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共中央2004年3月发出《关于进一步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的意见》,要大力实施哲学社会科学"走出去"战略,采取各种有效措施扩大我国哲学社会科学在世界上的影响。为此,过去的十年间,全国各高校和科研机构中国哲学社会科学领域的学者们致力于学术对外传播,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中国学术"走出去"的道路上,邓正来教授认为,我们的优势在于对中国的认识,因此至少可以拿出三样东西走向世界:1.让中国的哲学文化传统走向世界;2.让对当  相似文献   

2.
2011年7月1日,是我们伟大的中国共产党90周年的生日.90年的时间,在历史的长河中犹如板上走丸、白驹过隙,可谓是"弹指一挥间".然而,针对积贫积弱的中国来讲,过去的90年却在亘古的中华大地上发生了翻天覆地、沧海桑田、让世界刮目相看的惊人变迁.  相似文献   

3.
孔子提出"乡愿,德之贼也",是基于儒家根本之"仁"的思想,批评乡愿者以"媚于世"的态度作为自身的处世原则。从道德层面讲,孔子认为乡愿者存在的背后是道德价值观念的扭曲。从生存方式上说,孔子在这里批评的恰是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提出的此在存在的"非本真状态"——沉沦。与孔子的区别在于,海德格尔虽极力避免对"沉沦"作任何道德评价,却希望人们能走出"沉沦",做回本真的自己,但对召唤的此在本身是什么却始终未置一言。  相似文献   

4.
<正>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的指导意见》指出,中华文化"走出去"工作要加强顶层设计,向世界推介更多具有中国特色的优秀文化。我们要向世界传播哪些文化价值观、如何以对方易接受的方式传播、如何评估"走出去"的效果,都是有待探讨的课题,而其中关键的一环就是中国文化的对外翻译。提升我国整体翻译水平,关键在于培养一支跨语言、跨文化、跨领域的高素  相似文献   

5.
世界的吴哥     
时间已经过去半年多了,吴哥的印记却总在闲暇间闯入思绪。在吴哥巴肯山顶上,我久久地遥望着吴哥对自己说:"哎,走进了吴哥就再也走不出吴哥了!"  相似文献   

6.
毫不避讳的说,模仿是每个人的本能,也是每个企业的本能。但在中国流通行业,这一功能已经被企业发挥到极致,甚至出现了一个令世界震惊的义乌小商品市场,任何一件商品拿过去都能被复制出来。正因为超强的模仿能力,加速了产品的高度同类化、同质化,导致了大众消费者的反感、抵制。每年的糖酒会上,我们都能看到各种"山寨"品牌,当你兴冲冲的走过去  相似文献   

7.
在传统制造业里,我们也发现了相应的趋势,多投入成本,一样也会带来人均利润的增加,但是增加的幅度比高科技制造领域要少。 “未来两年,我相信我们的思维应该转变到用很高价钱获取最好劳动力来产生最大的回报上,这是绩效管理部门未来要做的事。”中国人力资源理论与实践联盟学术委员会副主席文跃然对本刊记者表示。文跃然认为,中国过去20年,因为劳动力供给充足,我们的思维都花在怎么样用最低成本获取最优秀的劳动力上,而未来所依靠的绩效管理部门,主要职责是很高的固定成本投入,会产生数倍最大化的产出。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化"走出去"是中国文化在国际社会中与其他文化间的接触与交流,本质上是文化的对外传播。翻译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必然途径。传播活动必须依赖一定的环境才能成功。因此,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翻译选材需要以传播环境作为参照,才能有助于文化的对外传播。为适应传播环境,翻译选材要秉承平等、交流、互助及共享的原则,以造福于人类为目标。翻译选材的内容要避免在意识形态领域中与目标语社会的冲突,辩证处理文化内容、受众和市场需求之间的关系,密切关注中外文化态势的变化,确保中国文化顺利地对外交流与传播。  相似文献   

9.
正"看不见的宣传"是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提升我国舆论宣传战线工作改革创新的一种独到表述。总书记认为,真正"上乘的宣传,要看起来像从未进行过一样,最好的宣传要让被宣传对象沿着你所希望的方向走,却认为是自己在选择方向。"总书记指出,宣传思想工作要实现工作创新,需要抓好理念创新、手段创新、基层工作创新;要积极吸取各国出现的新思想新观点新知识,积极借鉴人类文明创造的有益成果。"明者因时而变,知  相似文献   

10.
"天人合一"已经成为了华夏文明的标签,但其内涵却言人人殊。儒家哲学是天道与人道的会通,"圣人"是"天人合德"的典范。孟子称孔子为"圣之时者",是赞美孔子体现了儒家至德"中庸"之"时中"。"圣"即"通","时中"必然基于"主体—本体"之自通。儒家的"天道"表现为"天时","人道"之心性本体也具有内在的时间意识。"圣之时者"提供了"天人合一"在"时"中证成的可能性。"时"的内涵与情感、艺术、体知等都有关系,体现了儒学的独特价值,是一种整全的认知方式。  相似文献   

11.
"一带一路"倡议自2013年提出至今,在三年多的发展时间里,持续扎实推进,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但依然面临着重重阻碍。"民心阻隔"是当前"一带一路"建设的最大障碍。而民心相通是实现"一带一路"倡议的心理基础。要夯实这一基础,必须借助对外传播。我们的对外传播应该立足于打通阻隔,实现民心相通。首先,要从国家战略的高度统筹对外传播,立足全局,以实现"民心相通"为终极目标;其次,要对"一带一路"战略进行全面化、多元化的详实解读;第三,摒弃过去常用的单向"灌输式"传播,实现全民"互动"传播,尤其要注重青年的作用。总之,在全球化背景下,企业、非政府组织、公众等均可以作为传播主体,作为国家流动的名片和代言,演绎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促进"一带一路"沿线民众心相近、民相亲。  相似文献   

12.
正"建设文化强国,需多渠道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不能让民族的文化瑰宝养在深闺。"自党的十六大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一直强调文化走出去战略的实施,提出要以多种途径促进我国文化走出去。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民族的智慧和结晶,张骞出使西域,玄奘西天取经,鉴真东渡日本,郑和下西洋这些壮举谱写了中华文化走出去的壮丽篇章,为中华文  相似文献   

13.
何光沪 《文化博览》2005,(12):24-25
著名作家梁晓声在中央电视台讲过一段经历:他在美国时,有一次要横穿马路,红灯亮了,但左右两边并没有汽车,他身边有位老太太也照章停下,安安静静地等候绿灯.他问了老太太一句:"现在没有汽车,为什么不走过去?"老人回答说:"也许,我们身后那栋房子里,会有一个小孩正在看街景.如果他看见我们走过去,以后照我们的样子横穿马路,也许就会出事."  相似文献   

14.
在传统社会,"器物教化"至少要满足四个条件,即器物条件、思想条件、合适的教化客体以及当政者的支持。器物条件是指用于教化的器物要有适宜的材质,要有普遍性、稳定性,要宜于感知。思想条件是指器物所表达的思想或者具有政治性,或者具有思想导向性,且与器物之间要有稳定的关联。合适的教化客体是指客体要适合器物教化,并确定其适合什么形式的器物教化。当政者支持是指当政者或者力推,或者支持或者默认,而非反对某种器物教化。  相似文献   

15.
正党的十八大深刻阐述了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提出要"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文化"走出去"是树立城市良好对外形象、增强城市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提升城市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浙江通过开展多领域、多层次、多渠道的对外文化交流和文化外宣活动,深入研究开发世界性与民族性兼备、外国受众喜闻乐见的文化项目,在对外展示和传播浙江优秀文化的同时,积极吸取世界文化保护和发展方面的先进经验,不断学习国际文化市场的运作规律,着力破解浙江文化改革发展的重点难点,以更高层次、更宽视野、更大力度,全面完整地建构浙江文化改革发展路线图,积极探索文化"走出去"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正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五千年的文明从未中断过。但是,虽然没有中断过,我们今天还是要"发掘"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因为在西方文化一百多年来的冲击下,我们对于中国文化最主要的一些特点已经不是特别清楚了。一中国文化注重"自觉自律"比如说,现在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中国文化究竟与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在什么地方?我觉得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是强调人的"自觉自律",强调从自觉上升到自律;而西方文化强调的是他觉和他律,这是根本的区别。所以,一旦我们发掘出了中国文化这样一  相似文献   

17.
孔夫子以礼名扬天下,吸引了天下众多的游人前来孔子故里拜谒.清朝第一才子纪晓岚在参拜孔子墓时,为孔府题写了一副楹联,上联是"与国成休安富尊荣公府第",下联为"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 此联对仗工整,意蕴不凡,书法自然流畅,文字读来非常大气.孔家主人在欣赏之余,却又发现这副出自天下第一才子的联语中有两处明显的"硬伤".一是"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中的"富"字上面缺一点;二是"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中的"章"字一竖直通"立"字. 纪晓岚从旁人读对联时的表情中,怀疑刚才所写的字里面可能出了点问题,低头仔细一看,果然有两个字笔误.他想,自己乃是全国知名大学士,又是当今圣上最宠的才子,无论如何也要将眼前这难堪的局面应付过去.纪晓岚不愧是大名士,脑筋一转,便伶牙利齿地主动向人们讲了起来.  相似文献   

18.
正日本寿司、韩国芝士年糕、阿联酋太阳饼、土耳其烤肉……数百个来自世界各地的展位,展示了各国风格迥异的美食文化。作为亚洲文明对话大会的配套活动——"知味杭州"亚洲美食节5月在杭州举行。地铁站有专人不停地在指引:"去美食节的请往这边走。""知味杭州"亚洲美食节开幕那天,尽管是工作日,却还是吸引了大批市民涌进位于杭州钱  相似文献   

19.
“走出去”和“请进来”,是对外宣传的两大主要途径。与“走出去”相比,对送上门来的外国人的 宣传工作相对要更容易些,但也许正是越容易的事情,越不容易引起重视的缘故。一个时期以来,我们 的一些城市对于来到中国的外国人的宣传工作,反倒做得不够,以至于他们身在中国却得不到适合的资 讯,如同“灯下黑”一般。2001年,国务院新闻办公室的领导同志针对这种现象,对地方外宣工作提出 了“灯下亮”的要求。随之,“灯下亮”成为与“走出去”和“精品化”并列的外宣三大工程之一。  相似文献   

20.
邵东 《对外大传播》2008,(10):36-38
中国图书要"走出去"已是出版人的共识。在"走出去"的过程中,我们要做的努力是许许多多的,决不仅仅是把中文图书翻译成外文即可,甚至是在中文图书的封面上加一张外文的环腰。如何使我们策划出版的图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