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总体阅读思考] 一、本文有几个分论点?是怎样论证的? 二、在论证分论点的基础上,是怎样推出中心论点的? [阅读入门指津] 1、这篇文章是怎样开头的?有何特点? 提示:与一般议论文开篇点题的写法不同,本文没有开门见山地摆出中心论点,展开论述,而是用“一个人总有他的长处和短处,优点和缺点”一句总括,提出文章的两个分论点,表明文章将从优  相似文献   

2.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实现共产主义是我们的崇高理想.但作者并没有一开头就直接提出论点,而是按照“理想”——“伟大的理想”——“最崇高最伟大的理想”这个递进层次,有步骤地逐层论证的。阅读本文,重点掌握全文和各段的逻辑结构,学习围绕中心论点,从正反两个方面论证事理的写作方法.一、课文第一部分围绕全文的中心论点,提出了哪几个分论点?这些分论点是怎样围绕中心论点、突出中心论点的?  相似文献   

3.
“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一、语感分析(一)把握思路1、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它是怎样提出来的?本文中心论点是:畏惧错误就是毁灭进步。它是通过引用名人名言而提出来的。2、本文中心论点是怎样一步步得到论证的?本文一开头提出中心论点后,就在第二段阐明发生错误的原因,再在三、四段进一步阐明该如何对待错误的问题:第三段主要阐明错误并不可怕,第四段进一步证明“一个人若要有发现,有创造,就不应当畏  相似文献   

4.
[总体阅读思考] 一、本文主要是针对哪种错误倾向而写的?文中阐明了哪些主要观点? 二、根据议论文一般的结构方式,想想本文的引论、本论和结论三部分应如何划分? 三、文章是怎样引出中心论点的?开头三段关于科学和文学的分科、分界的论述,体现了些什么观点?由此引出中心论点有什么好处? 四、提出中心论点后,紧接着引用鲁迅给颜黎民的信,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五、本文是从何入手,从什么角度展开对“重理轻文”不良倾向的分析论述的? 六、作者批驳了哪些造成偏科和忽视语文学习的错误认识和偏见? 七、三位老科学家的事例为什么会令人信服? 八、简要说明文中分析论述部分主要运用了哪些论证方法? [阅读入门指津] 一、弄清文章的主要观点和具体针对性。议论说理性文章总是有感而发的,它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本文就是为纠正学生中存在的偏科现  相似文献   

5.
【总体阅读思考】一、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怎样提出自己的论点?二、本文可大致分为几个层次?每一层次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三、本文主要用什么方法进行论述?有什么逻辑特点?整体结构如何?【阅读入门指津】一、这是一篇论述文。一般来说,为了论证的方便和明晰,论述文的作者大多在文章一开头就要点明自己的论点,使读者明自他要论证和阐述什么样的道理。本文一开头,作者就点明了文章的论点:“对一切事物都有几种看法,”紧接着又指出对一事物可以有三种角度的判断:美的或丑的,真的或假的,善的或恶的。实际上也就是指出,对待同一事物,我们可以有三种不同的基本态度:  相似文献   

6.
关于吴晗的《谈骨气》的中心论点及结构,多种资料都把中心论点“我们中国人有骨气”与“中国人有骨气”混为一谈,认为全文分为三个部分,开头提出论点并作解释分析,中间举出三个典型事例证明论点。最后一段是结论,总结全文。这种说法,值得商榷。既然最后一段为总结全文,那就必须落脚到中心  相似文献   

7.
马南邨在《事事关心》一文中引用明东林党人顾宪成撰写的一副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巧妙地表明了其“一面要致力读书,一面要关心政治,两方面要紧密结合”的主张。他在阐述下联的内含时说:“他们主张不能只关心自己的家事,还要关心国家和全世界的大事。那个时候的人已经知道天下不只是一个中国,还有许多别的国家”,很显然作者是把对联中的“家”、“国”与  相似文献   

8.
朱敏同学问:苏教版第五册《怀疑与学问》一文是怎样层层深入,用分论点证明中心论点的? 的确,层层深入的论证,这是不少议论文常用的方法,而在本文尤为突出。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接着先从消极方面论证了“怀疑是辩伪去妄的必须步骤”这一分论点;再从积极方面论证“怀疑是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这一分论点。在两个分论点之间起承上启下作用的是一个递进复句,恰好概括了前后两个分论点。  相似文献   

9.
朱鸣同学问:“闻一多的《最后一次讲演》是按照什么结构形式论证的?”一篇议论文的论证过程是否严密,直接影响议论文的说服力。分析议论文,就是要从严密的论证中,领悟其逻辑关系,摸准作者的思路,进而把握文章的中心。分析议论文的论证结构,就是揭示论据之间、观点和证据之间、分论点之间以及分论点与中心论点之间的逻辑关系,因而,阅读议论文必须学会分析议论文的论证结构。议论文的  相似文献   

10.
【总体阅读思考】这是一篇借古论今的杂文。借毛遂自荐的典故,驳以不表现自己为美德的传统偏见,赞当前改革大潮中那些敢于表现自己的改革者以及他们那种敢做敢为、积极进取、不避嫌疑的大无畏精神。阅读这篇杂文,首先也考虑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作者是如何提出中心论点的?其次,应搞清是如何论证中点论点的?这样论证有什么好处?最后,应理清文章的思路脉络,画出结构示意图。  相似文献   

11.
【总体阅读思考】一、从议论文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的角度来考虑,本文首先以古人语录引出论题,然后分三个方面来论证,最后归纳出中心论点。这样写来有什么好处?作者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归纳出中心论点来的? 二、作为一位著名历史学家,在治学上作者具有认真、求实的精神和严谨、科学的学风,表现在  相似文献   

12.
张云同学问:《六国论》的中心论点和分论点都是以什么方式提出的?又是怎样论证两个分论点的? 本文的第一段就开门见山、简洁明快地提出了中心论点,即“弊在略秦”。作者先从反面否定(“非兵不利,战不善”)与正面肯定(“弊在赂秦”)两方面提出中心论点,接着作两方面的分析:一是“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一是“不赂者以赂者丧”,概述了足以证明中心论点的两个分论点。最后再总括强调,重申论点:“故曰弊在赂秦也!”第二段也就紧承第一个分论点进行充分论证。韩、楚魏三国对秦的态度一样——争割地而赂秦;所得后果也一样——皆因赂秦而力亏,终致灭亡,所以作者将它们合写。论证方法主要是对比论证。一是将秦国得到诸侯贿赂的土地与征战得到的土地作数量比较,说明弊在赂秦;二是将三国“祖先”得来土地的艰难和子孙奉献土地的轻易相比,说明弊在赂秦;三是将诸侯之地有限与暴秦之欲无厌  相似文献   

13.
论点型议论文是议论文众多样式中最普遍的、运用最广泛的一种。其主要特点是论题与中心论点的内涵完全一致。外延互相重合。写此类议论文,作者只需将本已明确的中心论点予以充分论证即可。也就是说,其引论和本论是“因果关系”:引论部分的中心论点是“果”,本论部分的论证是“因”。本论部分应论证引论部分所提出的中心论点能够成立或不容否定的理由和根据。它远比供材料作文(议论文)易学易写得多。因为供材料作文需作者自己去归纳、提炼所供材料之观点。假如作者对所供材料理解不正确或者有所偏差,那么势必导致文章的观点(即论点)错误,导致作文失败。换言之,论点型议论  相似文献   

14.
好的开始是成功的一半,写文章也是如此。精彩巧妙的开头,能增加文章的亮点,使文章更具说服力和感染力。对议论文而言,自然、简洁、有力的开头更能统领全篇,吸引读者。下面,为同学们介绍五种常见的议论文的开头方式。一、开门见山,提出论点这种开头方式,开宗明义,简洁明了,能统摄全文。如吴晗的《谈骨气》在开头提出中心论点“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引领全篇,让读者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又如某同学在《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一文的开头写道:“生命的价值是什么?答案众多。然而真理只有一个:‘生命的价值在于奉献。’”文章旗帜鲜明地提出…  相似文献   

15.
【总体阅读思考】一、决速阅读,边读边写,列出本文的结构提纲; 二、作者一开头用焦尾琴的故事,说明了什么样的问题?这样的开头,有何好处? 三、耳朵的作用主要有哪两项?作者在说明“耳朵不仅是听话的器官,还是讲话的器官”时,采用了哪几种方法? 四、列举法是说明文常用的方法之一,请举例  相似文献   

16.
[重点]:一、理解本文作者的写作意图,认识重视农业生产、积贮粮食对治国安民的重要作用;二、学习本文围绕中心论点,从正反两方面进行论证,前后相承,首尾呼应,条理分明,论证严密的写作特色。[提示]:一、作者在什么情况下写这篇文章的?本文中心论点是什么?提示:本文是作者针对西汉初期被连年战争所破坏的农业生产没有得到恢复,粮食极端缺乏的严重情况,从巩固封建地主阶级的统治出发,力劝汉文帝治本务农的。本文的中心思想是:文章分析积贮不足的原因及其严重危害,提出  相似文献   

17.
夏文姿同学问:《察今》这篇课文的中心论点容易把握,但作者的思路很难把握。应该如何理清本文的层次结构呢?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要“察今”,也就是说,制订法令制度,必须根据当时的实际情况,不应该泥古不变。但是文章开头并没有提出中心论点,而是光讲“先王之法”“不可得而法”。为什么不可取法“先王之法”呢?作者讲了两点理由:一是“先王之法,经乎上世而来”年代久远,“人或益之,人或损之”,几经增删,已非古法原貌,所以“不可得而法”。二是即使“人弗损益”但先王之法是对当时来说“有要”,并不适用于今天。为什么先王之法不适用于今天呢?因为“先王之所以为法者,人也”,是从当时的人出发,是为当时的人而设的,所以当今制定法令制度的人只能“释先王之成法,而法其所以为法”,也就是说要根据当今的需要来制定法令制度。行文至此,明确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要“察今”。接着作者举了日常  相似文献   

18.
议论文要求作者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去证明某个观点的正确或错误。要证明某观点的正误,首先要求作者能列举种种理由,即分论点,这就构成了第一个论证层面的逻辑关系,分论点与中心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要证明中心论点正确,我们  相似文献   

19.
古人云 :起句当如爆竹 ,骤响易彻。开卷之初 ,当以奇句夺目 ,使人一见而惊 ,不敢弃去。可见文章开头何等重要又是多么难写。尤其是应试作文 ,好的开头 ,既能增色 ,又能增分。好还得快 ,这是考场要求 ,也是考生的追求。为此 ,同学们有必要掌握一些开头的技巧。俗话说 :“开门见山。”这是作文中最常用、最快捷的一种开头方法。所谓“开门见山”,就是文章的头一开 ,就能尽快见到文章的主体部分。记叙文的主体 ,是该文所记叙的主要人或事 ;说明文的主体 ,是该文所说明的对象 ;议论文的主体 ,则是该文的中心论点或论证过程。应试作文 ,由于受时…  相似文献   

20.
谈开篇点题     
议论文写作中常用一种开头方法便是落笔扣题。所谓落笔扣题就是文章一开头便迅速切中文章的中心,开明宗义,提出作者的观点。这种开门见山直接入题的写作方法,一下子就能触及文章的中心,给人以简洁明了的印象,为论述的展开定下了良好的基础。 如《师说》一文,开头说“古之学者必有师。”单刀直入起笔点题;苏洵的《六国论》开篇就点明中心论点:“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这种高超的论证技巧成了我们学习写议论文的典范。又如毛泽东同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