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变幻的云     
大气降温使水汽凝结成小水滴,便形成了云。云有两种基本形状:单独的“团云”或一片片“层云”。看云识天气云也按它离地面的高度分类。每一种云都可以提供未来天气的信息,因此气象学家们能利用云作出天气预报  相似文献   

2.
20世纪以前 ,对“周”、“易”二字的解释 ,就已经出现了许多观点。关于“周”《周易正义》引郑玄云 :“周为周普”;又引《易纬》云 :“因代以题周”;孔颖达自云 :“《周易》称‘周’,取歧阳地名”。陆德明《经典释文》云 :“周 ,代名也 ,周 ,至也 ,遍也 ,备也 ,今名书 ,义取周普”。关于“易”,《易传·系辞》以为“生生之谓易”,“易者 ,象也”,《说卦》又有“易 ,逆数也”之说 ;许慎《说文解字》云 :“易 ,蜥易”,又引“《秘书》说 :‘日月为易’,象阴阳也”;《乾凿度》云 :“易”有易简、变易、不易三种含义 ;程颐《程子遗书》卷 1 :“…  相似文献   

3.
《新读写》2020,(4):F0003-F0003
出于疫情防控的需要,2020年3月起,上海的中小学校本着“离校不离教,停课不停学”的理念,开启了网课模式:老师变身主播,在线授课、答疑;学生的日程也被网课安排得满满当当。来看看同学生们的“云课堂”体验吧。  相似文献   

4.
汉字部件“云”是我国学者们所举汉字表意性缺失、部件记号化的一个典型例子。从古文字看,“云’,是一个原形表意文字;发展到令文字,在“云”构成的汉字中,作为义符时,其表意性大多依然存在;作为音符时,则无须承担表意功能,因而不具表意性。  相似文献   

5.
一顶云帽子     
小燕子嘴里叼着一顶“云帽子”,准备送给太阳公公。一棵绿绿的大树说:“我戴,我最强壮。”花儿说:“我戴,我戴,我最漂亮。”这时,太阳公公出来了,今天是太阳公公的生日,所以小燕子把“云帽子”送给太阳公公。太阳公公笑眯眯地戴上了“云帽子”。这下,大地凉快多了,太阳公公也可以躲到“云帽子”里悄悄休息一下。森林中的小动物们也不会被炎热的夏天闷到屋子里面了。顽皮的猴子跳出屋子,蹦上了大树;八哥在树上高声地唱歌。太阳公公看到这情景,乐呵呵地笑了。瞧,多痛快呀!小动物们都很感谢这顶“云帽子”。一顶云帽子$河北沽…  相似文献   

6.
李蕾 《中文自修》2022,(11):18-19
<正>[背景介绍]2022年,疫情下的春季学期,让沪上学子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改变。数万名师生从“面对面”到“屏对屏”,相聚“云课堂”。学习渠道在拓展、学习空间在延伸,沪上高校的师生们正通过有备而来的线上课堂、线上讲座、线上学术活动,说一声:学习上,我们无惧“疫情”。  相似文献   

7.
《河南教育》2022,(S1):85-88
<正>沙莎河南大学团委书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为人师者,莫先乎爱。”本届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案例研讨环节中选手们的精彩表现,让我深深感受到他们对工作的情和对学生的爱。由于疫情防控要求,大赛组委会创新比赛形式,首次将赛场整体移至“云端”,选手们虽没能实现面对面,但依然共享了切磋交流的云平台。辅导员们遵循“直指关键、以人为本、条分缕析、按章办事、  相似文献   

8.
(一)“些”字的传统解释及其存在的问题 《楚辞·招魂》每句末缀“些”字以为语尾。这在中国文学史上是一个创举。古今的字书、韵书对“些”字曾有不少的解释。例如从“些”字的含义来讲,则《经典释文》卷二十九引《广雅》云:“些,辞也”,《玉篇》云:“些,辞也”;《广韵》云:“些,楚语辞”;《集韵》云:“些,语辞也,见《楚辞》”。从“些”字的音切来讲,则《玉篇》有“息计切”“息箇切”;《广韵》有“苏计切”“苏箇切”“写邪切”;《集  相似文献   

9.
我们经常会遇到这样的问题:“美丽、智慧、财富你选择什么?”大多数人都会毫不犹豫地回答:“选择智慧!”由此可见,智慧对一个人是多么重要。一位渔夫在最不佳的时节出海,常常都能满载而归。那帮年轻捕手们既羡慕又嫉妒,向他请教方法。渔夫说:“船多划几里路呗!”但是,小伙子们常常累得半死,回来后依然收获甚微。他们私下里叹道:“这老头,运气总比咱们好!”渔夫的儿子长大了,也要出海。他问老爸“:你的运气为啥总是那么好?”渔夫说“,什么运气!你得学会看风辨云观水色,即使几片浪花,都有鱼的味道;很多技巧我说不清,你得自己去研究、去悟;这些…  相似文献   

10.
<正>正月十五元xiao( )节那天晚上,花果山上真热闹。在孙悟空的带领下,猴子们在闹花灯、猜灯谜,快乐地放着烟花。各色的烟花直冲云xiao( ),乐得小猴子们连连翻筋斗。“宵”和“霄”也欢天喜地的加入到快乐的猴群里。  相似文献   

11.
雪花诗     
诗云:“今我来思,雨雪霏霏。”(《采薇·小雅》)又云:“桃之夭夭,灼灼其华。” (桃夭·周南》)可见雪与花入诗,自古而然。至于雪与花何时何地在诗中结下不解之缘,我不得而知,但似乎下面这则故事可以作为它们“结发”的证明。东晋的宰相谢安在一年冬天跟他的侄儿、侄女们围炉谈诗,不久窗外忽然飘  相似文献   

12.
有这么一首校园顺口溜:“分不在高,及格就行;学不在深,作弊则灵。斯是教室,唯吾闲情。可以打扑克,下象棋,无学习之劳神,无作业之劳心。心里云:‘混张文凭’。”这类学生有一个共同的名字,老师们称之为“坐家一族”。他们大多不思进取,胸无大志。  相似文献   

13.
古人云:“一张一弛,文武之道。”现在的读书,就像大人们的工作一样,忙碌而紧张,应试教育压得人喘不过气来,回家之后的片刻休息就成了“天堂”。听听音乐,消除疲劳,这也不失为片刻的温柔————编者  相似文献   

14.
假如我是一朵云,我要飘向干旱的地方,给那儿带去香甜的雨水;假如我是一朵云,我要飘向缺水的地方,给那儿带去清凉可口的泉水;假如我是一朵云,我要飘向沙漠,给那儿带去倾盆大雨,让那儿重现生机……每当我飘向一处,洒下一场大雨,人们都欢快地叫着:“下雨了。”鸟儿叫着:“下雨了,下雨了。”花儿叫着:“下雨了,下雨了。”鱼儿叫  相似文献   

15.
前不久,由于余秋雨先生在中央电视台青年歌手大奖赛上点评时,将“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中“乐”的读音读错,引发了传媒上的大讨论。“仁者乐山,智者乐水”,语出《论语·雍也》,云:“子曰: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其中“知”通“智”,“乐”字应该读作“要”。《王力古汉语字典》中“乐”字,第三个读音:“yao,五教切,去,效韵,疑。药部。”下注云:“喜好,喜爱。《论语·雍也》:‘知者乐水,仁者乐山。’”此即读“要”之说。为什么“知者乐水,仁者乐山”呢?有云:“知者,达于事理而周流无滞,有似于水,故乐水。仁者,安…  相似文献   

16.
金圣叹在评点《西厢记·惊艳》一折时说:“亦尝观于烘云托月之法乎?欲画月也,月不可画,因而画云。画云者,意不在于云也。意不在于云者,意固在于月也。”烘云托月,意不在云而在月,这就是映衬手法的实质。但是写不好“宾”就无法衬托“主”,画不好“云”也就无从烘托“月”;“月”依赖于“云”,画好“云”是画好“月”的前提。本文试就《记王忠肃公翱事》一文,浅析“烘云托月”的映衬手法。文章节选了王翱的两件轶事:一是拒调女婿入京;二是代友藏珠,后又将珠还给朋友的后人。这两件事,分别从对家人、对友人的态度上,反映出王翱不徇私情、  相似文献   

17.
<正> “淑离不淫,梗其有理兮”,是屈原《九章·橘颂》中的两句诗。对于这两句诗的解释,各家说法虽有小异,但多是依其文序以释其义的。例如:朱熹《楚辞集注》云:“淑,善也。离,如离立,言孤特也。梗,强也。”王夫之《楚辞通释》云:“离,丽也。”陆侃如、高亨、黄孝纾《楚辞选》云:“淑,是善,离,古通丽。淑是内美,丽是外美。”朱季海《楚辞解故》云:“(淑离不淫)当句正颂橘之美,……‘梗其有理’,言其木正直,有文理也。”蒋骥《山带阁注楚辞》云:“……则是美丽而不  相似文献   

18.
诗歌创作是一种艰辛的创造性脑力劳动。在天才勃发、兴会淋漓之时,可洋洋洒洒、下笔千言;但更多的时候则是穷思冥想、狂觅苦搜。在中国数千年的诗史长河中,“苦吟”诗人层出不穷。孟浩然作诗“眉毛尽落”,王维“走入醋瓮”;杜甫“一生精力尽于诗”,还说:“新诗改罢自长吟”,“语不惊人死不休”;白居易学诗,“口舍成疮,手肘成胝”;孟东野云:“夜吟晓不休,苦吟鬼神愁”;李贺则几“呕出心肝”;贾岛“推敲”之事最为有趣,也最为后人传诵,他“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卢延逊云:“吟安一个字,拈断数茎须。险觅天应闷,狂搜海亦枯”;杜牧也说:“欲识为诗苦,秋霜苦在心”;杜荀鹤更云:“生应无辍日,死是不吟  相似文献   

19.
《周礼》太卜掌《三易》之法:一曰《连山》,二曰《归藏》,三曰《周易》。郑玄注引杜子春云:“《连山》,宓羲;《归藏》,黄帝。”《周易正义·论三代易名》又引郑玄《易赞》及《易论》云:“夏曰《连山》,殷曰《归藏》,周曰《周易》。”《玉海》引《山海经》云:“伏羲氏得河图,夏后因之,曰《连山》;黄帝得河图,商人因之,曰《归藏》;列山氏得河图,周人因之,曰《周易》。”《连山》、《归藏》皆亡,今唯《周易》独存。桓谭《新论》云:“《连山》藏于兰台,《归藏》藏于太卜。”又云“《连山》八万言,《归藏》四千三百言。”似汉时实有此二书。郑玄注《礼运》云:“其书存者有《归藏》。”据此,则汉末《归藏》尚存。《太平御览》引《博物志》云:“太古书今见存者《连山》、《归藏》,夏殷之书。”则此二书至西晋尚存。行唐尚先生节之尝语余:“干宝  相似文献   

20.
《孟子·梁惠王上》:“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无罪而就死地。”对此句中的“觳觫”(下面用“~~”表示),自东汉以来,约有三种说法。其一认为是恐惧的样子;赵岐《孟引文下注云:“~~”,牛当到死地处恐貌。”孙奭疏云:“王对牵牛者曰:‘舍去之!我不忍其牛之恐慄,若无罪之人而就于所死之地者也’。”另外,早于赵岐的王充对“~~”大概也有这样的理解,《论衡·恢国》:“齐宣王怜衅钟之牛,睹其色之~~也”;又云:“君子恶不恶其身,纣尸赴于火中,所见悽怆,非徒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