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叶俊 《今传媒》2011,19(3):144+147
<正>2006年8月1日,致力于打造网络新媒体,以学习教育为主,发展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手机报成立。它的成立使原本的报业格局再一次被打断;而今,手机报已经成为传统报业继创办网络版、兴办网站之后,跻身电子媒体的又一举措,是报业开发新媒体的特殊方式。手机报的操作模式有两种,即彩信手机报模式和WAP网站浏览模式。前者类似于传统纸媒,报社通过电信运营商将新闻以彩信的方式发送到手机终端上,用户只需离线观看。  相似文献   

2.
王冠辉 《东南传播》2011,(5):138-139
作为一种新兴的媒体,手机报在短短的六、七年时间里取得了长足的发展,其特点也已被人熟知.目前,在我国主要流行的手机报形式是彩信模式的手机报.作为新闻载体的彩信手机报跟传统的报纸、网络媒体的新闻相比,受自身条件的影响,它在新闻内容的取向上又出现了一些新的特点.本文以<新闻早晚报>为例,从彩信手机报的服务对象、内容分布、信息...  相似文献   

3.
3G:手机报发展的助推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手机报订阅用户通过访问手机报的网站,在线浏览信息,类似于上网浏览;形式上突破了彩信手机报的报道容量的局限.没有限制的媒体空间一方面可以让媒体更加自由地传播信息,另一方面也给广告、增值业务等盈利模式带来机会。  相似文献   

4.
手机报在我国从2004年起步至今,历时4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从最开始中国妇女报彩信版的出现,到地方发行模式手机报的兴起,再到主流媒体人民日报手机报的发展.实际上,这三个阶段体现了手机报发展迈出的三大步.那么,我国手机报未来将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呢?  相似文献   

5.
匡文波 《传媒》2006,(9):50-51
3G网站型是手机报未来发展的技术方向 目前,手机报纸可以分为两大类型:一种是彩信手机报;另一种是WAP、I-mode或3G网站类型.第一种类型类似于传统纸媒,就是报纸内容通过电信运营商将新闻以彩信方式发送到手机终端上,用户可以离线观看;第二种类型是手机报订阅用户通过访问手机报的网站,在线浏览信息,类似于上网浏览的方式.目前国内已开通服务的手机报大多采用的是第一种模式;第二种模式需要更多的技术支持,在日本十分盛行.有实用价值和发展潜力的手机报纸应该是网络报纸的延伸,正与日本I-mode手机报纸一样.  相似文献   

6.
手机报在我国从2004年起步至今,历时4年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从最开始中国妇女报彩信版的出现,到地方发行模式手机报的兴起,再到主流媒体人民日报手机报的发展。实际上,这三个阶段体现了手机报发展迈出的三大步。那么,我国手机报未来将呈现出怎样的发展趋势呢?  相似文献   

7.
手机报的出现,开启了一个“行走阅读”的时代.3G的到来,给彩信手机报带来了巨大的考验与挑战.在激烈的竞争中,彩信手机报的生存与发展,成为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文从媒介属性角度对彩信手机报的发展路径进行探析,从加强突发事件报道、精炼提示性新闻、强化本地新闻、提供生活服务信息四方面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8.
李梅 《新闻窗》2009,(6):81-82
所谓手机报,就是把报纸搬上彩信手机,将传统媒体的新闻内容通过无线技术平台发送到彩信手机上,从而在手机上开发短信新闻、彩图、动漫和WAP(上网浏览)等功能。它是报业开发新媒体的一种特殊方式。  相似文献   

9.
叶俊 《报刊之友》2011,(3):144-144,147
2006年8月1日,致力于打造网络新媒体,以学习教育为主,发展传统媒体与网络媒体的手机报成立。它的成立使原本的报业格局再一次被打断;而今,手机报已经成为传统报业继创办网络版、兴办网站之后,跻身电子媒体的又一举措,是报业开发新媒体的特殊方式。手机报的操作模式有两种,即彩信手机报模式和WAP网站浏览模式。前者类似于传统纸媒,报社通过电信运营商将新闻以彩信的方式发送到手机终端上,用户只需离线观看。  相似文献   

10.
论3G时代手机报的嬗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所谓手机报,是将传统媒体(目前主要是报纸)的新闻内容,通过移动通信技术平台进行定向传播,使用户能通过手机阅读到新闻内容或其他各类信息的一种媒体服务形态.它是手机媒体化进程的一种呈现.手机报可以分为两大模式:一种是彩信形式的手机报:另一种是WAP网站类型的手机报.  相似文献   

11.
李晋生 《青年记者》2012,(17):66-67
手机报发展的现状与困境 手机报是以手机为媒介,由媒体和网络运营商等合作开发的一项为用户提供及时资讯的电信增值业务,被誉为“拇指媒体”和“影子媒体”.按其呈现形式,主要有短信版、彩信版、Wap网站版、IVR语音版和客户端软件版等5种.目前普及率最高的是彩信手机报. 由于内容同质化、信息量有限以及盈利模式单一等问题.手机报在发展中遇到了难以突破的瓶颈,导致用户黏度较低,退订率高.  相似文献   

12.
韩冰 《青年记者》2008,(8):44-45
虽然被誉为"第五媒体"的手机报早在2001年已经问世,但当时的手机报更像是手机短信的一种加强版,影响力有限.2004年中国移动推出彩信技术之后,手机报的发展才呈现出上升势头.进入2007年后,一系列内外因素的改变,使手机报的发展蔚为壮观,成为报业发展的新亮点.  相似文献   

13.
手机报将成为广东报业新“财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庞春燕 《传媒》2006,(9):46-47
记者:从全国情况看,广东的手机报起步并不早,但发展速度非常快,请介绍一下发展过程. 梁泉:2005年8月8日,广东移动联合新华社广东分社以及<广州日报>、<南方日报>和<羊城晚报>几大报业集团,分别推出手机报业务.广东省的移动用户可以通过手机上网、彩信、短信等方式浏览到各家媒体的内容.  相似文献   

14.
庞春燕 《传媒》2006,(9):40-43
早在2001年,以<扬子晚报>为代表的一些报纸就开通了短信版的手机报,但由于短信容量太小而难成气候.2004年中国移动推出彩信技术之后,手机报的发展才呈现出上升势头,自2004年7月<中国妇女报>率先推出全国第一家彩信版手机报之后,短短一年多时间,全国至少已有30家报业集团和报社推出了手机报业务.  相似文献   

15.
随着中国联通G网GPRS彩信业务匠期的推广,各媒体与移动运营商合作的手机报业务,开始拓展新的领域,潜在用户数量大幅度增长,彩信手机报的发展,应该说迎来了"第二个春天".基于这种发展形势的判断,由鲁中晨报创办的<鲁中手机报>抓住机遇,对报道形式进行了全方面的创新.  相似文献   

16.
孙聪利 《今传媒》2011,19(2):44-45
本文以《河南手机报》彩信版为例,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了省级手机报(彩信版)内容上的优势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省级手机报除了有手机报共有的便捷、及时、随时随地收发新闻、互动性强等优势外,还有很多自身的独特优势;但作为一种新事物,省级手机报在内容上还存在着许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本文试着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7.
彩信手机报的明天——菜单式个性手机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针对当前彩信技术的局限,提出一种“菜单式”个性手机报的产品规划,以解决彩信手机报有限的内容和用户个性化信息需求的矛盾。  相似文献   

18.
吕卫星 《新闻实践》2014,(10):24-24
手机报是在手机上发行的“报纸”,被誉为“互联网时代的拇指媒体”。它依托移动运营商平台实现信息传播,用户可以通过手机浏览新闻资讯。我所在的浙江手机报创刊于2005年5月17日,是国内第一份省级手机报,开创了地方手机报模式,现今读者已突破百万。但在新形势下,浙江手机报的发展遭遇瓶颈:手机报是以彩信形式,每天两期、一早一晚发送,新闻时效性不足;手机报用简洁的文字和图片传播新闻,全媒体手段缺乏;手机报是收费产品,每月5元,在多种新闻客户端产品竞争下,用户数下降趋势明显。  相似文献   

19.
3G时代的手机报:突破容量和互动性的限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彩信手机报的成功彩信手机报由于简单易用、手机适用范围广,可基本满足大部分人群的新闻阅读需求,近年来在报业、新闻单位和运营商的大力推广下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9年2月18日发布《手机媒体研究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底,中国手机用户已超过6.4亿。此次调查指出,彩信手机报在移动性、互动性、传播速度与效果等方面,均有很高的优势,  相似文献   

20.
作为报业数字出版的新形式,近年来,手机报业务迅猛发展.随着彩信技术成熟和手机用户普及,手机报已发展成为传统纸媒转型的主要途径.但手机报用户只限于大中城市,存在目标用户不清晰、服务功能差等问题.广阔的区县、农村地区还是一片空白.手机报内容如何满足不同受众需求成为手机报突破发展的瓶颈.鉴于此,舜网提出了手机报向区县发展的新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