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浅析遥感地质学教学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遥感地质学是建立于遥感技术和地质学之上的一门边缘学科,遥感技术本身又是一门集成多学科的高科技的应用技术。近年来,随着航空航天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如遥感平台和传感器的不断更新,遥感波段的逐渐开发,微机功能的日益强大,先进的外围辅助设备的出现,数字技术的进步,各种遥感应用软件的开发和日趋成熟  相似文献   

2.
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往往会受一些条件限制和许多因素的制约而陷入困境,我们常常根据题意而对所给条件、状态、物理量、物理过程或模型进行适当的虚拟,从而使问题复杂变简单,无规变有规,使一些表面上看起来无从着手的题目也"柳暗花明",这就是"虚拟法"。  相似文献   

3.
通过大学生虚拟组织生活现状的调查问卷发现,大学生最常参与的虚拟组织是QQ群,就整体情况而言,大学生对于虚拟组织尚未表现出过强的依赖性。不同年级、不同性别、生源地和独生状况的大学生在虚拟组织正面影响的"知识获取"、"社会情感"、"人际交往"三个维度和负面影响的"自我调控"、"社会情感"、"人际交往"三个维度上都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差异性。  相似文献   

4.
进一步探讨和认清讨论法在"概论"课教学中的独特价值,不断优化这一现代教学方法,不仅有利于讨论法在"概论"课教学中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有利于进一步增强"概论"课教学对学生的吸引力、感召力和说服力。走出"概论"课讨论法运用面临的现实困境,努力实现讨论法的优化,一要根据教学实际需要,精心选择讨论课题,适时适量安排讨论法教学;二要充分调动学习消极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力求实现全体学生参与讨论;三要实现讨论法与"概论"课社会实践教学和虚拟实践教学等课外教学环节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5.
在学校"1+3"人才培养模式总体框架下,长江大学地质学专业强化外语教学,培养外向型人才;增加学科前沿知识的介绍,开阔学生视野;提早半年进行毕业设计。在教学方法改革方面,采用提问式、启发式、讨论式和研究型等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方面,采用"一兴趣、二思维、三综合、四创新"的实践教学思路,以达到培养学生实际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将"敏捷制造"思想引入高职教育,对"虚拟订单教育"进行企业需求与就业导向论证,并提出"虚拟订单教育"和"虚拟订单班"概念。在分析温州区域经济特征和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校企合作运作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依托行业开展"虚拟订单教育",根据集群人力资源需求状况,开拓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思路,以探索企业参与高职教育、推进校企深度合作、促进学生就业的途径。  相似文献   

7.
《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是汽车维修与检测技术专业的一门核心专业课。本文探讨了高职《汽车发动机构造与维修》采用汽车发动机项目教学、虚拟拆装、实物拆装及故障诊断的理论—模拟—实践"三位一体"的教学新模式。  相似文献   

8.
"油矿地质学"是石油类高等院校地质工程及资源勘查工程专业的核心专业课。我们针对油气工业的发展和科技进步,应用现代教育理念和方法,对"油矿地质学"课程进行了系统的建设和改革,形成了完整的课程内容体系、优越的教学条件、先进的教学方法以及雄厚的教学团队,为石油、石化领域地质人才的培养创建优越的教学平台。  相似文献   

9.
针对在现代信息社会"知识爆炸"、"海量信息"的时代背景下,如何提高学习和认知效率这一问题,本文提出"思维桥梁"的概念,对"思维桥梁"的涵义、级别,"思维桥梁"与知识、知识应用、知识创新的关系及"思维桥梁"特性进行探讨,并给出了地质学(理科)和应用地质学(工科)教学中"思维桥梁"布局和构架的初步设想。  相似文献   

10.
盂县方言的时制系统首先包括先事时、当事时和后事时。先事时标记为"来;"当事时分为当事—现在时、当事—过去时、当事—将来时三类,标记词是"哩"和"咧;"后事时也分为后事—现在时、后事—过去时、后事—将来时,标记词为"也"。同一句子用不同的时制标记词语法意义就完全不同。  相似文献   

11.
为实现学校虚拟实验资源的整合及进一步完善现有实验教学体系,设计开发了高校虚拟实验平台,并依托山东大学综合实验楼进行了平台建设实践。该系统平台由虚拟实验室和网络管理系统组成。虚拟实验室通过基于图像的虚拟现实技术实现,网络管理系统通过数据库设计和网页设计实现。将虚拟现实技术、多媒体技术及网络技术相结合,从而生成了交互式的虚拟实验室数据文件,并可以输出为网络浏览格式。通过该平台设计实现对综合实验楼及各实验室的虚拟漫游,实现对全校虚拟实验资源的整合,不仅有利于实验教学和实验室管理水平的提高,而且可以填补山东大学虚拟实验平台建设方面的空白。  相似文献   

12.
中小学虚拟科技馆作为建设数字化校园的一部分,可以使学生在虚拟科技馆中自由浏览,体验或操控虚拟展示的科学技术和产品,弥补实体科技馆的局限,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素养。文章阐述了建设中小学三维立体虚拟科技馆的步骤、虚拟科技馆的数据采集与教学设计、虚拟科技馆建筑与展品的建模与烘培方法以及利用VR-Platform构建虚拟场景、实现虚拟交互控制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中国闽台缘博物馆是展示中国大陆与宝岛台湾紧密联系的国家级博物馆,基于WebGIS和虚拟现实的闽台缘虚拟美术馆是对闽台缘博物馆的补充,可以通过InternetZ维动态地展示美术馆,满足人们随时随地欣赏画作的需求.文章从虚拟美术馆的系统架构设计、系统功能设计及三维模型设计与实现三个方面阐述闽台缘虚拟美术馆的设计,并应用VRML构建了虚拟美术馆的具体模型及其虚拟场景展示.  相似文献   

14.
在信息数字化、可视化、虚拟化的演变进程中,虚拟现实技术为数字图书馆的发展和演变开阔了全新的视野.文章分析了虚拟现实技术在图书馆应用的国内外现状,界定了虚拟现实图书馆的概念并阐述了其特点与优势.在此基础上,以图书馆虚拟漫游系统为例,介绍了使用UDK(Unreal Development Kit)引擎和3ds max开发虚拟图书馆漫游系统的过程和技术问题,提出了一套开发高真实、高交互的3D虚拟图书馆漫游系统的可行方案.  相似文献   

15.
在当今信息化、数字化的时代,数字革命催生出了新的生存形态——虚拟生存。我们只有在对虚拟概念的正确界定、虚拟世界繁荣的原因,虚拟生存与现实生存的关系及矛盾的研究的基础上,才能正确理解虚拟生存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当代意义。  相似文献   

16.
重点介绍了虚拟仿真技术在大连海洋大学机械工程实验教学中的典型应用,探讨了机械工程虚拟实验室建设的构想和规划。虚拟仿真技术的应用推动了高校实验方式的改革,将虚拟仿真技术引入实验室教学成为高校实验教学改革的一个新方向。  相似文献   

17.
虚拟物流企业虽已引起人们的广泛关注,但迄今为止,虚拟物流企业的内涵、特征以及虚拟物流企业的形成动因及其发展规模限制等基本问题仍未得到深入研究.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虚拟物流企业的内涵及特征做了进一步归纳和分析.目的在于能够为进一步研究虚拟物流企业产生的原因及其发展规模限制等问题提供一个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8.
文章从地方高校馆藏实体资源和虚拟资源建设现状、地方高校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的整合措施两个方面对地方高校图书馆的资源建设作了分析,提出了构建科学化的馆藏资源“和谐共建”发展实施规划、通过合理转化进行实体馆藏信息资源与虚拟馆藏信息资源的整合、采用实体资源与虚拟资源的整合新技术、通过多种形式的服务进行实体馆藏信息资源与虚拟馆藏信息资源的整合、通过信息分析进行实体馆藏信息资源与虚拟馆藏信息资源的整合等建议。  相似文献   

19.
笔者认为网络游戏中所谓的“虚拟财产”是虚拟世界的财产,是虚拟世界中的虚拟人物所拥有的财产,是“虚拟”的财产,而不是现实世界的财产,这是它的本质属性;提出“虚拟财产”问题是个伪问题,虚拟与现实是截然区分的,虚拟世界中的纠纷要在虚拟世界解决,这应当是现实世界对待虚拟世界的一个态度,否则,用现实的法律去调整虚拟的财产,就会带来一系列严重的法律问题和社会问题。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the learning dimensions that occur in physical and virtual inquiry-based lab investigations, in first-year secondary chemistry classes. This study took place over a 2 year period and utilized an experimental crossover design which consisted of two separate trials of laboratory investigation. Assessment data and attitudinal data were gathered and analyzed to measure the instructional value of physical and virtual lab experiences in terms of student performance and attitudes. Test statistics were conducted for differences of means for assessment data. Student attitudes towards virtual experiences in comparison to physical lab experiences were measured using a newly created Virtual and Physical Experimentation Questionnaire (VPEQ). VPEQ was specifically developed for this study, and included new scales of Usefulness of Lab, and Equipment Usability which measured attitudinal dimensions in virtual and physical lab experiences. A factor analysis was conducted for questionnaire data, and reliability of the scales and internal consistency of items within scales were calculated. The new scales were statistically valid and reliable. The instructional value of physical and virtual lab experiences was comparable in terms of student performance. Students showed preference towards the virtual medium in their lab experiences. Students showed positive attitudes towards physical and virtual experiences, and demonstrated a preference towards inquiry-based experiences, physical or virtual. Students found virtual experiences to have higher equipment usability as well as a higher degree of open-endedness. In regards to student access to inquiry-based lab experiences, virtual and online alternatives were viewed favorably by studen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