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正> 成人高中数学教学要重视发散型思维能力的培养。人的思维过程分为求同思维(幅合型)与求异思维(发散型)两种。求同思维是从同一方向进行思考,对问题做出答案的思维过程,是以问题的某一条件与某一结论的联系为前提的。而发散型思维是对同一研究对象,探求不同的答案的思维过程,它从各个不同方向进行探索,思维方向“发散”于不同方面。与求同思维比较,创造能力更多地与发散型思维联系在一起。因此,在培养学员求同思  相似文献   

2.
物理学史证明,物理学的建立、发展,无一不是创造性思维的结晶。创造性思维不仅需要求异思维,即发散思维;也需要求同思维,即集中思维。求同和求异是两种相反的思维过程。求异是捕捉信息和灵感的源泉,使人们处理问题思路流畅、灵活变通,独具特色;求同则是从事物的不同表象中寻求共同的本质属性及规律的思维方式,有着去粗求精、去伪存真的作用,是认识发展和提高的必由之路。下面谈谈笔者在培养学生这两种思维能力方面的一些作法。  相似文献   

3.
数学教学不仅要培养学生求同思维,而且还要培养学生求异思维。我们知道,从同一材料来源探求一个正确的答案,这样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心理学上称之为求同思维(也叫收敛式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已知条件和问题,要求学生得到一个正确的答案,这是毋庸置疑的,求同思维能力的培养,是必不可少的。和求同思维相对而言是求异思维(也叫发散式思维),即是从同一材料来源探求不同的(包括特异的)答案的思维过程和方法。求异思维强调从不同的方面进行思考,想出多种可能,具有较强的思维选择性。这种思维富于联想,思路广阔,  相似文献   

4.
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一般特性规律的概括的、间接的反映。间接性和概括性是人的思维过程的重要特点。根据探索目标的方向可将思维分为集中型思维(即求同思维)和发散型思维(即求异思维)两种。  相似文献   

5.
一、强化地理发散思维训练 根据思维的方向把思维分为发散思维和聚合思维.发散思维又叫求异思维,是指针对一个问题,沿着各种不同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聚合思维又叫求同思维,是指把问题所提供的各种信息聚合起来,朝着一个方向得出一个正确答案的思维.  相似文献   

6.
<正>3、发散(求异)思维与收敛(求同)思维 根据解决问题时,人们的思维是沿着多方向去探索方法、途径,还是遵循单一模式去归一地求索答案,可分为发散(求异)思维和收敛(求同)思维。发散思维是从一点出发,沿着多个方向达到思维目标,用图表示即从一点向空间发出的一束射线。由于发散思维是从多方探求,多角度思考,多渠道辟径,所以它不落俗套,追求变异,不拘一格,具有思维的灵活性、多向性、独创性、批判性。当  相似文献   

7.
根据思维过程中的指向性不同以及答案的多寡不同,思维可以分为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求同思维是指根据一定的知识或事实求得某一问题的正确解答的思维方式,因  相似文献   

8.
创造性思维是以创新发展为目的,以发散性求异思维为核心的复杂思维过程。它与再造思维的主要区别在于其思维过程的多维度和思维结果的新颖性。而思维定势主要是一种求同的、单维度的纵向思维,使个体的思维局限于原有的思维框架中,从而构成创造性思维的障碍。  相似文献   

9.
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或扩散思维,是指对同一问题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探求不同的甚至是奇异的答案的思维方式和思维过程,这种思维方法是创造性思维的一种重要形式,具有变通度大和独创性多的特点,在教学中经常适时地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  相似文献   

10.
数学解题过程是一个动态的思维过程,选择不同的思维起点,沿着不同的方向寻求解题方法的思维方式就是发散性思维,它是创造性思维的主要形式.在解题过程中,有意识地尝试一题多解,对培养自己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大有裨益.  相似文献   

11.
早在1957年,美国心理学有吉尔福特在斯坦福大学发表的第一篇演讲《智慧的三个侧面中》,把思维过程分为集中性思维(或求同思维)和发散性思维(或求异思维),将集中  相似文献   

12.
在中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发散思维、创造思维能力是教师们广泛说到的问题。本文列举在中学数学教学中的有关例证,试图从这三种思维概念的内涵和处延进行说明,以澄清对这些概念的含混认识。一、逻辑思维与发散思维逻辑思维是指思维过程严格遵循逻辑规律(前提、推理、结论)的思维形式。与之对应的是非逻辑思维。发散思维是对思维趋向作判断的,若具有求异性、多向性、扩散性,则为发散性思维;若具有集中性、求同性、归一性,则为集中性思维。可见逻辑思维与发散思维是从不同角度进行分类的两种思维,内涵不同,但两种思维…  相似文献   

13.
<正>1.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重点拨和引导,发展小学生在阅读中的发散性思维。思维有两个翅膀,一是求同,二是求异,二者缺一,思维就不能起飞。求同,发现规律,认识事物共性;求异,发现特点,认识事物的个性,两者相互联系、相互转化。只有发现事物的本质,才能创造。因此,在阅读教学过程中训练思维不仅要求同,而且要求异,即发散性思维。在小学生阅读训练中,教师要教导学生从事情的几个方面、多个层次看问题,可以顺向思维,  相似文献   

14.
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是创造性思维过程中的不同思维方法,在几何形体面积公式的推导教学中,不能只着眼于公式的获取,还应加强推导过程中的求异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15.
所谓发散性思维又称求异思维,是指对同一个问题,沿着不同的方向去思考、从不同角度、不同侧面地对所给信息或条件加以重新组合,横向拓展思路、纵向深入探索研究、逆向反复比较,从而找出多种合乎条件的可能的答案、结论或假说的思维过程和方法.发散式思维具有灵活性、独特性和流  相似文献   

16.
《小学语文教学大纲》指出:“在语文教学中要重视发展学生的思维,促进语言与思维的统一发展。”这里所说的思维,按其思考方式的不同,可分为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求同思维是人们运用已有知识经验,沿着某一个方向去思考,达到某一正确结论的思维;而求异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育理论指出:创造性思维是一种综合性的思维活动,它包括发散思维(又称求异思维)和幅合思维(又称求同思维)形式。在创造思维过程中,发散思维占主导地位,表现可跳跃式的、弹射式的、方向多变且无一定。并即解决问题时,无一定方向、无一定范围、不墨守陈规、不囿于传统方法。由已知探索未知的思维方法。如果某个问题有多个答案。那么思维将以  相似文献   

18.
最新的阅读学理论研究表明:创造性思维并非一味求异,而是求同思维与求异思维的统一,是发散思维和辐合思维的融合。发散思维是辐合思维的尖兵和先导.辐合思维是发散思维的起点和归宿;二者循环往复,螺旋上升,相辅相成,共同完成创造思维的过程。忽视求同思维和辐合思维,误解发散思维和求异思维,是导致阅读教学中思维创新培养发生偏差的主因。这里要特别提及发散思维,它被曾祥芹先生称之为创造性思维的“本质和核心”。  相似文献   

19.
创造思维包含两种成分:即求异思维与求同思维,求异思维指人们沿着不同的方向思考,产生出大量的,独特的新思想,求异思维是一种不依常规,寻求变异,从多方面找出答案的思维方式,它是测定创造力的重要标准,求同思维指人们根据熟悉的规则斛决问题,或利用已知的信息产生某一种逻辑结论,这是一种有方向,有范围,有条理的思维方式,求同思维在创造过程中对于最后验证假设具有重大意义,创造思维的这两种成分——“求异”与“求同”,是矛盾统一的两个方面。辩证法告诉我们:矛盾的双方总有一个主  相似文献   

20.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 :实施素质教育 ,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教育事业从此有了更加具体而明确的发展目标。要想使这一目标得以实现 ,没有大无畏的革命精神是不行的。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对此展开探讨。一、思维方式的革命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吉尔福特根据人的思维过程中“探索的方式”的不同 ,把人类的思维分成“求同思维”和“求异思维”两种类型。所谓求同思维是人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 ,沿着一个方向去思考 ,达到某一正确结论。从心理学的角度讲 ,求同思维是从已知的条件和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