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周洪益 《今日科苑》2010,(14):58-58
本文针对目前常见的110kV单母线分段接线变电站,结合地区电网故障实例,阐述、分析该接线方式下母线发生故障后对电网供电可靠性的影响。最后提出几点保护及自动装置配置的改进措施,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对故障点的判别与隔离,从而减少故障停电时间和影响范围。  相似文献   

2.
张忠城 《科技广场》2010,(1):200-201
针对110kV变电站10kV母线调压难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改变110kV主变变比范围的建议,该建议在110kV蚬岗站试运行阶段较好地能保证调度端正常调压。  相似文献   

3.
简单叙述了拥有五机架连轧机等机组的钢厂的全厂电气设计,全厂设置35kV总降变电站及10kV变电站各一座,10kV侧采用单母线分段,2套SVG装置。  相似文献   

4.
110kV变电站运行安全对于整个电网稳定和安全,乃至整个社会的安全有着非常重大的影响作用。为了分析110kV变电站的安全运行管理概况,本文对110kV变电站的运行特点、运行存在的问题以及针对性的管理措施几个方面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旨在更好地了解该系统运行概况,从而更好地指导实践。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家对新能源的大力扶植,大量的新能源机组逐步投入到系统,虽然部分解决了能源不足的问题,但由于110kV线路侧没有安装压变,重合闸及备自投不具有检无压检同期的功能,为避免非同期合闸事故,110kV线路重合闸及备自投不能正常投入,当110kV进线故障时将造成110kV变电站全停事故。为了保证此类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及对重要负荷可靠供电,由专业技术人员多次分析讨论,最终确定备自投装置投入方案并实施。本文就是一起110kV中压侧带小电源变电站备自投装置投运后的进线线路跳闸备自投动作的事故案例分析,并由此提出正常运行及事故情况下可能存在的一些问题及防范对策。  相似文献   

6.
介绍了西藏某220kV新建变电站在启动过程中,投切低压并联电抗器时出现的操作过电压导致该段10kV母线上并列运行的站用变压器高压侧三相短路并烧损的现象,对产生这一故障的原因进行了阐述与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抑制措施。  相似文献   

7.
《科技风》2021,(7)
分布式电源并网数量与日俱增给电网第一道防线带来冲击与挑战,原有的继电保护配置急需进一步优化和改进。针对110kV成家楼变电站进线段遭雷击跳闸,导致35kV侧Ⅱ段母线甩负荷事故,着重对事故中暴露的线路重合闸及备自投装置未动作问题进行分析和研究。研究表明,110kV线路距离保护配置和35kV侧分布式电源反送电形成的孤岛效应是本次雷击跳闸的关键问题所在。针对存在问题及隐患,提出将原距离保护替换成纵联差动保护作为线路主保护,并利用其远跳功能切除分布式电源的并网线,进而提高保护装置可靠性,保障大电网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8.
对氧化锌避雷器进行红外诊断是电力设备带电诊断的重点项目之一,本文中讲解工作人员对某110kV变电站设备进行红外测温时发现35 kVII段母线避雷器C相有异常发热现象,变电站运行人员将35 kVII段母线避雷器过停止运行后,试验人员对其做了试验并把避雷器解体,找出了避雷器异常发原因。  相似文献   

9.
从提高小电流接地电网供电可靠性的角度出发,论证了低压侧母线采用双母线、双母线带旁路母线或单母线分段接线方式且母线联络开关在正常运行方式下处于合闸状态的一次变电站多台手动调节消弧线圈协同优化补偿整定计算中需要先行判断接地线路所连接母线的必要性和运行方式安排的原则。按照本文所述方法,可以提高小电流接地电网供电可靠性、减少操作次数、缩短电网异常处理时间和降低由电网异常发展为电网事故的风险。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电力系统中,为了满足电网的安全经济运行,常采用备用电源自动投入装置,根据宁夏110千伏七营变电站的实际情况,分析了110kV分段备自投动作逻辑,很好的解决了备自投对变电站运行方式的的适应性,从而提高了装置动作的可靠性,保障了电网安全.  相似文献   

11.
吕沃华 《今日科苑》2010,(8):106-106
本文针对110kV变电站综合自动化系统存在的问题,研究提出了110kV变电站自动化技术改造的主要内容和应重点把握问题。  相似文献   

12.
110kV奕棋变电站位于黄山市屯溪区九龙工业园,承担着工业园区的输配电任务,是黄山市2007年的重点建设项目。该站10kV系统为单母线运行,共有馈线10跳,均为架空线路。10kV线路保护装置采用的是南瑞保护公司的RCS-9612A型,在开关柜就地安装。  相似文献   

13.
变电站并联电容器可以对电网的无功功率进行集中补偿。通过对无功功率的合理补偿,从而达到调节电压、使系统经济和稳定运行。但在实际运行中,往往由于设计原因,无功负荷的分布不可预见性等因素导致变电站母线并联电容器不能合理的补偿无功和调节电压。下面就某站10kV母线并联电容器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加以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4.
笔者根据自己的亲历的35kV及110kV变电站建设中接地网设计及施工具体情况,对照最新实施的(GB/T50065—2011)接地设计规范,探析了目前在变电站接地网设计与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解决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15.
分析现阶段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的电池选择、安装方式、运行方式,结合110kV变电站土建及电气设计的实例。提出110kV变电站用电系统后供站内负荷使用,有效节约变电站负荷的电能损耗,收到良好的投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田苑  刘旋  张维宁 《大众科技》2012,14(3):117-118
提出了三种实现变电站中高压母线备自投和中、低压母线备自投配合的方式。其一采用延时定值保证高压母线备自投先于低压母线备自投动作;其二采用开关量保证高压母线备自投动作过程中低压母线备自投不动作;其三在备自投全部动作过程中都对备供电源电压进行检查。  相似文献   

17.
变电站站用电源系统是变电站最重要的工作电源,是稳定变电站低压供电系统电源设备可靠工作之本,其运行工况的正常与否,直接关系到变电站所有设备的安全稳定运行。一旦站用电源系统出现问题,将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变电站交流二次以及直流系统的供电安全和可靠运行,严重时会扩大事故范围,它的运行效果直接关系到变电站380 V低压系统即主变强油循环风冷系统、通信系统、直流系统、摇视系统、安全照明系统供电的可靠性和稳定性。针对目前220kV及以上变电站重要负荷供电系统存在的诸多问题,应用智能化远程控制技术,可靠闭锁回路,对其进行改进,让220kV及以上变电站重要负荷安全智能供电成为可能。  相似文献   

18.
本文通过对龙滩水电站110kV施工变电站主变跳闸事故的分析,指出龙滩水电站110kV施工变电站继电保护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以典型220千伏变电站为研究对象,对220千伏变电站10千伏侧带负荷运行时的继电保护配置方案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解决了220千伏变电站10千伏侧带负荷运行保护的选择性和速动性的重大问题,提出采用10千伏简易母线保护克服了传统完全差动保护的缺陷,解决了低压母线故障无速动保护的问题,有效地防止了由于10千伏系统故障波及220千伏电网,引起大面积停电等恶性电网事故,使220千伏变电站10千伏侧带负荷能够安全稳定运行。  相似文献   

20.
<正>point本文分析220kV前进变电站35kV母线接地后调度员、监控员、运维人员的处理方法,总结故障处理中暴露出的若干问题,并对此类问题提出了预防与整改措施。近年来,随着变电站综合自动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变电站开始实行集中监控的无人值班模式,这种运行模式是对人力和物力资源的高效集约,简化变电运行管理内容,大大提高了电力生产运行的工作效率。与此同时也对调度员、监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