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男子汉     
人世间最真最美的爱莫过于父母对子女无私的爱与奉献,这是人类存在和世界美好的基础。然而在我们在现实生活中,看到的往往是母亲对子女的爱,好像父亲不知道怎样表达爱。果真如此吗?让我们一起走进男子汉的心灵……  相似文献   

2.
教师的尴尬     
既为父母又为老师的我们,常会碰上这么一种情形。当为学习上遇到困难的学生讲解时,我们讲得又耐心又仔细,真是到了“诲人不倦”的地步。同样的事,若听讲者换成我们的儿子或女儿的话,我们可就没有这份耐心了,甚至开口第一句话就是:“连这也不懂!你怎么会这么笨?”何以会出现这种情形呢?是我们对子女的爱不及对学生的爱深厚么?恰恰相反,是我们太爱自己的子女了。爱之越深,求之越严,我们往往把自己的子女想象得很聪敏,不允许自己的子女出现“连这也不懂”的问题,一旦出现了,就表现出对子女的失望。而对学生,我们却宽容得多,…  相似文献   

3.
我们都是父母的子女。我们都可能成为有子女的父母。子女的生命来自父母。父母的给予、父母的付出,似乎天经地义,我们是否思考过其中的无私和伟大?父母的爱、父母的关心,润物无声,我们是否考虑过要对他们感谢和回报?  相似文献   

4.
爱是情感,爱是态度,爱是能力,爱是境界……无论怎样,我相信爱可以创造奇迹,我愿意带领我们的老师从爱出发,攀岩在艰难的征途,最终达到大爱。一、根据生源基础,施爱责无旁贷十年前我们的确是完全出于生存的原因才招收务工人员子女的,但是在工作中我们真的体会到:这些进城务工人员子女更需要爱。因为他们有的来自于偏远山区,有的刚刚迈出房顶露天、地面积水的教室,更多的来自  相似文献   

5.
垂头的母亲     
陈业琼,文学硕士 父母对子女的爱是一种轮回,人世间的繁衍正是因为有了这种爱得以绵延不绝。父亲对女儿说,因为有了你,世界才与我息息相关。女儿也会对她的子女说同样的话。所以,要珍爱我们的父母,珍惜我们与父母之间这种冥冥之中注定的血肉相连。  相似文献   

6.
"爱"是我们每个人经常挂在嘴边的一个字,可是,有时候我们常会忽略周围的爱:如父母对子女无微不至的爱、老师对学生循循善诱、朋友间互相安慰……这些往往都被我们视为理所当然,而没有细细地加以体会。文章就"爱"这一永恒的话题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7.
研究任何事物一般从定性入手,通过定性我们便能从整体上把握事物的本质.但为了更深入地认识事物,还需要定量.比如,通过定性,我们认识了事物的好坏,但这里面可能有不同的程度:有较好、很好、最好,较坏、很坏、最坏等等.从精确的表达程度上看,定量显得很重要. 在作文写作中,特别是面对具体的命题,我们有必要把定性和定量结合起来分析运用.比如以"爱"为话题写一篇作文.在定性思维上,我们可以确定爱是一种美好的情感,能给人温暖、呵护和鼓励等等.就此,我们可以写父母对子女的爱,老师对学生的爱,好友对自己的爱,或者是动物妈妈对幼仔的爱.但要真正地认识事物,还要在定量思维上下工夫.就父母之爱来说,父母都是爱着自己子女的,这是一种普遍的人性,但父母对子女的爱会因为文化历史、地域国情的不同而各不相同,就是同一个时代、地域、文化背景下的父母对子女的爱也有差异,会受到家庭环境、工作条件、性格类型的影响.比如有钱的父母喜欢给孩子以金钱上的满足,工作压力大的父母较少陪伴孩子,性格粗暴的父母更多以打骂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等等.  相似文献   

8.
赵忠心 《班主任》2011,(9):25-26
爱子女是人的天性,也是教育的基础。只有爱,才会去教育;只有子女切身体验到父母之爱,才乐于接受教育,朝着父母所期望的方向努力发展。然而,爱子女是有讲究的,不是怎样爱都有积极作用。韩非子说过:"人之情性莫爱于父母。"同时又说:"皆见爱未必治也。"这意思是说,父母对子女的爱是其他任何人的爱都不能比拟的。虽然父  相似文献   

9.
大爱无声     
《新作文》2007,(4)
2007年江苏省连云港市中考作文题目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这是一个爱的世界,爱在生活中无处不在。父母对子女拳拳的爱,子女对父母眷眷的爱,老师对学生殷切的爱,学生对老师纯  相似文献   

10.
这种爱,不是一味由母亲单向地输出,母亲给予子女爱的同时要唤回他们对我们的热爱——  相似文献   

11.
这也许是现代家庭大多数孩子的心声,我替他们说出。我一直认为,我们这个社会大多数家庭都在为子女的教育而累,大多数父母对孩子的"爱"都是疲于奔命,"爱"往往成了控制子女的理由……剖析父母的这种心态,除了人的天性之爱,还有对后代的责任感,以及父母的自私心和虚荣心。父母想让孩子完成  相似文献   

12.
学会爱国     
很久以来,我一直对一个比喻非常不满意,但又找不到更好的替代。、这就是把对国家之爱和对父母之爱相较。当然,我非常爱自己的父亲母亲,但我们对父母的爱,更多是一种尊敬和宽容之爱。纵使我们的父母有千般不是,作为子女,我们也很少会直接去批评指责,更少尝试去改变他们的行为方式。我们对父母的爱,更多还是一种承继之爱,而非牺牲之爱。这...  相似文献   

13.
父母爱孩子,孩子爱父母,家庭中这种双向的爱应该是天经地义的。可现实生活中父母爱孩子,而孩子不爱父母的事屡见不鲜。长期以来,家庭中的情感教育被父母们理解偏了。父母只知道给孩子大量的爱,这种爱,一是单向的爱,只把父母的爱一味地倾注于子女身上,而如何教会子女爱父母、尊敬长辈却被忽视了;二是偏爱,对子女的爱常常偏于生理需要和物质  相似文献   

14.
有能力的爱为人父母,心底一定爱自己的子女,这是毋庸置疑的。即使每一位父母教孩子的方法不同,他们的出发点也都是为了子女好。做父母确实不易。尤其是我们这一代父母,在自己的成长期里,也许从来没有好好尝过被宠爱的滋味,我们缺乏成长时最需要的鼓励和肯定,留在脑海中的尽是被打击、被否定的童年阴影。所以,“当日不曾被爱,今天亦不懂去爱”。这不是一个漂亮的  相似文献   

15.
亲情之爱,本是由自天然.子女对父母的爱更是与生俱来,来自父母给予的血肉之躯和附于躯体上的那颗心.如果我们说,还要学会爱孩子和教会孩子爱父母,人们不免不以为然.但实现生活中不少场面又明明确确地告诉我们,这缘于天然的爱也需要学习.  相似文献   

16.
一、明辨是非(判断以下各题的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在题后括号内画“√”,错误的画“×”)1.家庭就是由婚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2.非婚生子女的权益不受法律保护。()3.父母与子女关系的确立,绝大多数基于血缘关系。()4.家庭是我们成长的摇篮,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任教师。()5.父母对子女的抚养和教育是亲情的流露,不抚养和教育子女违背道德,但不违法。()二、慧眼识金(下列每小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最符合题意的,请将所选项字母填入题后括号)“我爱我的家,弟弟爸爸妈妈……让爱天天住你家,让爱天天住我家,不分日夜秋冬春夏,全心全意…  相似文献   

17.
父母对子女的关爱是伟大的、无私的。然而,在现实生活中父母之爱却常常进入了误区。由于爱的表达方式运用得不恰当,父母施加在子女身上的爱就变成了一种盲目的爱,这往往会导致这样两个极端:放任和专制,以致产生一些不良的后果。放任的爱:家长把子女看成“掌上明珠“。在物  相似文献   

18.
白飞 《云南教育》2008,(4):34-35
教材: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语文三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在整体感知课文内容的基础上,紧扣重点词句,深入理解课文内容,知道父母对子女的爱是纯真而伟大的,我们应该用行动回报父母的爱。  相似文献   

19.
俗话说,种瓜得瓜,种豆得豆,多一分汗水,就多一分收获。可在当今的家庭教育中,却存在着父母对子女爱得越多,从子女那里得到的回报越少的现象。这是为什么?答案很简单,就是因为父母对子女爱得过了头。首先,父母过度的爱护表现在舍不得让子女受半点委屈,对子女的要求不加分析,有求必应,宁肯自己不吃不喝,  相似文献   

20.
马力文 《河北教育》2005,(11):11-12
传统"爱"文化中蕴含的问题 中国有句俗语,"孩子是父母身上掉下来的肉."这句俗语所蕴含的文化十分丰富,它强调了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和关系定位.父母传统的"爱"文化中,"血缘关系"是一个重要的元素,父母爱是对子女无条件的给予,中国父母讲奉献,父母可以为了子女牺牲自我;爱又不是施舍,父母随时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好恶施与或收回他们的爱,他们是爱的主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