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龙胜 《档案与社会》2005,(3):F003-F003
1945年9月2日.参加对日本作战的各同盟国代表.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国海军战舰“密苏里号”上.举行了接受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书的签字仪式。9时许.仪式开始.日本外相重光葵代表日本天皇和日本政府.陆军参谋总长梅津美治郎代表日本大本营在投降书上签字。  相似文献   

2.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广播《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日本天皇、政府及日本大本营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至此,中国抗日战争和第二次世界大战胜利结束。按照……  相似文献   

3.
《中国档案》2005,(8):8-8
9月3日,是中国抗日战争胜利纪念日,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纪念日。60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发布《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十几天后的9月2日,日本政府和大本营的代表在包括中国代表在内的同盟国代表面前签署了投降书,从而宣告日本侵略者的彻底失败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最后胜利。  相似文献   

4.
1945年9月2日,日本代表在由美国起草,经杜鲁门总统批准的正式投降文件上签字。日本完全投降书分为八小节。开始句,我们,谨代表日本天皇,表明了由美国起草的文件认为天皇的作用是不可忽视  相似文献   

5.
1931年9月18日晚,驻扎在中国东北境内的日本“关东军”,悍然向中国东北守军沈阳北大营发起突然袭击。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八年的艰苦抗战,终于迫使日本帝国主义于1945年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9月2日在东京湾美国主力舰“密苏里”号(同时也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旗舰)甲板上,举行了日本投降签字仪式,日本外务大臣签署日本投降书。参加仪式的人数众多,各国记  相似文献   

6.
《档案与建设》2005,(9):F0002-F0002
1945年9月9日上午,“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典礼”在南京黄埔路陆军总司令部(原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大礼堂举行。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等递呈降书;接受投降的中国将领代表为何应钦与张廷孟、陈绍宽、顾祝同、萧毅肃。  相似文献   

7.
60年前的9月2日.日本政府在投降书上签字.标志着历时八年的抗日战争最终以中国人民的全面胜利而宣告结束.这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对外来侵略取得的第一次彻底全面的胜利。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  相似文献   

8.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投降诏书,宣布向盟国无条件投降。至此,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终于结束。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同年9月2日于美军“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当日,云集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亲睹日本投降签字仪式的全球数百名记当中有三名中国记,他们是:《大公报》记朱启平、黎秀石和中央通讯社记曾恩波。他们作为中国千千万万新闻工作的代表亲历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  相似文献   

9.
1945年8月21日,侵华日军总参谋副长今井武夫遵命赴湖南芷江请降,至8月23日,芷江受降会商历时三天,日降使交出了侵华日军兵力部署图,接受了载有命令侵华日军投降详细规定的备忘录,中国军队不待9月9日侵华日军在投降书上签字,就已根据在芷江先后送达侵华日军、侵华日军业已表示遵  相似文献   

10.
中国人有一个习惯,历史上的一些大事、要事逢五逢十总要纪念。今年就有这样的一件大事。60年前的9月2日,日本政府和日军大本营的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和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取得了最后的胜利。回忆战争,总让人痛苦。中国有一句名言:宽恕,但不忘记。在国家、民族乃至个人的关系上,恩怨之事无所不在,如无宽恕之心,就会化为冤冤相报。但是,历史的事实和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更不能篡改,因为“忘记就意味着背叛”,“忘记屠杀就等于第二次屠杀”。因此,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60周年之际,我们在《本期策划》栏目组织了一组文…  相似文献   

11.
《档案与社会》2005,(5):16-18
1945年8月14日,日本正式宣布投降。然而此前的5天.消息就已经传开了。10日下午,东京广播:“日本政府准备接受中美英三国政府领袖于1945年7月26日在菠茨坦所发表、其后经苏联政府赞成之联合宣言所列举之条款……。”重庆的中央广播电台收到了从日本和欧美传来的这则新闻。重庆崇文镇的一家小杂货店外,里三层外三层地围满了人,他们个个引颈驻足,倾耳细听。因为是重复广播,声音激昂,所以人人听得清楚,有人一边听一边流泪——“日本投降了!”“日本投降了!”  相似文献   

12.
当新闻记者,都要有一种志向,一种追求。这种志向和追求,不是表现在一时一事上,而要贯穿其新闻生涯的全过程,那就是写出好作品来,也就是说要写出在当代有影响、在历史上有价值的作品,它不是“易碎品”,而是传世之作。 在去年纪念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五十周年之际,有一篇新闻作品被人们重新提起,那就是五十年前新闻记者朱启平写的《落日》。1945年9月2日上午,在日本东京湾内的美国超级战舰“密苏里”号上,日本签降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向联合国投降。作为随军记者,朱启平在离开日本签降代表约两丈的地方,目睹了这一历史事件,并撰写了脍灸人口的新闻通讯《落日》。这篇原载《大公报》的通讯文情并茂,被新闻界公认为传世之作。  相似文献   

13.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发表投降诏书,宣布向盟国无条件投降。至此,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终于结束。日本投降签字仪式同年9月2日于美军“密苏里”号战舰上举行。当日,云集在东京湾美国“密苏里”号战舰上,亲睹日本投降签字仪式的全球数百名记者当中有三名中国记者,他们是:《大公报》记者朱启平、黎秀石和中央通讯社记者曾恩波。他们作为中国千千万万新闻工作者的代表亲历了这一历史性的时刻。朱启平:留下新闻史上“状元之作”《大公报》记者朱启平的名字或许已经不为人知,但是他笔下记录的一页页历史风云却时常被提起。由于在二战中对国…  相似文献   

14.
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论析(1945.10—1947.4)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白纯 《历史档案》2003,(2):126-132
194 5年 8月 1 5日 ,日本天皇正式发布日本政府无条件投降“诏书”。中国台湾的受降典礼于 1 0月 2 5日举行。中国受降代表、台湾省行政长官兼台湾警备总司令陈仪接受日本投降代表、台湾总督兼第十方面军司令官安藤利吉投降。随即 ,国民党政府在台湾设立了行政长官公署。 1 94 7年 4月 2 4日 ,即“二·二八”事件后不久 ,南京国民政府下令改组台湾省行政长官公署为台湾省政府 ,由魏道明出任台湾首任省主席。那么 ,战后国民党政府在祖国大陆除东北以外普遍设立的是省政府组织 ,它何以在台湾设立行政长官公署 ?行政长官公署又为何在台湾仅存留…  相似文献   

15.
陆茂清 《北京档案》2006,(10):42-43
1945年8月15日中午12点,所有的日本人都站着或是跪着,收听天皇裕仁广播《终战诏书》,宣布无条件投降.艰苦卓绝的抗日战争终于降下了胜利的帷幕,喜讯飞传处,举国欢腾.9月9日,中国人民迎来了又一个令人扬眉吐气的日子--侵华日军总司令冈村宁次签署投降书,130万日军投降.  相似文献   

16.
贺伟 《档案天地》2008,(4):36-38
1945年9月2日.侵华日军代表在投降书上签字.至此.中国人民艰苦卓绝的八年抗战取得了伟大的胜利.洗雪了一百年来屡受外寇欺凌的耻辱.在世界重新树立起东方大国的形象。抗日战争取得伟大胜利的重要保证之一.是各党各派、尤其是国共两党的团结合作.共同对敌。  相似文献   

17.
商谦 《中国档案》2015,(9):80-81
1945年8月14日,日本天皇颁布停战诏书,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5日,消息传到延安,整个延安城沸腾了。“日本投降了!”“我们胜利了!”的口号声、欢呼声,夹杂着锣鼓声、鞭炮声响成一片,震撼山谷,人们沉浸在胜利的喜悦与欢呼之中。当晚,延安举行了盛大的火炬庆祝游行。9月2日,日本向盟军投降签字仪式在停泊于日本东京湾的美国军舰“密苏里”号上举行。  相似文献   

18.
日沉太平洋     
华夫 《中国档案》2005,(8):22-25
《波茨坦公告》与日本投降德国投降后,反法西斯战线加强了对日本的打击。1945年7月,中、美、英三国向全世界播放了《中美英三国促令日本投降之波茨坦公告》,要求日本立即无条件地投降,否则,日本将面临迅速而完全的毁灭。由于日本拒绝了盟军的要求,1945年8月6日和9日,美国向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投下原子弹,这两座城市顷刻间化为废墟。8月8日,苏联对日宣战,三路苏军进入中国东北,对关东军进行毁灭性的打击。8月10日,裕仁天皇御前会议决定,在不改变天皇体制的前提下,接受《波茨坦公告》。8月14日上午,日本最高首脑在御前会议上,讨论了无条件投降的…  相似文献   

19.
进入越南接受日军投降,是抗战胜利后中国军队唯一的一次跨国界受降.然而就在这次受降活动中,中国和法国在"越南问题"上发生了激烈的冲突. 1945年8月15日,日本天皇裕仁正式宣布日本无条件投降.8月17日,美国总统杜鲁门任命远东盟军统帅麦克阿瑟为盟国接受日军投降的最高统帅,并同时下达了第1号总命令,对同盟国各自的受降区域...  相似文献   

20.
1945年7月26日,中美英三国政府联合发出波茨坦公告,敦促日本政府立即无条件投降。8月10日,日本政府发出乞降照会,表示接受《波茨坦公告》。这天傍晚,新华社副社长吴文焘照例来到新闻台的窑洞。当时,新闻台总领班李光绳值路透社班,吴文焘还没进窑洞,就听李光绳在高叫:“快看,是啥?”吴文焘忙跑过去看,只见抄报纸上一连串英文“急电”的字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