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有些水域,制作草窝诱鱼效果非常好。我在距牡丹江市区20多公里的一个小型水库,用此法,手竿钓,都获得了“丰收”。  相似文献   

2.
杜向东 《钓鱼》2005,(18):34-35
曾经在一篇文章中学到黄适之大师在手竿钓混养鱼时遇上大鱼的一个遛鱼奇招——“如果鱼的力量很大,实在抬不起竿时,这时可以反腕将竿倒插八水里,同时尽量将竿子往回拉,这会起到竿和鱼能保持角度的作用”此后我便将此法取名为竿倒插遛鱼法,以待钓中一试。在后来的钓鱼中,先后四次遇到抬不起竿的情况,眼看竿线将直,及时使用“竿倒插遛鱼法”,除次断线,其它三次均化解了鱼的冲力。我为此遛鱼奇招拍手叫绝。  相似文献   

3.
在湖、库、塘等静水水域,使用海竿爆炸钩糟食垂钓时,习惯作法是竿抛出后摇轮收线,待线绷直、竿尖微微下弯时锁定。拉紧线意在鱼咬钩时铃反应迅速,以便及早扬竿中鱼。但在垂钓实践中,我感到这种作法常出现两种情况:一是见铃响一两下后,扬竿却无鱼。二是长时间无鱼问津。交淡中,不少钓友也有同感。究其原因,这与收线过紧的操作方法有关。 那么,收线过紧有什么后果呢?  相似文献   

4.
海竿与手竿相比,突出的优点是投得远,遛鱼周旋范围大,少跑鱼等。但在投准、形成窝点方面,却不如手竿灵活自如。 笔者经过摸索,现已找到了办法,即“海竿标尺法定点钓”,现将这一方法介绍给朋友们。 掌握“海竿标尺法定点钓”主要有两条。 一是标尺法定距。具体做法是,在主线上套以2厘米长,与主  相似文献   

5.
今年6月7日,我和钓友单友文于凌晨2时出发,前往灯塔市西马乡西马村一水域垂钓。我用的是3支“达瓦”3米海竿,主线直径0.45毫米,拴15号“海夕”串钩、50克铅坠,以泥鳅为饵。4时左右,天下大雨。1小时后,而住,刮起五六级的东南风。整个上午鱼竿未动,直到中午12时30分左右,一支海竿突然弯了下去。我立即提竿摇轮,却摇不动。片刻之后我继续收线,大约在30米远处鱼浮出水面,打了几个水花又沉入水下。我看清楚它是一条大黑鱼,遂小心翼翼地收线放线。经过20多分钟的遛鱼,大黑鱼被拉到岸边,早已备好抄网的单友文帮我将鱼抄上岸。回家…  相似文献   

6.
前不久,我在某俱乐部垂钓训练池塘拉饵钓幼鲫,涉钓不长的好友K君,在我身后观钓,发现浮标已有时升时落或急速“黑标”等信号,却不见我起竿,便问:“为何不提竿?”为了让他知道其中的奥妙,我没做任何解释,转手将手中的钓竿递给他,看他如何处理所见鱼讯和提竿时机。可是当他坐在钓箱上,是每每见信号,提竿却无鱼,钓得他茫无头绪,叫苦不迭。于是我让他舍假取真,放弃那些不确定的复杂信号,关注那些浮标稳定在钓目之后,轻沉半目或缓升一目的微量动态,然后从容起竿。结果中鱼率达60%。事后我们分析见杂乱信号不提竿的原因:此塘为精养鱼池,品种为鲫鱼…  相似文献   

7.
自制竿止     
我从十几岁开始钓鱼一直沿用老的钓法。当台钓通过《中国钓鱼》杂志传遍全国的时候,我被它的理论所吸引。在展销会上我买了三根不同长度的进口碳素竿和架竿等,更新换代一切顺利。当我将竿止往上套的时候问题出来了,一大一小两个竿止居然都套不上。几年来到处买不到合适的竿止,常常担心钓竿被鱼拖走或为钓点不准确而发愁。外出垂钓时其他钓友也谈到了这个问题,花几百元买了自己喜欢的钓竿却配不上合适的竿止,想起这事心中总不痛快。于是我萌发了  相似文献   

8.
严实 《钓鱼》2005,(23):27-27
风往西吹,水朝东流,钓线弯成S形,结果是抛钩虽远,提竿时鱼却在竿梢处出水;风小一点,或者走水加快,风线的弯曲度得到改善,提竿时鱼到了水面就掉。然而底坠星漂钓组却不掉鱼,浮子移位了,钓竿上风挪一挪,风线晃动不影响提竿,鱼还在那个位置出水。[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今年4月29日,天气阴,气温25~35℃。我于中午12时前往百色市东坪电站水域垂钓,使用的钓具是3米蓝色海竿、6号蓝色尼龙线和9号伊势尼钩,钓饵是蒸熟的加入少许白糖的玉米粉。下午1时30分左右,7支海竿整齐地在岸边一字排开。我调好曳力,挂上铃裆,只待鱼儿上钩。1小时后,左边第二支海竿铃声大作,竿身大弯。我赶紧提竿收线,鱼却拼命拉线,大约拉出30米才停下。我刚要收线,鱼又拉线,在距钓位约50米的前方再次停下。我断定此鱼不小,抓紧时机收线,把鱼拉到离钓位5~10米处。哪知鱼的冲力不减,第三次将线拉出足足有60米,以致绕线轮发…  相似文献   

10.
王成林 《钓鱼》2005,(6):45-45
北国三月,乍暖还寒。春天迈着跚跚脚步,悄然走来。牡丹江坚硬的冰层,在春风的吹拂下,终于开始融化和坍塌,化作了片片晶莹。  相似文献   

11.
我65岁了,退休后最喜爱的户外活动是钓鱼。去年10月24日,我钓到一条体长1.53米、重35.5千克的大青鱼。这是我二十多年来钓到的最大的鱼,钓友们为我高兴,邻居们向我祝贺,全家人更是乐得合不拢嘴。次日,徐州《都市晨报》还报道了这一喜讯。 那天上午,我们18位离退休老同志来到吕梁水库垂钓,我在水库北岸选好钓位,甩出4支海竿。10时40分,我正在捏饵坨,忽见一支海竿前端慢慢下弯,忙提竿却提不动,心想真倒霉挂钩了,只好硬拉。哪知这一拉感觉有鱼,估计是  相似文献   

12.
去年11月中旬,我到黄河岸边一鱼塘垂钓。将炸弹钩甩至塘中央,插好竿,便静等铃响。至下午1时半,3个小时过去,未闻铃声。邻近一位钓友过来指点说:“你可能上鱼了。”我赶快起竿,果然有鱼。上  相似文献   

13.
去年9月26号我和钓友老刘、小李驱车来到远离市区50余里的山头水库垂钓。 午饭后,钓友小李来到我的钓位闲谈,忽听右边第一根海竿小铃一响,又见竿梢微点一下便不动了。当时我想可能是小鱼闹饵,便起身提竿准备换饵,随手起竿,线却一动不动。咦!怎么回事?正一楞神间,忽感线猛然回夺,3米海竿立成弓形,力量之大实属罕见。急切间,线轮闭锁竟打不开,断线跑鱼在即,情急  相似文献   

14.
随着碳素竿的普及,许多钓友的玻璃钢长手竿都闲置不用了。我将它改制成可调式长把抄网和钓鲫短竿,既解决了在岸边距水面高度不同时的自如抄鱼问题,又有了一支钓鲫短竿。  相似文献   

15.
辉煌的一天     
任强 《中国钓鱼》2000,(1):58-58
去年9月27日,是我钓鱼史上最辉煌的一天。这天天气特别好,我和表弟到洛宁故县水库钓鱼。到达水库后,发现由于近日涨水,沿岸的青草都被淹没了。我选用“迪佳”3米海竿,配“迪佳”4050绕线轮和12号伊势尼炸弹钧,以新鲜的草叶为饵,将钩抛至离岸十几米处,等鱼上钩。上午无鱼问钧,至下午1时许,一支海竿突然大弯腰。我迅速提竿,鱼拉动曳力,向库中深处冲出四十多米。一场搏斗开始了。不管鱼怎样挣扎,我死抱着鱼竿不放,在岸边来回奔跑,不大会儿便累得满头大汗。大约过了20分钟,鱼的冲力明显减小。当鱼被拉到离岸二十多…  相似文献   

16.
陆景新  朱广宇 《垂钓》2009,(1):32-32
初用手竿钓鱼时,笔者走了很多弯路,也出过很多笑话。但是,通过书本上的理论学习和朋友们耐心的帮助,很快学会了悬坠钓法。然而,随着经验和钓技的不断提高,我逐渐发现一个普遍存在的问题,那就是鱼皎钩了却钓不上来鱼。擅长手竿垂钓的朋友不是告诉我提竿早了,就说是提竿晚了,搞得我一头雾水。后来,经朋友们的指教和自己的摸索,终于明白提竿时机是导致空竿非常关键的因素。  相似文献   

17.
钓鱼姻缘     
山谷渔人 《垂钓》2012,(8):64-65
“快提,上钩上鱼了。”我赶紧扬竿,果然一条鲫鱼挂在上钩。“快快提竿,下钩上鱼!”。提竿,真是下钩挂了条小鲫。  相似文献   

18.
使用台钓法钓鱼,上大鱼可是个麻烦事,因为竿细线细钩小,很不容易将鱼拿上来。然而我今年8月2日,却用台钓竿钓上一条9公斤重的大草鱼!欣喜之余,写出来与钓友共庆。 8月2日,我同几位钓友去长沙市郊的养鱼池去钓鱼。 我使用台钓法,执一根4.5米日产碳素手竿,碧水牌  相似文献   

19.
一次垂钓,一把海竿阵阵弯腰,可铃却不响。待我将这条1500克鲤鱼提上岸,摘钩的时候我惊奇地发现:钩住鱼的并不是我的炸弹钩,而是1副钩和卡子都生了锈的炸弹钩,有一只钩被鱼吃到嘴深处无法摘出,其余7只钩和线露在嘴外,  相似文献   

20.
于至凌 《钓鱼》2013,(13):38-39
2012年7月31日,我在云蒙湖钓鱼。开钓时间不长,来了两位玩海竿的钓友,在对面百米远的地方投下了30余根海竿。因手竿不上鱼,我就有一竿没一竿地钓下去,偶尔钓上尾小鲫鱼或白鲦。我们这儿虽然没有多少鱼咬钩,可对面的海竿阵地上却是热火朝天,不时传来报警器的报警声。抬头望去,其中一根海竿已经弯下了腰,竿梢被鱼拉得接近水面了。一钓友飞速跑过去,抓起竿后来个大力扬竿,只见竿子随之一个大弯腰后弹了回来,鱼跑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