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目前,中日领土争端、历史问题、军事安全互信等多种问题同时爆发,中日关系处于最严峻时期。如何做好对日传播,面临着非常挑战。记者在全国政协十二届二次会议期间,就对日传播问题,专访了中国驻日大使程永华委员。目前的中日关系是个阶段性的问题《对外传播》:您在日本已经累计工作生活了26年,出任驻日大使之前还担任过中国驻马来西亚大使和驻韩国大使,您对亚洲问题,特别是日本问题很有发言权。您如何看待目前的中日关系?我们在对日传播上应如何应对?  相似文献   

2.
政党对外传播,离不开有效的话语构建。政党对外传播的内容一般都带有明显的意识形态特征,异质性更强。相较于对内传播,政党对外传播还将面临不同规则和社会环境的约束,挑战也更大。在以往的政党对外传播中,我们有很多成功的实践,通过“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谐世界”等成功理念,为我建构出一定的认同与权力,拓展了我国际空间。但总体而言,我政党传播受身份、权力结构等客观条件所限①,总体上仍处于相对弱势地位。因此必须高度重视并切实发挥话语建构在政党对外传播中的重要作用,借我经济快速增长、实力相对提升的东风,传播中国话语,构建中国认同。  相似文献   

3.
<正>165个国家、452个主要政党、855份贺电贺信,其中有814份由国家元首、政府首脑、政党和重要组织机构领导人发来,中国共产党的十九大引来举世关注,中国共产党的成就获得广泛认可。一路走来,中国共产党经历了血与火的考验,带领中国人民屡创佳绩,同时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和强大的领导  相似文献   

4.
2023年3月1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正式提出了全球文明倡议。这是在全球发展倡议和全球安全倡议之后,中国围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提出的第三个全球性倡议。本文回溯欧洲占取新世界、垄断全球性网络的历史,从理念和制度两个方面梳理了旧时代国际传播秩序形成的基本原理,并尝试以此为基础,在话语体系和历史境遇的对比中,理解全球文明倡议所具有的现实针对性和重大历史意义,阐述了中国崛起给世界发展和国际传播秩序革新带来的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5.
中日文化交流源远流长,通过陶瓷艺术的对日传播,日本的制陶制瓷工艺得到了快速发展。汉代灰陶的东传促进了以须惠器为代表的日本陶器制作;唐三彩的传入催生了具有民族特色的"奈良三彩";越州青瓷的东传,促使日本在中国灰釉技法基础上烧制出了灰釉陶器;宋代建盏茶碗和花瓶的东传引起了日本的仿制,并在造型和施釉技术上逐渐实现了自主创新。明末清初,制瓷技术传入日本,民族制瓷工艺"伊万里烧"在融入中国新技术和艺术风格的同时,也逐渐形成了具有日本民族风情的瓷器艺术。研究表明,汉代以来陶瓷艺术的对日传播交流主要是以日本向中国的单方面传承为特征,日本通过不断学习和汲取中国的先进工艺,使本国陶瓷艺术得到了丰富完善和创新发展,日本民族对待艺术的态度值得我们关注和借鉴。  相似文献   

6.
在中国共产党建党百年、国际形势风云激荡的历史时刻,面对百年未有之国际大变局,我们需从三个维度讲好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故事、做好中国共产党形象的对外传播。这三个维度是:一是必须讲清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致力于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的政党;二是讲清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致力于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发展型政党;三是讲清楚中国共产党是一个能够应对重大挑战和带领国家不断前进的政党。唯其如此,中国人民才会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感到满意,中国共产党才能够带领人民从胜利走向胜利。  相似文献   

7.
中日两国茶业交流历史悠久、内容丰富。古代日本在中国制茶技术的基础上创立了径山茶制法、宇治茶制法、青制煎茶制法、玉露茶制法等新型制茶工艺,并据此发展出"抹茶道""煎茶道"等具有日本特色的茶道文化。近代日本通过雇佣中国技师、派遣本土技师实地考察、选派留学生赴华等形式,进一步学习中国的先进制茶工艺,引进吸收了中国红茶、乌龙茶的技术工艺,改良了中国的制茶器械,提高了制茶效率和成品茶的质量,为此后日本茶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8.
<正>今年9月3日将迎来我国首个"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3月5日,李克强总理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办好纪念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相关活动,同国际社会共同维护二战胜利成果和国际公平正义。不可否认,如今西方发达国家在国际传播领域依然占有优势地位。虽然日本是战败国,但二战后经过几十年  相似文献   

9.
李迺涛 《文化学刊》2014,(2):138-142
日本统治大连长达40年之久,为了消除中国人的民族意识,达到长期霸占大连的目的,日本殖民当局在大连地区极力培育殖民文化,大搞民族歧视,推行奴化教育,处心积虑地推出了一整套渗透日本文化、摧残中国传统文化的殖民文化政策。我们通过分析神道教的起源、演变及特点;殖民统治时期,神道对大连的宗教侵入;神道教对大连社会生活的影响等三个方面,揭露殖民统治时期日本对大连思想文化的侵略。  相似文献   

10.
《人民日报》驻日本记者于青已经在日本这个与中国一衣带水的国家生活、工作多年.今年3月11日,他在日本东京亲历了地震,同时也很关注中日两国媒体有关此次震灾的报道。他分析了我国媒体在此次震灾报道中的整体表现,并对如何改善今后我国的对日传播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1.
正NHK World Premium是日本放送协会NHK以母语播出,面向海外的收费电视综合频道。自1998年4月1日开播以来,它一直以服务于海外日侨为宗旨,意在传承日本文化,提升侨民素养,维系民族共同感。截至2012年3月,NHK World Premium的信号已覆盖全球108个国家与地区①。本文从栏目编排、栏目内容等方面入手来解读其对外传播理念,探讨NHK World Premium如何在全球市场竞争日益激烈和民族文化冲突不断升级的时代背景  相似文献   

12.
何环 《职业圈》2008,(4):108-110
日本文化在中国大陆的传播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以盗版的形式进行的。文章运用详细的数据资料,全面地展现了盗版日本文化产品在中国大陆的传播过程,并对传播过程的四个主要时期的传播特点及表现形式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3.
日本文化在中国大陆的传播在很长一段时间都是以盗版的形式进行的.文章运用详细的数据资料,全面地展现了盗版日本文化产品在中国大陆的传播过程,并对传播过程的四个主要时期的传播特点及表现形式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相似文献   

14.
<正>2004年9月3日,由马其顿圣基里尔·麦托迪大学和中国西南财经大学合作创办的马第一家孔子学院在斯科普里成立,至此拉开了我国孔子学院文化外交的序幕。同年,美国设立了第一所孔子学院——马里兰大学孔子学院。截至2014年12月7日,全球126个国家(地区)建立475所孔子学院和851个孔子课堂。在现有中国文化外交模式下,孔子学院以阵地化的形式在境外各地扎根下来,成为推广汉语和中华文化、增进中外文化交流的友谊桥  相似文献   

15.
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中国首次提出全球文明倡议,主张以文明交流互鉴促进人类发展进步,具有丰富的时代意涵,引发国际舆论积极反响。国际媒体、政党政要、专家学者充分认同全球文明倡议倡导的平等互鉴对话包容,高度赞赏中国首提倡议彰显胸怀天下的价值追求,表示支持中国为丰富世界文明百花园的努力。为此,要进一步深化理论研究阐释、用好文明交流互鉴成果、善用文化柔力、统筹各方面资源力量,积极开展全球文明倡议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16.
2002年6月6日至13日,中国第一大车展——第7届北京国际汽车工业展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隆重举行。中国大陆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台湾省以及法国、德国、意大利、日本、韩国等24个国家和地区的1000余家厂商参加了展出。  相似文献   

17.
二战结束后,日本科技在短短几十年中获得飞跃性发展,同时成功建立并向世界输出了科技强国的形象。本文对日本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科技发展史进行梳理,通过分析其科技领域的大事件,归纳出日本借助高频媒介事件、采用多主体传播路径、活用社交媒体平台等方式对外传播其科技形象,最后为中国传播科技形象、讲好科技故事提供经验和借鉴。  相似文献   

18.
正从1983年8月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推动成立的"迈向21世纪的留学生政策恳谈会"发表的《迈向21世纪留学生政策之提言》开始,在日本逐步推行教育国际化政策这一背景下,在日的中国留学生快速增长。一般来说,在日华人主要包括华裔日本人、留学生、就学生、研修生、中国游客等多种身份形式,而留学生是在日华人最重要的群体之一。尤其是1972年中日邦交正常化,及中国改革开放后,作为第一代新华侨、新华人的赴日并居留者,多数是通过留学后在日工作而居留日本的。伴随着中国人留学日本的高潮,1980年代后期开始,日本大众传媒开始大量报道  相似文献   

19.
正当前中日关系重回正轨,迎来窗口期。据美国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2018年夏季进行的民调显示,近年来日本民众对中国积极评价的数量在稳步增长。目前17%的日本民众对中国抱有好感,创下6年来的新高。2018年10月,日本民间团体"言论NPO"与中国国际出版集团联合进行的民调显示,中国民众对日本印象"好"或"相对较好"的比例较上一年度上升了10.7%,  相似文献   

20.
日本是一个媒介大国,其报纸、杂志、电视、广播、网络等媒介都比较发达。随着网络的发展,其受众媒介接触也呈现出一些新特征,加之中日两国力量对比发生变化,以及两国的紧张关系,日本民众对华心态也发生了微妙变化,我们应在把握这些情况的基础上,进一步改善对日传播。一、日本媒体概览日本是一个报业国家,报纸等传统媒体有着非常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