那就另当别论。现仅从语法角度讲。)的字看来似乎很简单,然而,英语就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2.
对历史文化的研究,我赞赏“走出书斋、再走回书斋”的学术途径,赞赏文献、文物、田野调查三结合的学术方法。至于戏剧史的研究,则崇尚“大戏剧”观念,将戏剧当作一种文化,一种人类文明中普遍存在的文化艺术形态。  相似文献   

13.
时下倡导“领导”与“管理”分离的言论大行其道,而至于将“领导者”和“管理者”角色定位不清定义为“伪中国式领导”大加鞭笞。  相似文献   

14.
萨特《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的基本观点,认为所谓自由选择只不过是指人在进行选择的时候是自由的、自愿的,至于行动的目的也并非是“成为你自己”,而是“成为人类的救世主”,因为萨特始终强调“不仅要对自己负责,还要对所有人负责”。  相似文献   

15.
贵刊于1987年第7期发表了题为“关于一道最小值问题的解法”(以下简称“解法”)一文,在文中作者给出了两种解法,都是构造图形处理的。细读起来,总觉得解法偏繁,似乎也有些牵强附会。其“解法Ⅲ”实际上是验证而已,何况这不是“一旦”能“估计”到的。至于如何求  相似文献   

16.
在不可忽视的阅读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可以说是阅读教学的一面旗帜,创,我认为有自创和改造两种。自创,就是自我独立创新;改造,就是推陈出新。至于阅读过程中的生疑、释疑等不过是创新的一种手段或者说一种设想罢了,至于什么求异性思维、变通性思维、发散性思维等,无一不是在潜心阅读的过程中滋生出来的鲜活。  相似文献   

17.
陶渊明的“以文为诗”首先是一个写作方法问题,是诗歌艺术表现手法,跟“运动”不“运动”实在是没有什么关系!至于“以文为诗”应“载道”问题就更是如此。陶渊明要表达的是现实人生中的真情、真境,而“以文为诗”作为一种艺术手法,自然朴实,无需雕饰,正好应和了陶渊明的这种需求。所以“以文为诗”由陶渊明发端,是再自然不过的事情。  相似文献   

18.
中国古代哲人曾把教师的角色概括为三个侧面:传道、授业、解惑。至于具体的解释及细节描述就留给我们这些后人了。近来,已有数种“教师学”问世,其中大概讲得很“全”了,但是否讲“透”了呢?我觉得似乎还有探索的余地.  相似文献   

19.
物理反击战     
自信是关键,用功没商量,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一年的努力得“解放”——这就是任笑定理。——题记打从前一天晚上听说要考物理,我就有种“1840”的感觉。这阵子一直在跟“数形结合”拼命,疯了似的做“各门各派”的数学习题。至于物理——那还是我正学着的一个课目吗?  相似文献   

20.
两注质疑     
一、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将《秋水》中的“至于北海”中“北海”解释为“北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