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商品的个性标志一直是美国人钟爱的广告工具。各种各样被广告商作为传播体系的"会说话的动物"和"会跳舞的产品"已悄无声息地蔓延在美国的流行文化中。1982年,有人在做调查后发现,凡是商品特征明显的广告,在改变品牌偏好的能力上要比同行业其他品牌强。这一点表明社会正在接收商品个性标志这样的讯息。然而,尽管商品个性标志的运用在广告商和消费者中大受欢迎,却几乎被完全遗忘在广告和流行文化研究的角落。本文将从相关文学的角度解析什么是商品个性标志,以及其如何运用在现代广告业中,并与消费者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2.
在过去的一个多世纪,商品的个性标志一直是美国人钟爱的广告工具。各种各样被广告商作为传播体系的"会说话的动物"和"会跳舞的产品"已悄无声息地蔓延在美国的流行文化中。1982年,有人在做调查后发现,凡是商品特征明显的广告,在改变品牌偏好的能力上要比同行业其他品牌强。这一点表明社会正在接收商品个性标志这样的讯息。然而,尽管商品个性标志的运用在广告商和消费者中大受欢迎,却几乎被完全遗忘在广告和流行文化研究的角落。本文将从相关文学的角度解析什么是商品个性标志,以及其如何运用在现代广告业中,并与消费者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3.
应爱玲  朱金福 《预测》2006,25(4):36-40
随着中国加入WTO,中国急需适应国际化发展的高端人才,高端教育的市场潜力巨大,且市场竞争激烈。本文通过研究消费者的心理结构,搭建消费者自我概念系统模型,以帮助国内高校了解高端教育消费者行为,经营好自己的教育品牌。针时自我概念对消费者购买行为之影响力做出讨论,并利用因子分析对自我概念因素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类型自我概念类型消费者在选购高端教育产品时的动机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4.
没有个性的品牌形象无法给消费者留下鲜明深刻的印象。品牌形象代言人是品牌个性的直接来源之一。品牌形象代言人能通过让消费者产生对品牌形象的联想提升品牌认知度,通过将个人资产有效地转移到品牌上提升品牌知名度和美誉度,通过自身的个性或形象魅力强化品牌个性和形象,形成品牌忠诚度,基于此,该文结合相关案例,建议企业在选择品牌形象代言人的时候,要使形象代言人得到目标消费者的普遍认同;使形象代言人的个性与品牌个性相吻合;保持形象代言人个性和品牌个性的动态匹配,塑造鲜明的品牌个性,形成差异化,更好地指导沟通活动和品牌资产的创建。  相似文献   

5.
市场竞争的加剧以及产品同质化的现象的增强使得企业和消费者的品牌观念日益增强,建立鲜明独特的品牌个性是企业满足顾客需求、达到顾客满意建立核心竞争优势的关键因素.然而到目前为止,理论界对于品牌个性的研究仅限于品牌个性的人格化构成维度,针对这种情况本文以顾客的视角,从品牌个性带给顾客的属性利益、情感性利益和自我价值利益的角度出发,研究品牌个性核心价值的层次结构,为企业的发展与实践有所启发与帮助.  相似文献   

6.
董雅丽  刘建亭  赵占恒 《软科学》2007,21(4):130-133,140
随着市场经济程度的不断加深,塑造品牌、在消费者的心中树立独特的品牌个性已经成为企业产品区别于竞争对手产品的利器,所以品牌的竞争在市场竞争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通过消费者调查,试图从消费者的角度分析企业品牌战略实施的影响因素,并就如何推动企业实施品牌战略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文章通过品牌及品牌个性的概念的介绍,论述了品牌个性的重要意义,提出塑造品牌个性的步骤,从而进一步阐述品牌个性的塑造是品牌创建的重要一环。  相似文献   

8.
商标是商品品牌的标志。商标最为直接的影响到品牌的形象及营销问题。在当今国际化的经济影响下,外来商品的商标翻译对于品牌本身具有重要作用,并以此做到翻译信达雅来吸引消费者。本文基于翻译的方法、"信达雅"原则,与消费者心理相关理论结合,探讨其两者的关系。  相似文献   

9.
王军  青平  李慧超 《软科学》2015,(2):126-130
研究提出产品伤害危机后负面溢出的非对称效应。实证研究证实竞争品牌间负面溢出存在的非对称特点,并且验证了导致非对称效应的3个前置变量:品牌地位、品牌卷入度、品牌-自我概念一致性,消费者思维方式起到了部分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10.
刘艳梅 《科教文汇》2008,(3):163-163
国内有关自我概念与心理健康关系的相关研究有如下特点:(1)对不同年龄阶段,如青年(大学阶段),青少年,老年等的研究表明,不同的年龄阶段,影响心理健康的自我方面不同;(2)对疾病患者的调查研究证明,自我概念影响心理健康。  相似文献   

11.
吴蓉  桑琳  陈洁 《情报科学》2007,25(4):485-489
本文在比较在线与传统渠道下消费者信息获取的差异性之后,研究了影响两种渠道下消费者信息获取的因素,提出信息获取差异对营销组合变量产生作用并最终影响消费者决策,同时列举出信息获取差异对不同产品种类的影响,最终得到在线渠道下价格、品牌名及产品属性的不同策略。  相似文献   

12.
品牌创新提升企业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品牌提高产品或服务的关注度,成为强势品牌的关键是品牌创新。精心呵护品牌、进行有效的品牌创新,将使品牌资产成为比有形资产更长久的企业资产,从而提升企业价值。品牌创新策略可选择品牌定位策略、品牌识别策略、品牌架构策略、品牌聚焦策略、整合品牌传播策略、品牌传播管理策略和品牌文化策略。  相似文献   

13.
快速消费品品牌形象结构模型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品牌形象是消费者对特定品牌认知、联想、评价的总和,是消费者对品牌要素的综合感知.但迄今为止,品牌形象的概念并不稳定,缺乏体系化、结构化的模型.在综合消费者行为视角、认知心理学视角等结构模型研究基础上,以具代表性与高普及性的饮料、食品、烟酒类、日化用品等735个快速消费品(FMCG)样本作为实证基础,本研究对品牌形象结构模型进行了探索性研究与验证性分析.结果表明,快速消费品品牌形象五维结构模型由使用者形象、企业形象、产品形象、服务形象以及视觉形象构成,五维模型很好地反映了快速消费品行业品牌形象感知的内容和结构.  相似文献   

14.
本土品牌吉利并购国际名车沃尔沃,引发了一场是"攀龙附凤"还是"惹火烧身"的争议;不同身份地位品牌之间的并购行为究竞会给企业带来怎样的影响呢?传统研究主要从企业绩效角度衡量企业在并购后的协同效应,关于并购对公司品牌影响的研究文献尚不多见.本研究从消费者视角探讨了品牌并购对原品牌公司综合形象和公司能力联想的影响,研究发现,品牌并购信息能够提升消费者对原品牌的公司能力联想但不一定能提高其公司综合形象;并购高形象(身份)的品牌比并购低形象(身份)的品牌更有利于提升原品牌的公司综合形象;多元化并购战略对母品牌公司能力联想的影响要小于强化并购.  相似文献   

15.
农产品网货品牌培育节俭式创新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李志国 《科研管理》2019,40(6):234-242
品牌建设贯穿农业全产业链,是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的持久动力,但发端于网购、成长于网购的特色农产品网货品牌还较少受到学者关注。本文采用双案例研究方法,首先提出了整合品牌定位理论、品牌叙事理论和电商运营理论的农产品网货品牌培育节俭式创新理论框架,然后利用研究假设对“夔山里二娃子”和“小七陈卤”两个来自草根创业的农产品网货品牌进行了案例分析研究。研究发现互联网嵌入为农产品网货品牌节俭式创新创造了机遇,精准定位帮助农产品网货品牌占领消费者心智,品牌故事是农产品网货品牌与消费者之间的情感纽带,体验口碑是农产品网货品牌持续成长的动力。本文的结论丰富了网货品牌培育机理的理论认识,对于区域农产品电商产业发展、农产品电商草根创业者如何建立“大品牌”实践路径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零售商的双渠道信任整合既是一个重要的理论问题,也是零售实践中迫切需要解决的难题。本研究以对"苏宁"实体店铺具有初始信任的消费者为研究对象,探究其有线上体验感知后,对该零售品牌的整体信任水平的变化。笔者构建了包括线下信任、结构保证、心流体验、感知一致性等要素对线上、线下信任整合的影响机制模型。研究发现,消费者对零售商店铺的线下信任能够正向影响零售商品牌的信任整合水平,且不同水平的线下信任对零售商品牌信任整合的影响机制不同。在低线下信任情景下,消费者在线上感知的结构保证、心流体验直接作用于零售商品牌的信任整合。高线下信任情景下的消费者,通过线上线下的感知一致性影响零售商品牌的整体信任。本研究发现为零售商进一步提升品牌信任提供了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17.
郑春东  马珂 《科研管理》2016,37(4):94-101
高科技品牌在进行品牌延伸时,延伸产品与母品牌产品之间的技术一致性并非总是有效的,品牌类型和品牌忠诚度会影响技术一致性在品牌延伸中的作用。通过文献综述、问卷和量表的测量,对实验数据进行了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对于综合导向型高科技品牌,无论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的高低,消费者对于技术适度不一致延伸产品的评价与技术一致的延伸产品的评价没有差异;对于功能导向型高科技品牌,与品牌类型相比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起到更显著的作用,高品牌忠诚的消费者对技术适度不一致的延伸产品的评价与技术一致产品的评价没有差异,同时对技术极度不一致的延伸产品的评价有明显的提高,低品牌忠诚的消费者对延伸产品的评价则依赖于延伸产品与母品牌产品的技术一致性水平。  相似文献   

18.
《Research Policy》2019,48(9):103811
When do conversations lead people to generate better ideas? We conducted a field experiment at a startup bootcamp to evaluate the impact of informal conversations on the quality of product ideas generated by participants. Specifically, we examine how the personality of an innovator (openness to experience, capturing creativity) and the personalities of her randomly assigned conversational peers (extroversion, measuring willingness to share information) affects the innovator's ideas. We find that open innovators who spoke with extroverted peers generated significantly better ideas than others at the bootcamp. However, closed individuals produced mediocre ideas regardless with who they spoke, suggesting limited benefits of conversations for these people. More surprisingly, open individuals, who are believed to be inherently creative, produced worse ideas after they spoke with introverted peers, suggesting individual creativity's dependence on external information. Our study demonstrates the importance of considering the traits of both innovators and their conversational peers in predicting when conversations will lead to better ideas.  相似文献   

19.
再制造商在回收资源限制下生产再制造品,原制造商可采取两种策略,一是不进行品牌许可,二是进行品牌许可。原制造商品牌许可能提高消费者对再制造产品的支付意愿,但需对再制造商收品牌许可费。考虑回收资源限制和消费者支付意愿存在差异,建立原制造商不进行和进行品牌许可两种策略模型,利用博弈论求解两种策略下双方的最优决策。通过均衡结果分析和数值仿真研究原制造商和再制造商在不同回收率和消费者支付意愿下的品牌许可决策。  相似文献   

20.
梁磊  赖红波 《科研管理》2016,37(6):84-91
在转型升级和新媒体传播背景下,本研究提出了本土新奢侈品品牌的概念,构建了基于新媒体传播为调节变量的产品感知、品牌感知、传统广告与消费购买意向的影响模型。同时,针对近400位顾客搜集了333份有效问卷,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新媒体传播在本土新奢侈品产品感知、品牌感知、传统广告与消费购买意向中发挥调节效应,即新媒体传播能增强本土奢侈品产品感知和品牌感知和传统广告对购买意向的影响。与传统广告"一闪而过"的形式不一样,新媒体传播更重视消费者参与,从"一过"到行动和积累,逐步让受众感到愉悦和产生口碑,借助线上线下(O2O)互动和媒介融合来发挥新媒体传播的威力,及找到本土新奢侈品品牌培育绝佳的营销途径。该研究发现为新媒体传播背景下本土新奢侈品品牌培育与路径探索提供了理论参考和实践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