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正11月11日,对于中国广大消费者、零售商以及各大电子商务平台来说,意义非同寻常。这个在中国民间俗称"光棍节"的日子,在电子商务飞速发展的大背景下,演变成了中国人的线上购物狂欢节。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剁手党"们挽起手袖、疯狂"血拼",商家们摩拳擦掌、争相"放血",国内外媒体也没闲着,纷纷架起长枪短炮,把视角对准这个火热的"中国现象"。自2009年诞生以来,每年"双十一"网络购物节所创  相似文献   

2.
2012年的"双十一"前一天正好是周六,不少网购族窝在家里挑宝贝,微博上一句"你的购物车满了吗"成了最流行的问候.有的网友还晒出自己满满当当的"购物车"宝贝,与大家分享,最后再留一句:"现在睡觉去了,等会儿零点起来直接付款."届此,"双十一"电商购物节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3.
宋欣 《职业圈》2012,(34):39-39
2012年的“双十一”前一天正好是周六,不少网购族窝在家里挑宝贝,微博上一句“你的购物车满了吗”成了最流行的问候。有的网友还晒出自己满满当当的“购物车”宝贝,与大家分享,最后再留一句:“现在睡觉去了,等会儿零点起来直接付款。”届此,“双十一”电商购物节轰轰烈烈地拉开了帷幕。  相似文献   

4.
何一枫  朱言 《文化交流》2017,(12):41-43
正10月13日,为期3天的"2017浙江金秋购物节平行主题展会"在杭州白马湖国际会展中心隆重开幕。此次展会是2017浙江金秋购物节最具亮点的活动之一,首次整合"第六届浙江国际养老服务业博览会""第十四届中国中华老字号精品博览会""第四届浙江名品展""第八届浙江省连锁加盟展""第二届汽车消费展""第二届‘浙江符号’旅游商品展""浙江名特优农产品展""第七届19楼相亲嘉年华"等省级十多个品牌主题展会和活动,依照国际化、专业化、市场化的发展方向,以"消  相似文献   

5.
"人人都是记者",是网络传播时代广为人知的口号。的确,网络赋予了普通公民一种崭新的角色:新闻报道者。2004年夏天我作为富布莱特学者在美国做项目研究时,发现当时美国新闻界一直在讨论一件新鲜事:2003年3月,一个曾经做过《纽约时报》记者的美国人开设了一个个人网站,域名就是"回到伊拉克"  相似文献   

6.
正2015年11月11日一到"双十一",她赶紧把购物车加载好的东西统一付款。购物车里有自己买的衣服,也有帮别人代买的东西。她是一个普通的代购,经常等别人挑好东西后,代别人付款购买。她又是一个特殊的代购,从不在中间环节赚取差价,也不隐藏购买渠道,只是照着别人给的链接或者说的大概样子购买,经常还会给些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7.
曲彦斌 《文化学刊》2008,(3):186-188
这几年,每逢"立春"节气,都念及一个事儿;甚至,甲申年"立夏"都过了,还"反季节"地写这篇小文说起"咬春"来,似乎有些"不合时宜"。不过,也是事出有因。  相似文献   

8.
比起一些拿着手机,用名牌化妆品,特意到大城市购物,为得到补助金而将自己健康的父母描写成"药罐子",在校外过甜蜜的"二人世界"的所谓"贫困生",我确实不像"贫困生"。  相似文献   

9.
王荣林 《文化学刊》2014,(5):148-152
"唐人七律第一"是中国诗歌批评发展中一个十分有趣的命题,很多人都对这个命题发表过意见。通过对这些意见的研究,可以考察出不同时期审美取向的变化,以及学者们不同的文学主张。这种讨论也可使人们对七言律诗独特的文体特征增加更为深入的认识。  相似文献   

10.
正2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一针见血地指出,中国在国际上存在着信息流进流出的"逆差"、中国真实形象和西方主观印象的"反差"、软实力和硬实力的"落差"。中国在世界上的形象在很大程度上仍是"他塑"而不是"自塑"。因此,必须下大力气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加快提升中国话语的国际影响力,让全世界都能听到,并听清中国声音。关于中国国际形象的塑造,一个难以回避的概念是四  相似文献   

11.
正中国文化历史悠久,五千年的文明从未中断过。但是,虽然没有中断过,我们今天还是要"发掘"出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因为在西方文化一百多年来的冲击下,我们对于中国文化最主要的一些特点已经不是特别清楚了。一中国文化注重"自觉自律"比如说,现在有一个比较大的问题,中国文化究竟与西方文化的根本差异在什么地方?我觉得中国文化的根本精神是强调人的"自觉自律",强调从自觉上升到自律;而西方文化强调的是他觉和他律,这是根本的区别。所以,一旦我们发掘出了中国文化这样一  相似文献   

12.
刘鸿 《职业圈》2006,(11):18-19
2006年9月9日,首届中国网商节在杭州举行。活动以“创新赢天下”为主题,为期两天,超过10万人参与这次盛会。这届网商会举行了一系列的论坛活动和体验、观摩活动,分为网络生活、网络购物、安全支付和网络贸易四个部分。据阿里巴巴集团副总裁金建杭介绍,阿里巴巴在2004年举办了首  相似文献   

13.
正因为线上大卖,被誉为"亚马逊外套"继老干妈之后,又有一件国货在美国爆红。它是一款来自中国的羽绒服品牌Orolay,产地在浙江嘉兴,这两年意外地成了全美过冬"宠儿"。"最近,在纽约街头,随处可见人们穿着一款普通羽绒服。无论是从东59街到东96街的上东区,还是在皇后大道地铁上,走到哪都能看见这款羽绒服。在刊物上,人们用‘时髦、引领潮流’来评价它。"美国《纽约》杂志的一位作者这  相似文献   

14.
古今中外的许多民间传说或哲理思想都认为人类历史上曾经存在过一个无比美好的黄金时代,只是到了后来人类文化才开始退化。数百万年来人类一直生活于小型的"狩猎-采集者"社会,亲缘选择、直接互惠、间接互惠、网络选择和群体选择是确保社会存续的合作进化机制。约1.1万年前全新世来临之后人类社会规模开始迅速扩大并导致上述5种机制不能发挥应有作用,在科学、技术和艺术等非规范性文化可能取得巨大进步的同时,道德、礼仪和宗法等规范性文化却可能出现退化。进化博弈论不仅能够解释人类文化退化的历史过程,也能解释现代社会普遍存在的文化光谱两极化现象。  相似文献   

15.
2013年深秋,在杭州的吴山广场西侧,搭起了一个巨大的白色帐篷,里面一场“洋气”的盛会正在上演。 这场节庆名叫“2013杭州德国周”:杭州与全球第二大狂欢节的科隆狂欢节携手举办文化演出;选出代表中国形象的“中国公主”;  相似文献   

16.
正喜欢外出旅游的行者,大多会钟情于风光旖旎的山山水水。而喜欢山水胜地的行者,有不少曾被温婉多情的瓯江山水所迷恋。于是,当人们漫步瓯江山水之间、吟咏历代山水佳作之时,会一次又一次地感受到诗和远方的美好与优雅。瓯江两岸有过什么名篇佳作?答曰:"池塘生春草"。这一出自《登池上楼》的名句,几乎每一个中国人都能脱口而诵。谢灵运出任永嘉太守后的第一个冬天,长久卧病,到次年初春始愈,于是登楼起兴,写下这一千古名篇。  相似文献   

17.
谢峻  郁欢 《文化交流》2002,(3):42-43
江南三月,莺飞草长,一年一度勾人心魄的乌镇水乡狂欢节3月28日拉开了帷幕!四乡八邻的农民,江浙沪的旅行社老总和媒体记者,蜂拥而来。102岁的老画家、岳飞28世孙岳石尘也坐着轮椅赶来助兴。 狂欢节上,水龙会、蚕花会、水乡婚礼、元帅会、踏白船等一个个富有民间特色的活动,着实让游客过了一把瘾,水乡的人们把大文豪茅盾笔下的“江南水乡狂欢节”,原汁原味地演绎在游客面前。  相似文献   

18.
正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五周年,"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扩大对外开放的重大战略举措,也是今后一段时期内对外开放的工作重点。2015年3月28日公布的《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指出了海上丝绸之路的两个方向:一个是从中国沿海港口过南海到印度洋,延伸至欧洲;另一个是从中国沿  相似文献   

19.
卢珊 《文化交流》2016,(4):14-18
正"来过,便不曾离开",这是每一个去过乌镇的人的心中印记。充满青春理想的乌镇,是中国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一种文化范式,是浙江整体发达的一个缩影,像一种现象,凝聚着浙江人追逐"中国梦"的生动创造。暖冬的收获"在岁月的冲刷中,这个地方兴盛过,也破败过;曾经烟雨西窗,也曾经衰草枯杨,但现在,它却以一种从未有过的风华再次呈现。"纪录片《乌镇》解说词如是说。乌镇有1300年的历史沉淀,在传统古典的外表下,如今  相似文献   

20.
今年是中国十二生肖中的蛇年.蛇作为爬行类动物,人们既熟悉,又惧怕.因为它的形态给人的印象是丑陋、狰狞,让人害怕.毒蛇咬人后有剧毒,会要人的命,曼让人害怕.所以,蛇便成了阴险、凶恶、狠毒的代名词.在成语如"佛口蛇心"、"牛鬼蛇神"、"蛇蝎心肠"、"毒蛇猛兽",歇后语如"蛇和蝎子交朋友一一毒上加毒"等词语中,蛇都是丑恶的象征.然而,先人却把蛇列入十二生肖之中,这又是什么原因呢?原来,在中国古老的民俗文化中,蛇曾经是美好的象征,是受人崇拜的对象,因为它是华夏民族最早的图腾,是一种原始宗教神,后被称为始祖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