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在实际教学中,有的教师教给学生的是"是什么"、"怎样理解"、"如何解答",但效果并不理想.甚至有的教师抱怨"这道题我在课堂内讲过三遍,结果他们还是错!"问题在哪呢?其实这样的教师只注重了讲,忽略了引导学生对"错"的总结、分析和纠正这一教与学中必不可少的环节.  相似文献   

2.
一教师在试教语文第二册《树林里》这课时,由衷地感慨:"我只是在完成教案,而不是在演绎生命!"其实在课堂上,这样的现象早已司空见惯了:"死的"教案成了"看不见的手",支配、牵动着"活的"教师与学生,让他们围着它转;课堂成了"教案剧"出演的"舞台",教师是主  相似文献   

3.
讲VS学     
新课改提出了"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后,教师在课堂上的讲受到了抨击,仿佛教师的讲成了不应该、不科学、不符合课改理念的标志,有的学校甚至硬性规定了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时间。诚然,这样做的出发点是为了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  相似文献   

4.
肖忠 《教师》2014,(28):89-90
传统教学模式仍然根深蒂固,教师"独霸课堂"、学生的主体地位未得到充分尊重的现象仍然存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未得到充分的发挥。教师思考最多的是"我讲什么",新课程改革不仅是教学内容的改革,更重要的是通过教学方式的改革来实现三维目标,提升教学质量。因此,在工作时间、学习时间基本饱和的状态下,大力开展课堂创新研究,提高课堂效率,改革课堂教学势在必行。目前,山东省东营市胜利第二中学正在大力推广"问题立教、问题导学"课堂教学模式,本文是我的亲身经历和总结。  相似文献   

5.
小学低年级的语文教学,虽然属于启蒙教育,却是学生语文学习的关键时期。低年级的语文教学,不仅要在"玩"中学,更要在"理"中学。这里的"理"是指教学客观规律以及学生身心发展的客观规律。教学中,要讲教"理"、"字"理和语"理",这样才能事半功倍,才能让课堂充满兴趣,让教师良好的语文素养潜移默化去影响学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6.
顾士杰 《教师》2013,(23):56-57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途径是优化课堂教学结构,在课堂教学中实施精讲精练,压缩教师在课堂上的"讲"的时间,增加学生在课堂上思考、讨论、练习、反思的时间,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文章就数学教学中实施"精讲精练清为本"的一些做法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7.
讲VS学     
洪卫民 《江西教育》2012,(10):10-10
<正>新课改提出了"教学要以学生为本,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这一理念后,教师在课堂上的讲受到了抨击,仿佛教师的讲成了不应该、不科学、不符合课改理念的标志,有的学校甚至硬性规定了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时间。诚然,这样做的出发点是为了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体现学生的主体  相似文献   

8.
数学是启迪智慧的学科,教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把握好重点,有效突破难点,我认为,教师应该在"问"与"引"上下功夫。这样才能充分体现新课标的理念,以人为本,发展学生的智力。  相似文献   

9.
这里的“课堂发展”.是指在课堂中学生认知与能力等方面的良性变化。“发展是硬道理”,课堂学习的过程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应该可以明晰地看到学生发展的轨迹——越来越好:从不会到会,从肤浅走向深刻,从合格走向优秀。要实现这样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有效引导。从某种意义上讲.这样的发展就是课堂教学中“教”的价值和使命...  相似文献   

10.
羊剑 《四川教育》2013,(11):33-33
随着课改的推进,教师不再是课堂的主宰者,把应有的学习权利还给学生。但是这样的课堂并非要抛弃教师的指导,相反更应该发挥好“导”的作用为学生的“学”服务。如何让教师的“导”高效起来呢?我认为把握导的时机很关键,教师的“导”一定要为学生好学而导,要为学生扫清学习中的障碍,在学生最需要的时候予以帮助,指点迷津。  相似文献   

11.
"学讲"方式进课堂近三年,在一些课上或多或少存在问题。有些老师过度放手,放任学生,缺少点燃和启蒙。有些课堂模式呆板,少了语文课堂的灵动。有些课堂讨论声此起彼伏,学习并未真正发生。所以真正的"学讲"课应该关注一些"减法"。  相似文献   

12.
史峰 《广东教育》2006,(12):29-30
有一次.我去一所村小听视导课。执教教师讲的文章是杜甫的《绝句》.应该说这位老师讲得挺好,带领学生将诗中的意境体会得入景入画。在讲课中,有个学生提出了这样的疑问:“老师,诗中为什么写成‘两个黄鹂鸣翠柳’?小鸟前面的量词应该芟是‘只’呀.‘两只黄鹂鸣翠柳’才对吧?”  相似文献   

13.
面对这样一个老的话题,面对学校历史课课时紧张,面对历史学科不温不火的尴尬地位,学校历史学科要想在各类考试中名次靠前,就必须提高课堂效率,让学生"愿意学","学进去,讲出来""背出来""写出来"显的相当重要,一句话"教师要牢牢掌控自己的课堂,"。那种让学生课后用功在历史学科上的想法,是幼稚可笑的,有时也是不切实际的。  相似文献   

14.
在大力推行回归教育本位的背景下,作为长期奋斗在教育教学一线的一名教师,越来越开始重视和推崇高效课堂。真正的高效课堂应该从教师与学生,也就是教与学入手,研究主导和主体及二者的关系。教师的教就是把知识在学生身上同化,以我昭昭使其昭昭的过程;学生的学是主动的、积极的、快乐的,这样教与学的有机结合就构建了高效课堂。  相似文献   

15.
在新课程,课堂上,教师讲得少了,学生讨论、观察机会多了,教师的课堂巡视也多了。语文课堂巡视应该成为师生互动、心灵对话的舞台,应该充满师生平等、民主、和谐、愉悦的氛围,促进师生情感交融,促进学生学习发展。  相似文献   

16.
一、现象扫描如今的课堂,教师的教学理念有了很大转变,很多教师都能给予学生平等的交流机会。课堂上常常看到这样热闹的交流情境:"老师,我是这样想的……""我还有不同的方法……""老师,我还有补充……"你说我说他说,真是不亦乐乎。然而当教师提出:"他们主要讲了哪些方法?""你认为他们讲得怎么样?""这些方法中你最喜欢哪一种?为什么?"这一类问题,让学生梳理前面学生的不同表达内容,或者进  相似文献   

17.
赵万文 《辽宁教育》2012,(15):54-56
当今,随着课改的深入,教师们愈发谈"讲"色变,该讲的也不讲了。深入探究传统教学中"满堂灌"的弊端,可以发现,问题的关键不在于"讲",而是在于"讲什么"和"如何讲"。在阅读教学中,教师的讲应该"靓"起来,当讲则讲,不要畏畏缩缩,瞻前顾后。如果教师能够在讲的过程中做到信息质量与传递手段有效性的统一,就能够获得调动学习主体能动性的效果,能让学生在有限的时间里获取尽可能多的信息、生成更多的学力。教师的"讲"应是真情的传递,是人文的关怀,是对学生已有知识经验、情感的唤醒,是传递语文知识和技能的手段之一。阅读教学离不开"讲",阅读教学呼唤智慧的、有效的"讲"。但应该把握适时、适度原则。  相似文献   

18.
随着教育改革的推进以及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信息技术教学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改革要求。在新的课改条件下,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个性化学习。笔者通过长期的实践研究发现,"尚雅五环"教学模式行之有效。"尚雅五环"教学模式可以突出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充分实现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下面,笔者就如何利用"翻转课堂"理念建构学生个性化学习的教学模式展开论述。一、"翻转课堂"的误区1.教师在课堂上讲的时间太长。没有真正体现"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新课程理念,没有凸显出学生的个性发展。  相似文献   

19.
从哲学的意义上讲,“情是人之所以为人的根源”。因而,情应该成为我们语文课堂永远不变的根。语文课堂应该把情感作为联系教师、学生和文本的纽带,努力使学生带着情感体验,带着情感朗读,带着情感进行语言训练,让情感成为课堂中一曲动听的旋律。我们的语文课堂应该是“情意绵绵”的。应该是“情”“言”同在共生的,这样才能凸显出“语文是表清达意的工具”。  相似文献   

20.
自从新课程改革以来,听了不少的好课,但是始终有这样一个问题,很好的课听了之后教师没法学。一是因为它是作秀课,课堂是否热闹成了新课程好课唯一标准。二是如果真的要做起来,要费的精力超过教师可以承受能力。那么有没有实效、简单的历史与社会课堂呢?以下是我总结的合乎众口味的课堂。一、课堂时间紧凑不浪费。当下课铃声响起的时候学生和教师都要有这样的感慨:时间过的真快。上课是与学生合作的过程,所以一上课我经常是先简单和学生说说我们这节课的任务是什么,很多时候还要讲一下如此任务的意图,这样便于更好地和学生合作。接着我会按预先分好的轻重点来掐时间,当然也配合学生当场的反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