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广西教育》2008,(31):23-23
朱晓民、秦杰在《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5期撰文说,公开课是一种常见的教师专业活动形式。公开课为何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怎样才能使公开课更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本研究运用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教师上公开课与听公开课两个方面展开研究,试图通过教师对公开课评价的调查,分析公开课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博客在线     
公开课与教师专业发展关系的调查研究朱晓民、秦杰在《课程·教材·教法》2008年第5期撰文说,公开课是一种常见的教师专业活动形式。公开课为何能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怎样才能使公开课更有效地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本研究运用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从教  相似文献   

3.
正《儿童过敏公开课》北京出版社这是一本北京儿童医院过敏科主任向莉写给过敏儿童家庭的基础知识读本,这也是一本会让你和儿童过敏医生建立良好沟通的秘籍,这还是一本增强过敏儿童的生活护理质量的指导书。科学认识儿童过敏,从这本书开始,跟随向莉主任一起了解儿童过敏的真相。《崔玉涛宝贝健康公开课》北京出版社《儿童过敏公开课》北京出版社这是一本北京儿童医院过敏科主任向莉写给过敏儿童家庭的基础知识读本,这也是一本会让你和儿童过敏医生建立良好沟通的秘籍,这还是一本增强过敏儿童的生活护理质量的指导书。科学认识儿童过敏,从这本书开始,跟随向莉主任一起了解儿童过敏的真相。《崔玉涛宝贝健康公开课》北京出版社畅销多年,父母信赖的养育私房宝典;年轻父母信赖的儿科医生崔玉涛10余年集大成之作。一本书,全新升级你的养育之道;85节经典健康必修课,细谈养育纠结与困惑;目录扫码,马上可听20个崔玉涛亲录的养育关键词。一本育儿路上的锦囊书,是新手父母轻松变身育儿达人的必备攻略。《食物过敏与食物不耐受》北京出版社这是一本汇集"食物过敏与食物不耐受"前沿科学知识的书,这是一本可以反复划重点的过敏书,这是一本理论基础扎实,教您如何了解食物过敏、看懂如何治疗的书,这更是一本适合父母随时查阅、学会健康管理的书。  相似文献   

4.
<正>最近两年,笔者有幸观摩了一些优质课,发现没有一节是《政治生活》模块中关于党的理论等意识形态的内容,在各级各类公开课、研究课中也很少见。教师选择开设公开课时最怕的也是党的理论等意识形态内容。对于新教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广大一线思想政治教师普遍存在畏难心理。《文化生活》模块告诉我们:意识形态决定文化前进方向和发展道路,对一个国家、一个政党、一个民族的生存和发展至关重要;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  相似文献   

5.
有教育必有公开课,公开课后有掌声,也要有反思。公开课关乎自己,也关乎他人。公开课是教师良好的教学素养的体现,是展示、是表演。所以,公开课给我们每一位教师带来挑战。上一节公开课,你可以准备几天甚至一个礼拜,你也可以拿起课本就从容展示。然而,面对如此多的专家、同行,你不能随意而为。你的点点滴滴全部暴露在外面,你的优点和缺点都在别人欣赏或"挑剔"下一览无余。你要么达到众星捧月的效果,要么就是在委婉或直接的批评指正之中煎熬。  相似文献   

6.
笔者曾目睹一位初一语文教师为了应付学校课改检查而上的一节公开课: (我们走进教室,看到学生桌面上只有一本语文课本,全班50多位学生只有两本参考资料,少数学生桌上有一本《小学生字典》或《新华字典》)  相似文献   

7.
我曾经写过一篇教学文章《澡堂磨课记》发表在《小学教学》2011年第11期的《卷首语》一栏中。在文中,我描述了自己借助澡堂这一特定环境开发一堂又一堂公开课的故事。在我心中,公开课跟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对我来说,悉数自己公开课的历程就是对自己专业成长的一次温暖回眸。  相似文献   

8.
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在《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一书中谈到公开课时,表示自己很不愿意上公开课,并说这一态度和他经历过的两次公开课密切相关。他所执教的一次公开课《我的老师》在评课中获得了听课教师“语言干净而富有感染力”、“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真是一次享受”等好评,而学生在写给他的信中却说:“平时的课很自然,而公开课很假……”相反,他所执教的另一次公开课《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被评课者质疑:“不像语文课”“这堂课老师的主导作用何在”;学生则感觉“我们从来没上过这么真实自然的公开课”。  相似文献   

9.
近来,笔者拜读了《中学历史教学》2006年第3期徐为章老师《感悟历史新课堂》、第6期孙振江老师《盼望真实的公开课》和第8期潘金传老师《到何时才有真实的公开课?》三篇文章。几位老师都认为很多公开课“不是真实的课堂”,只是公开课老师的“精彩表演”,是一种“作秀”过程,并且呼吁公开课要呈现真实的课堂。笔者也曾上过市级公开课,参加过优质课竞赛,想现身说法谈一些自己的感受。  相似文献   

10.
一、背景介绍前几天,一位年轻教师上公开课《数据的收集和整理》(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第六章第一课)时,本节教学在整理数据过程  相似文献   

11.
运用文献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通过分析MOOCs(慕课)、网络公开课与传统课堂的相同与不同之处,目的是为了了解慕课、网络公开课与传统课堂对国内学校教育影响。文章通过实地观察传统课堂的教学过程、在网络上选修不同的网络课程,如网易公开课《幸福课》、《公开课》,Coursera平台慕课《红楼梦》等,以及分析2010.1.1—2014.3.1相关文献,归纳总结传统课堂、网络公开课与慕课之间的异同,找出它们的结合点,以提高国内学校的教学质量,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曾经写过一篇教学文章《澡堂磨课记》发表在《小学教学》2011年第11期的《卷首语》一栏中.在文中,我描述了自己借助澡堂这一特定环境开发一堂又一堂公开课的故事.在我心中,公开课跟我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对我来说,悉数自己公开课的历程就是对自己专业成长的一次温暖回眸.  相似文献   

13.
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在《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一书中谈到公开课时,表示自己“不适合上公开课”,并“下决心以后不上公开课了”。我想这一态度和他在书中回忆的两次公开课有密切关系。在第十一章《心灵的选择》中他回忆了这两次印象深刻的公开课:1985年执教的《我的老师》和1998年执教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李老师执教的《我的老师》在评课中获得了听课教师“语言干净而富有感染力”“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真是一次享受”等好评。而学生却在后来写给他的信中说:“平时的课很自然,而公开课很假……”而他…  相似文献   

14.
本人曾参加过一次语文教学研讨活动,一位教师给我们展示了一堂《泪珠与珍珠》公开课。在评课的时候,一些老师认为,本堂课气氛沉闷,缺乏高潮。并且还指出,之所以没有形成高潮,是因为老师没有能够引导学生走向有深度的认知。  相似文献   

15.
我拜读了2006年第11期《小学语文教学》上王自文老师的《试论公开课》一文,受益匪浅,在内心深处产生了共鸣,但有些观点还有待商榷。王自文老师在文中欲把“公开课”更名为“交流课”,否认公开课的“示范引领”作用,我认为有失偏颇。  相似文献   

16.
一2014年12月初,接到成都市教科院谭文丽副院长的电话,命我上流沙河先生的诗《理想》,还说流沙河先生会请到现场听课评课,我当即答应。其实,十多年前,我就在《人民教育》上声明不再借班上公开课。最近,中学语文界就某些名师的公开课产生了争议,我因此而正在思考"语文课应该怎么上"这一朴素的问题。我想借这次公开课,进行一些深入研究与探索。  相似文献   

17.
肖中 《现代教学》2007,(1):76-76
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在《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一书中谈到公开课时,表示自己很不愿上,并说这一态度和他经历过的两次公开课密切相关:1985年执教的《我的老师》和1998年执教的《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我的老师》在评课中获得了听课教师“语言干净而富有感染力”“学生的思维非常活跃”“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真是一次享受”等好评。而学生却在后来写信给他说:“平时的课很自然.而公开课很假。”《在马克思墓前的讲话》则被评课者质疑“不像语文课”“老师的主导作用何在”,然而学生则感觉“我们从来没上过这么真实自然的公开课”。  相似文献   

18.
徐秀芳  朱德文 《考试周刊》2011,(51):171-172
一、案例背景 中考前夕,我在南师附中听了一节南京树人国际学校王志洪老师的市级地理公开课,课题为《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复习课,这一节内容原本出自人教版中学地理八年级上册第四章《中国的经济发展》,虽然本节内容在南京市当年中考指导中没有做出过多要求.一般在中考前夕由于课时有限,  相似文献   

19.
笔者最近参加了本市高中数学青年教师优质课大赛,教学内容是《直线的倾斜角与斜率》一节内容.通过公开课教学,教师也开展教学研究与反思.下面结合本次公开课谈谈教学实践和反思.  相似文献   

20.
教学案情:《戊戌变法的背景》是江苏省南通市通州区的一堂高中历史公开课,也是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戊戌变法》的第1课,课文从民族危机的加深、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两个方面介绍了戊戌变法的背景。在这堂公开课教学过程中有下面一个片段:师:《马关条约》反映了帝国主义怎样的侵略要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