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水牛城到底有没有水牛? 第十七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7月7日至18日在美国北部宁静、秀丽的小城布法罗举行。布法罗素有水牛城之称。中外体育记者云集此城,见了面,常常互相打听:布法罗为何叫水牛城,到底有没有水牛?在纽约肯尼迪机场转机去布法罗时,我遇到了人高马大的乔治,他准备去布法罗探望双亲。我问他:“布法罗为何叫水牛城?”“可能有水牛吧。”乔治耸了耸肩。“那水牛现在跑哪儿去了?”我追问。“可能,可能到山上去了。”乔治只好开玩笑了。  相似文献   

2.
俗话说“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纵观新闻报道的许多成功之作,无一例外。我也有一段同样的经历。那是在一九六二年十一月初,我在杭州工作,领导要我去东海嵊山渔场采访,同行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我写的言论稿时而见诸报端。有人便问我:“写言论稿有什么秘诀?”我说:“打山仗!”“打山仗”在我的家乡就叫吵架。后来,也延用作大声争吵。那么,“打山仗”与写言论稿有什么关系  相似文献   

4.
无为     
佚名 《档案管理》2006,(6):84-84
无为被撤了职,心情很不好。无为把无住拖住直唠叨。“我唯上司之命是从,又从不为难下属,为何上下都说我不称职?”无住淡然问:“你办事的原则是什么?”“无为。”“错!无为一颤,道:“难道圣人说的话错了吗?”无住道“错的不是圣人的话,而是你!无为怒道“我按照真理去做,难道也会有错误?”无住道“憨山禅师曾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居十年,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无为顺口接道“又过了十年,他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那么他第一个十年和第三个十年里见到的山水,哪个才是真实的呢?”无住问。无为默然。无住说“执著于真理,就会落入教…  相似文献   

5.
工作在基层的党报通讯员,常有一种想法:整天蹲在企业这方小天地里,面对的都是些看来十分平常的事情,哪有那么多的新闻可写?根据多年来的采写体会,我认为,只要善于发挥自己身在基层,熟悉情况的优势,不断地去挖掘埋在此山深处的“宝藏”,做到“身在此山能识宝”,就会有写不尽的新闻。去年初夏的一天晚上,我去厂礼堂看电影。在礼堂门口,听见两位年轻人正在议论一位我熟悉的车间党支部书记——赵道龙。其中一位说:“这样的领导还有什么话  相似文献   

6.
在纪念“天安门事件”十周年前夕,我去采访当时的风云人物王立山,他是“欲悲闻鬼叫,我哭豺狼笑。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一诗的作者。交谈中,我发现他总是搪塞,不肯多说。于是,我准备和他东拉西扯,想在闲  相似文献   

7.
“赴雪蹈火”去采访──战斗的记者生活之三谈风1960年处夏,新疆吐鲁番的葡萄大丰收,我被派去采访。这可真是一件不错的差使,我高兴地坐长途汽车去了。时值盛夏,人说吐鲁番是世界最低内陆洼地,由于有天山支脉火火焰山环境,夏子极热,最高气温曾达到过48.7度...  相似文献   

8.
薤山观澜     
<正>家乡谷城有一座山,叫薤山。每逢有人问起,薤山的“薤”读xie还是hai,我总是毫不犹豫地回答读“hai”,而且是“害人”的“害”。每逢有人质疑这是错误读法的时候,我总会想出很多说辞。过去不通车,山路回旋弯大,所以宁走水路不走山路,就算现在通车了,路过此地晕车的人还是占多数,可想山路之害有多重。再则山高林密,进去容易出来难,猛虎野兽令人心惊肉跳,当地百姓能不害怕吗?  相似文献   

9.
我生于川北大巴山怀抱,一生与山结下不解之缘。六十年代我耕山耘地,是山区农村新一代农民;七十年代在一所山村小学任教,开门见山,每天爬山不止;从八十年代至今,我在县委供职,仍是用脚步量山的高度,量山路的长短,在县委担任市报驻县记者站站长和县委报道组长16年来,我敞开嗓子唱“山”歌,唱出了20余万字的新闻文集《大山的回声》,省委、省政府授予县委报道组“四川省先进新闻集体”,广元市委向我颁发了“有突出贡献的科技拔尖人才”荣誉证书。  相似文献   

10.
今年6月,我采写的内参稿《外经贸要联手打“中华牌”》获全国首届优秀内参二等奖。我的深切体会是“写内参也要选角度”。 说起角度,想起苏东坡的诗:“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意思是说,站在不同的高度、从不同的方向去看同一座山,山的面貌就不一样。其实,新闻采访也是如此。同样的一件事,如果选择的角度不同,稿件会因摄取“镜头”的不同而体现的思想、表现的深度亦不同。  相似文献   

11.
郴州三日     
姚志惠 《新闻天地》2011,(10):75-77
我与郴州的缘结于秦观的《踏莎行·郴州旅舍》。年轻时读书如走马观花,读到郴州旅舍却不知所指,然而,“郴江幸自绕郴山,为谁流下潇湘去?”却已烙进了脑海,常萦绕于心头。自此,便滋生了郴州情结,去郴州走走看看,成为我梦寐以求的事情。  相似文献   

12.
夜深人静的时候,我总爱翻开那本旧的发黄的军报合订本,让许许多多往事外面而来。新兵下班后,我和另两名新兵被一辆“解放”拉到燕山深处的一个哨所,我们连同行李一起被“卸”下后,车就返回了。我仿佛一脚迈进了青山幽谷,四周环视,山挨山、山挤山、山背山、山抱山,灰色的山脊线圈定了我的视野。哨所一共5个人,一个志愿兵班长、一个下士老兵,加上我们3个。哨所里“干净”到没有一本书、一张报,只是在班长的抽屉里有一本过期的《解放军报》合订本。饥不择食的我们昏欲先睹为快。“按高矮顺序轮流看!”班长的声音有点嘶哑,却不容置…  相似文献   

13.
去年10月,我调到广西日报工作。在这之前,我曾参与编辑出版《邓小平文选》《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重要文献汇编》等工作,接触过小平同志组织和领导百色起义的史料。出于对小平同志和左右江老区人民的特殊感情,我到报社不久,便带领记者去百色、河池等地,跑了9个县(市),翻山越岭,爬上了一些很少有干部去的山(山弄)、村寨。通过与地、县、村干部和山民们座谈、实地观察,给我的印象是,老区有变化,但困难仍然很大。这里是集“老、少、边、山、穷、打(仗)”六位一体。如不是亲眼所见,我是不相信左右江革命老区还这么穷。我在田东县的定略屯、东兰县的果累屯、巴马的东山乡等地看到,不少人家吃的是玉米粥,住的是四周无墙房屋。  相似文献   

14.
缘何放鞭炮赠旗迎记者王中义不久前,我有事去蚌埠住在张弓山宾馆。听到放鞭炮就走出宾馆,只见好几十人围着中央电视台记者,向他们赠送锦旗,上书:“真实报道,为民说话。”原来附近的居民小区环境长期受染化厂污染,住户10年来被该厂废气熏得日夜不宁,家家的电视机...  相似文献   

15.
我常听到一些通讯员说,写稿子,实打实地写就行,不像作家写小说那样去描绘广阔的生活面,需要丰富的知识。其实,通讯员知识面是否宽阔,对所写稿子的质量有着很大的影响。为什么说通讯员只有掌握多种知识,才能胜任新闻报道工作呢?这是因为:其一,通讯员采访往往要和各个方面的人打交道。只有知识广博,上那“山”会唱那“山”歌,才能同各种采访对象“谈得来”。其二,通讯员写稿不只是专写某一个  相似文献   

16.
作为一个农村记者,我每年都要到农村走几次,以便对每一个时期农村和农民的情况真正地有所了解;但是,深入到农村之后,我又常常感到惭愧。尽管我们有几十万新闻大军,尽管有人说“记者满天飞”。可就是有人想见记者而难以见到。这就是农民! 今年夏天,我们在湖北大别山区采访,当我提出要去农村到农民家里看看时,县委书记显得挺惊讶,对我说:“北京来的记者能下到县里就不错了。”就是在这个县,我听说,一次县委书记深入到山  相似文献   

17.
坐火车往来于塞里尼和日内瓦之间,经过高拜的时候总想下车,然而,去日内瓦多为办事,回塞里尼常是傍晚,竟找不出足够一游的时间。一日得闲,去莱蒙湖畔散步,走走看看,无意间有指向高拜的路标映入眼帘。何不就此去高拜一游呢?说去就去,两个多小时之后,我就看见了“欢迎来高拜”的大标语,不禁大喜:高拜居然就在眼前了。山不在高,有仙则名。高拜,沃洲一小镇,比塞里尼略大,名气却不可同日而语,用斯丹达尔的话说,它乃是当时“欧洲舆论的三级会议”的所在地。在法国,由国王召集,教士、贵族和市民三个等级的代表分别开会,决定国家大事,路易十  相似文献   

18.
我是1988年12月到达秦岭的,目的是去拍摄大熊猫。每年12月到第二年1月是秦岭山系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然而,只有此时,靠紧紧追踪雪地痕迹,才有可能看到熊猫——这雪山上的“美人”,一睹她的芳姿。但说老实话,我根本就不喜欢这种女性化了的动物,若不是“老板”与美国人定了合同,我倒宁愿去阿拉斯加拍灰熊。这种念头一直持续到两个星期后我第一次碰到野生大熊猫,才彻底改变。我总担心电子相机在寒冷潮湿的大山中会出事儿,就把随身带来的三台全机械的尼康  相似文献   

19.
5月份 ,我到浙江总队去采访 ,总队领导一致建议我去嘉兴市支队 ,理由是该支队先后8年先进却没总结出一份令人信服的经验 ,总队几次召开部队建设经验交流会 ,该支队领导都作过发言 ,但台下听众都没听出有特色的“道道” ,没有引起反响。8年期间 ,也曾来过一些记者 ,可就是没有报道出这个支队的先进事迹 ,他们企盼我给解开这个谜。面对这块“硬骨头” ,我有些为难 ,但总队领导一再要求 ,盛情难却 ,只好硬着头皮去了。到了嘉兴市支队 ,支队长郑其水给记者谈了十来分钟的基本情况 ,就又急着要去中队检查工作 ;政委朱天文从基层匆匆赶来 ,刚谈…  相似文献   

20.
《“北京白鸡”在全国28个省市区“落户”》的消息,在全国好新闻评选中获奖后,一些同志要我谈谈采写这篇稿件的体会。说实话,我是有一种“撞大运”“撞”上了的感觉。谈谈它的“出笼”前后,目的是总结提高,就教于新闻界同行。去年一年,农村形势比较平稳,跑农村的记者大都感到好的新闻题材少,眼看十一月份了,我也没有写出满意的东西来。一次,总编辑满运来同志在聊天时对我说,近来报纸版面真正的新闻不多,能不能抓一两条好的、活的新闻? 我去“抓”了,碰到的却是一个鉴定会。我硬着头皮来到“北京白鸡823纯系配套系的育成”鉴定会会场。在这里我见到了几位熟悉的畜牧专家,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