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教例一:错写特级教师靳家燕老师在教学《有这样一个小村庄》时,先让学生仔细看清书上的课题,然后看老师板书课题,老师有意漏写了“这样”两个字,学生一下子就发现了,当即给老师指了出来。此刻,教师不失时机地引导学生:“有了这个词,你会有什么疑问?”学生提问踊跃,思维也体现出一定的深度,提出了两个核心问题:1.这样的小村庄是怎样的?2.为什会这样?学生自己提出了问题,肯定急于想知道答案,此时,教者抓住学生渴望得到答案的迫切心理,让学生自己去读课文。当学习能满足学生需要时,学生就会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产生主动阅读的欲望,变“要我读”…  相似文献   

2.
听了两位老师的公开课 ,结合现行教学方法以及与之对应的两种学习方式 ,很受启发 .从学习方式看 ,学生学习大致分为“接受式学习”和“发现式学习”两类 .相应的两种教学形式 ,姑且就叫它“接受式教学”和“发现式教学”两种 .“接受式教学”就是遭受批判的“满堂灌” .“发现式教学”比较典型的做法是 :“创造情境提出问题” ,“学生讨论发表见解” ,“解答问题探索规律” ,“总结结果初步应用” .但在平时教学实施过程中 ,并非每个老师都有能力进行这样的教学 ,并非有能力的老师每节课都这样进行教学 ,实际上也并非每节教学内容都适合这样…  相似文献   

3.
一、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的迫切性 美国学者布鲁巴克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然而在我们平时教学中,还经常出现这样的课堂:老师的问题层出不穷,一个接着一个地发问,问题都是教师事先预设好的,很少有学生自己主动提出问题.课堂互动演变为师生之间的“一问一答”的泛泛形式,老师由主导的“灌输”演变为主导的“发问”;学生从主体的“被灌输”演变为主体的“答问”.  相似文献   

4.
一位教师搞好教学的前提是要让学生喜欢自己,如果学生不喜欢老师,那么何谈爱学习呢?在我的教学生涯中我给予学生最多的是“微笑”,因为这个微笑不仅能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使得师生之间无所不谈,而且很多时候能感动学生,成为学生的动力.也正是这样,学生哪怕是后进生,也会默默地跟着他喜欢的这位老师努力学习!平等、民主、合作的师生关系始终都要贯穿于教育教学中.“亲其师,信其道,”只有师生情感融洽,学生才会敢想、敢问、敢说.  相似文献   

5.
在钱梦龙老师的“三主四式”教学法中有这样一句话:以教师为主导。本来,传统教育也曾这样要求过教师。不过,传统教育所说的“主导作用”是指在教学中要以教师的活动为中心,教师应能左右课堂教学的形势,主宰学生的一切。教师只要能“左右”课堂,主宰学生,“主导作用”就算发挥出来了。所以连“包办代替”“满堂灌”式的“主讲”也常常划归到“主导作用”之列。钱老师的“以教师为主导”显然有着与传统教育  相似文献   

6.
读与思     
这个故事挺有意思,尽管它也许纯粹是作者自己编的。你可能会说,生活中哪有这样的好事?不过,我们还是愿意读到这样的小说。因为我们都希望能遇到这样的理解自己帮助自己的好同学。当然,这位老师也不错,能和乐于助人的吕绮同学共同谋划这么一个好心的“阴谋”,让“我”鼓起勇气学好那“永远不及格”的历史课,真是个好老师啊。  相似文献   

7.
“潘小明把学习的主动权完全、真正地交给了学生。”周玉仁教授是这样评价著名特级教师潘小明的。确实,作为当今小学数学教育领域的大家,潘老师总是从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每一节课,每一次提问,他的出发点永远是学生。他认为:“作为一位老师,如果能经常为学生们想想,那他就一定是一位好老师。而想着想着,老师自己也就提高了。”潘老师无时无刻不在思考着数学教学。他吃着自己喜爱的葱油拌面,思考着“数学生成教学”,阐述着自己对数学教育的深刻理解,抒写着自己精彩的课堂人生。所有听过潘老师课的人,无不为他匠心独具的教学设计、精湛的课堂教学艺术而叹服。究竟潘老师是如何一步步地演绎他精彩的“课堂人生”的呢?从这个个人专辑中,相信您会找到答案。  相似文献   

8.
尊重学生     
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好,学生稍有不好,老师都会生气。这样的老师我们说他负责任。可每到这个时候,老师们都往往会把自己的生气归咎于学生的不好,于是,说教、训导、批评、甚至侮辱谩骂也就随之而来了。不论是和颜悦色,还是声色俱厉,都会让我们看到面前的学生眼中泛起的泪光。虽然最后,学生们都成了“听话”的乖孩子,可他们委屈的眼神却出卖了他们我们是口服心不服啊!其实,学生也有话要说!这里,我们组织了一组文章,无意指责老师们的“责任心”,只是想从一个公正的角度让我们的老师重新审视学生们的“不好”,冷静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把尊重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9.
近几天,读了著名特级教师斯霞的文章,感受颇深。现采撷斯霞老师的三个教学片断,谈谈自己的点滴感受。教学“蚯蚓”两个字。斯老师这样一步一步地引导:1.让学生明白蚯蚓的特点、属性,并从其特点、属性引出汉字偏旁的特点。她告诉学生:蚯蚓是虫,所以“蚯”和“蚓”都是“虫”字旁  相似文献   

10.
21世纪是一个“以人为本”的时代,这也是新课改的重点内容。在过去的教学过程中,教师是主体,学生是客观,这与当代的教学与学习理念是相悖的。在以往的初中政治课堂中,我们有部分老师仍处于“一言堂”的状态中,这样只能让自己更累,学生也听得很累,既不利于教学,也不利于学生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尊重学生     
《教书育人》2004,(9):8-15
老师都希望自己的学生好,学生稍有不好,老师都会生气。这样的老师我们说他负责任。可每到这个时候,老师们都往往会把自己的生气归咎于学生的不好,于是,说教、训导、批评、甚至侮辱谩骂也就随之而来了。不论是和颜悦色,还是声色俱厉,都会让我们看到面前的学生眼中泛起的泪光。虽然最后,学生们都成了“听话”的乖孩子,可他们委屈的眼神却出卖了他们:我们是口服心不服啊!其实,学生也有话要说!这里,我们组织了一组文章,无意指责老师们的“责任心”,只是想从一个公正的角度让我们的老师重新审视学生们的“不好”,冷静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把尊重还给学生。  相似文献   

12.
齐美新 《学周刊C版》2011,(11):146-146
“哎呀,我没注意读题目,要不我也会做!”这样的回答.很多老师再也熟悉不过了。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状况呢?原因在于学生没有认真阅读题目.因此就出现了答非所问的现象了。可见,把学生的数学阅读请进课堂.提高学生的数学阅读能力.在当今的教学中是非常重要的.数学阅读是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问题的重要途径.因此.我们要提高数学阅读的意识.  相似文献   

13.
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施“学案教学”的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校在实施教学改革过程中 ,从 2 0 0 0年春开始在高一两个班物理课上进行“学案教学”课堂教学改革 ,并于 2 0 0 0年秋在新入学的高一年级物理课全部实施“学案教学”.“学案教学”把改革课堂教学作为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切入点 .以下是我们在实施“学案教学”中的一些体会 .一、何为“学案教学”“学案教学”不仅是教法改革 ,更重要的是学法改革 .“学案”是学生如何学的剧本 ,突出的是“学”.“学案教学”就是课前将“学案”发给学生 ,让学生根据“学案”中的“学习目标”,通过看书 ,做“自学检测”,了解和初步掌握一节课中的基本内容 ,并思考“问题讨论”中的问题 ,对课本内容进行较深入的理解和挖掘 ,在课堂上主要进行“问题讨论”.学生经过课前的准备 ,在课堂上展开充分的讨论 ,老师进行适当的诱导和指导 ,然后经过“思维训练”,达到一节课的学习目标 .“学案教学”与过去传统教学的最大区别在于课堂上的主角是学生 ,而不是老师 ,变老师的“一言堂”为学生的“群言堂”,改变了老师讲学生听的被动局面 .学生需要自己学习 ,自己思考 ,在课堂上阐述自己对某一问题的看法和观点 ,有时还要自己动手做实验 ,课堂变成了学生大显身手...  相似文献   

14.
虽说从教多年,没少与学生打过交道,可我实在不知道该选用一个什么样的词儿来称呼这样一类学生:他们的身份是学生,但他们却是时时刻刻想老师之所想——想着怎么让老师修理自己的“同类”,想着怎么使老师在学生中能够说一不二具有绝对权威……而正因为他们是学生,所以也就更能洞悉其“同类”的心理,更容易帮助老师直抵学生的软肋置其于“死地”.  相似文献   

15.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经常听到学生反映这样的情况:自己基础知识掌握得很不错,做题时也是根据自己“正确”的直觉来判断,但结果总是事与愿违.我们学习物理不是常常说要“跟着感觉走”吗?为什么自己一“感觉”就失灵呢?人们的感觉有正确的,也有错误的.错误的感觉即为错觉.应该说,它的产生既有客观上和主观上的原因,又有心理和生理上等多方面的原因.学生在解题过程中之所以“事与愿违”,很大程度上就是由于错觉的存在.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必须帮助学生有效识别错觉,防止错觉,以利于快速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本文结合两道易造成错觉的试题.就有效…  相似文献   

16.
对“幸福课堂”我有这样的理解:它能帮助学生实现当下的幸福生活,它能表现和实现教师幸福的教学生活,它能为学生未来的幸福生活提供帮助,并且有合适的教学效率.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主要途径,学生在学校的大部分时间是在课堂上度过的.因此,学生是否幸福,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课堂学习是否幸福.课堂的幸福可分为学生的幸福和老师的幸福,而学生的幸福来自于教师对于学生课堂表现的一种发展性的评价.我们有的老师在上课的时候,没有激情、没有鼓励、没有宽容,有的是大声的训斥,有的是负性情绪的宣泄,常常听到这些话:“你怎么这么笨?”“你没得救了!”……不仅摧残着学生,也摧残着自己,教学也就毫无生趣、毫无幸福.  相似文献   

17.
听课是检查、了解、指导老师教学的基本手段。以前听课我都是坐在学生后面,面对讲课的老师,因为这样更容易观察老师的表现,这是大家公认的正确做法。一旦因故(一般是因为听课迟到)坐在学生的前面,就是别人不说什么,自己也会感到别扭,因为这样不便于全方位地观察老师,怕不能正确客观地评价老师的课堂教学。近来,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不断深入,“立足过程,促进发展”的评价理念逐步确立,课堂教学评价的关注点也发生了变化,即由过去的关注教师的“教”变成了关注学生的“学”。由此,我感觉坐在学生的身后听课太“被动”,只看到学生的后脑勺,看不…  相似文献   

18.
“学生主体性”这一观念虽然逐步被教师们认识、接受,并用于指导自己的教学,但多数还停留在表层意义上,究其原因是:也想让自己课堂上有耐心地听学生们自由谈论,但怕学生不着边际会影响了自己的教学进度;也想让自己放手,让学生自己说出、写出心中所想,但怕这样的答案不能得到改卷老师的认同,从而影响了自己班级的平均分;也想让自己亲近学生,但怕这样失去了师道尊严,影响了课堂纪律。其实这种想法是多余的,许多的教育实践已证明“学生是主体”的正确性,我在这几年的时问中也积累了一些经验,在此提出以与广大同行交流,如能稍稍解除一些老师的心病就是我最大的安慰。  相似文献   

19.
现在人们吃“绿色食品”,买“绿色家具”……,难道批评不可以“绿色”吗?回顾、反思十几年的教育教学工作,使我深深体会到,学生的内心世界里都有一颗向上的心,都希望成为老师心目中的好孩子、好学生。但由于年龄还小,缺乏意志力和自制力,他们往往还会出现这样或那样的错误,不过这是很正常的,我们做老师的一不必要大惊小怪,二更不要大做文章。小学生需要更多的是赞赏,但也需要批评。关键是面对他们的错误,我们教师是选择责难和声色俱厉的批评方式,还是选择启发和严而不厉的“绿色的批评”方式,我们当然应该选择后者。我从自己的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五种“绿色批评”方式。  相似文献   

20.
看到这篇作文题目你会感到很奇怪吗?现在哪一个老师不是让学生给自己提缺点,提不足的,哪有虚荣心这么强的老师倒让我们给他提优点?一向工作勤勤恳恳,为人也很谦虚的陈老师今天是不是吃错了药?真叫人莫名其妙! 不过,说良心话,陈老师的确是位很好的老师!教学水平、文笔、口才都是一流的,而且在生活上特别关心我们,课余还经常和大家一起娱乐,同学们都很喜欢他。我正这样想着,班上素有“胆大心细”之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