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校校办产业是在市场经济的催生激发下发展起来的,要保证高校校办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着力处理好教学、科研与校办产业、传统产业与高新技术产业、企业管理部门与校办企业、企业积累与利润上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
近几年来 ,校办产业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得到了很大的发展 ,加之国家对高校校办产业在税收等各方面的一系列优惠政策 ,使校办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成为我国经济中新的增长点 ,究其原因 ,是校办产业的管理体制不能适应校办产业的发展。校办产业要不断发展壮大 ,在管理体制上必须与发展相适应。随着时间的推移 ,校办产业的管理无论是以生产、组织方式还是从经营方式上看来 ,都经历了巨大的变革 ,而且这种变革势头将有增无减 ,但校办产业管理体制的变革是以适应校办产业发展为前提的。企业沿着一条从早期的作坊式的简单管理到工业化大生…  相似文献   

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高校认真贯彻“经济建设必须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各自的科技优势,积极创办科技企业,大力发展校办科技产业,努力把学校的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应有的贡献,为学校的改革和建设积累了一定的资金,使广大教职工的工作条件和生活条件得到了一定的改善,校办企业同时还是学生进行生产教学实习的基地,它为高校培养高质量的人才发挥了重要作用.校办科技企业要生存、要发展,其中心任务是要努力提高经济效益.如何提高校办企业的经济效益?实践中我们深刻地体会到搞好计量工作,努力提高产品质量,是提高校办企业经济效益的一个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4.
施金南 《科技通报》1995,11(5):310-314
提出了高校校办产业体制改革的基本思路,建立相对独立的管理系统,实行高校事业与产业分轨发展的体制;建立校办产业产权运行的主体,并进行校办企业的重组及其公司改革.充分发挥高校科技与人才的优势,促进高校科技产业化和校办产业科技化,构建校办产业新的运行机制.  相似文献   

5.
高校校办企业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高校的技术和智力为依托,由高校创办或参与创办的以转化或转移科技成果实现技术创新为主要特性的科技经济实体,它是高校直接为社会服务职能的具体体现。它积极探索并采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是更高层次、更高水平上的教学、科研和产业三结合基地。高校校办企业由于高校学科、专业的多样化,使得其行业多种多样,几乎覆盖了社会的所有行业。  相似文献   

6.
校办产业财务管理的特点财务是涉及校办产业实体钱、财、物的经济业务,它客观地存在于实体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实体财务管理的主要目标是谋求实体收益最大化,其管理的基本任务、方法和作用与社会企业类同。校办产业实体作为“校办”产业,又具有自身的财务管理特点。这里所谓的“特点”是指实体财务管理的特殊性。由于实体仍处在发展初期,各高校发展很不平衡,实体规模大小参差不齐,运行机制不够健全,加之实体是高校独资创办或主投资创办并由高校管理,其主体是教学、科研与生产经营三结合的实体,这一属性决定了实体在客观上兼有事业…  相似文献   

7.
高校办产业是一种新的事业,要开拓新的思路,创立新的机制和模式。我们感到校办产业的健康发展必须要有一个好的机制,而首当其冲的是校办产业劳动人事制度的建立和改革。其基本思路是: 坚持事企管理分开的原则 高校的教学、科研和作为经济实体的企业,两者性质和任务不同,具有不同的发展规律、运行机制和衡量标准。企业的开发、生产、经营、销售是经济活动,衡量企业的重要标准是经济效益。因此,高校兴办产业必须坚持事企分开的原则,实行“一校两制”,建立校办产业独立体系和市场经济相适应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采用相对独立的劳动人事制度、财务制度和分配制度。  相似文献   

8.
中医药高校校办产业通过知识管理创新中医药学术思想和实践经验的传承方法,保持知识管理目标、校办产业发展目标、高校办学目标的统一性。将先进的知识管理理论与实践应用于高校校办产业管理,构建标准的、灵活的知识结构,强化学校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中医药教学与科研领域的知识共享与创新能力,使得中医药高校知识融入社会、走向市场,促促进知识的产业化,推进中医药事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高校发展校办产业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产业是具有中国特色、符合世界科技教育发展总趋势,在改革中涌现出来的新生事物,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高校的技术和智力为依托,由高校创办或参与创办,以转化或转移科技成果、实现技术创新为主要特征的经济实体。发展高校产业是深化高校改革,加速科技成果商品化、产业化、国际化,促进国民经济发展的迫切要求。高校办产业是一种新的事业。总结近年来高校兴办产业的实践,根据全国改革发展的新形势,可以较为清楚地看到,高校兴办产业并使之健康发展,必须要有新的思路、新的模式和新的机制。一、关于校办产业的管理体制校办产业在…  相似文献   

10.
高校校办产业是以技术密集、知识密集,以教育、科研、生产相结合,以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开发相结合,以技术、生产、贸易相结合为特征的新型产业。在创办和发展过程中,必须科学地制定发展规划。与之相适应,要有自己的发展战略。本文是对高校校办产业的发展战略作进一步探讨,并在此基础上对校办产业的效益水平评估问题作一些研究。 一、高校校办产业发展战略 1 大力推进高科技化 高校科技人才济济,研究、开发能力强,科研成果多,这早已被人们所认识。据有关资料显示,世界各国所建立的200多个高新技术开发区中,高校参  相似文献   

11.
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高等学校校办产业蓬勃兴旺,为学校的教学、科研等提供了资金、技术、条件的支持。同时,学校的教学、科研等条件的改善也刺激着校办产业向更高的目标发展。迄今,全国已有许多高校校办产业为国家创造出巨大的经济效益,在社会经济中发挥着积极的作用。然而,我们必须清楚地看到,在全国范围内,许多高校校办产业的生存情况确实不容乐观。它们有的在公司组建以来,非但没有“走出去”.反而连年亏损,负债经营;有的虽在勉强维持,但其生存的基础建立在国有资产流失浪费的基础之上;有的组织机构不合理,仍然按照高校行政序列编制,管理机制不能适应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有的企业以学校名义.不顾能力所及,扩大业务往来,以至于酿成经济纠纷,给学校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有的企业利用学校提供的各种条件.“借鸡下蛋”,一旦得手,便远走高飞,给学校的发展带来了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上述问题的核心,在于校办产业的不规范管理和不规范运作。  相似文献   

12.
论述了高校科技产业工作的重要性,并对高校产业工作的发展提出了调整科技发展战略和主攻方向、建立科技创新体系、积极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大力发展校办科技企业等几点新思路。  相似文献   

13.
为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我国自1993年7月1日起执行新的《企业财务通则》和《企业会计准则》,以及新的分行业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国家教委和财政部又联合发出通知,要求高校校办产业,含校办工厂、出版社、期刊(杂志)社、校办公司、科技服务机构和其他经营实体等,均从1993年7月1日起执行社会相同性质行业的财务会计制度。建立现代企业制度,是发展社会化大生产和市场经济的必然要求,是企业改革的方向,也是校办产业今后发展的方向。按照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要综合、全面评价和反映校办产业的经济发展和经济效益,就必须建立一套完整的评价指标体系,以满足新形势下校办产业发展的需要。校办产业经济效益评价指标体系应由以下几个方面的指标构成。 考核盈利能力的指标 销售利润率:销售利润率是利润总额与销售收入的百分比。这一指标是反映企业总体盈利水  相似文献   

14.
高校产业的现状 校办产业本应承担科研成果转化工作,为教学、科研提供发展的机会,而许多校办产业基本上没能达到这一目的,当然,形成这种局面有其历史原因。 高校产业有以下几种:第一类是厂校更改的过程中遗留下来的企业。由于我国高等院校形成过程比较复杂,特别是文化大革命期间校改厂、厂改校,学校发展中企业的烙印留得比较深,特别是人员组成上企业特征比较明显,一直延续到现在。这类高校产业没有品牌产品,传统产品又与市场不对路,产品的科技含量也不高,因而没有经济效益,或是效益不很好;第二类产业是学校为了转化科研成果,配合  相似文献   

15.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对撞--冯玉才的企业文化观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如今,知识的传播、知识的生产、知识的应用作为高校的三大功能,已经得到人们的共识。高校创办高新科技产业,已成为我国高科技产业和经济新增长点的重要力量。但是,在发展前进的道路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一些问题,尤其是在从校办企业向现代化企业转变的过程中,出现了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冲撞。 因此,寻找一种适合高校产业发展的企业文化是高校企业管理者们所迫切的、急需的。  相似文献   

16.
高校发展校办产业的中心任务是创造经济效益.没有经济效益,校办产业办的再多也无用.校办企业实行企业化管理,为提高效益,应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认真落实现代企业制度.现代企业制度是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需求的新型企业制度,它是以清晰的财产关系为基础,以完善的法人制度为核心,以有限责任制度为主要特征,以公司制为基本形式.校办企业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根本目的是最大限度的发展和解放生产力,其实质是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其结果是要创造更多的利润,为国家的经济建设和教育事业的发展做贡献.  相似文献   

17.
一、改革开放给我国各项事业带来了生机,也把大学的校办产业引上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1991年,北京高校272家校办企业创造的产值超过8亿元,上交国家税金近4000万元。相对于1990年,这两项指标分别上长了89%和150%。仅北京市属高校的75家校办企业1991年一年就创造产值近1.4亿元,这个数字和1991年市财政拨给市属高校的全部事业费大致相当。同时,高校产业走向世界的路子也正在一步步打开。1990年,北京高校校办企业创汇6万美元,1991年这个数字跃升为473.8万美元。这些惊人的变化是由于高校高科技企业的崛起促成的。1991年,北京有15家校办企业的产值超过1000万元,其中有10家是科技企业。这充分说明高校的科技企业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拥有自己的优势。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以高校为背景的高科技产业异军突起。知识与资本的融合,使高校产业从小规模的作坊式生产逐步转变为大规模、正规化的现代化工业生产。据教育部科技发展中心网站公布的统计数据,2003年度全国高校校办产业收入总额826.67亿元,实现利润总额42.98亿元,净利润27.95亿元。可以说,在没有国际经验可资借鉴的情况下,高校科技产业经过艰苦努力,在实践中走出了一条产学研紧密结合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道路,在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促进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推动国家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是一个具有中国特色的创举。与此同时,随着企业规模的不断扩张和外在环境的不断变化,中国高校企业的发展过程中,开始显露出一些不可忽视的问题,主要表现在:校办企业产权关系不顺、学校直接承担企业经营风险、管理体制不规范、学校对企业的行政干预过多、经营性资本难以自由流动,缺乏投入撤出机制等方面。随着高校校办企业数量的增加和规模的扩大以及发展的不平衡,高校办企业的利弊也越来越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怎样看待和解决这些问题呢?清华大学校长顾秉林院士在清华控股有限公司成立大会上的发言中,明确指出清华产业今后的工作方针是:“积极发展、规范管理、服务社会、增大回报”。我们认为,高校产业的产生、发展与中国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的大背景是相适应的,高校产业的变革与国企改革的大趋势也是相适应的,高校科技产业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是前进中的问题、发展中的问题,这些问题必须通过进一步深化改革、理顺关系,在不断的发展中逐步得到解决。  相似文献   

19.
随着技术服务工作的迅速发展,技术市场的不断搞活,只局限于厂、校挂钩搞科研的这种技术服务方式已远远不能满足科研和生产工作的需要,将被紧密型的较高层次的“科研——生产”联合体协作方式所逐步代替。 实践证明,联合体有利于克服科研与生产之间的脱节,有利于增强技术开发活力,可大大缩短成果转化为产品的周期。而高校校办产业就是“科研——生产”联合体的一种形式,如果说“科研——生产”联合体是技术市场发展的最高层次,那可以说,校办产业是促进新兴技术发展、促进国民经济发展、促进科研——生产联合体得以发展和壮大的“孵化器”。 近几年来,高等学校办了许多科技产业,由于管理体制很不完善,造成很多企业管理较乱,甚至严重亏损。高等学校校办产业应建立怎样的管理体制是摆在高等学校面前的首要问题,笔者想从以下几方面分析和探讨。 加强企业管理,建立强有力的管理体制  相似文献   

20.
从校办产业到大学科技企业改革开放以后 ,我国大学为了摆脱办学经费严重短缺的困境 ,普遍创立了校办产业 ,包括校办工厂、印刷厂、出版社以及对外服务的招待所、餐饮业和临街门面房等。一些学校还从见效快的房地产业入手 ,大力发展商贸型产业。但这种低层次的受眼前利益驱动的校办产业并未体现学校的特色和优势 ,也有悖于高等教育发展的客观规律和大学在社会经济体系中应具有的基本职责。另一方面 ,大学不仅具有丰富的学科和人才 ,而且也聚集着大量的科技成果。显然 ,把这些成果产业化和商品化 ,既能缓解大学办学经费短缺的矛盾 ,也是在科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