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尽管我国正在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内容,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只能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原则性规定,许多制度需要具体细化。我国亟须加快制定《未戍年人网络保护法》,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有力的法律保障。”全国政协委员、中华慈善总会名誉会长李玉玲目前表示。为了给青少年创造一个健康的网络环境,  相似文献   

2.
观点     
■制定《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法》迫在眉睫尽管我国正在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增加未成年人网络保护内容,但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只能为未成年人网络保护提供原则性规定,许多制  相似文献   

3.
《中学文科》2006,(1):16-18,87
识记:全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两部法律的名称。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 理解;从用法律约束青少年的行为,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协调社会对青少年的教育保护职责三方面,说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从国家利益和青少年的自身需要两个方面,说明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意义。 活动: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并对照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列举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一些现象。结合实例,谈谈自我保护的体会。  相似文献   

4.
十几年来,国家关于未成年人的教育与保护问题,相继制定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尤其是在《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实施以来,经过全社会各方面不懈的努力,未成年人的各项基本权利总体来看都能够得到充分保证。但是,也应当注意到最近一个时期,各类新闻媒介反映学校教育中,侵犯未成年学生合法权益事件略有增多的趋势。因此,在《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实施10周年之际,共同探讨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保护制度的实施目的和措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学校保护的目的透过学校对未成年学生保护工作的薄弱环节,不难发现有些学校和教师对…  相似文献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5条规定:“国家保护未成年人的人身、财产和其他合法权益不受侵犯。”《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2条规定:“预防未成年人犯罪,立足于教育和保护,从小抓起,对未成年人的不良行为及时进行预防和矫治。”  相似文献   

6.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明文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  相似文献   

7.
浅论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尽管我国已经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但未成年人受教育权的法律保护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必须重视并采取积极的措施解决这些问题。  相似文献   

8.
2014年3月1日,新修改颁布的《上海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正式施行。作为国内第一个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城市,早在1987年上海就颁布了我国首部关于未成年人保护的地方性法规《上海市青少年保护条例》,这也是上海继1997年、2004年之后再次对条例进行修订,而此次修订的焦点聚焦在了未成年人安全上。  相似文献   

9.
为了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免受不法侵害,国家制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规定国家法律对未成年人的特殊保护主要有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和司法保护。家庭保护,就是要求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学校保护,就是要求学校等教育机构依照法律规定,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并对其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实施保护。  相似文献   

10.
动态     
《福建教育》2007,(7):7-7
[学生睡眠将受法律保护]新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于6月1日起正式实施。针对自前备受关注的中小学生负担过重问题,新法规定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互相配合,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得加重其学习负担。  相似文献   

11.
未成年人处在成长发育阶段,易受社会不良影响的侵害,需要多方面的教育和保护。用法律手段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日益成为社会各界的共识。早在1985年,中共中央就提出要“用法律手段来保障青少年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防止资本主义、封建主义腐朽思想对青少年的引诱和腐蚀,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1991年9月4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颁布。这部法律从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角度立法,把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家庭、学校、社会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未成年人的自我保护融为一体。它的颁布,标志我国未成年人保护工作步…  相似文献   

12.
王宝祥 《班主任》2009,(1):42-43
青少年迷恋网络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秘书长李建国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组所作“关于检查《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中提到:目前,中国大约有4000万未成年“网民”,其中“网瘾少年”占10%左右。也就是说,我国目前有将近400万“网瘾少年”,这个庞大的数字引发了社会各界的关注。  相似文献   

13.
浙江省金华市第一中等职业学校结合工作实际,本着“维权服务,优化环境,促进发展”的工作理念,从加强未成年人保护机构和组织建设入手,建立“青少年维权岗”网络体系和预防青少年犯罪组织机构,制定了《未成年人保护工作职责》、《未成年人保护工作例会制度》、  相似文献   

14.
我国2006年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保法》)颁布实施以来,使我国未成年人的生存和发展环境得到了极大地改观。2012年再次修订《未保法》至今,较为完整地体现了对未成年人保护的司法意义和保护观念。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未保法》在未成年人和成年人中的普及教育存在一些问题,直接影响了未成年人保护与监督的实际效果。同时对树立未成年人法律意识、  相似文献   

15.
“体罚”是日常生活中常用的一个词,也是学校教育中屡“禁”而不“止”的一个问题。对于这一令许多教育实践工作者不得已而为之的“教育措施”,一直为人们所关注。本文试从不同学科的角度来审视体罚,以期为摈弃体罚的思想与行为提供理论依据,为解决该问题提供对策。1.法学角度看体罚我国制定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等一系列法律文件中都明文规定:禁止教师体罚学生。具体而言,《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五条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  相似文献   

16.
王静文  罗晓岚 《中学文科》2005,(1):14-17,87
识记:1.我国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两部法律的名称。2.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包括家庭、学校、社会、司法保护。理解:1.从用法律约束青少年的行为、优化青少年成长的环境、协调社会对青少年的保护职责三方面,说明青少年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2.从国家利益和青少年的自身需要两方面,说明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意义。活动:1.结合个人的所见所闻,并对照未成年人保护法的有关规定,列举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一些现象。2.结合实例,交流自我保护的体会。  相似文献   

17.
杨路 《天津教育》2008,(5):37-38
全国人大常委会在2006年12月29日通过了修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自2007年6月1日起施行。修订后的《未成年人保护法》从我国现阶段国情出发,针对保护未成年人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了未成年人的权利及保护未成年人的原则,从家庭、学校、社会、司法四方面强化了对未成年人保护的法律责任。  相似文献   

18.
《华章》2006,(10)
为适应新形势的要求,第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修改列入立法计划。经过一年多的调研,全国人大内司委已8易其稿,8月22日,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开幕,《未成年人保护法》修订草案首次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保护未成年人的工作,应当遵循四大原则:一、优先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二、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三、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规律和特点;四、教育与保护相结合。未成年人的心理、生理健康问题很突出,尤其是青少年犯罪问题呈上升趋势,应当引起高度重视。据统计,2004年全国判决生效未成年犯罪人数比2003年增长19.05%,2005年1月至7月又比2004年同期上升23.96%,已经出现利用计算机网络诈骗、参与黑社会性质组织犯罪的新犯罪类型。据全国妇联有关负责人介绍,目前,我国一些流动家庭、单亲家庭、重组家庭中的家庭教育问题以及农村留守儿童问题日益突出。家庭教育、学校教育重智轻德、重知轻能的倾向还没有得到根本扭转。全社会关心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环境需要进一步优化,家庭、学校、社会“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还需要完善。  相似文献   

19.
女童教育与法律保护崔建中党和国家一贯非常重视少年儿童尤其是女性少年儿童的家庭保护。1991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八条明确指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  相似文献   

20.
一、新《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新《未成年人保护法》)出台的时代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以下简称《未成年人保护法》)自1992年1月1日实施以来,在保障未成年人合法权益、净化未成年人成长环境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