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社区教育是终身教育的切入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锦 《教育与职业》2005,25(5):19-21
终身教育和终身学习思想是当代社会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的产物。当前我国发展终身教育缺乏可以操作与借力的平台,而社区教育以提高居民素质与完善和发展社区为目的,是社区居民终身教育的栽体.是实现社区居民终身学习的基本保证,是实现终身教育这一伟大工程的最好切入点。  相似文献   

2.
两千多年前孔子就己经提出并实践着终身教育思想:“有教无类”与教育平等的拓展;“学而不厌”与终身教育连续性的贯通;“学而知之”与终身学习自主性的实现;“为仁由己”与人本教育思想的贯彻;“博学而笃志”与通过人的培养来实现对社会的改造。它为构建现代终身教育体系提供了重要的历史借鉴。  相似文献   

3.
本文将家政哲学作为当代中国家政学的理论原点,从"家政哲学"作为"符号"意义的社会学反思角度切入,明确了三个问题:一是历史错位:传统家政学的"符号"与社会功能;二是学科占位:"家政哲学"的"符号"与社会功能;三是文化自觉:"家政哲学"对和谐社会建设的理论回应,为家政学的解读又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相似文献   

4.
孔子的教育思想中蕴含着丰富的成人教育思想,如学而不厌、有教无类、“成人”理念、知行合一、因材施教等。研究和整理孔子的成人教育思想对当代中国成人教育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具有重要的启示和借鉴意义。当代成人教育应当放到终身教育和全民教育背景下来理解:成人教育的目的在于促进人格的完善,实现个人与社会的和谐发展;成人教育应以成人学习为核心,促进学习与实践的统一:成人教育的方式和途径应当多样化。  相似文献   

5.
随着时代的变化、终身教育思想的发展,终身学习的理念开始出现,并开始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终身学习与终身教育紧密联系,又有着自己的特点.探讨终身学习的独特表现,可以了解从注重终身教育到注重终身学习过程中的一些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6.
正一、因材施教是孔子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精髓1.孔子的教育思想对人类的贡献当今世界发展迅速,科学技术更是日新月异,为了培养适应当代发展需要的人才,教育改革也向纵深处探索。现代教育理论非常重视教与学之间的关系,注重教师与学生的主导和主体的双主作用,注重师生互动,教学相长。教育的原点非常单纯,就是教书育人,为每个学生的发展提供适合的教育。而孔子是人类历史上第一个以教师为终身职业并且对教育进行了  相似文献   

7.
日本于20世纪90年代颁布并实施了《终身学习振兴法》,期间经历了较为艰难曲折的立法过程.值得肯定的是,终身教育立法本身体现了一定的时代进步性,推进了整个亚洲地区终身教育立法的进程与实践发展.但由于日本政府对于终身教育的理解与诠释经历了 一个理念转变的过程,即教育理念说、学习主体说、学习权利说以及社会参与说,这样的思想脉络一方面为促成日本终身教育的立法提供了理论基础,但同时其中也蕴藏着各种价值冲突.由此,导致日本《终身学习振兴法》颁布后其立法的价值取向一直被日本终身学界所诟病.立法过程中,"市场化"和"民营化"的经济取向、"行政化"与"分权化"的政治取向、"理念性"与"民办性"的.理论取向以及"协调性"和"主体性"的社会取向等,价值取向的不一致使得日本终身教育政策执行困难.对日本终身教育立法的思想脉络以及价值取向的分析考察可以为我国终身教育立法提供重要的经验借鉴和风险规避.  相似文献   

8.
形成于上个世纪六十年代的终身教育思想,是一个经历了漫长历史演变过程的文化结晶。在古希腊先贤的论述中,或是在古印度和伊斯兰辉煌的文化中,都蕴涵了“终身教育”的思想。随着世界政治、经济等的发展,它经历了从成人补偿教育、成人教育到终身教育的不同形态。“终身教育”进一步发展,成为后来终身学习和学习型社会理念、理论与实践的前奏。  相似文献   

9.
当今人们正在探索着学校体育与终身体育的关系问题.但是,目前终身体育教育体系还很不成熟,尚处于从各个角度提出各自观点、内容与方法的初级认识阶段.因此,笔者在这里,只能结合自己的学习和教学实践,就体育意识的培养与学校体育教育问题,略谈几点肤浅的认识.一、体育意识的培养是当代体育教育的迫切需要.终身体育教育是建立在终身教育理论基础之上的,是终身教育思想在体育教育中的运用扩展.自1972年5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研究所作出决定,把以终身教育为主的学校教学作为国际合  相似文献   

10.
当前终身教育已经由最初的"思潮"或"理念"发展成为一种教育实践或社会运动;鉴于各国国情,这种实践或运动呈现出多样化的态势与局面;各国有不同的终身教育模式;并在终身教育价值取向上具有多元化的特点;随着终身教育理论与实践的发展,这一概念渐有被终身学习所取代的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