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正2016年前后,英国广播公司(BBC)集中播出了几部有关中国的纪录片。与将中英教育理念之间的冲突戏剧化的《中国式教育》和夸张溢美的《中国新年》相比,"客观中立"的六集纪录片《中华的故事》在海内外引来不少好评。一、《中华的故事》:全球影响《中华的故事》是通过传统电视媒体首先在BBC二频道和美国的公共电视台(PBS)上播出的。这两个渠道面向知识界,偏重文化口味,影响的是西方社会中有影响  相似文献   

2.
正2015年12月,《中国央企海外形象调查报告(2015"一带一路"版)》在北京发布。《报告》由中国外文局中国报道杂志社、中国外文局对外传播研究中心和零点国际发展研究院共同负责,重点调研中国中央企业的海外形象,通过对中国央企相关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央企在海外投资和运营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以及海外民众对央企"走出去"的看法。本次《报告》的调查范围为"一带一路"沿线相关国家,调查由GMO E-lab Marketing Research实施,采用在线调查的方式。调查  相似文献   

3.
正6月16日,"行进中国·精彩故事"——"逐梦他乡重庆人"全媒体大型人物故事寻访报道研讨会在重庆市举行。本次研讨会由《重庆日报》联合《新闻战线》《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对外传播》等单位共同主办。来自中国记协,中国社会科学院,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中央和地方新闻单位的近百名专家学者,共同热议"逐梦故事"。他们认为,"逐梦他乡重庆人"用精彩故事讲述重庆  相似文献   

4.
正中华的故事、中国的历史,绵延五千年,纵横千万里,如果想完整呈现这个古老神秘而又包容开放的文明进程,岂是几集纪录片就能承载的了呢?而2016年1月21日至2月25日在英国广播公司二台(BBC 2)播出的六集纪录片《中华的故事》以尊重多元文化为基调,站在现实的场域里追溯了中华五千年的历史和文明进程,讲述了别样的"中华故事"。这部由英国广播公司(BBC)和美国公共电视台(PBS)共同投资的纪录片《中华的故事》(The Story of  相似文献   

5.
<正>2017年1月23日,《中国梦——365个故事》100集电视片(法文版)再次登陆欧洲,继在英国、德国播出后,又面向法国观众播出。《中国梦——365个故事》是北京市委宣传部为"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指导北京电视台制作的全景展现当代中国普通百姓故事的"微纪录"作品。按照北京市委宣传部总体部署,北京市外宣办借助海外华文媒体平台,积极推动该片本土化译制推广,英、法、德文版连续三年在英国、德国和非洲电视台播放,  相似文献   

6.
正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鲜明指出:"要加强中外人文交流,以我为主、兼收并蓄。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站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推动中国语言文化"走出去",增进中国与世界各国的人文交流,对每一位文化传播工作者而言,充满着机遇和挑战。《快乐汉语》是中央电视台中文国际频道面向全球重点打造的一档大型汉语国际传播类电视节目。自2009年8  相似文献   

7.
正随着"一带一路"建设进入全面务实合作新阶段,为准确、全面了解沿线国家民众对中国的最新看法,2018年当代中国与世界研究院与国内知名调查公司零点有数科技集团合作,在沿线17个主要国家开展了中国观调查。调查议题包括对中国整体形象的认可度,以及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军事、外交、传媒等具体领域的评价。调查结果呈现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民众对中国形象认知的立体图景。  相似文献   

8.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多次强调,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精心构建对外话语体系,讲好中国故事,增强在国际上的话语权。"一带一路"倡议的提出和全球关注,为中国进入国际舆论场中心、阐述中国思想理念、提供中国智慧方案、塑造负责任的国际形象提供了绝佳平台。2016年,中央深改组会议审议通过《关于加强"一带一路"软力量建设的指导意见》.  相似文献   

9.
六十年,“甲子”一轮回,人生在花甲之年回首往事会有多少感悟?望着《中日关系 60年》画册那“青花”镶嵌的封面,不由使人想起了伫立在彼岸的日本岛国。这个中国的近邻, 除了留给我们刻骨铭心的历史之痛之外,还给我们带来了什么?今天“一衣带水”的称谓,除了 地理位置上的提示之外,我们还可能从这个邻居身上获得什么? “中日两国人民友好画卷图片展”以及《中日关系60年》画册,是外宣工作者在路途上留下 的一个深刻而清晰的脚印。 《对外大传播》记者在办展人员归国之后,跟踪、寻访、记录了此次活动在日本的展出实况, 倾听那些亲历于其中的人讲述那些鲜为人知的故事,以使大家了解在政治冷淡、经济摩擦的背后, 中日两国民众对两国关系真实的看法和真切的情感……  相似文献   

10.
正宋画,流散于全球各地且深藏"闺"中,要想亲见真迹绝非易事,直到2010年前后《宋画全集》出版。《宋画全集》以故宫博物院卷、上海博物馆卷、辽宁省博物馆卷、中国其他文化机构卷、欧美国家卷和日本卷等23册,收录海内外102家文博机构的827件(套)作品,系统反映了两宋300余年间绘画艺术发展历程的整体面貌。《宋画全集》面世以来,得到了海内外各方面的高度评价,被认为是继整理出版《全宋词》《全宋诗》《全宋文》等宋代典籍后,迄今为止最完整、最权威的宋代  相似文献   

11.
正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重要要求,为贯彻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2017年,在国新办对外推广局的指导下,由五洲传播中心牵头发起"体验中国"外宣系列活动,将外国体验者"请进来"体验和分享中华文化,采用视频拍摄、主题活动、影视项目、演出和展览等方式,借助国内外全媒体传播平台,带领全球观众深入感受中国的历史文化、旅游风物、社会风俗、建设成就、科技创新和民族文化图景。"体验中国"外宣系列活动不仅促进优秀中华文化的传播,展现中华文化深远影响与价值,更是对中国当代蓬勃发展的真实呈现。  相似文献   

12.
6月21日,浙江卫视《中国梦想秀》节目召开"梦想盛典"新闻发布会,低调露面的潘粤明出现在现场。我进行采访,了解他背后的艺术故事。  相似文献   

13.
《对外大传播》2010,(3):16-16
2010年上海世博会多文种多媒体官方电子杂志——《城市之光》(Charm of a City)近日正式与全球网友见面。多语种的《城市之光》紧扣上海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汇集海量高清图片、权威视频和精美文字,从城市故事、数字声音、新闻动态、  相似文献   

14.
本文聚焦中国的"银发浪潮"问题,选取英国《每日电讯报》和新华社相关报道,探讨如何利用"小切口"表现"大主题",讲好中国故事。  相似文献   

15.
本论文对被列入"企鹅经典丛书"的《聊斋志异》闵福德新译本进行了介绍和评述,从译本中《导言》与译者笔记的解读入手,以翟理斯译本为参照,分析指出闵译本最鲜明的特点,在于突破英语世界以往视《聊斋》为"奇异"鬼怪故事的娱乐消遣赏析视角,精准把握并着力传达了《聊斋志异》故事背后的"孤愤"情怀,这是英语世界《聊斋》传播与研究走向深入的标志。  相似文献   

16.
董静 《文化学刊》2015,(3):102-103
《马兰花》是关于"两姐妹"的故事,弘扬的是勤劳善良才能获得幸福生活的理念。在我国,"两姐妹"的母题是姐妹家庭故事叙述的常用手法。本文从《马兰花》和"两姐妹"母题之间的关系出发,分析了"两姐妹"故事的特点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栗子 《文化交流》2017,(8):12-16
正"中哈人文交流更加紧密……哈萨克斯坦歌手迪马希在中国家喻户晓,《舌尖上的中国》《温州一家人》等中国优秀影视剧走进万千哈萨克斯坦民众家庭。"2017年6月7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题为《为中哈关系插上梦想的翅膀》的署名文章,以电视剧《温州一家人》为例,谈中哈人文交流。这让温州故事再一次成为大家的焦点。三年前,反映温州人创业历程的  相似文献   

18.
经过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高速发展,全球经济形势和中国经济的要素禀赋已发生深刻变化,必须实事求是地重塑与之相适应的经济发展策略,中国的"双循环"新发展模式也因此应运而生。面对新的机遇和挑战,"双循环"新模式担负着新的期待,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在不同外媒和外企人士眼中,"双循环"有着不同的内涵。《中国日报》调研的大部分外企认为其蕴含着巨大机遇,却有外媒质疑其效果,还有别有用心者对其进行了误读。围绕"双循环"发展模式涉及的经济方针政策、企业故事和实施中的难点问题,建议外宣记者可以本着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和客观理性的原则,设置更多国际读者易于理解的议题,更多利用借嘴说话和生动叙事的方式,讲好宏观和微观"双循环"发展故事,对外解疑释惑,引导国际舆论预期,争取国际社会商界和学界的进一步理解和支持,最终促进"双循环"模式发挥预期中的效果。  相似文献   

19.
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反复强调要多用外国民众听得到、听得懂、听得进的途径和方式,讲好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展示中华文化的独特魅力。近年来,江苏着力打造传统文化精品工程和对外文化交流品牌,用西方观众熟悉的形式传播精彩的中国故事,探索出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的新路子。文化"走出去"的实践一是突出亮点,用国际语言讲述"中国故事"。2014  相似文献   

20.
《诗经》自整理成书以来,研究它的人归纳为赋、比、兴三种作法。其中比兴的问题较多,自古以来备受争议。在中国文学史上,很多学者对此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认识,但往往各执己见,难成定论。通过阅读钱钟书与徐复观两位先生的《管锥编》和《中国文学精神》,从兴的"意味"、"兴"之物在何处以及对于刘勰《文心雕龙·比兴》的看法三个方面来分析他们对于比兴的认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