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报刊、电台要多出精品.最起码的一条就是要有源源不断的好搞。好稿从哪里来?除了专门从事新闻工作的编辑、记者以外.长期生活在基层的通讯员也有义不容辞的责任。那么,通讯员怎样才能写出新闻精品呢?我认为,要把握六个要点:一是要有精品意识。与专业的新闻工作者相比,通讯员出精品的难度会大些。但是,通讯员写好稿出精品,也并不是完全办不到。听听广播、翻翻报纸,看看各种好新闻评比.有许多好新闻就出自通讯员之手。实践证明.只要树立起精品意识.再下上~番苦功夫,通讯员照样可以写出好稿和精品来。要树立精品意识,首先要认…  相似文献   

2.
有些会议报道遭人诟病.情形有三种:一是无论大会小会都是一种“会议体”:会议指出,提出,认为,强调,要求,外加一长串出席、列席人员名单.起承转合像一条流水线上的“祖母产品”,代代传袭,生怕走样。二是从上到下都一种叶艮告腔”:要认真领会、深刻理解;要学习好、贯彻好、落实好;要制度化、经常化、规范化……三是“干会一面”:领导照着稿子念.记者照着讲稿抄.被受众戏谑为“谁写谁看。写谁谁看”。受众看新闻取决两点,一是新。二是重要性。二者得不到满足.特别是重要性不能体现.会议报道便不会起作用或者起负作用。也难怪读者见到会议报道就跳过去,不看不听。  相似文献   

3.
新闻干事、通讯员,辛辛苦苦写稿,其目的总是想能够被新闻单位所采用,而有的同志写稿10篇,只能被新闻单位采用一两篇,这不仅浪费了许多时间和精力,而且还会使写作热情下降,甚至从此“休笔”。如何提高稿件命中率、保持旺盛的写作热情?我看除了写作水平之外,重要的是“选题”要选准。所谓‘选题”要选准,即在某一时段,新闻单位急需哪一类稿件,我们搞新闻的,就能及时提供哪一类稿件。在我看来,选题要“选准”,主要是深入实际,调查研究,摸清真实情况;同时注意要学会‘四看”,可以避免“盲目下笔”。“四看”之后定选题,稿件…  相似文献   

4.
一、写刊物稿不同于写文件我们的通讯员同志,大多是所在单位的业务骨干,在日常工作中经常要撰写文件。也许是出于这样一种原因,使许多同志写文件写顺了手,给刊物投的稿也往往带有很重的文件色彩。从我们收到的稿件看,许多是文件式的稿件。比如开头先写一段帽,讲讲形势、背景,然后提出问题,接下来是做法一、二、三,经验甲、乙、丙,意义A、B、C。有的大一下面还有小一,甚至搞了三、四层标识,最后搞上一段小靴子。  相似文献   

5.
我有个拿自己的见报稿和原稿对照比较的习惯,每上一篇稿,总要从抽屉里找出留下的底稿,从标题到正文,都仔细地品味二至三遍。通过比较,看原稿与见报稿的区别在哪。我作会到这样做的好处有三:其一;可以养成认真细致的写稿作风。把见报稿与原稿作对照比较,常常发现由于粗枝大叶,把本可以写好的主题和章节没能写好,倘若再马虎一点,稿件必定被编辑“枪毙”无疑了。认识到急躁情绪的危害后,我就下气力改变它,很快养成了快中求好的习惯,稿件见报率明显提高。其二,对写作技巧会有提高。一般来说,发表的稿件体现了自己的最高水平,有…  相似文献   

6.
爱才轶事     
近5年来,济南军区某团连年被上级评为“报道工作先进单位”,报道骨干中先后有14人考入军校,2人直接提干,3人改转志愿兵……如今这里仍是人才济济。这不尽的报道人才从何来?请看该团领导的“育才”之道。精心育才该团近几年来连续担负军区全训任务,为使报道员写好军事稿,副团长管思栋毛遂自荐当上了报道员的“军事顾问”。同时.他还给训练部门约法三章:凡召开训练会议都要通知报道人员参加,举办训练比赛要邀请报道员现场观摩,不定期为报道员举办训练报道线素发布会。这一来,报道人员写军事稿的积极性充分调动起来。有一次报…  相似文献   

7.
有为才能有位?主持人:阿昆开场白从本期起至年末,辩题为“有为才能有位”。从明年首期至四期,辩题为“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特此预告读者,及早赐稿。阿昆将本着“有稿才能有位”的原则,谁的稿写得好,谁的稿来得早,就在《每期一辩》中给谁一席之应。至于您是为正方...  相似文献   

8.
写新闻的目的就是要传播一种信息,让人知道在什么时间以及什么地点发生了什么事。新闻的概念有多种表述方式,所揭示的内涵也不尽相同,但基本的特点大致有两个方面:一是要写事。二是要写清楚事。不写事的新闻恐怕没有,写不清楚事的新闻,用毛主席的话说就是发誓不让人看,因为看了也不明白。如果在新闻写作中没有抓住这两点,恐怕算不上是好  相似文献   

9.
王俊虎 《新闻世界》2004,(11):54-55
众所周知.市报记很难采写到惊世骇俗的重大新闻。究其原因,主要有四难。一是采访面窄碰到难,二是眼力有限发现难.三是笔轻力弱写好难.四是位低无名见报难。1998年11月份,笔有幸一个月采发了两篇新华社国际围内通稿.《安徽繁吕发现200万年前人类遗迹》,《繁吕考古发现表明:长江形成可能晚于200万年前》。这两篇稿  相似文献   

10.
笔者平时酷爱“涂涂抹抹”,也 常有“豆腐块”、“萝卜条”之类的小 东西见于各类报刊,熟悉我的人们 总是问:“你的上稿率高啊,你是怎 么写的呀?” 其实,怎样写好稿,如何投稿, 名家们都已讲得很多很好了。在此 我只想谈谈自己的一点心得体会, 不管做什么事情,只有用心去做并 且锲而不舍才会有结果。写稿也如此,要全身心去投入,真情实感是天然的资源,正如诗云:“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要多读书,充分吸收各种有益的“营养”,“书到用时方恨少”,只有书读多了,心中装有一定的东西,写起稿来才会得心应手。要多…  相似文献   

11.
倪缉熙在来稿《稿件失实与编辑责任》一文中说,看了本文标题,有人就会不以为然:“稿件都是记者或通讯员写的,编辑只是修改润色而已,会有什么责任呢?”其实正是编辑在修改润色的过程,使某些本来不失实的稿件失实了。出现上述情况,大约有两种原因,一是编辑烂开“补药”画蛇添足;二是编辑错给“泻药”致稿伤残。举例说明: 例一,1980年7月,笔者写了一篇《农垦二团  相似文献   

12.
主题教育年年搞,要出新着实不易。但去年的主题教育宣传,亮点频出,可圈可点的稿子很多,整体质量上了一个台阶。 去年此项宣传刚开始不久,3月10日的二版推出了《农家小院一堂课》。作为第一读者,我在大样上写道:“极佳稿,是改进文风的成功尝试。主要特点是:用料鲜活,解扣子自然,递进巧妙合理。教育稿怎样写好?惟有探索,而且确实有潜力,不是一点办法也没有了。”  相似文献   

13.
评报六看     
一看方針体现好, 二看問題抓得好. 三看社論写得好四看事实核对好五看語法修詞好. 六看版面安排好,  相似文献   

14.
从军报扩版之日起,就有了啦事明理》专栏,到目前为止,共见报45期。这是一个不定期见报的栏目,它的用稿原则是:有好稿就用,没有好稿就不用,所有用稿几乎全部是自然来稿。有的通讯员对我说:“在这个栏目上篇稿可真难呀!”其实,说难也不难,说不难也难,关键是看选材如何。济南军区有位通讯员摸到了“门路”,一人就上了四、五篇稿子。从来稿情况看,大量来稿不能被采用,不是说稿件本身写得不好,而在于所选事例不符合本栏目的要求,不用析事即可明理,自然不会被采用。桥事明理——顾名思义,既要有可折之事,也要有可明之理,桥事…  相似文献   

15.
此文旨在抨击那些专门报道名人婚变的“娱记”们。———编者△:听说你是写明星婚变的专家?◇:过奖了,专家谈不上。供职报社,添列记者,又编着周末副刊,不写这些又写什么。不编点奇儿,不着点色儿,放在地摊上没人看。没人看,编报刊的就没饭吃,你说是不是。奇儿,色儿,无过于明星的婚变。并非我一人干这个,同行的哥们姐们,从南到北,从东到西,一大帮子了。地摊上的报刊,你看哪一家没有这类内容。自己手头没稿,也要把人家的摘来。大名星的婚变,如果追踪到了,一家登出,就有几十家转载或摘登,过百家的也有。△:请教一个问题,是古人婚变多,还是今人…  相似文献   

16.
雕刻家在雕刻一件艺术品前,总是把原材料拿在手中反复端详,有时还要用尺子量一量,迟迟不肯动手。他在看什么呢?他要看这块料到底适合雕刻什么东西。既不能小材大用,也不能大材小用。如果判断失误,就会糟蹋宝贵的材料。专业人员管这个过程叫“相石”。同样,对记者来说,获得一个新闻素材之后,也不要急于动笔。要先对所有材料进行分析研究,看看到底适合写什么。是写消息,还是写通讯?是写短稿,还是写长稿?既不能做无效劳动,也不能浪费来之不易的新闻资源。准确判断新闻价值,是写好新闻作品的基础。写东西,如同雕刻艺术品,既是一种艰苦的劳动,又…  相似文献   

17.
董瑛 《新闻知识》2000,(2):40-40
广播稿怎样写?给广播电台写稿和给报纸写稿有什么区别?一般情况广播稿和报纸稿大同小异。所谓大同,是指广播和报纸对稿件的基本要求是一致的,所谓小异广播稿是给人“听”的,报纸是给人“看”的。所以广播稿件为了适应人们的听觉就必须有一些特殊的要求,下面我结合自己在广播电台近30年的工作经验,就广播稿的特殊性谈谈自己一点粗浅的体会。 一、广播稿,尤其是广播新闻稿要主题鲜明。一篇稿件只能有一个主题。记者采访的单位大都是先进单位,所以被采访单位的领导常常希望把每个方面的工作都能宣传一下,单位负责宣传报道工作的同…  相似文献   

18.
许多记者都有过这样的抱怨,党报的经济报道难写。要么枯燥无味,“领导不喜欢、读者不爱看”;要么容易写成“一厂一店”,成了工作稿、宣传稿,结果是“谁写谁看,写谁谁看”;要么“内行看不上,外行看不懂”。如何走出这样的困境,让记者从怕写经济报道到爱写经济报道,让经济报道做到“领导喜欢、读者爱看,内行看得上,外行看得懂”?  相似文献   

19.
写稿五忌     
通讯员在写稿、投稿中 ,应切忌以下五个方面。一忌“关系稿”。有的通讯员写稿 ,不是真正扑下身子 ,深入实际去发现 ,而是围着亲朋好友转 ,人情稿代替了新闻稿 ,水分太大 ,这虽是个别现象 ,但也不能任其泛滥。二忌“新闻失实”。新闻失实主要有5种表现 :一是言过其实 ,把报道的东西写得尽善尽美 ,明明是七分成绩 ,却要说成十分 ;二是渲染夸大 ,好就好成一朵花 ,孬就孬成豆腐渣 ,把事物极端化起来 ;三是随风迎合。上面一有什么新想法、新号召 ,就马上利用新人物的嘴讲出来 ,甚至人家还不知道 ,就硬性安上了 ;四是捕风捉影 ,事情“八”字还没…  相似文献   

20.
孙巡 《传媒观察》2007,(2):39-41
2005年底,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后,我给自己出题:沉进乡村,看看新农村建设能写多少稿子?到2006年底,这一年中,我独自采写,包括与同事合作,发表25篇版面头条,其中,20篇被评为新华日报当日好稿,近10篇稿子被评为月度好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