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河南省方城县针对目前内陆县市对外宣传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研究对策,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个中心,采取得力措施加强对外宣传,把外宣工作推向了经济建设主战场。为改革开放,招商引资,发展地方经济创造了良好的外部舆论环境。方城的外宣经验,曾在中央外宣办《外宣工作通讯》、中国外局《对外大传播》等多家媒体上予以刊发报道。  相似文献   

2.
沈苏儒同志的来稿向我们外宣工作者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和盼望——加强传播理论的研究和探讨。他在阅读了杨正泉同志的《我与广播》后,对杨正泉同志注重广播理论的研究深有感触,认为在我们对外传播系统缺乏这方面的探讨和研究。他希望外宣工作者,不一定要工作了三四十年或更长时间之后,再去把自己丰富的实践提高到应有的理论程度,而应随时注意去做。我们《对外大传播》杂志,是外宣工作者笔耕的一块园地。我们响应沈苏儒同志的呼唤,注重传播理论的研究。同时,我们也要按杨正泉同志向我们提出1998年工作重点第九条时所指出的那样做:加强对书刊外宣传播理论的收集、选择、整理和出版工作,大力提倡和加强业务理论的研讨,并将其体现在《对外大传播》杂志的内容上。在此,我们也号召外宣工作者积极行动起来,把你们宝贵的经验、丰富的实践,上升到传播理论的高度。《对外大传播》将是你们的一个阵地,随时等待着您的来稿。  相似文献   

3.
近年来,我国对外宣传工作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地方对外宣传发展迅速,成为全国外宣大格局中一个突出亮点。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中心收集了4年来《对外传播》杂志"地方成功外宣100例"栏目中特色突出的60个案例,汇编成这本《地方外宣成功案例研究》,以一种新的形式把各地的经验呈献给大家。60个案例,分为七个部分,它们的共同之处概括起来有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4.
<正>11月5日,由中国外文局主办的2015全国外宣工作协作会在云南昆明召开。会上,《对外传播》编辑部发布了2015年度"对外传播十大案例"(地方系列),会议对十个省市的地方外宣优秀案例进行了表彰。为促进对外传播理论研究和实践的紧密结合,围绕创新对外传播方式,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对外传播》开展了2015年度"对外传播十大案例"征集评选活动。经《对外传播》杂志编辑  相似文献   

5.
十年前,我走出了大学校门,来到机关从事外宣工作。也正是十年前刚刚踏入机关的时候,我与《对外传播》,当时叫《对外大传播》杂志结下了不舍的情缘。大学时我学的不是新闻专业,也不是对外传播专业,正当我对外宣理论和实践一片茫然的时候,《对外传播》走进了我的视野,成为了我的良师益友。十年来,《对外传播》一直在丰  相似文献   

6.
为适应新时期外宣工作对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要求,2008年,《对外传播》编委会调整了编辑方针,杂志将以提高我国对外传播实力和影响力为目标,更加关注新时期传播研究和实践领域的发展趋势,探讨  相似文献   

7.
编读往来     
《对外大传播》2007,(10):4-4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市委外宣办杨荣江作为一名外宣工作者,我很喜欢《对外大传播》这样一本针对外宣工作、理论探讨和外宣实践相结合的杂志。杂志在栏目设置上能够给读者提供很多的信息,比如对外交往的信息、外宣工作的信息,并且在这些信息之中还突出重点工作和主题工作,很有针对性。  相似文献   

8.
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央外宣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有效地提升对外宣传的工作水平,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于2004年7月起,开始启动"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的编纂工作,旨在探索新时期对外传播的特点和规律,为对外传播领域业内人士提高理论素养、  相似文献   

9.
北京在2008年8月奥运会结束之后,即已经进入了"后奥运时代",但在申办、筹备和举行北京奥运会过程中的一些优秀做法和成功经验却给对外宣传工作留下了永久的遗产。值此北京奥运会举办五周年之际,北京市委外宣办主任王惠为本刊撰写文章《北京奥运,给对外宣传留下永久遗产》,回顾了北京如何在奥运会申办、筹办、举办过程中,不断更新观念,强化外宣组织和策划功能,通过国际媒体对外宣传国家形象、宣传北京,从而主导了奥运的对外传播。本文也被收录在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编辑、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地方外宣成功案例研究》一书中。  相似文献   

10.
北京在2008年8月奥运会结束之后,即已经进入了"后奥运时代",但在申办、筹备和举行北京奥运会过程中的一些优秀做法和成功经验却给对外宣传工作留下了永久的遗产。值此北京奥运会举办五周年之际,北京市委外宣办主任王惠为本刊撰写文章《北京奥运,给对外宣传留下永久遗产》,回顾了北京如何在奥运会申办、筹办、举办过程中,不断更新观念,强化外宣组织和策划功能,通过国际媒体对外宣传国家形象、宣传北京,从而主导了奥运的对外传播。本文也被收录在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编辑、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地方外宣成功案例研究》一书中。  相似文献   

11.
王惠 《对外大传播》2013,(10):42-45
北京在2008年8月奥运会结束之后,即已经进入了"后奥运时代",但在申办、筹备和举行北京奥运会过程中的一些优秀做法和成功经验却给对外宣传工作留下了永久的遗产。值此北京奥运会举办五周年之际,北京市委外宣办主任王惠为本刊撰写文章《北京奥运,给对外宣传留下永久遗产》,回顾了北京如何在奥运会申办、筹办、举办过程中,不断更新观念,强化外宣组织和策划功能,通过国际媒体对外宣传国家形象、宣传北京,从而主导了奥运的对外传播。本文也被收录在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编辑、外文出版社出版的《地方外宣成功案例研究》一书中。  相似文献   

12.
地方对外宣传是国家总体外宣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全球科技信息一体化时代的到来,随着我国融入世界经济大循环进程的加快,在国家的整个大外宣格局中,地方对外宣传肩负的职责越来越重,地方外宣声音的传播及日益扩大的影响对国家外宣大环境的改变具有不可替  相似文献   

13.
编读往来     
《对外大传播》2008,(1):6-6
中国人民大学研究生院张蔚然《对外大传播》能够站在历史的高度,从全局出发来对我国外宣工作的各个方面进行细致的学理剖析和业务讨论,是广大高校学子进行理论和业务学习的重要知  相似文献   

14.
《对外大传播》2007,(9):F0003-F0003
为了更好地贯彻中央外宣工作会议精神,切实有效地提升对外宣传的工作水平,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自2004年7月起,开始启动"对外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丛书的编纂工作,旨在探索新时期对外传播的特点和规律,为对外传播领域业内人士提高理论素养、强化专业知识,开拓国际视野提供精神武器和食粮。  相似文献   

15.
我市的对外宣传工作,按照“以提高通化知名度,振兴通化经济为宗旨;以制作外宣精品为手段;以引进资金、技术、人才为目的;以发展‘三资’企业为重点,国际、国内同步推进,全方位开展外宣工作”的总体思路,突出了对外经贸宣传,不断拓展外宣工作领域,为我市的改革开放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此,我们借用《对外大传播》的“地方外宣”这一园地,与兄弟地区共同探讨和交流工作体会。一、勇于探索外宣工作的新思路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全市外向型经济有了飞跃的发展,外宣工作量明显加大,原有的工作思  相似文献   

16.
在当前形势下,做好外宣工作,直接关系到国家形象的塑造。我们的一些企业虽然具备"走出去"工作成熟的案例和经验,却未能及时地善用外宣媒体进行有效的国际传播,时常选取一些内宣意味很浓厚的素材。《对外传播》杂志经常会刊登外宣中的好案例、外宣战线采编人员的优秀经验,笔者以为,机关、企事业外宣工作者应多读《对外传播》,提升个人职业素养。《对外传播》不仅是采编人员的业务交流平台,而且在提升机关、企事业单位宣传部门人员对于外宣工作的认知方面更是"切实所需"。它是外宣工作的集萃、点睛,处处都紧贴外宣工作实践,引领外宣工作者最前沿的探索。  相似文献   

17.
《对外大传播》2009,(6):64-64
为适应新时期外宣工作对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要求,2008年,《对外传播》编委会调整了编辑方针,杂志将以提高我国对外传播实力和影响力为目标,更加关注新时期传播研究和实践领域的发展趋势,探讨传播实践中的重要和紧迫性问题,追踪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的最新变化,介绍传播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成果与经验。  相似文献   

18.
<正>11月20日,由中国外文局主办的2017年全国外宣工作协作会在合肥召开。会上,《对外传播》杂志发布了"2017年度对外传播十大优秀案例",并举行颁奖表彰活动,中宣部副部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任蒋建国,中国外文局局长张福海,安徽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虞爱华,中宣部国际传播局局长赵建国,外文局副局长方正辉、王刚毅为获奖单位颁发了证书。经《对外传播》编辑部和《对外宣传通讯》编辑部推荐,以及专家评审,评定以下案例为  相似文献   

19.
征文启事     
《对外大传播》2009,(5):46-46
为适应新时期外宣工作对传播理论与实践研究的要求,2008年,《对外传播》编委会调整了编辑方针,杂志将以提高我国对外传播实力和影响力为目标,更加关注新时期传播研究和实践领域的发展趋势,探讨传播实践中的重要和紧迫性问题,追踪传播手段和传播方式的最新变化,介绍传播理论与实践创新的成果与经验。  相似文献   

20.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对外宣传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在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国际局势空前复杂多变的当下,如何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亟待加强外宣理论和实践研究。曾长期为美国和日本政府机构做战略传播、对外宣传和公共外交的研究和咨询的南希·斯诺教授,聚焦中国对外战略传播这一核心议题,围绕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一带一路”国际传播等外宣领域热点问题提出,中国的多样性是中国故事最好的叙事方式,要通过开放、参与、多样的交流重建对外沟通渠道,用微观视角和民众口吻进行对外叙事,让“一带一路”成为中美重开对话的走廊,推动两国关系早日回到相知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