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你知道吗?     
《百科知识》2007,(5S):59-59
鸟类睡觉为何不会从树上跌落?;为什么自己胳肢自己不觉得痒?;彩虹为什么是弧形的?  相似文献   

2.
细心的小朋友可能也会观察到,有很多鸟儿是站在树枝上睡觉的。鸟为什么不躺着睡觉呢?它们站着睡觉不会从树上掉下来吗?科学家发现,人类和鸟类的肌肉作用方式有很大的区别,从而可以解释为什么鸟儿能“站”在树枝上睡觉而不掉下来。德国的科学家发现,在进行“抓”这一动作时,人类和鸟的动作完全相反———人类是去主动地抓,而鸟儿却是被动地抓。当我们人类想要抓住什么东西的时候,需要用力使肌肉紧张起来;而鸟儿只有用力使肌肉紧张起来,才能松开所抓住的物体。也就是说,当鸟儿飞抵树枝时,其爪子的相关肌肉呈紧张状态;而当它“坐”稳之后,肌肉…  相似文献   

3.
张晓天 《知识窗》2013,(9):36-37
人类由于民族和地域的不同.求婚和恋爱方式也不尽相同。那么,鸟类的“婚恋”是怎样的呢?相较之下.它们谈恋爱的方式比起人类来还要多姿多彩呢。  相似文献   

4.
当代词作大家乔羽老先生曾这样赞美黄果树大瀑布:“人从高处跌落,往往气短神伤;水从高处跌落,偏偏神采飞扬。”而那首“望庐山瀑布”中“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神韵则更是流传千古。古今多少溢美之词,都写不尽瀑布那神采飞扬、一泻千里、挥洒自如的姿态。当然这些都是发生在人类居住的地球上的美景,但是如果月球上有瀑布,想象一下,它会同样神采飞扬吗?在月球上,引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根据作用力与反作用力的关系,如果人在地面跳一米高,在月球上可能就会跳好几米高。那么一个在地球上本已动感十足的瀑布,会不会更加狂放不羁呢?…  相似文献   

5.
“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蔚蔚蓝天自古就是属于鸟的世界。人类借助鸟类滑翔飞行的特征,发明、制造了滑翔机和飞机,实现了人类飞向天空的愿望,从而也入侵了鸟的领域,打破了鸟一统天空的局面。随着航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高速喷气飞机的出现,鸟类在蓝天的自由飞翔便更加受到了约束。鸟与飞机在空域比翼齐飞,人和鸟都不会自行退出飞行舞台,因此,人与鸟就会不可避免发生争  相似文献   

6.
《发明与创新》2009,(3):15-15
一项新的研究显示,即使被剥夺一晚上的睡眠,斑马鱼也不会在第二天打瞌睡。这说明与哺乳动物相比,鱼类更擅长依据白天的光亮保持清醒状态;同时也说明在进化过程中,不同物种形成了不同的睡眠调节机制。所有动物都会睡觉,但许多动物的睡眠方式难以被人察觉。例如,奶牛站着睡觉,海豚的左右脑在游泳过程中轮换进行“睡眠”,果蝇在其短暂的一生中也会打40多次“盹儿”。  相似文献   

7.
科学家对鸟类行为的研究发现:乌鸦、猎鹰最聪明,鹌鹑、鸵鸟最笨。你喜爱的长尾小鹦鹉有多聪明?你家后院树上乌鸦的IQ是多少?请教一下加拿大蒙特利尔麦吉尔大学的路易斯·莱菲布维博士吧,他研究出了世界上惟一的测量鸟类IQ的方法。他研究出的鸟类IQ指数不仅仅把相关要素从测量大型鸟类的大脑重量中分离出来,也为解释鸟类的长途迁徙以及研究灵长类动物和鸟类大脑的平行进化提供了线索。莱菲布维博士说:“我们尽可能地从鸟类学研究论文中汇集关于鸟类取食行为的各种例子,其中有些可能是现在人们从没有看到过的或是很稀少的。通过科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科技新时代》2009,(6):108-108
不是鸟不会放屁,而是它们根本不需要放屁。“如果在鸟类的肠胃中发现气体,那么一定是有什么反常的事情发生了。”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水族馆的兽医迈克·穆勒说。这是因为鸟类不像人类和其他哺乳动物一样,消化系统中有产生气体的细菌未帮助消化食物,因此也就没有什么可以排放的。鹦鹉有时候会发出像放屁一样的声音,但那只是因为它们喜欢制造一些有趣的声音,根本不是放屁。  相似文献   

9.
俄罗斯科学院动物分类和生态学研究所专家经过长期研究后发表文章说,年幼的野兽、鱼类、鸟类甚至昆虫都能从其母亲那里学到基本生活技能,但这些能力属于遗传学上的本能。只有少数动物能够“发明创造”,但是,大多数动物不会记住并重复运用这些“发明创造”,这也是它们进化水平大大落后于人类的主要原因之一。例如,部分野生黑猩猩能够使用身边最简单的工具,一些日本猕猴会用水清洗食物,同一池塘附近属于不同群体的灰家鼠捕食的技巧各有千秋,但在这些动物中,除了经过人训练的黑猩猩外,其余动物均不会准确地重复这些具有智慧闪光点的“发明”,使…  相似文献   

10.
李想 《百科知识》2023,(10):53-55
<正>自打华夏文明萌芽之际,龟就被我国先民尊为神兽,享有无尽的尊荣。在龟崇拜最为鼎盛的时期,其在人们心目中的地位一度比龙还要高,除了麒麟、凤等少数人类臆想出的神兽外,高高在上作为“有甲之虫三百六之长”的龟睥睨众生,将许多现生动物踩在“脚下”。然而,就是这样一种“火”了数千年的神兽,却从元代开始重重地跌落神坛,一步一步陷入泥沼,变得人见人厌,甚至成为谩骂他人的污言秽语。  相似文献   

11.
在电视电影里,我们经常可以看到成千上万只鸟在空中齐飞,为什么鸟类喜欢集栖呢?形成信息中心鸟类的群集可以形成“信息中心”。在辽阔的鸟类栖息地区,只有群集的鸟类才能够更有效地发现密密麻麻的大量昆虫、成熟果子、混杂种子和死动物躯体等食物。因为在成群觅食的鸟类中,只要有几只鸟,甚至一只鸟找到了食源之后,其他鸟就会很快地得到信息,从而被诱集起来,而且数量越聚越多。而对于独栖或少栖鸟类,觅食如大海捞针一样困难。至于鸟类之间靠什么来传递信息呢?鸟类又不会打嗝,也不会将它们肚子里的美餐示告于众,这至今还是个不解…  相似文献   

12.
焗蕉     
我们现在所吃的香、甜、软、滑的香蕉,并不是在香蕉树上成熟的。在香蕉树上成熟的香蕉,虽然也具备香、甜的特色,但是软、滑却比不上我们现在所吃的香蕉。树上成熟的香蕉比较硬,蕉肉很粗糙,纤维很多,并且在香蕉的中央,有一条带点棕黑色的心(叫做“蕉囊”),蕉囊里面是香蕉的种子,味道很涩口,所以在树上成熟的香蕉并不好吃。未成熟的香蕉,刚长到同成熟的香蕉一样大小的时候,硬如石头,皮肉粘在一起,并且不香,不甜,苦涩难吃。但是,要把未成熟的香蕉,从树上割下来,用人工的方法使它成熟(催熟),就会比在树上成熟的香蕉还好吃。香蕉的催熟称为“焗蕉”或“燻蕉”。焗蕉的方法是这  相似文献   

13.
春风送暖,鸟语花香,又一个“爱鸟周”到来了。为增强全民的爱鸟意识,普及爱鸟、护鸟知识,形成一个“爱护鸟类、人人有责”的良好社会风尚,现就鸟类与人类之间的密切关系作些介绍。  相似文献   

14.
人造机器鸟     
《发明与革新》2011,(5):54-54
能够像鸟类一样飞翔一直是人类梦寐以求的愿望,研究和模拟鸟类的飞行就成了实现这个愿望的重要途径。近日,德国著名的Festo公司对外公布了其最新研究成果——人造“鸟”。这只鸟的外形与银鸥十分相似.全身采用仿生学设计,鸟类特有的曲线与造型都十分逼真。它能够像真正的鸟类一样起飞、滑翔、降落,其翅膀的舞动方式和角度都与真鸟相差无几。其超轻的骨架、精密的结构和先进的技术支持,令人赞叹不已。  相似文献   

15.
“白天逛庙,晚上睡觉”,是某些老外来中国旅游的总结,而江苏省旅游部门却在老外“逛庙”中玩出了花样。  相似文献   

16.
自古以来,在人类赖以生存的自然资源中,人们最熟悉、最受益的就是随处可见、满目葱绿的绿色植物资源。 早在人类诞生之时,自然界就已经是芳草遍地、百花争艳的“季节”了。我们的祖先从草丛中搜集种子,从树上采摘果实,从土壤里挖掘根茎,以此果腹。历经极其漫长的饥寒交迫的岁月,终于站立起来,从茫茫森林走向了广阔的原野……绿色植物用  相似文献   

17.
你是否注意过?鱼儿好像总是睁着眼睛。难道鱼儿从来不睡觉?不是。鱼儿总睁着眼,是因为鱼儿的眼睛没有眼睑,闭不上,而且至死都不会闭上。鱼儿当然要睡觉,生物学家认为,动物们都是要睡觉的,动物在寻食、玩乐的时候,是很耗费体力的,之后,就需要减少活动,让身体吸收养料、排除废物,睡觉是最好的方式。由此看来,鱼儿是瞪着眼睡觉的。  相似文献   

18.
正睡眠这件"小事儿",耗去了我们的小半生(我们人生的1/3都在睡觉)。睡眠在动物中也很常见,蝙蝠把一天内的20个小时都用来睡觉,而马似乎采用了所谓的"达芬奇睡眠法",一天内打几个盹就够了,加起来才3个小时。有些鸟类和水生哺乳动物的睡眠方式更加奇特,左右脑轮流睡觉,可以一边睡觉,一边飞翔或游弋。甚至连爬行动物、鱼类、果蝇和线虫也有对外界刺激反应降低的安静的休息阶段。睡眠是如此多姿多态,那么对于睡眠,科学界是否存在一个唯一的、通用的终极定义和  相似文献   

19.
<正>有一种鸟深谙欺骗之道,不但骗过了人类,还骗过了竞争者。在鸟类世界中,分类学家正是根据不同鸟类的形象特征、羽毛颜色及特性来确定鸟类的种属的。但是,最近有研究报告却指出,根据羽毛颜色特性的传统分类标准并不是绝对准确的,因为眼见不一定为实,在鸟类中,还有一些形态相似的种属欺骗了我们。  相似文献   

20.
美国“生命科学”网站近日评出世界十大超能力动物,它们拥有人类所不具备的神奇超能力。蜂鸟——可看到人类无法看到的光波蜂鸟以及其他一些鸟类可以看见人类所无法看见的光波。在紫外线下,一些我们看起来颜色单调的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