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城市女性体育参与分层现象的质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熊欢 《体育科学》2012,(2):28-38
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女性对体育以及休闲运动的参与出现了分层现象,如何进行体育运动成为衡量其社会地位和身份的标准之一。本研究以社会分层理论和体育女性主义理论为指导,以质性研究的范式为基础,采用深度访问的研究方法讨论了白领阶层、蓝领阶层和失业群体三个不同群体女性的体育行为及观念。通过比较研究,分析了不同阶层的中国女性的体育经验是如何与她们的经济地位、教育背景、家庭环境以及社会文化意识相互作用、相互牵制并导致体育参与分层现象的。通过研究认为,不同群体妇女参与体育运动的机会和制约不同,她们并不能完全地、平等地获取城市体育发展的成果。一方面,女性参与体育的障碍已经减弱;另一方面,女性参与体育在制度上和文化意识上仍存在一定的限制因素,影响了女性体育参与的深度与广度以及她们对体育参与真正意义和价值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田野调查法等,对西北少数民族群众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行为特征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具有民族风情的传统体育项目495项;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为弘扬民族精神,提高传统体育技艺;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直接诱因为增强民族成员之间的沟通;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行为特征有政府行为占主导,地缘经济式的活动场所,点缀民族节日的时间安排,根植于现实经济水平的实物消费,热衷于投资低的项目。  相似文献   

3.
西北少数民族群众传统体育活动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芦平生  陈玉玲 《体育科学》2004,24(8):13-16,29
地缘关系、经济方式、民族文化与传承方式、管理方法、融资渠道为西北少数民族群众传统体育活动构建了支撑平台和运行环境;扩大民族文化交流,弘扬民族精神,提高传统体育技艺是西北少数民族群众参与传统体育活动的主要目的;重视区域因素,加强民族成员之间的沟通,是少数民族群众最终演化参与的直接诱因,宗教因素的吸纳是促使少数民族群众参与的载体;体育媒体的宣传与引导能有效触发参与的思维共振和行为互动;政府行为占主导、自发参与低.地缘经济式活动场所,民族节日的时间安排,根植于现实经济水平的实物消费,民族风情浓郁的活动项目是参与的主要特征。  相似文献   

4.
以上海市杨浦区参与传统体育锻炼的中老年女性为调查对象,通过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了解和掌握了这一锻炼人群的基本情况,以及她们参与传统体育锻炼的项目内容、时间和空间特征等。以期为上海市体育职能部门的政策制定提供理论参考,为上海市传统体育健身活动的广泛深入开展提供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5.
运用问卷调查、文献资料、逻辑分析以及数理统计等方法,对商丘市320名城市女性的休闲体育活动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商丘市女性休闲体育参与度不高,休闲体育活动限于传统项目,且没时间成为制约她们参与休闲体育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6.
本文以女性视角为基点,采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访谈调查、数理统计等研究方法;对湘西地区妇女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情况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研究了湘西地区妇女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目的与动机、影响因素分析等;揭示了湘西地区妇女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需求与愿望包括妇女在参与体育锻炼的项目、活动地点及活动形式的选择;结合湘西地区的调查研究,提出传承与发展妇女民族传统体育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采用文献资料法等对青海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特征、功能等进行分析。发展青海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应采用政府主导、社会参与运作的方式,把青海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民族传统体育项目要融入区域各族人民群众全民健身活动之中,奠定其生命之源;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在学校中的传承,使之具备发展动力;举办体育赛事发展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使其走向世界;民族体育文化要融入旅游业之中,寻求其产业化发展路径等。  相似文献   

8.
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思想及行为状况分析   总被引:42,自引:0,他引:42  
梁建平 《体育科学》2000,20(2):20-22
以重庆9所高校为例,通过对高校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思想认识及行为状况调查分析后认为:女大学生对于体育锻炼的思想认识与普通妇女相比,不仅在观念意识上更具有现代知识女性的思想特征,而且她们把体育看作是一种社会公益文化,享有平等参与的权力,并从不同角度去加以思考。这反映出了高校女大学生试图通过对体育活动的参与,去努力展现自身价值。提出了加强女大学生体育锻炼思想引导及活动更好开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9.
力求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进程同样肩负着推进传统体育文化复兴的时代使命,为了洞悉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复兴的现实要义,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复兴的现实旨归、时代向度与内在进路进行了系统审视。研究认为:经济基础的转换决定了文化复兴的性质和方向,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式微是隐匿于传统文化生活秩序现代性适应理路的外部显现,其复兴则是力求转换以跻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行列的再度强盛;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复兴包括现代性转换的时间向度、全球化发展的空间向度与先进性建设的价值向度,其中时间向度要求其必须是科学的、面向现代化的文化,空间向度要求其必须是民族的、面向世界的文化,价值向度要求其必须是大众的、面向未来的文化;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复兴是一个从立足文化自觉、怀持文化自信到实现文化自强递进深化的内在进路,其中文化自觉要求其既要内化为文化主体的价值认同,又要外化为文化主体的责任担当,文化自信则是对理性科学立场、开放包容胸怀、转化再造能力的规约,而文化自强则要求其必须遵照先进性指向、具备创新性能力、坚持人民性方略。  相似文献   

10.
力求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伟大进程同样肩负着推进传统体育文化复兴的时代使命,为了洞悉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复兴的现实要义,对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复兴的现实旨归、时代向度与内在进路进行了系统审视。研究认为:经济基础的转换决定了文化复兴的性质和方向,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式微是隐匿于传统文化生活秩序现代性适应理路的外部显现,其复兴则是力求转换以跻身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行列的再度强盛;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复兴包括现代性转换的时间向度、全球化发展的空间向度与先进性建设的价值向度,其中时间向度要求其必须是科学的、面向现代化的文化,空间向度要求其必须是民族的、面向世界的文化,价值向度要求其必须是大众的、面向未来的文化;中华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复兴是一个从立足文化自觉、怀持文化自信到实现文化自强递进深化的内在进路,其中文化自觉要求其既要内化为文化主体的价值认同,又要外化为文化主体的责任担当,文化自信则是对理性科学立场、开放包容胸怀、转化再造能力的规约,而文化自强则要求其必须遵照先进性指向、具备创新性能力、坚持人民性方略。  相似文献   

11.
通过文献资料、调查、逻辑分析等研究方法,立足于"新农村文化建设"视角,对山东省农民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项目活动的人群分布、目的动机、活动项目、活动方式与时机等进行了调查与探讨。认为:山东省农民参与民族传统体育锻炼人群所选择的体育项目丰富多彩,具有多样性的特点;体育观念、缺乏兴趣、缺乏组织领导、人员与技术等是影响山东省农民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主要因素,提出加大宣传、引导和资金等扶持力度;根据群众参加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空间特征,加强组织服务体系建设;借助全运精神,发挥体育强省优势,积极开展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等建议。  相似文献   

12.
以潮汕凤舟竞渡为视角,揭示女性体育的变迁轨迹,领略与重拾缺失的传统竞渡文化,分析隐含于其中的传统思想、主体意识、心理认同、文化心态在“她传承”视域下的自我抉择与重新适应。研究结论:女性在传统端午节庆中的角色由支配、主导到传承的历史转变;潮汕凤舟竞渡具有促进女性集体凝聚力和增强女性体育话语权的文化象征,承载着深层次的心理认同;凤舟竞渡打破了潮汕传统思想的禁锢,倡导“巾帼不让须眉”的文明新风。传统节庆背景下提出凤舟竞渡发展路径:民俗活动与体育竞技并兼、文化凝聚与主体意识共存、政府举办与社会组织协同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3.
女大学生体育与心理健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文献法等,对辽宁省普通高校女性大学生心理健康及参加体育锻炼状况进行研究分析。结果表明,辽宁省普通高校女性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高于全国大学生同年龄组水平,但存在着差异,男生相对好于女生。女大学生体育锻炼特点,从总体上看,大、中、小运动量分布不是很均匀,大部分女生侧重于小到中运动量的体育锻炼;体育锻炼的主观思想参与倾向是较为积极的,她们在周围群体的行为及学校教育的引导下,更容易受其感染而使个人的体育参与意识受到启发,进而激发她们从主观愿望上愿意参与到体育活动之中。中等偏下运动量对女性大学生有较好的心理健康效应,长期坚持中等运动量的体育锻炼有利于女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  相似文献   

14.
社会文化规训与性别角色期许是女性体育参与社会距离形成的本源所在,受此影响分别出现了项目选择和性别参与上的差异特征;经济收入与教育背景的影响使女性体育参与呈现明显的社会分层现象,影响着女性体育参与的行为选择;媒介传播过程中存在着显著的性别差异,进一步凸显了女性体育参与的弱势地位.已婚群体的女性体育参与程度显著比未婚群体降低,女性体育参与的社会距离产生的本质并不取决于男性本身设置的距离感,而是取决于社会发展过程中附加的社会文化、性别角色期许、媒介传播、经济收入以及文化背景的共同作用.正是上述因素的综合影响造成了女性在社会角色中的“弱势”地位,这种地位是导致女性体育参与社会距离形成的根源所在.  相似文献   

15.
通过分析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政策变革所造成的农村社会文化变迁对农村妇女参与民族传统体育的影响,我们认为:第一,农村社会进步、农村群众体育的蓬勃开展对农村妇女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第二,在促进农村妇女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的过程中,党的方针政策起了巨大的催化作用。第三,改革开放后农村社会文化变迁对农村妇女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既有正面的、也有负面的的影响。在社会经济发展促进农村妇女健身意识和健身需求提高的同时,社会休闲娱乐方式的增加,西方竞技体育的进入也丰富了农村妇女娱乐和健身的可选择性,从而影响其参与民族传统体育活动行为。  相似文献   

16.
禄村变迁中的传统体育流变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禄村社会变迁和传统体育流变的个案跟踪考察,从村落环境、社会结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信仰体系等的转变入手,分析了村落变迁对村落传统体育的组织形式、活动过程与内容、信仰基础、参与活动的动机等的影响.发现每当村落社会发生变迁,甚至一次微小的社会变革,都会对传统体育产生巨大的影响.这种影响有的制约了其保存规模,有的主导了其发展路径,有的决定了其参与动机,还有的决定了其目标、意义和形式.因此,禄村传统体育发展的经验表明,传统体育发展形式取决于行为人的主观选择,传统体育的形式显示有时并不能决定其内容;传统体育的生存宝典是在保存其原始意义下,不断赋予其时代意义;是社会选择传统体育而不是传统体育选择社会,传统体育必须依附于社会、服务于社会,走综合化的发展道路,才能找到自身的生存空间.  相似文献   

17.
新疆少数民族传统体育内容丰富、形式多样、风格独特,具有较高的健身性、娱乐性和观赏性.文章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方法对新疆塔吉克族传统体育进行研究.结果显示:塔吉克族居民参与传统体育活动受地域、年龄、职业影响较大,参与项目多集中在骑马叼羊、民族舞蹈这些常在婚礼、民族节俗日上举行的项目,居民对当地传统体育活动开展现状基本满意,而制约居民参与的主要因素是经济条件的限制.建议:加强塔吉克族传统体育活动向外界的宣传报道力度,积极发展地方旅游业,使民族传统体育和旅游业有机结合,互相促进,并要处理好现代体育和传统体育的关系.  相似文献   

18.
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活动开展的现状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17,自引:1,他引:16  
运用文献资料、访问调查、问卷调查、田野实证等方法对西北少数民族地区传统体育活动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西北少数民族地区的地域环境、经济方式、民族文化构建了传统体育活动开展的社会基础,以弘扬民族传统体育文化,展示地方风采的体育活动得到全面的提升;民族传统体育活动开展过程中所凸现出来的特征及面临的主要困难与要求,并为此而提出的建设性要求和愿望。研究旨在为有关部门制定民族体育文化政策,挖掘、整理、推广民族传统体育活动项目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体育与科学》2019,(1):28-38
民族传统文化以及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复兴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内在要求,民族传统体育文化作为以身体实践表达国族记忆、提升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重要文化形式在新时代承载着走向文化自信的历史使命。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的理论基础包含"根""魂""力""本"四个维度,具体表现为文化源点"乡愁"的社会记忆,民族传统体育文化承载的交往记忆,民俗文化所营造的"记忆之场"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之根;多元一体的民族文化风格,表征的中华民族精神,隐喻的哲学价值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自信之魂;能为生活所需并为生活所用,在继承传统基础上推动文化创新发展,加强国家制度上顶层设计和有效治理、推进传统文化的繁荣和复兴是民族传统体育文化的自  相似文献   

20.
《体育与科学》2016,(5):62-68
结合文化人类学相关理论对社会变迁背景下蒙古族仪式性体育活动的变迁进行历时性考察,研究认为:个案地区的蒙古族文化经历了从传统的渔猎部落到今天的地方旅游文化符号,从仪式性身体活动到祭祀观念与行为的"仪式化"展演过程的转变;以游牧、渔猎文化为主体的文化展现实际上是蒙古族文化的民间叙事,它的存在实际上是对蒙古族身体运动形式、社会结构特征、信仰体系以及民族机理的高度认同;蒙古族传统体育文化在现代性的冲击和影响之下正在遭遇消蚀,传统的游牧文化生存空间正在遭遇城市化进程与现代文化的挤压和改良;由游牧文化和渔猎文化衍生出来的文化体系在城市化与现代性中所遭遇的问题,促使我们进一步认为:第一,以物质文化变迁为主导的现代化进程和由此而产生的单向度视角已经成为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未来发展的主导趋向;第二,失去了信仰体系的仪式性身体展演在现代化进程中只能沦为"形式化"操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