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教育学是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 ,公共课教育学的改革应深入到教育学知识结构的优化中 ,为此 ,必须确定公共课教育学合理的课程目标 ,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来选择和组织该学科的知识 ,更新观念和内容 ,使其知识组合结构化。  相似文献   

2.
公共课教育学知识结构优化的思考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教育学是各级各类师范院校学生的必修课程,公共课教育学的改革应深入到教育学知识结构的优化中,为此,必须确定公共课教育学合理的课程目标,运用科学的方法和程序来选择和组织该学科的知识,更新观念和内容,使其知识组合结构化。  相似文献   

3.
彭勃  周涛 《煤炭高等教育》2010,28(3):108-110
教育学公共课是高等师范院校师范类大学生的必修课,该课程的教学目标至少有二:一是向大学生传授教育教学的知识和技术;二是通过学习和思考,形成大学生对"教育"的深刻理解,为造就未来高素质的教师打下坚实基础。然而,当前高师院校普遍存在的教育学公共课教学现状却与此目标多有偏离,甚至与之大相径庭,教育学公共课教学生态已严重失衡。本文在对此问题进行分析的基础上,以生态为视点,提出了高等师范院校教育学公共课教学生态重构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师范类公共课的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师范毕业生的教学实践能力,该文对S大学正在学习教育学公共课的477名师范生进行问卷调查。研究发现:学生对教育学公共课认识不足,缺乏学习兴趣;课堂气氛沉闷,缺少师生互动;隐性逃课率高,课堂管理松散且纪律较差;教材使用率低;学生缺乏教学实践机会。因此,未来教育学公共课的发展需要注重"师范"意识的培养,加强课堂管理;优化教学方法;鼓励编写校本教材。  相似文献   

5.
20世纪90年代以来,公共课教育学教材改革方兴未艾,但仍然面临诸多难以规避的困境.其中,由于课程性质定位不明和教育学知识体系逻辑松散而导致的教材内容庞杂、取舍随意,是最为突出的问题.教育学体系概念范畴的科学性与逻辑结构的清晰性不足,以及"教育理论"的多元形态和"复数教育学"蓬勃发展带来的两难取舍,是造成公共课教育学教材改革困境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6.
教育学是师范院校学生的公共必修课,优化公共课教育学的教学质量对培养合格的师范生尤显重要,我们认为,建立合理的教育学的课程观、改善教育学教师的教学理念、重新认识教育实践类课程的功能可以达到优化教育学教学质量的目的。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学教育的普及,教育学公共课成为大学生学习的一门重要课程。教育学公共课不仅对学生的德育方面的发展起着重要的助推作用,也成为学生们接触和了解教育界动态的一个窗户。教育学公共课在大学课程里占据着重要作用,而影视教学对提高教育学公共课教学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教育学公共课的教学方面对影视教学的研究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8.
本文通过对当前公共课教育学教学中存在的各种问题的分析,提出了公共课教育学教材建设的基本原则,并建构了公共课教育学教材内容的新体系。  相似文献   

9.
<正> 公共课教育学、心理学既是突出师范院校“师范性”特点的重要学科,也是高等师范院校的学生必需掌握的必修课程,作为师专的学生——未来的人民教师,只有具有教育学、心理学知识,才能更好地完成教书育人的任务,这是勿容置疑的。但是,长期以来公共课教育学、心理学不受学生重视的状况,几乎是师范院校的一个普遍现象。因此,如何使学生认  相似文献   

10.
传统高师公共课教育学的课程体系构建,缺乏特色、流弊诸多,究其根源,在于对本体学科定位不准。应从理论上对公共课教育学的学科地位、研究对象、学科性质、体系构成等方面加以较为准确的界定,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重新构建高师公共课教育学的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1.
工艺化抑或理论化--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价值取向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当前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存在着价值取向不明的问题.在价值需求上,表现为教育学的价值虚张成教育科学和师范教育的价值,导致理想教学价值虚张与实际教学价值有限的矛盾;在价值主体上,表现为理想价值主体的丰富性与实际价值主体定位的狭隘性的矛盾.其原因在于教育学在发展成为教育科学的过程中丢失了自己、高师中教育课程设置的不合理性、专业绝对对口的思想和高师教育学教师的经历.当今社会的变革,要求高师毕业生从教书者转变为教育者、高师从教师的摇篮转变为人们受教育的场所、高师从规范转变为创造.因此,从价值需求和价值主体两个层面来考虑,当前高师公共教育学教学的价值主体应是全体大众,其教学应满足教育实践宏观普遍问题的理论需要.  相似文献   

12.
高师院校公共教育学定位的依据是 :公共教育学开设的目的 ;公共教育学、教育学、教育科学之间的关系 ;教育计划中关于教育类课程的开设情况 ;高师毕业生走上工作岗位后 ,教育学对其教学工作指导价值的大小和作用的范围等。公共教育学的定位应该是 ,也必须是应用性和独立性 ,即在性质上它是应用学科 ,在教育学科体系中它处于一个独立的位置。  相似文献   

13.
20世纪50年代以来,以凯洛夫为代表的传统教学论一直是中国主流教学理论与实践发展建构的基本理论框架。近年来,西方各种课程理论越来越为中国学者所理解与接受。其中,泰勒的课程理论被公认为是西方课程探究的主要范式,被誉为“西方现代课程理论的基石”。这两种理论产生的社会历史背景不同,涉及的意识形态来源各异,肩负的教育使命亦迥异,因而对“课程”、“教学”及二者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理论诠释。对这两种理论进行比较,藉此对课程(论)与教学(论)的关系进行初步的梳理、整合与重建。  相似文献   

14.
近年来,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当前社会对英语专业学生的需求已从纯英语语言文学知识向英语专业通用型人才转变。这一结果导致英语专业教学培养目标也正在从单一的纯语言教学转向以培养通用型人才为基础,着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因此,基于当前新的教学趋势,本文与传统的英语阅读课程教学策略进行对比,借鉴国外相关的阅读教学策略,重新思考了英语阅读教学在新的培养目标下所扮演的角色和英语专业阅读课程教学策略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相似文献   

15.
对浙江师范大学公共计算机课程改革进行了详细的介绍,在面向不同专业的学生选择不同的教学和实验方面做了一些探讨。根据文理科分别增加课程门类的做法能够有效地满足学生的选课需要,使计算机知识能够更好地帮助其以后的专业发展。最后以"高级Office应用"即AOA课程的2个模块为例,对AOA的实验案例进行了分析和介绍。  相似文献   

16.
本从高师体育专业课程体系中教育课程现状研究入手,系统分析了教育课程存在的问题,根据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构建了以教育理论课程层次、教育技能课程层次和体育实践课程层次的三个相互关联、互相促进,目标明确的新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17.
This article reports a self-study from a larger research project that explored the impact on pre-service and in-service teacher education of a new national curriculum in New Zealand and the conceptualisations of epistemological shifts signalled by that document. A pedagogical initiative to introduce inquiry-based learning into a graduate diploma course for pre-service primary teachers was the result of and the catalyst for further reflection on my practice and the (mis)alignments between my theoretical understandings and beliefs and my pedagogical choices. In this article I focus on the tensions and contradictions I encountered while attempting to enact, in a tertiary environment, a pedagogy that aligned with the underpinning principles of the new curriculum. I describe the model that I developed to understand those tensions and contradictions, which are characterised as the spaces between realism and relativism. I suggest that negotiating these spaces is part of the process of becoming a teacher and a teacher educator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相似文献   

18.
对高师教育学实效性的反思是对教育学课程的理性批判,要提高现行教育学课程在高师培养中的价值,必绠反思三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教育学的教育实践价值;二是教育学的课堂教学效果;三是教育学的评价方法。教育学的改革也必须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对教育学课程的实施内容、教学方法、评价体系进行整体改革,编制问题核心课程、采用问题核心教学法、实施多元化评价。  相似文献   

19.
教学反思是对教学活动的理性批判,对公共教育学而言,我们必须对其在教师职前培养中的作用、课程的性质和任务、知识体系结构、教学方式等进行反思。改革公共教育学的教学应从教师的继续教育入手,并对教学内容、课程设置和教学方式进行整体改革。  相似文献   

20.
教育学专业是一个传统专业,历经百年跌宕,其课程体系或模仿、或借鉴、或自醒,虽为我国师范教育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但随着自身历史问题的累积、基础教育改革的推进和教师教育的变革,已是负重在身,囚于困境。要推动教育学专业的发展,就需要重新定位教育学专业的培养目标,而教育学专业培养目标的重新定位决定了教育学专业课程体系改革的基本方向和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