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长期以来,标枪技术教学一直遵循着“最后用力到助跑”的教学顺序。其中最后用力的技术教学占去了大部分的教学时间。这样的教学顺序有时会造成教学过程的周期过长,标枪的投掷节奏也掌握不好,从而严重影响了标枪完整技术的掌握。为了克服以上的教学不足,就标枪技术教学,我们重新设计了以下教学方案:练习1:持枪助跑教学要求:(1)助跑距离15米,跑速中等,先不做步数要求。随着助跑技术的掌握,要求用10-12步跑完。(2)在跑动中投掷臂随着跑的节奏做前后摆动。(3)在跑动中把标枪控制好。练习2:走动投掷步练习教学要求:(1)引枪…  相似文献   

2.
一、制定切实可行的计划和练习内容 学生的训练时间是每年的9月到第2年的4月,训练时间7个月,在这7个月里可分为三个阶段。1、全面发展身体素质训练阶段。对参加体育专业短期训练的 考生,一般每年在9月初至11月底开始,在此阶段应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素质,提高各器官系统的机能,培养协调能力和灵活性.此阶段应以100米1800米、立定跳远、推铅球身体素质考试项目所需的机能练习为主,并兼顾发展专项所需的身体素质,在此阶段应以有氧耐力训练为主,运动量由小到大,动作难度由简单到复杂,循序渐进练习。在力量的发展上以一般力量为主,轻重量多次数的练习,轻器械的投掷动作练习,学会原地投掷铅球的技术,建立正确的动作概念。在速度发展上使学生了解和掌握跑的基本知识、技术、学会跑的正确姿势,  相似文献   

3.
一、改善短跑的步频和步幅1.最快速度的摆臂练习(极限速度15秒×5组)。2.以提高步频为主的踏格跑,每格距小于正常步长(距离为30米) 3.极限的各种形式高抬腿跑(极限速度10~15秒×5组)。4.快速后蹬跑(30米计时)。5.交换跳步推举轻杠铃。原地进行,计时(20″~30″)。6.牵引跑。练习距离在20米左右。要求是以最大努力做练习。  相似文献   

4.
<正>一、体育学习方式应用例析(一)教学设计案例教学内容:原地正面双手前掷实心球(水平四)教学目标:1.学生乐意参加实心球的各种练习,主动探究投掷实心球的方法,进一步掌握双手头上前掷实心球的技术动作,并了解影响实心球远度的两个因素;2.通过各种投掷练习促进学生上、下肢力量的提高;3.培养学生勇于探  相似文献   

5.
教学目标能学会用自然挥臂的方法,持轻物正面投掷,体会掷远时的动作感觉;在游戏中充分表现自己,体验游戏的快乐。游公园:走在小路上、小鸟飞、柳条摇、过独木桥、钻山洞…要求:模仿得像一教师讲解要求,激趣引导。走成大圆形,边行进边模仿。大圆形顺序教学内容及要求教师活动组织与实施学生活动组织形式1.组织学生尝试掷沙包练习。2.针对学生投掷方法用教儿歌的方式引导学习正面投掷的方法。3.带领学生徒手模仿练习。4.组织学生持轻物投过前面5~6米远一定高度的横线。5.引导学生自设投掷线(15米、20米、30米)6.引导学生“挑战自我”(换手试…  相似文献   

6.
8月第3周训练内容速度耐力跑3大组:500米(稳定速度400米,休息15秒)+100米全力跑+400米稳定速度跑+300米跑(其中加速跑4次).自行车间歇全力计时骑:10分,2×2(1/2)分,2×1(1/2)分,2×45秒.弯道模仿动作3×2(1/2)分,间休30秒.4×1(1/2)分,间休15秒.  相似文献   

7.
原因一:跑时全脚掌着地跑是单脚前脚掌着地支撑与腾空相互交替的周期性运动。教学时,许多教师往往忽视提醒学生跑时前脚掌着地支撑腾空的动作要点,大多数学生下意识地认为跑是走的一种加速运动。练习时采用全脚掌着地支撑,后蹬用力不够,身体重心前移不到位,脚后跟着地次数频繁,从而造成坐着跑。纠正方法:1.让学生理解、掌握跑的动作要领。2.让学生体会前脚掌前扒、后蹬用力、重心前移及手脚摆动等一系列动作的协调连贯性练习。3.原地做前脚掌蹬跳起向前的动作分解练习。原因二:(上)下肢摆动幅度小跑时,(上)下肢是一种协调而连…  相似文献   

8.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纠正学生学习中出现的错误,是教师组织教法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本文就在普通中专滑步推铅球教学中,在掌握滑步和最后用力技术动作上,常见的学生出现的典型错误二三例进行粗浅的分析,并提出纠正错误的方法,仅供教学参考。教学中的练习顺序:徒手练习,持轻器械练习,完整技术动作练习。1滑步技术上的典型错误、分析及纠正1.1滑步时向上跳、滑距短l·1·l原因分析(l)没能首先向投掷方向移身体重心,就蹬右腿开始了滑步动作。(2)左腿摆动幅度和力量较小。1.1.2纠正强调“先移重心”,再作滑步,并要求沿步达…  相似文献   

9.
投掷项目是发展学生力量、协调等身体素质,增强体质的重要项目。另外,通过投掷项目的教学还能培养学生的组织纪律性和听从指挥等良好品质。但在实施教学过程中,由于受到场地、器材、动作性质特点及安全等方面因素的影响,教师感到比较“难”教,学生亦感到枯燥、乏味,造成教学质量大打折扣,严重影响了练习的效果。因此。按照“大纲”要求,依据学生身心特点,选择适宜的练习方法,就可以化解消极因素,做到事半功倍,从而有效地提高教学和练习的效果。l.宜采用轻投掷物进行练习采用轻投掷物进行练习对学生掌握正确的出手角度和投掷方向,体会全身协…  相似文献   

10.
一、个性化慢跑法跑步是人体基本活动能力之一,准备活动中的跑步应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和学生各自的体能状态,让学生自由地、愉快地、有目的地慢跑。1.定时自由跑:在规定的时间内(2-3分钟),学生根据自己体能决定跑速、方向、方法的自由慢跑,自我调节生理、心理状态。2.定距放松跑:在规定距离内(600-800米),学生决定跑速、方向、方法的放松跑,自我调整适应课堂教学的情绪。3.纠正动作跑:教师依据教学内容的需要,对跑的基本姿势作出要求,让学生在慢跑中体会动作要领,在自我与相互检查中纠正动作技术,进一步适应教学目标的需…  相似文献   

11.
在短跑中坐着跑的原因如下:   一、上体姿势不正   纠正方法:   1.讲解示范短跑的上体姿势。   2.学生原地练习。要求:两脚前后自然开立,做跑姿练习或两臂负重跑姿练习。   3.动作初步定型后做行进间跑姿练习,由慢到快,根据学生掌握情况自由调整。   二、下肢力量不足   纠正方法:   1.徒手深蹲练习。要求:两脚左右自然开立,上体正直,慢蹲快起,提脚跟,脚前掌不离地。每次做 2— 3组,间歇 2— 3分钟,每组做到接近本人最高强度限停止练习。   2.深蹲杠铃练习。每次 6— 8组,间歇 2— 3分钟,每组做 8— 10…  相似文献   

12.
“限时完成”是指教师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某个教学过程或某项动作,为提高学生完成动作的效率而采用的计时方法。把握好“限时完成”的时机,根据不同内容规定相应的时间。1. 整队。上课时或完成某项练习以后,整队时规定学生在10秒钟内完成四列横队的集合。2. 脱、换衣服。上课过程中,特别是准备活动以后,学生要脱、换衣服,下课前学生需要穿衣服,为了避免浪费时间,规定学生在20秒内完成。3. 学生练习。在体育教学过程中,要求学生完成某项集体练习,如原地抱头深蹲跳,原地高抬腿跑等,可以规定学生在20秒或30秒时间内完成练习。教师边计…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投掷实心球现状及技术动作进行浅析,认为在教学中要将投掷动作进行规范、细化,从而使学生正确掌握动作技术,并通过采用一些简单有效的方法,有针对性地加强学生的力量尤其是上肢力量的练习,能有效提高投掷实心球成绩。  相似文献   

14.
巧用实心球     
1.利用实心球练习各种姿势的抛球,发展力量素质。主要方法有面向投掷方向,双手持球,从头顶上向前抛球;从胯下向前的抛球。背向投掷方向,双手持球,从体前经头上的向后抛球;从胯下向后的抛球;经左(右)侧腰部的向后抛球。双手持球,侧向投掷方向的侧向抛球等。2.利用实心球或把实心球改成哑铃装置,根据学生需要做不同方向的快速推举,快速屈伸和各种平举动作练习,以增强学生的上肢肌肉力量。提高学生积极练习的兴趣。3.在推铅球的教学中,利用实心球代替铅球,模拟各种不同动作,不同方向的推球练习,使学生体验单手侧向持球、摆腿滑步、制动蹬地、挺…  相似文献   

15.
一、器械上进行改变 进行投掷项目教学时,采用代用器材(如羽毛球、乒乓球、小皮球、小沙包等)和实行器材(垒球)相结合的方法进行教学,往往收到较好的效果。这种做法有以下几种好处:(1)解决了场地器材的不足;(2)使学生的学习和练习兴趣得到了提高;(3)给组织教学带来了便利并增加了练习密度;(4)能有效地防止伤害事故。 二、抓准投掷项目的重点 在教学中,通过反复观察,我发现小学生投掷能力差的最根本原因是力量素质差(特别是速度性力量)。小学生年龄小,各方面生理机能发育还不全,适于多做速度性…  相似文献   

16.
<正>笔者尝试以"8秒跑"和"扑克牌游戏跑"作为教学手段,使其达成目标的有效性。笔者从以下三方面探索与实践第一,从实践的初始阶段来看,利用三个距离段(15米、25米、35米)"8秒"跑找步频节奏,很多学生不能一下子完全理解"8秒"跑的概念和表现出对自己能力的不确定,总是跟着别人的节奏跑,通过教师进一步的提示和引导,在反复练习中学生们发散思维,逐渐理解"8秒跑"的要求和目的,不断纠正对时间、距离、跑的节奏的判断,目标也越来越明确,大多数学生找到了适合自己的节奏,而此时,学生们似乎忘记了自己一直在不停的跑。形成了由初期教师的引导学练到学生的自我学练的有效转换。"8秒跑"不是任务,它就像一个游戏旋涡,把学生引进去,通过学生的努力自己再跑出来,学生  相似文献   

17.
50米跑属于极限强度的运动,是以无氧代谢为主的运动项目。要求以最快的速度跑完全程。培养学生跑的正确姿势和跑的能力练习,是教学的重要内容。因此,在技术教学的开始阶段,必须十分注意动作的正确性。常见错误动作产生的原因和纠正方法:一、后蹬不充分,“坐着跑”产生原因:1.对正确的后蹬技术概念不清,缺乏肌肉感觉。2.髋关节力量及柔软性差,后蹬时髋不能前送。3.摆动腿前摆不积极,幅度小。4.腿的快速力量差,蹬腿动作慢。纠正方法:1.讲清后蹬时髋、膝、踝三关节蹬伸的顺序,体会肌肉用力的感觉。2.加强腿部和腰腹部力量练…  相似文献   

18.
学习目标(水平一) :在投“纸飞机”游戏中学习肩上挥臂的投掷动作;通过组合“开飞机”游戏,体验个人活动与集体活动的区别,享受体育学习的乐趣。教学内容:“飞机”游戏教学思路:全课围绕“飞机”这个主题展开教学,采用提问引导的方式,通过学生个人自主玩“纸飞机”,学习肩上挥臂的投掷动作;然后展开联想与游戏扩展,利用两人、四人、小组、全班组合、邀请客人“开飞机”等合作游戏的过程进行战斗机、直升机、大客机等机型的模仿,激发主体参与学习的兴趣,达成学习目标。主要教学步骤:一、激发兴趣,尝试练习(6~7分钟)1.提…  相似文献   

19.
一、柔韧性与灵敏性练习(一)三种姿势跑:1~10米采用侧身跑,11~20米采用倒退跑,21~30米采用交叉步跑。(二)曲线蛙跳,以及其他柔韧与灵敏性素质练习。这些练习是作为准备活动进行的,目的是使关节的灵活性和身体的柔韧性得以加强,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倪胜勇 《体育教学》2008,(11):35-36
障碍跑是田径类运动项目在不同水平学段中的学习内容,对于初中学生来说,进行障碍跑内容的学习,是在小学阶段已有障碍跑学习经验基础上的学习内容。在实际教学中,障碍跑的练习方法,通常是让学生超越固定的障碍,超越障碍的动作技能主要有跑、跳、跨、钻、爬、攀等方法。这一类障碍跑内容的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有:一是障碍跑动作技能方法相对固定,缺乏变化与拓展;二是障碍跑的练习形式重复单一,缺乏灵活与运用。但是在本节课中,执教教师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练习手段的搭配,有效拓展了障碍跑的练习形式与动作方法,调动了学生对障碍跑内容的学习兴趣,课堂呈现出生动活泼的教与学场面,使学生学得主动、有收获,真正体现出教为学服务的有效性教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