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鲁 《编辑之友》1995,(3):36-38
作为编辑家的徐迟徐鲁【武汉】徐迟先生是诗人、作家,也是编辑家。他的文学编辑生涯,在30年代就开始了。但他主要是以创作名世,老的说法,是编辑之名为文名所掩了。作为诗人和作家,他的60多年的创作生涯,为我们的文坛奉献了近1000万字的作品,包括诗、小说、...  相似文献   

2.
难忘徐迟     
陆潜 《编辑学刊》2001,(6):78-79
1996年冬日,一颗璀璨的巨星在我国文坛瞬间消失--他便是著名的作家、杰出的诗人徐迟先生.作为当代著名的作家,徐迟先生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作的诗、报告文学、散文、小说和译著,扩大而言,还有他的人品和他的死,都将会久远地发生影响.  相似文献   

3.
中国人民的伟大朋友,印度19世纪至20世纪的伟大诗人和作家泰戈尔(1861-1941),创作生涯长达60多年,这期间有大量小说、诗歌、绘画、戏剧等作品问世,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相似文献   

4.
我爱书店     
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我国老一辈著名作家、诗人徐迟,他说“那么多的好书,书是香的,是美的,我的魂都掉在里面了。书是贵的,但也真是比较便宜的了,书是那么精彩的东西.……。”我想徐迟成为大作家、大诗人与他爱跑书店爱读书是分不开的。[编者按]  相似文献   

5.
三、对作者个性的态度高尔基作为一位文学编辑的卓越品质之一,是他对作者个性,对作者固有的创作风格非常关心爱护的态度。高尔基是位伟大的艺术家,但他在编辑工作中,从不强迫作家摹仿自己的写作风格和创作手法。他对所编辑的作品从内心充满热情,对作者的艺术形式特点力求理解得更准确、更全面的愿望,可作为他在编辑和评价文艺作品手稿时的特征。高尔基最尊重作家,他认为编辑工作主要是与作者共同配合的工作,而不是代替作者的工作。在编辑加工作品的手稿过程中,高尔基除力求使作品尽量达到具有较强的思想性和富于艺术表现力以外,还对作家所具有的独立创作精神表示由衷  相似文献   

6.
数学大师陈景润的名字可谓家喻户晓,而知晓陈景润的人差不多也都知道老作家徐迟,因为是他创作的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使这颗数学峰巅上的明珠更加璀璨夺目。在人民文学杂志社主办的一个创作会议上,中国作协创联部常务副主任周明(原《人民文学》编辑)作为《哥德巴赫猜想》的责任编辑,较为详尽的阐述了这篇报告文学的创作背景。  相似文献   

7.
作家徐迟,年近古稀,头发斑白,且有一块不小的秃顶。然而他并不服老,似乎也“不知老之将至”。他担任着湖北省文联副主席的职务,工作是繁忙的。但他不忘记自己是个作家,不倦地把他对党、对人民、对共产主义事业的忠诚,倾注于笔端。近年来,从北大荒到南海,从东海之滨到天山脚下,都曾留下了他的足迹。他心不老、脚不停,笔无辍时。他很忙,以致我们时常碰到,都只是匆匆一面。我调到一家文艺评论刊物任编辑之后,时时想在编辑业务方面向他求教,但每次看到他那急如星火的行踪,便暗自打消了念头。  相似文献   

8.
张恨水以通俗小说家的身份为世人所知晓,事实上一生著有数百万字新闻评论作品的他,更是一名出色的报刊活动家和新闻工作者.从1918年开始记者生涯,到1948年秋辞去北平<新民报>的编辑职务,张恨水从事报业工作达30年之久.他干过记者、副刊编辑和主笔,任过副总编辑、总编辑、报社社长,在新闻界有"全能报人"之称.  相似文献   

9.
提起艾青,人们自然会想到他在中国新涛坛上的辉煌业绩,他曾被智利大诗人聂鲁达誉为“中国诗坛泰斗”。然而,艾青的编辑经历却似乎鲜为人知。其实,他在五十五年的文学生涯中,不仅创作了卷帙浩繁的诗  相似文献   

10.
当编辑30余年了,这30多年来的主要工作是退稿.因为不管刊物景气或不景气,无论文学处于低潮还是高潮.刊物所刊发的作品总是千里挑一,甚至曾有过万里挑一的时候.最好退的稿子是朋友的作品,因为是朋友,便直言不讳,退稿了还可以骂他写得不好,让他写出好东西来.当然.我的朋友多是有创造力的诗人和作家,他们有写出更好作品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严文井先生 我第一次见到严文井先生,是在十多年前的一个秋天.当时我正担任老作家徐迟先生的工作助手,协助他编选<徐迟文集>,并帮助他查找一些写回忆录的资料.徐迟在回忆录里写到了两件与严文井有关的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也引起了我的好奇.  相似文献   

12.
李英 《云南档案》2011,(8):23-23
<正>7月28日,73岁高龄的曲靖籍诗人、作家张国富向市档案馆捐赠了其创作的大部分精华书籍14部26册。张老是中国科普作家协会、中国诗歌学会、云南省文学作家协会、云南省电影评论学会、中国作物学会、中国养蜂学会等学会会员,高级农艺师。1938年出生于曲靖市富源县,他以农业科技工作  相似文献   

13.
徐鲁 《出版科学》2006,(4):15-17
我第一次见到严文井先生,是在十年前,1996年秋天.1996年前后,我正在协助徐迟先生编选<徐迟文集>,并帮助他查找一些写回忆录的资料.徐迟先生在回忆录里写到了两件与严文井先生有关的事,给我留下很深的印象,也引起了我的好奇.一是严老的第一本童话集<南南同胡子伯伯>,是在1941年被人从延安带到重庆,由设在重庆的"美学出版社"印行的,当时徐迟先生也参与了美学出版社的编辑事务.二是在20世纪30年代,已经初露头角的青年诗人徐迟,在燕京大学英文系借读期间,悄悄地、却也是十分狂热地爱上了同系的一位美丽的女生--一位当时也已经有诗作发表的女诗人,她英文名字叫"玛格丽特",本名严文庄,是严文井先生的堂妹.  相似文献   

14.
孙犁是一位风格独异的作家,也是一位卓有成就的编辑.他从事编辑工作的时间,长达40余年.正如他自己所说,"在我一生从事的三种工作(编辑、教员、写作)里,编辑这一生涯,确实持续得也最长."可以说,创作与编辑伴随了孙犁的大半生.他是以创作为专业,以编辑为职业的.  相似文献   

15.
威廉·莎士比亚(1566—1616)英国伟大的诗人和现实主义剧作家。莎士比亚是欧洲文学史上少数几个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创作有三十七个剧本、二首长诗及一百五十四首十四行诗。他的全部作品描绘了波澜壮阔的社会图景,反映了十六、十七世纪的英  相似文献   

16.
正本刊讯法国第一畅销作家马克.李维新作《偷影子的人》,目前已经由中南博集天卷和湖南文艺出版社共同翻译出版。这是马克.李维的第十部作品,也是他十年创作生涯的纪念之作,被法国媒体称为马克.李维迄今为止最动人的一部小说。马克.李维每有新书出版都会引发书市旋风,作为他十年创作生涯的纪念大作,《偷影子的人》不仅引发销售热潮,温情疗愈的主题也感动了整个法国。在这部小说里,主人公拥有特殊的天赋,可以和影子交谈,只要他愿意,就能知道深藏在别人心底的秘密。他利用自  相似文献   

17.
《文汇报》副刊《笔会》原主编、高级编辑徐开垒在长期的编辑创作生涯中,结识了众多的作家、艺术家以及普通作者,细心积累了大量的来往书信.其中有不少重量级名人,如巴金、叶圣陶、冰心、沈尹默、丰子恺、赵朴初、艾青、曹禺、郭绍虞、钱君匋、柯灵、唐弢等诸位先生的珍贵书信.在他的晚年,曾经四次向上海图书馆中国文化名人手稿馆(以下简称为“上图”手稿馆)捐赠作家书信和自己的书稿,合计254件,其中书信达180余件.  相似文献   

18.
华语文坛知名作家、擅长写凄美爱情的张恨水,在近半个世纪的写作生涯中,创作了100多部通俗小说,总字数近2000万,以<春明外史>、<金粉世家>、<啼笑因缘>、<八十一梦>4部长篇小说名垂青史.正是由于小说方面的丰硕成果,盖过了他在报刊编辑领域的光芒,以致常被人忽略了他报人的身份.  相似文献   

19.
《巴黎评论·作家评论》中的作家访谈,堪称世界文学巅峰的对话.书中深入探析作家的写作世界,了解作家的写作历程、学习作家的卓越创作思维,是一部浓缩了杰出作家真实创作经历的图书,它对作家创作过程进行的独特解析与真实展示,值得细细品读.  相似文献   

20.
唐加勒克·卓勒德是中国及世界哈萨克族文学史上的典型代表,是中国哈萨克族现代文学的奠基者,是20世纪上半叶我国的杰出诗人和文学巨匠。他在短短20多年的创作生涯中,为我们留下了思想深刻、内容丰富、语言精美的大量文学诗歌作品,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文化艺术宝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