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 毫秒
1.
今年暑假,你有什么打算?如果有条件的话,上海世博会是不应该错过的。 这一届世博会的主题是“城市,让生活更美好”。不过在现实中,很多人的感受却是“城市,让生活更糟糕”——严重的污染,拥堵的交通,飞涨的房价……但既然世博会能提出这样的口号,说明全人类有信心用自己的智慧创造更美好的城市生活。也许,答案就可以在世博会上找到。  相似文献   

2.
习惯的方向     
习惯看相同的景物,走相同的路线,到相同的目的地;习惯让人的生活不再变化,习惯让人有某种安全感又有种莫名的寂寞。而你永远不知道,你的习惯会让你错过什么。——几米  相似文献   

3.
生活意味着什么?一位智者说过:生活就是生下来、活下去,这就是它的全部意义。遗憾的是,很多人活在生活里,却不曾真正拥有它。我对自己和孩子们说,生活是一幅大拼图。这里、那里,零散地分布着惊喜与失望、智慧与痛苦……一切交织在一起。如果不参与其中,你将会错过全部。生命像一场马拉松,我们终其一生都在奔跑,和时间比赛,和伙伴同行,和竞争对手比拼……我们有时需要停下来,让灵魂跟上自己的脚步。我对自己和孩子们说,生命中总有一些东西,会随着岁月流逝,再也无从记起。  相似文献   

4.
何峰 《大学生》2013,(9):41-41
正"故事"有时是一种局限,比如有被害者心态的人,会错过与别人真诚交流的机会。但"故事"也可能是一种解放和动力,比如当孩子因为自己的努力而被鼓励和认可,从而更加相信成功和认可都是自己可以通过努力而改变的。不管你愿意不愿意,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故事"中。我们甚至不能够选择我们要生活哪一个"故事"。我们脑中的"故事"在我们每天的生活中一遍一遍地回放着,不断被强化。我们通过这"故事"去理解世界,决定如何行为。对我们来说,"世界就是这样"。我们就像生活在水中的鱼,浑然不觉水的存在。  相似文献   

5.
Q花灯暮色:得到"新概念"一等奖后,你有什么收获?王宇昆:一是认识了很多志同道合的朋友;二是实现了一个自己多年的目标,是对自己的一种证明;三是对于写作方面有新的认知。Q网络神游:你认为写作对你的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王宇昆:写作是我生活的一种佐料,而非作料。写作让我的生活变得完整,让我学会观察生活,记录生活。同时写作也是抒发生活中压抑和不  相似文献   

6.
作文源于生活,可身处紧张忙碌生活中的高中生感受到的是枯燥、单调、千篇一律,因而作文毫无生动之处。于是我在课外布置预习,让他们去观察生活,看看自己的生活有什么特别之处、感人之处,留心记下来;观察学校、老师、学生的变化,说说自己的感受;反思自己一天的学习、生活,选取最有意义的记下来……意在让学生学会观察,感悟生活,积累经验,反思自我,为作文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7.
对我和女儿来说,生活即游戏,世界就是一个巨大的游乐场。游戏贯穿于生活的每个细节。家长会上,家长们交流育儿经:孩子上了什么兴趣班,哪个培训班更好……一位妈妈问我,我笑笑,回答自家孩子啥兴趣班都没上。于是邻座几位家长焦虑不已地劝诫:这是孩子学习的最佳时机,错过了,就错过一生了。可是,什么是错过呢?非常庆幸,自己的童年总是穿着小裤衩在院子里疯跑,和兄妹们一起打弹弓,去河里捞鱼,听祖母讲古老的故事……没有人要求我们一板一眼  相似文献   

8.
王燕 《山东教育》2014,(11):51-51
《品德与生活》课程是以儿童的生活为基础的活动型综合课程。依据《品德与生活》课程的新理念.我认为教学过程中应将学生的生活经验作为重要的教育资源,设计、开展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让生活以活动的形式在课堂中再现,让生活经验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丰富.努力使学生有自己的见解,有自己的体验,真正成为认识的主体,学习的主人。  相似文献   

9.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学生要"有意识地丰富自己的见闻,珍视个人的独特感受,积累习作素材"。视身边的事而不见的现象在平常的生活中常会遇到,教师的引导就显得非常必要。错过了,难再就生活中,一些比较有影响的事件,错过了就不会重来,  相似文献   

10.
《小学生》2007,(6):8-40
想必大家都有许多自己喜欢的明星,你想知道他们小时候长得什么样吗?他们都有过什么样的童年生活,是不是与我们大不一样呢?他们童年时的梦想是什么?你知道他们为了达到自己的目标,在童年时起就付出了什么样的努力吗?  相似文献   

11.
钱娴娴 《考试周刊》2014,(85):161-162
生活是什么?观点不同,生活方式就不同。生活是面对现实微笑,是自己身上有一架天秤,在那上面衡量对与错;生活就是有正义感、有理智;就是诚实不欺,表里如一;生活就是知道自己的价值,知道自己所能做到的与自己所应该做到的;生活就是用自己的理想之刀,在生命之树上刻下清晰的年轮;生活就是面对困惑黑暗时,灵魂深处燃起豆大却明亮的灯盏。文章从生活教育角度分析如何培养孩子的独立性。  相似文献   

12.
南美英 《家长》2008,(4):8-10
孩子不看书,怎么才能让他喜欢看书呢?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多读些书,但大部分人在这方面付出的努力都不足。他们连自己的孩子喜欢什么书、讨厌什么书都不  相似文献   

13.
一个人,习惯了一个人。 许多次的错过,许多次的羡慕,许多次的孤独,我都一个人坚信着“好好生活,天天向上…的态度,潇洒地走过。可有时候我又总是觉得少了些什么,像吃一道美味的菜,忘了放味精或者醋一样。我不知道那是什么,缺了怎样的一种味道。  相似文献   

14.
作文走进生活是学生张扬个性的需要也是学生思维发展的需要。作文教育需要拉近学生与生活的距离,带着他们走进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教给他们观察感悟生活这把钥匙,让学生走进生活,让学生在自己的生活中流自己的泪,唱自己的歌,让自己的生活有生机,吾手写吾心(黄遵宪),这样学生作文必定有感而发,必定真切动人,生活在作文中大放光芒。  相似文献   

15.
生活的诗意     
赵洁琼 《新读写》2012,(12):1-1
一朵浪花溅在岩石上,我错过了祝福; 一个故事只说一次,我错过了聆听; 一段人生只能走一回,我错过了什么? ……  相似文献   

16.
生活中.人们往往风风火火地往前走,马不停蹄,总以为奇迹和美好在前头,结果却错过了窗外的风案。不妨让自己慢慢走,让自己的人生变得从容而充实。  相似文献   

17.
一、忌自欺欺人。不成功的人在生活中总喜欢自己欺骗自己。如果一个人连对自己都谈不上诚实,那他在人生路上的进步就一点也别指望了。不敢如实承认自己现状的情况很多,包括自己在生活中究竟是什么样的处境,达到理想的目标的前景如何,自己有哪些不足等等。二、忌缺乏创造性。我曾一遍又一遍地告诉那些没有基本生活技能的人,要靠什么东西才会让人家心甘情愿地付钱给你,即人是有所劳才有所获的。他们也不明白另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即人们只有让自己做的事越有价值,自己所获也就越多。大家可以看到,从事医学、法律、音乐或经济财会类的人,他们可…  相似文献   

18.
在教育中,一直有这样的一种观点:教育无小事。于是很多时候,很多班主任忙碌得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姓什么,有的甚至长年累月地和药品、医院做伴。记得自己劝过很多班主任,身体健康很重要,不要拿自己的身体开玩笑,工作是可以变通的,而身体不能变通啊。但是希望往往和现实不一样,班主任们还是用一种自己的特色蜡黄脸色来面对工作,还是用一种筋疲力尽的状态来对待生活,而这样的生活状态有什么质量可言呢?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名语文教师,必须用生活开启学生的语文智慧,首先,教师要以学生为主体,尊重学生个体的生活经验,放手让学生表达自己的感想;其次,努力形成轻松、开放、绕有趣味的语文课堂,使语文课堂教学生活化;最后要引导学生细心观察生活,多感悟生活。  相似文献   

20.
《母婴世界》2011,(12):140-141
坐月子需要准备什么?坐完月子后什么东西是仍然适用的?哪些条西能让新妈妈忙乱的生活更便捷?哪些品牌的用品实惠又好用?你的手里肯定至少有一样是不可错过的新妈用品,还不快快告诉姐妹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