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礼物说亲爱的你,还在为开学综合征烦恼着吗?是在初春凌然的2月,还是秋高气爽的9月,与开学不期而遇时,心中还带着一丝不舍与伤感吗?我用一个假期,为你精心准备的小礼物,你收到了吗?是的,或许就是一张小卡片,我就是要用激昂的文字唤醒你的激情。COME ON,BABY!为我们的强势回归热烈欢呼吧!把那些伤感统统赶走!校园里,让我们只剩下精彩!  相似文献   

2.
<正>辛苦奋斗十余载,我们终于看到了大学之门在前面虚掩。然而待我们走进它时,我们前进的脚步就可以停止了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大学的门,并非一切的终点,而是一个充满未知的起点。社会的极端功利或许让人遗忘了大学并不是一台生产文凭的机器,它是一只熔炉,将人重新提炼。以前所学的知识,在大学中变得毫不起眼,选择混日子混过这宝贵的四年时光,与没有进入大学之门又有什么分别?大学之门虽近在咫尺,却  相似文献   

3.
亲爱的老师: 您好吗? 老师,眨眼之间我们已经将近两年没有见面了,在这两年里。您的身体可否安康?您是否还在谆谆教导下一届孩子?这一届的孩子是否听话,调不调皮.捣不捣乱?您是否还和数学老师管理一个班级?  相似文献   

4.
游秦淮河     
“我们雇了一只‘七板子’,在夕阳已去,皎月方来的时候,便下了船。于是桨声汩——汩,我们开始领略那荡漾着蔷薇色的历史的秦淮河的滋味了。”这是朱自清著名的散文《桨声灯影里的秦淮河》的开篇。时隔大半个世纪,那碧莹莹的河水上是否还会有“七板子”的影儿?是否依旧繁华喧闹、灯月交辉、笙歌彻夜?是否还能聆听到歌舫传出的曼妙音律?是否……  相似文献   

5.
多年以后     
多年以后,一个没有预约的月夜,你是否从梦中醒来,忽然的伤感把你淹没.你找不到岸,寂寥地游弋于午夜的星河. 多年以后,你是否还有纯真的泪水,细敏的情怀?是否还记得春日的郊外?"蝴蝶"的梦想在天上飞,而我们却抱膝靠在一起,翻来覆去地唱着那首忧伤的歌.  相似文献   

6.
十年的青春时光,十年的艰辛劳动,赔偿的是一条只值几百法郎的假项链,掩上课本,我们不得不对玛蒂尔德悲惨遭遇表示同情和慨叹,同情慨叹之余,我们是否可以去深究一下玛蒂尔德悲剧的原因呢?一、不安现状的虚荣性格是玛蒂尔德悲剧的必然。由于出身不好,没有陪嫁的资产,玛蒂尔德只嫁给了一个教育部的小书记,尽管如此,玛蒂尔德的生活还算安闲,丈夫路瓦栽有固定的职业,又继承了一笔价值一万八千法郎的遗产,平时还略有节余,雇上了一个女佣,饭菜里还常有炖肉,在那个时代那个社会,也算得上是小康水平了。但是,玛蒂尔德偏有一颗不安现状的虚荣心。在看…  相似文献   

7.
我曾经与过世的作家李准先生争论过一个问题:当作家要不要上大学? 李准先生持否定态度。他的理由似乎很充分。首先是反证:有多少大学生当了作家?还有,有多少作家是大学生? 这几乎是个事实。李准先生就是从农村一个初初识字的青年跋涉过来的。他的经历为他的论点提供了最有力的说明。我的反驳自然也是反证:那么,是否大学教育越普及作家就越少?或者,我们还得特意留一些文盲当作家?像陈永贵给大寨  相似文献   

8.
建设一流的大学不仅仅是我们教育领域的大事,它还直接影响到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内容。然而,世界一流大学有什么标准?我们离世界一流大学有多远?需要我们进一步科学思考。建一流的大学不要仅仅从表面上来临摹,建多大规模、多么先进的实验室,设置什么学科,搞多少专业,招聘多少人才,这些都是机械的组合,即使我们组建了一个现代化大学,它也不意味着是一所一流的大学,问题还在于我们要有能力和有足够的智慧去体悟这历史和逻辑。  相似文献   

9.
儿子去年上大学去了北京,电话虽隔几星期打一个,信却只写了一封:贺年,而且还是在元旦之后收到的。知道他忙,心里却还是隐隐有些不快。谁知邻居的儿子晓迪(儿子中学的同学)见面对我说:“伯伯!骥志给我来过几封信了。有一封提到您,写得特好,特有感情,还带有哲理呢。“是吗,能把信借我看看吗?”“行。”过了几天,他送来了,保存得很好,看得出他很珍惜这封信。我和妻子看完后真的  相似文献   

10.
在语文教学中,词语章法的教学,一向是作为提高语文的教学质量,而被讨论得较多的一个问题。可是在看法上,不少人都把词语章法的教学简单地只作为语文教学中的一个环节,因而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这样的思想波动:重视了这一环节是否会忽视另一环节?加强了这一因素是否会削弱另一因素?看来正确地认识词语章法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很有必要,因为只有确定了词语章法教学在语文教学中的地位,我们在重视它和加强它时才会理直气壮,把被“四人邦”搞乱了的思想纠正过来,以利实践;同时还可以促使我们去探索词语章法教学上的某些原理、原则。  相似文献   

11.
师:今天,我们共同来研究太阳和太阳系。我们经常与太阳见面,它是一个怎样的星球呢? 生:太阳是一颗恒星。(板书:太阳:恒星) 师:还记得恒星的特点吗? 生:能发光发热。  相似文献   

12.
“我们需要更多的居住空间吗?让我们建造一座一英里高的城市并把它漂到大海上”。“我们是否因为大学的空间小而所限制吗?我们可以建造一座两个足球场大小的穹顶,并把它空运到急需的大学。”类似这样的主意是不是激发了你的想像力?“一座一英里高的城市”的想法似乎简直太不可能?但对于一个像巴克明斯特·富勒这样的人而言,这再平常不过了。  相似文献   

13.
蚯蚓喜欢住在黑暗、潮湿、冷凉的环境里,这个已在自然课上通过实验证实了。那么是否还和食物有关呢?大家都说蚯蚓吃土,是否凡是黑暗、潮湿、冷凉地方的土都吃吗?我做了一个实验。 在一只较大的盒子里,平排分段放上红土、一般黑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从黑暗走向光明的历程中,我们已经走了多远?我们是否正在接近光明,接近所有人类都应享有自由和平的一天?还是另一个黑夜的暗幕正在向我们逼近?”如果上帝还在怜恤失落在人间的迷途的羔羊,请他把目光投向大西洋岸边的诺曼底吧。那里有一片浩浩荡荡的白色墓葬,那下面掩埋着成千上万的年轻的士兵,虽然他们告别这个世界已经有六十年了,但他们的灵魂,仍然在大西洋的海浪中盘旋和呜咽。和平年代的欢歌笑语已经彻底湮没了他们满怀着伤感的心语,那些在诺曼底海滩牵着爱犬享受着阳光的度假者,那些劳作了一天、在晚餐时喝着诺曼底特有的苹果烧酒的农人,有谁还会在意这样的一片坟墓呢——也许是人类为自己制造的墓葬已太多太多了!  相似文献   

15.
大学是否应该把道德和公民教育作为一项教育目标?大学是否应该把某一种价值观或思想作为自己的教育立场?大学作为一个研究和探讨高深学问的机构,是否与道德和公民教育在某些方面相抵?这些对大学教育的拷问,是20世纪中期以来美国高等教育学术界争论的焦点。  相似文献   

16.
小伊老师     
陈忠  紫凌 《初中生之友》2012,(35):60-63
数学老师休产假了,临时派来"顶替"的,听说是一个"90后",刚从大学毕业。她会是谁呢?当小伊老师第一次走进教室与我们见面并自我介绍时,大家一阵惊讶:太小巧玲珑了吧!小伊老师嫩白的圆脸蛋上挂着微笑,两只水灵灵的眼睛望着我们。这是绵里藏针,还是笑里藏刀?她会不会"新官上任三把火",灭了班上的邪气,烧出老师的"威严"?我们拭目以待。  相似文献   

17.
<正>不曾见面的陌生人:你好!我们不曾见面,但可能正是因为有这样的陌生感,我才想给你写一封信。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也许陌生的你出身很卑微,也许你在某个方面不如他人,但你要永远记住,没有任何人会取代你独有的位置。时光在我们手上,在我们身边,但是我们看不见,不然怎么也不会让它说过去就过去。我们还没来得及打理一年未尽的事宜,还没来得及总结一年来的成绩,时光却说成了往事就成了往事。仿佛昨天还是温润的季节,忽然一觉醒来,就要寒衣加身,因为时光已经毫不留情地把周围变成了冰雪世界。躲在屋子里取暖,抬头望一望窗外站在冬日寒风里的树木,曾经碧绿的叶子只剩下干枯的两三片。那些叶子,萧索得令人悲伤,而树干上,是否又长出一圈新的年  相似文献   

18.
关注学生     
我们经常会在一些公开课前听到这样的语言,学生一脸真诚地对老师说:“老师,这堂课你一定会上好的。”为什么不是“这堂课我们一定会学好的”?还会听到上完课后老师对学生说:“谢谢同学们的配合。”到底是老师配合学生?还是学生配合老师?我们经常在公开课上考虑安排学习内容,考虑优化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考虑如何把课堂展示得有声有色,精彩纷呈,却很少考虑学生的困惑有没有得到解决,学生的思考够不够深入,学生是否得到进步,学生学得是否快乐。这里就有一个教师对学生的关注问题。传统教育中,教师往往只关注学生考试科目的学习,而不关注与考…  相似文献   

19.
“真金不怕火炼”我现在已记不清这是谁说的话啦。“真金不怕火炼”这句话,我第一次是在一本书上看见的:两个生意上的强劲对手,因生活、感情上的一些误会,从一对好朋友到一对冤家对头。一见面总是冷嘲热讽。一天,两人又见面了,一场唇枪舌战开始了。甲:“你们出的专辑,质量也太差劲了吧!这种勒色(指垃圾)也敢拿出来?”乙:“我们是真材实料,不像有些人,专会在人家发布会时搞破坏,这种比勒色还勒色的勒色竟然有脸拿出来。”甲:“不管你怎么说,我们卖得比你们多,怎么,不服气?”乙:“演艺圈就像一个大熔炉,到时候谁是真金,谁是‘勒色’,自见分晓…  相似文献   

20.
今天,编辑姐姐要向大家宣布一件事,就是——《小学趣味英语》从2009年起不会和大家见面了。呵呵,是不是有一点伤感?从2003年一路走来,这本小刊物得到了大家的关注和认同,编辑姐姐们在这里对大家表示感谢。很多同学一直陪伴在《小学趣味英语》身边,现在他们好多已经上了初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