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仁医"都是始于心诚,而成于精湛.他们的探索、他们的责任,他们的艰辛,他们的奉献一刻都没有停顿过。而且,那种责任是任何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们都难以相比的责任,因为他们今后将创造的是一个个生命的奇迹;这份责任也是任何艺术家们美艳绝伦之作品所无法替代的昂贵,因为他们雕琢与修复的将是这个世界上最独特的生命材质.  相似文献   

2.
“仁医”都是始于心诚,而成于精湛。那种责任是任何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们都难以相比的责任.因为他们创造的是一个个生命的奇迹,这份责任也是任何艺术家们美艳绝伦之作品所无法替代的,因为他们雕琢与修复的是这个世界上最独特的生命材质。  相似文献   

3.
“仁医“,都是始于心诚,而成于精湛那种责任是任何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们都难以相比的责任.因为他们将创造的是一个个生命的奇迹.雕琢与修复的将是这个世界上最独特的生命材质。  相似文献   

4.
朱磊  胡青  李启华 《科教文汇》2010,(22):15-16
生命、生存、生活在本质上是构成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三生教育"作为一种作为充满爱和希望的教育,从生命、生存、生活三个角度采用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育形式教育当代大学生。生命教育教会他们珍惜与尊重生命,树立严肃的生命价值观;生存教育教会他们在危难时刻拯救自己与帮助他人,树立积极的生存价值观;生活教育教会他们享受和善待生活,树立健康的生活价值观。"三生教育"对当代大学生价值观的塑造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5.
史宗汉 《知识窗》2013,(12):32-32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他们的健康成长直接关系到"中国梦"的实现。然而近年来,青少年的体质逐年下降,患心理疾病的中小学生数量不断增多。为此,笔者从生命哲学的角度审视中小学体育教育,为我们打开了更广阔的教育思路,并为我们改进中小学体育教育工作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一、生命哲学视阈下的体育教学内涵生命哲学视阈下的体育教学是指体育教学以促进人体生命的发展与完善为最终目标,体育知识、技术、技能及体质锻炼等是生命发展与完善的手段,而教学策略的选择和教学评价的实施都是围绕生命的发展与完善展开的。  相似文献   

6.
雷锋同志曾说过:"人的生命是有限的,可是,为人民服务是无限的,我要把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之中去。"人只有为自己同时代人的完善,为他们的幸福而工作,才能达到自身的完善雷锋同志的座右铭正是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大无私奉献精神的写照。生命的多少用时间计算?生命的价值用奉献计算!有多少奉献就有多少满足,老一代水电工作专家梁维燕院士怀着一颗悠悠赤子之心,  相似文献   

7.
楚苹 《科教文汇》2010,(2):44-45
在西方传统人文思想中,死亡作为生存的对立面,具有无可替代的意义和价值。许多杰出的人文作家都借助作品中的死亡叙事进行对个体的生命关怀。在哈代的悲剧小说中,人物常常笼罩在一种悲观、颓废、绝望的现代意识之中,自我受到约束,只有死亡才能帮助他们摆脱束缚、实现自我、获取自由。哈代运用"保护性死亡"的叙述,让人们在感受死亡的同时,也感受到生命价值和人性尊严的可贵。  相似文献   

8.
所谓”大医”都是始于心诚,而成于精湛.他们的探索、他们的责任.他们的艰辛,他们的奉献一刻都没有停顿过。  相似文献   

9.
外星人猜想     
徐风 《百科知识》2010,(20):38-39
茫茫宇宙,我们是不是唯一的智慧生命?早在2500年前,古希腊有位哲学家在给朋友的信中说:"没有任何理由,但是我相信,在宇宙中有无数个世界存在生命。"古今中外一直有关于"外星人"的假想,虽然现今人类还无法证明是否有外星生命,但是,许多科学家都相信外星人必定存在。  相似文献   

10.
诺贝尔有句名言:"生命,那是自然赋给人类去雕琢的宝石。"然而,要在这块宝石上雕琢出完美至极的图纹,并非每个人都能做到。  相似文献   

11.
众所周知,地球是目前所知道的唯一存在生命的天体,但是否真的存在"地外文明"呢?全世界都在探索。我认为,“地外文明”一定存在。  相似文献   

12.
许翠红 《科教文汇》2011,(24):30-31,111
苏北农村学校绝大多数的学生家长都是农民,他们为了生计长期外出打工无暇顾及子女的学习,没有太多的文化,即使在家也无力应对孩子的教育。所以说现在苏北农村学生的教育中缺少最多的是家庭的关爱。长期缺少家庭关爱的学生学习成绩会下降,而且越来越差。一直以来无论学生家长还是社会都把责任归咎于老师:"只有不会教的老师,没有学不好的学生。"我对这句话是这样理解的:要从根本上解决农村地区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现状,不仅需要会教的老师,学生更需要的是家庭关爱教育,要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家庭、学校以及政府之间的协调合作。  相似文献   

13.
金柱 《科教文汇》2011,(24):123-124
课堂是思想与思想的激烈碰撞,是心灵与心灵的真诚交流,是生命与生命的精彩对话,课堂教学需要教师用热情、汗水和生命去拥抱。我们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始终应该秉承"用活"教材、"激活"情感、"教活"学生的教学理念,借着新课改的东风努力优化教学,让学生真正"能动"、"会动",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14.
从网络反腐的视角,对网络正义诉求责任伦理的建构进行了深入思考,首先,对网络正义诉求的主体性状况进行伦理审视,深入剖析了网络诉求主体的"自我"与"失自我"、"个性化"与"失个性化"的双重性特质,提出必须要建构一套正当、公正并具有前瞻性的伦理规范和相关制度,以明确规约网络正义诉求主体的诸多责任;其次,指出网络正义诉求的前瞻性责任本质是自律,它通过诉求主体个人内在的良心道德心理机制将网络反腐行为诉诸理性,并转化为社会至善的道德需要;再次,从分析网络诉求主体对正义表达的自由和责任关系认识的偏差入手,指出真正的自由必须承担相应的过程责任和事后责任;最后,提出了建构网络正义诉求的责任伦理,即前瞻性责任、过程责任和事后责任统一的责任伦理。  相似文献   

15.
在青少年心理危机渐趋严重的今天,初中古诗文教学应该遵循"以人为本"、"全人教育"的理念,充分发掘教材中丰富的人文内涵对学生进行生命教育。这是语文教学责无旁贷的任务。作者尝试从"人与自己"、"人与他人"、"人与自然"和"人与宇宙"这四个维度展开,在初中古诗文教学这渗透生命教育,以诗意润泽心灵,为生命加钙,使学生保持一种强健的生命意识和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促使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6.
萧红的生命意识,体现了一种博爱、忧患的胸襟。作家没有停留在生命逝去的悲观痛楚之中,而是对"爱"和"温暖"怀着永远的憧憬和追求。反抗的精神,用生命的原始顽强超越存在、抗争存在之痛,领引人们对生命给予从萧红的个体生命体验入手通过不同侧面的生命展示来逐层分析萧红对于"生""、死"的生命阐释,从而深入理解萧红笔下的生命哲思以及这种生命哲思所体现的民族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7.
杨文选 《未来与发展》2010,33(11):81-84
"美好生活"是人类追求的终极目标,那么什么是美好生活?显然不同社会对其具体内涵的理解存在差异。德尼·古莱教授认为,"维持生命、尊重和自由"是所有个人和社会都在追求的美好生活目标。美好生活必须通过发展"拥有"足够的物品,但物品富足并不等于美好生活。古莱从伦理学视角研究发展的思路及其观点,对于目前正在苦苦反思"发展为了什么"的中国社会来说,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8.
王琨 《科教文汇》2012,(2):113-114
提高政治课教育教学的质量,提倡没有"标准答案"的教学是一种有益探索。改变教师"一言堂"、教师"照本宣科"的教学模式,让学生不再把政治课学习当成一种负担,而是一种探索人生的乐趣,一种认识社会的途径,一种帮助自己成长的良师益友。没有"标准答案"的教学比之"金科玉律"式的机械灌输,更能调动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引导学生探究事物的强烈兴趣,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想象力、创造力,让政治课教学中所得到的丰富的、长久的、终身受益的东西融合在他们的生命之中。  相似文献   

19.
“责任”是我国优秀文明传统的内核。责任教育是我国社会转型与全球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中学生责任教育是对其进行以“责任”为核心的素质教育,以唤醒他们的责任意识,激发他们的责任情感,培养他们履行责任的能力,帮助他们形成良好的责任行为。  相似文献   

20.
古丽 《金秋科苑》2009,(15):20-20
曾经何时,科学家经常在一些被打上"不可能"标签的地区发现生命存在。但这扇发现之门已经很久没有被打开过,其中的原因并不在于发现速度趋于缓慢。如果非要给出一个理由的话,那只能是科学家此前的发现步伐太快,以致没有新发现浮出水面。时至今日,科学家已经可以确定一点,地球上几乎任何一个地区都有生命存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