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13年9月,“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后,智库建设率先发力,一大批聚焦“一带一路”倡议的智库出现在大众视野之中,这其中既有政府的智库群体、企业或高校联合组建的智库,也有民间独立智库,还有独具特色的“网络型智库”,如“一带一路百人论坛”等。但是,“多而不强、有库无智”的问题在“一带一路”领域依然突显,甚至有加重的趋势,大家普遍感觉“‘一带一路’的同路人太少”,而且是“越走越少”。  相似文献   

2.
2015年4月底、5月初,笔者先后两次赴欧,参加在波兰卡托维兹举办的欧洲经济大会和在匈牙利布达佩斯举办的“16+1合作与‘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并分别做了主旨发言,受到了在场中东欧国家听众的广泛认可。其中,笔者被问及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中国“一带一路”到底能够为中东欧国家带来哪些实际利益?面对这样的问题,智库学者的对外阐述能力便显得相当重要。如何讲好“一带一路”,怎样讲更能让外国人接受,并留下深刻的影响,是目前中国智库学者必须要学会的基本功。  相似文献   

3.
过去十年,中国与欧盟在“一带一路”倡议框架下加强合作,成果显著。多数欧盟成员国积极参与共建“一带一路”,认可其为世界繁荣发展作出的贡献。但部分欧方人员对“一带一路”倡议存在“理解赤字”,有的甚至抱持冷战思维和意识形态偏见。中国媒体应加大力度、有针对性地驳斥部分欧方人员的抹黑攻击言论;加强议程设置,主动就“一带一路”倡议答疑解惑;积极发挥资源联通优势,与政府、企业、智库等多主体加强沟通,共同从多层次多角度讲好“一带一路”故事,为中欧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塑造良好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4.
“大时代需要大格局,大格局需要大智慧”。习近平主席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就是为经营欧亚大舞台,世界大格局。“一带一路”全名“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有三个关键词:第一个是“21世纪”。  相似文献   

5.
中国建设“一带一路”刚刚起步,国际舆论的反应也处于初步阶段。作为中国的近邻,澳大利亚是一个中等强国,对中国的经济、战略意义都十分重要。“一带一路”倡议自提出以来,澳大利亚媒体一直在进行持续报道。分析澳大利亚主流报纸围绕“一带一路”倡议构建的中国形象,可以有针对性地研究中国对澳传播的重点,客观上也提供了对外增信释疑、扩大与相关方良性互动的契机。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回应主要集中在舆论上的批评抹黑和行动上的竞争替代上。美国牵头于2021年6月在七国集团峰会上提出的“重建更美好世界”计划,是拜登政府执政以来美国对“一带一路”倡议的最新回应。该计划强调美国与盟友应加大联合应对中国的力度,强化规则竞争叙事,并抹黑“一带一路”倡议取得的合作成就。中国应重视这一叙事之战,着力揭露该计划本质是“美国优先”,揭批其竞争性思维无益于弥补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巨量需求缺口、给发展中国家带来增量收益,并围绕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大对外交流宣介,进一步提高国际传播的力度和实效。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从提出到运行已逾一年,围绕这一概念的对外传播也成为当今政治界和传播界的一大热点话题。但是,“一带一路”的话语建构应结合时代的最新要求调整自身的表达方式,应该在中国与国际接轨的新时期,转变传统的传播理念和传播模式。具体说来,笔者认为需要两大转变。  相似文献   

8.
《对外大传播》2016,(10):F0002-F0002
9月26日至27日,由国务院新闻办主办的2016“一带一路”国际研讨会在西安举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奇葆出席研讨会并发表题为《促进民心相通实现合作共赢》的主旨演讲。来自35个国家和地区的政要名流、智库专家、媒体高层、企业领袖共300余人济济一堂,共商“一带一路”合作大计。  相似文献   

9.
正2000多年前,一条打通东西方的古丝绸之路,打开了各国友好交往的新窗口,书写了人类发展进步的新篇章。2000多年后的今天,习近平主席提出的“一带一路”倡议,已经成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探索与实践。“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日前,笔者随浙江日报报业集团采访团走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波兰、捷克、希腊。文化如水,温润人心。穿行在波兰、捷克、希腊的大街小巷,徜徉在一  相似文献   

10.
中央电视台英语频道2008年“两会”报道的主要选题集中体现在特别节目《民声与民意》中。这是一档以“两会”议题为由头,观察、解读、分析、评论中国热点问题的日播节目。从节目风格上来说,《民声与民意》以夹叙夹议的形式,追求有的放矢的传播效果。从内容上来讲,主持人每天围绕一两个主题开展访谈,并穿插记者在会场采制的动态消息和新闻特写。  相似文献   

11.
<正>2015(第三届)中国企业海外形象高峰论坛9月23日在京举行。论坛以"‘一带一路’上的企业形象建设"为主题,聚焦"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企业海外形象建设问题与策略。中国外文局副局长陆彩荣,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工作局局长、新闻中心主任卢卫东,国务院新闻办对外推广局副局长李智慧,国务院国资委宣传工作局副局长毛一翔,中国—东盟中心贸易投资部部长李元等出席活动。  相似文献   

12.
2014年11月8日,习近平主席发表题为《联通引领发展伙伴聚焦合作》的重要讲话,强调要以亚洲国家为重点方向,以经济走廊为依托,以交通基础设施为突破,以建设融资平台为抓手,以人文交流为纽带,加强“一带一路”务实合作,深化亚洲国家互联互通伙伴关系,共建发展和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13.
中国“一带一路”倡议聚焦“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而实现“五通”愿景与行动的前提是各相关领域、相关层面、相关人员的相互了解、对话与合作,其中,从事新闻报道的专业媒体记者无疑在促进“五通”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信息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14.
<正>自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来华留学生数量明显增长,"2015年,在生源排名前15的来源国中,除了韩国、美国、日本、法国、德国五个国家,其他国家均为‘一带一路’沿线国家"。~①2016年4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做好新时期教育对外开放工作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实施"一带一路"教育行动,设立"丝绸之路"中国政府奖学金,每年  相似文献   

15.
林豹 《职业圈》2014,(32):111-113
中国已进入新常态经济状态,国家加快推进自由贸易区、“一带一路”、制造强国和“高铁外交”等战略为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创造了有利条件。本文以国内某国有大型知名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以下简称SFGF公司)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为切入点,研究在新常态经济条件下,轨道交通装备制造企业如何进一步加强国际化人才队伍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6.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党的二十大报告对中国对外宣传工作提出的重要要求。在百年变局与世纪疫情交织叠加、国际局势空前复杂多变的当下,如何向世界展现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形象,亟待加强外宣理论和实践研究。曾长期为美国和日本政府机构做战略传播、对外宣传和公共外交的研究和咨询的南希·斯诺教授,聚焦中国对外战略传播这一核心议题,围绕中美关系、中日关系、“一带一路”国际传播等外宣领域热点问题提出,中国的多样性是中国故事最好的叙事方式,要通过开放、参与、多样的交流重建对外沟通渠道,用微观视角和民众口吻进行对外叙事,让“一带一路”成为中美重开对话的走廊,推动两国关系早日回到相知阶段。  相似文献   

17.
“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以下简称“一带一路”)是中国国家安全战略重要组成部分,是去年中央工作重要部署,也是中央确定的未来六大经济任务之一,受到世界广泛关注,对推进我国与周边国家互联互通,促进沿边地区经贸文化交流和经济发展,推动边疆稳定、民族团结、战略安全和周边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8.
《对外大传播》2016,(10):10-10
古丝绸之路曾谱写出千古传诵的友好篇章,唱响了各国共享和平、共同发展的主旋律,是历史留给我们的宝贵财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一带一路”倡议把目光再次投向丝绸之路,唤起了大家对古丝绸之路的共同历史记忆,更凝聚了世界对新丝绸之路的时代畅想。  相似文献   

19.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三年来,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已经取得一系列有目共睹的成绩。政策沟通日益紧密,规划布局初步完成,互联互通网络逐步成形,地区合作机制持续增多,各国间人文交流也更加紧密,民间交往呈现勃勃生机。下面我讲几点体会,与大家一起探讨交流。  相似文献   

20.
闫亮 《对外大传播》2020,(10):24-25
拉美是距中国最遥远的大陆,西班牙语国家居多。长久以来,美国将拉美视为“后院”,不愿其他国家涉足。由于历史原因,中美洲和加勒比地区也有尚未与中国建交的国家。随着中国“一带一路”在拉美的延伸和中拉共同利益的增加,以及美国对中拉合作的阻挠,拉美在我外交布局和国家利益中的战略重要性凸显,有必要对拉美进行再定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