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收音机里播报(bo bao)的北京(bei jing)时间就是北京市(shi)的当地时间(shi jian)? 错。北京时间并(bing)不是北京市的当地时间,而是指东经(jing)120°的时间。收音机里播报“12点整(zheng)”时,北京市的当地时间实际(shi ji)上是11点45分36秒。  相似文献   

2.
五花八门     
似是而非的名词阿拉伯数字它并不是起源于阿拉伯,而是印度人发明的,以后传到阿拉伯,再传到世界各地,糯米纸不是用糯米做成的纸,而是一种用淀粉再加上50%的明胶和少量卵磷脂做成的白色、半透明的薄膜,可食用,常做糖果等食品的内包装干冰用飞机进行人工降雨时,往往要用于冰,但干冰不是冰,不是由水凝结而成的,而是由无色气体二氧化碳凝结成的。石棉不是棉,但很似棉花,不过纤维更粗些、短些,它是一种由镁、铁、钙等组成的硅酸等,特点是不怕高温.不怕火烧一铅笔铅笔芯不是用铅做的,而是石墨加粘土制成的火石打火机中的人石不是…  相似文献   

3.
《良师》2003,(8)
同学们经常会在收音机里听到播(bō)音员报时:嘀———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点整(zhěnɡ)。这个“北京时间”是怎么回事,它又是从哪里来的,如何报出的呢?所谓(wèi)“北京”时间,是把首都北京的东八时区(东经120度)的时间作为标准时间。解放以前,我国时间非常混乱(hùnluàn)。解放后,由周恩来总理提议,经全国人大批准,就把“北京时间”作为全国统一的标准时间。“北京时间”是由位于陕西中部的“国家授时中心”发出的。这是一个占地30亩的中国时间城。时间城内有提供时间的原子钟房。利用原子钟提供时间非…  相似文献   

4.
“北京时间”,几乎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一旦问起“北京时间”的发布地在哪里,很多人都认为是在我国首都——北京市。可是如果告诉他,这种说法是不正确的,“北京时间”来自一个距北京很遥远的地方,许多人都会感到迷惑或茫然。根据国际惯例,各国的标准时间一般都以本国首都所在地的时区来确定,我国也采用了这一惯例,把北京所在时区的区时作为我国的标准时间来使用,但“北京时间”并不是北京当地的地方时,而是120°E的地方时。  相似文献   

5.
每天半导体收音机里的报时和电视屏幕以及各式各样计时工具的数字显示,都给我们提供的是北京时间。 其实,北京时间不是来自北京,她来自陕西省薄城县境内的中国科学院陕西天文台——我国唯一的标准时间授时中心,授时中心有一个不是代号的代号:“326”。  相似文献   

6.
我们在收音机里经常会听到嘟、嘟……的声音,接着播音员说:现在是北京时间××时整。人们根据收音机里播报的时间去校正自己的手表或时钟。我们为什么要用北京时间呢?它是北京地区的时间吗?  相似文献   

7.
同学们经常会在收音机里面听到播音员报时:“嘀,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点整”。这个“北京时间”是怎么回事,它又是从哪里来的,如何报出的呢?所谓“北京时间”是以首都北京的东八时区(东径120度)的时间为标准的时间。解放以前,我国时间非常混乱。由于国家幅员辽阔,所以旧中国分别采用了5个时间标准,即:中原时区、陇蜀时区、新疆时区、长白时区、昆仑时区。时区不同,所在地时间也不一样。这对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都带来极大不便。解放后,由周恩来总理提议,经全国人大批准,采用“北京时间”作为全国的标准时间,这就是…  相似文献   

8.
电视屏幕上每隔一小时就有时间显示;收音机里也不停地报时:"嘀,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电视和收音机里播报出的"北京时间"是从哪里来的呢?它又是以什么作为标准,怎样报出的呢?也许你还不知道吧:"北京时间"是从位于陕西省中部的"中国时间城"里发出来的。  相似文献   

9.
<正> 同学们经常会从收音机里听到播音员报时:“(嘀)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点整。”这个“北京时间”是怎么回事,它又是从哪里来的,如何报出的呢? 所谓“北京时间”,是以我国首都北京所处的东八时区(东  相似文献   

10.
“1、2、3、4、5、6、7、8、9”,谁都知道这是阿拉伯数字。不过,恐怕很多人都不知道,其实阿拉伯数字并不是阿拉伯人发明的,而是古印度人。古印度人发明了这套数学符号后传到阿拉伯,再由阿拉伯人将这套数字传入欧洲。于是,欧洲人误以为是阿拉伯人发明的,故称之为阿拉伯数字。  相似文献   

11.
北京时间     
1.“现在是北京时间上午11点整。”汽车里的收音机在播报整点。  相似文献   

12.
中国时间城     
“嘀,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收音机里播报的“北京时间”是从哪里来的呢?也许你还不知道,“北京时间”是从位于陕西省中部的中国时间城里发出来的。为什么要建中国时间城呢?解放前,我国时间极其混乱。由于幅员辽阔,分别用了5个时间,即中原时间、陇蜀时间、长白时间、新疆时间和昆仑时间,给生活、生产造成极大不便。新中国成立后,全国才统一使用“北京时间”。但是我国在独立发播时间——授时方面仍很落后。当时,美国、前苏联等世界发达国家已经建立了自己完整的授时中心,中国只在上海有一个功率极小的、由法国天主教士在20世纪20年代…  相似文献   

13.
同学们经常会在收音机里面听到播音员报时“嘀,刚才最后一响,是北京时间X点整”。这个“北京时间”是怎么回事,它又是从哪里来的,如何报出呢?  相似文献   

14.
符号“0”起源于印度,在公元前2000年或前1500年,最古老的印度文献中已有应用. 很多民族采取空位的方法表示“0”.在印度,“0”读作“苏涅亚”,表示“空的位置”的意思.他们把一个数中缺位的数字称为“苏涅亚”.继而,0这个数字从印度传入阿拉伯,阿拉伯人把它翻译为“契弗尔”,仍然表示“空位”的意思.后来,又从阿拉伯传到欧洲,英语中的“cipher”,直到现在还被解释为零.  相似文献   

15.
正如果问:"你熟悉北京时间吗?"你一定会毫不犹豫地回答:"太熟悉了。因为每天收音机里的‘嘀、嘀’声,电视屏幕以及各式各样计时工具的数字显示,给我们提供的都是北京时间。"如果再问:"你知道北京时间来自哪里吗?"你一定会感到很好笑:"北京时间当然来自北京啦!"但是,你错了。北京时间并不是来自北京,而是来自陕西省蒲城县境内的中国科学院陕西  相似文献   

16.
提起国际上通用的阿拉伯数字,人们自然会联想到它是由阿拉伯人首创,并被阿拉伯民族一直沿用。然而,事实却不是这样。包括0在内的十个数字符号,实际上是由印度人发明的。大约在公元760年,印度的一位旅行家来到阿拉伯的首都巴格达.把带来的印度天文学著作《西德罕塔》献给了阿拉伯国王  相似文献   

17.
铅笔     
《红领巾》2012,(10)
铅笔的历史非常悠久.它起源于2000多年前的古罗马时期。那时的铅笔很简陋),只不过是金属套里夹着的一根铅棒,甚至是铅块.倒真是名副其实的“铅”笔。而我们今天使用的铅笔是用石墨和黏土制成的,里面并不含铅。  相似文献   

18.
一、建构主义的理论基础建构主义是学习理论由行为主义发展到认识主义以后的进一步发展。该理论的先驱皮亚杰认为,知识既不是客观也不是主观的,而是个体在与环境相互作用的过程中逐渐建构的结果。认识既不起源于主体,也不起源于客体,而是起源于主客体之间的相互作用。认识个体(儿童)是通过“同化”与“顺应”这两种形式来达到周围环境的平衡。  相似文献   

19.
如是我闻火蝇不是苍蝇,而是一种甲壳虫。草原狗不是狗,而是犬鼠。印度墨水不是来自印度,而是来自中国和埃及。角蟾不是蟾蜍,而是一种蜥蜴。铅笔内没有铅,只有石墨。道格拉斯杉,不是杉树,而是一种松树。猫狗熊并非狗熊,而是一种浣熊的亲属。  相似文献   

20.
在初中化学中,有许多物质或概念“名不符实”,其名称与其俗称、性质、分类、用途等不相吻合,给同学们理解和掌握知识造成了一定的障碍.现对初中化学中部分“似是而非”的物质与概念予以归纳澄清,希望同学们能区分清楚.1.干冰不是冰,而是固体二氧化碳.因为CO2降温加压变为固体后呈雪花状,外表酷似冰,再加上当它挥发变成气态的CO2时,不会留下任何“湿”的痕迹,故把它叫做“干冰”.2.铅笔主要成分不是铅,而是石默粉.铅笔是用石墨粉和一定比率的粘土混合加工而成,混合比率不同的铅笔硬度不同,其中“6B”铅笔最软,“6H”铅笔最硬,“HB”则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