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40 毫秒
1.
针对当前大学校园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和《当代大学生安全教育课》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更利于提高大学生安全防范意识的互动式教学模式、体验式教学模式以及调研与案例相结合教学模式,对传统的教学方法进行改革和创新,以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2.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发挥着主渠道作用。但当前以问题为核心的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模式阻碍了教学效果的不断提高。朋辈心理辅导模式不失为一种解决问题的新视角。本文以朋辈心理教育理念为指导,论述了"分组与选拔——基础知识培训——实际操作与案例分析"辅导模式的教学设计方案。  相似文献   

3.
为了考察发展性咨询理念指导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教学效果,采用课堂实验法,将被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对实验组采用发展性咨询理念指导下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模式,对对照组则采用原有的填鸭式心理健康教育课模式。课程结束后,通过学生对课程价值、教学方式、教学内容和实际助益四个方面的反馈评分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与填鸭式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相比,发展性咨询理念指导下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模式有明显的积极效果。  相似文献   

4.
参与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为了发挥其主渠道作用,要从学生实际需要思考课程内容、教学方法与教学途径等。在研究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特征的基础上,从调研、学生参与备课、丰富教学资源、参与教学、参与命题、参与教学评价六个方面详细论述了参与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的应用,并深入分析教学可能出现的问题及注意事项,并详细探讨了参与式教学法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良性使用的保障条件。  相似文献   

5.
随着慕课教学的发展,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慕课教学应运而生,也产生了一些教学问题,如何提高这门公共基础课的慕课教学效果,对提升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具有普遍意义。所以从规划慕课教学所占比例、进行统一的教学设计、改善慕课平台的管理水平、提高心理教师慕课教学能力等方面,来探析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慕课教学模式,以促进心理健康教育慕课教学模式发挥实效。  相似文献   

6.
《考试周刊》2016,(53):148-149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是高校对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塑造健全人格,挖掘心智潜能,指导人际交往的主渠道、主阵地,但它的实效性经常受到人们的怀疑,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一直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在该课程中应用情感教学模式,对增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教学效果,提高大学生整体的心理素质,起着重要作用。本文从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存在的问题入手,在诠释情感教学模式内涵的基础上,提出情感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7.
思想政治教育课的情感教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红岩 《考试周刊》2008,(1):111-112
思想政治教育课现状不容乐观,面临改革,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要把思想政治教育课与情感教学相结合.本文从情感及情感教学的含义入手,探讨了情感教学原则在课堂教学中的作用、教学中不容忽视的心理虐待现象和如何在新课程标准下的教学中发挥情感作用提高教学效果等问题,说明了情感参与教学模式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所以思想政治教育课中教师要用自己的积极的情感情绪去诱发和激励学生的情感情绪,营造良好的课堂气氛,才能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8.
心理健康教育课作为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重要途径之一,在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整体结构中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当前,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虽然有了一定的进展和成效,但仍然面临着专业师资缺乏、课堂教学活动缺乏有效性等问题.大部分心理健康教育课从课前预设到课上实施再到课后反思的过程中普遍表现出主题空泛、目标模糊、环节混乱、内容与目标脱节等不足,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心理健康教育课对学生身心成长应有的促进功能.  相似文献   

9.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是高校对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塑造健全人格,开发心智潜能,指导人际交往的主渠道、主阵地,但它的实效性经常受到人们的怀疑,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一直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文章主要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模式予以探究和解读,主要涉及教学模式的目标、路径和方法、评价以及该模式的特点。形成具有科学有效教学体系、教学方法、互动技术和考评标准,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成为学生体验情感、塑造人生、完善自我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0.
当前,心理问题已成为高校学生健康学习和生活的障碍,而心理健康教育课单一的"填鸭式"的教学模式达不到预期的教学目的。基于此种情况,本文以分析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中存在的教学问题为基础,探讨了活动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步骤,以期为大学生健康心理的形成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1.
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方式无法达到使广大学生受益、被多数学生接受的目的,而成功心理教育以生动、体验式的教学方式更易被大学生接受。成功心理学的教育目的是使大学生实现自我接纳、自我探索与自我完善,这一教学目标能较好地从根本上解决大学生的心理问题。为了验证大学生成功心理教育的效果与可实施性,对某高校的1 023名大学生进行了32个课时的教学实践。结果表明:成功心理教育能够显著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这为成功心理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理论和数据支持。  相似文献   

12.
通过文献资料法和调查法,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心理健康教育问题进行了研究.研究发现,大学生在学习、就业、人际关系和情绪、情感等方面存在一些心理问题.为了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高校应重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校园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的心理教育环境;开设专门心理咨询机构,加强心理咨询师资队伍建设;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通过...  相似文献   

13.
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高等学校面临的一项重要任务。学校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引导大学生保持健康向上的心理状态,切实帮助大学生解决实际问题,认真做好大学生心理咨询工作和心理健康测评工作,努力构建和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体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队伍建设。  相似文献   

14.
左蔚琳 《科教导刊》2020,(2):170-173
新时代背景下,部分大学生存在一定的心理健康问题,开展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势在必行。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德育既有区别又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应充分发掘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德育功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一方面能够提升高校大学生的心理素质,使其人格健全发展,另一方面将有效提高高校德育的教学效果,从而形成良性循环。新时代背景下应采用"医学+德育"混合双模式;心理发展和心理补救两手抓;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程;营造良好校园环境;做好心理危机干预、跟踪以及监控工作;加强心理咨询工作者队伍建设;做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调研工作的方式来保障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德育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15.
高职院校的大学生作为中国高校学生中一个特殊群体,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本文通过对河北省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现状及心理健康教育状况的调查分析,提出高职院校应完善心理健康教育教学体系,全面开展心理咨询与辅导,注重教育方法的灵活性,加强心理健康教育的师资队伍建设,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互配合。  相似文献   

16.
当前大学生面临着激烈的社会竞争和严峻的就业形势,使得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越发突出。对学生进行全面的心理健康教育,不仅包括心理课程讲授,还要完善思想政治教育、拓展心理健康教育的活动形式、建立全方位的心理监测及教育体系。这样才能为国家培养身心健康的人才。  相似文献   

17.
如何科学构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教学体系,切实做好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是高校学生思政工作主要任务之一。文章基于行动导向教学法,在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独立解决实际心理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吕利敏 《科教导刊》2020,(3):171-172
由于当代大学生常存在各种心理问题,因此高校都积极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并结合积极心理学内容对教育模式进行有效改革.在积极心理学视阈下,需要转变传统教学观念,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活动相结合,不断完善大学生的自我人格,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19.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已得到高校的普遍认同,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的建设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成败息息相关.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当前在定位、内容设计、评估上存在一定的问题,结合积极心理学倡导的理念,从构建课程体系的积极方向、丰富课程内容、改进教学模式、建立多元、动态的评估标准等几个方面来建立积极、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体系.  相似文献   

20.
李田 《成才之路》2022,(1):49-51
近年来,社会各界对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愈发关注.因此,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顺势而变,适应社会需求,创新教学方法.文章主要从职业导向入手,分析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面临的困境,并探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学改革的可行路径.要探索建立心理协同育人体系,加强对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教育,探索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模式,在大学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