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普教仪器J2135型等势线描绘实验器,是高中物理学生实验,用于摸拟描绘点电荷电场在某平面上的等势线。产品行业标准规定:电极与导电纸应均匀接触,两电极间中央电位的位置与几何中心的位置之差,应小于1mm。要符合这一要求,以致实验成功,即描绘的曲线与两个等量异种点电荷电场的等势线形状相似,具有对称性,除与导电纸的均匀性,电源的稳定性及测量仪器的选择等因素有关外,很大程度上受两个电极的制约。 电极在本仪器中的作用,是摸拟两个点电荷,通电后,在导电纸上形成电流场,以摸拟静电场。  相似文献   

2.
新编高中物理理教材中,增加了电场中等势线的描绘的学生实验.所用器材有学生电源,灵敏电流计、导电纸、测电笔、电极、导线及图钉、木板等.其中导电纸、测电笔、电极等自制.导电纸是用较厚而光滑的纸(如牛皮纸、道林纸等)和碳素墨水来制作,方法是用毛刷均匀地将碳素墨水涂在牛皮纸的光面,要使碳素沉积有一定的厚度.刷好的纸要阴干不要曝晒,以防止卷曲.只要碳素墨水干了后不出现明显的一道深一道浅不均匀的痕迹,就可使用.也可将较好的书画墨用砚台研磨后,用刷子均匀涂在纸上来制作.  相似文献   

3.
高中物理“电场中等势线的描绘”的学生实验,是用导电纸中形成的稳恒电流场来模拟静电场.做好这一实验的关键,是选用合适的导电纸.对纸面导电层的要求是:1.涂布均匀,使各处的导电性能一致.这样才能使测出的等势线不发生畸变,得以模拟真空中的静电场.2.电阻率应远大于作为电极的金属.这样才能使金属电极成为一等势面.由于受到中学配备的检测电势差的仪表(灵敏电流计)的灵敏度的限制,导电层的电阻率也不可太大.  相似文献   

4.
初中化学第九章第一节“物质的导电性”中 ,硝酸钾熔化导电实验不足之处有两点 :一是硝酸钾熔化后插入电极要适时 ,否则可能导致实验失败 ,既浪费时间 ,又使知识的传授显得苍白无力 ;二是用加热坩埚使硝酸钾熔化导电 ,学生不能亲眼看到熔化的过程 ,只能凭教师一人观察 ,待熔化后告诉学生 ,同时插入电极 ,观察导电现象。这样 ,硝酸钾晶体的不导电到逐渐熔化导电的过程缺乏连惯性、直观性 ,结论具有模糊性。如果用试管代替坩埚 ,并解决固定电极这一难题 ,就可以克服以上弊端 ,弥补两点不足。1 实验用品硝酸钾晶体、试管 1支 (2 0mm× 2 0…  相似文献   

5.
关于高二年级电学分组实验“电场中等势线的描绘”,笔者认为实验过程中,碳膜导电纸的消耗量过大,购买不便,且价格昂贵,学生实验常因导电纸短缺而中止。笔者尝试自己动手制作导电纸,即用托裱法制作导电纸。具体过程如下:  相似文献   

6.
电解水实验减小实验误差的几点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九年义务教育初中化学课本全一册 ,安排了“电解水”的演示实验 ,通过此实验可以证明 ,水通过电解作用分解产生氢气和氧气 ,进一步说明水是由氢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但老师们常常因为电解产生的氢气和氧气的体积比不能恰好是二比一而苦思冥想 ,氧气的体积常小于理论值 ,如何克服实验误差 ,通过多次实验有如下经验。无论使用霍夫曼电解器还是自制的改进实验 (因条件限制无霍夫曼电解器 ) ,要想减小误差不外乎从电解液、电极、电源三方面进行探讨。一、电解液 :应从电解质、电解液配制两方面考虑1.电解质纯水不易导电 ,为了增加其导电能力 ,常…  相似文献   

7.
今秋开始使用的高中物理第一册(必修)中,6个必做的学生实验就有3个用到电磁打点计时器。做实验时用的高质纸带(电报纸)和复写纸片不仅价高且不易买到,提高它们的利用率就显得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8.
“比较电解质溶液导电能力”是高中化学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能使学生建立强、弱电解质的感性认识。但为什么实验要求保证几个电极要基本一致,而且电极没入液体的深度要一致,学生对此不易理解。为让学生正确认识影响电解溶液导电能力的因素,拓宽该演示实验的内容是很有必要的。  相似文献   

9.
1特点和用途 (1)特点 本教具包括:平抛竖落演示器、平抛竖落实验器和平抛实验器。用该教具能完成高一物理关于平抛的所有实验,不仅很好地解决了实际教学中的难点,而且学生在探究由点到线的实验过程中,培养并提高了探究能力。实验现象明显,可见度大,精确度高,操作简便,更重要的是不用纸和复写纸,降低了实验经费。  相似文献   

10.
一、用石英钟演示把石英钟、电极、一节干电池组成如图 1( a)所示图 1电路。电极插入各烧杯中 ,烧杯内加入待测物质。把其中一个电极并联接入电路 ,用鱼夹分别接通另一个电极 ,若石英钟走时 ,说明待测物质导电 ;反之 ,不导电。此法的优点是可见度大 ,取材方便。特别适合学生自己做家庭实验。二、用发光二极管演示取高亮度无色发强红光二极管 2 0~ 30个 ,并联组成发光阵 ,也可组成“电”字等 ,如图 1( b)所示。参照图1( a)把发光二极管、电极、6V电池组组成电路。当待测物质导电时 ,二极管发光 ,反之 ,二极管不发光。由于采用高亮度无色发…  相似文献   

11.
通过实验得出醋酸溶液在浓度为0.5mol/L,体积为50mL,并将碳棒电极完全浸没时,导电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2.
中学物理实验需用大量的,具有较严规格的打点计时器专用圆形复写纸。这种复写纸,如自己做一则规格保证不了易使实验失败,二则也太费时间。  相似文献   

13.
《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选修3-1第93页旋转的液体实验:在玻璃皿的中心放一个圆柱形电极,沿边缘内壁放一个圆环形电极,把他们分别与电池的两极相连,然后在玻璃皿中放入导电液体,例如盐水。如果把玻璃皿放在磁场中(如图1a所示),液体就会旋转起来。若按教材所说的器材  相似文献   

14.
在中学化学课程中,要想让学生理解“同一种弱电解质在不同浓度的水溶液中,弱电解电离度越大,溶液导电能力也越强。”的问题,除了教会学生辩证地看问题外,最直观的办法是用实验的方法验证冰醋酸在稀释过程中导电能力的变化。即冰醋酸在用水冲稀过程中,可观察到由不导电到导电能力逐渐增强,又逐渐减弱的过程。通常实验过程如下:在烧杯中插入电极(碳棒),电极与演示电表(欧姆挡)相连,烧杯中缓慢加入10mL左右的冰醋酸,向烧杯中加入蒸馏水,观察电表指针变化。在实验过程中,刚开始由电阻很大到逐渐变小的现象很明显,但是后来冰醋酸中加蒸馏水浓度变化太慢,指针几乎不移动,老师只好将烧杯中的溶液倒出一部分再加水冲稀,如此往复多次,既浪费时间,冲稀后的溶液也不再有回收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打点计时器是中学物理实验中的一个比较重要的仪器,它需要用大量的专用复写纸。1991年第6期《教学仪器与实验》中介绍了一种“专用凿复写纸器的制作”,这种专用凿的确使用方便,但必须在车床上才能制造,还要经过焠火才能增加刀刃的硬度,所以对技术要求比较高,不是一般教师能够制造的。  相似文献   

16.
在高中化学一年级教材中强、弱电解质概念的建立 ,初中化学电解质、非电解质概念的导出等演示实验中 ,都要用到测量物质 (固体、液体 )导电能力的仪器 ,教材中所示的实验装置 ,在实验教学中存在明显的缺陷和不足。其一 ,装置连接 2 2 0V交流电源 ,电极裸露没有任何防触电保护措施 ,教师操作时手持电极放入溶液中 ,极易造成触电的危险。而且 ,电极的引线常因焊点腐蚀而脱落 ,影响实验效果。其二 ,强、弱电解质的区分以灯泡的明暗亮度不同来确认 ,灵敏度低 ,当电流较小时灯泡无法点亮。有的时候 ,为得出相应的结论而不得不改变溶液的浓度 ,这…  相似文献   

17.
概述了MnO2的晶体结构及制备方法,综述了MnO2/过渡金属氧化物(氢氧化物)复合电极材料、MnO2/导电聚合物复合电极材料和MnO2/碳复合电极材料的研究进展及其在超级电容器(SCs)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8.
《教学仪器与实验》2007,23(12):F0003-F0003
在两圆球电极之间,点燃一支蜡烛,火焰在没有气流的影响下是竖直向上的。当两圆球电极上通有高压直流电(几千到几万伏特),电压低时火焰产生分岔现象,若把电压提高到几万伏时,两圆球电极间开始出现火花放电。空气本来不导电,后来由于火焰使高电压之间空气容易被击穿,是火焰的离子产生了导电现象。  相似文献   

19.
高中物理教学中,讲述简谐振动时通常是用砂摆做定性的演示实验.若采用简谐振动实验仪,就可定量地研究单摆的振动规律.一、构造仪器主要由立柱,摆锤、支杆、导电纸、底座和传动装置等组成,如图1所示.  相似文献   

20.
研究了纳米Ag包裹多壁碳纳米管修饰的玻碳电极在磷酸盐缓冲溶液和Fe(CN)6^4-/Fe(CN)6^3-/Fe(CN)6^4-混合溶液中的导电性能,结果表明纳米Ag和多壁碳纳米管具有协同导电的性能。另外,研究了此修饰电极在Fe(CN)6^3-混合溶液中的电子传导机理,属于快速的表面控制的氧化还原过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