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目前的动画电影已经成为一种文化主流,随着动画电影数量的快速增长,人们已看到动画电影在全民消费时代的无限潜力。在美国、日本的动画电影持续冲击国内动画市场的情况下,《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的超高票房成为国产动画电影的一次创新,深入研究并分析该片中所包含的中国元素。  相似文献   

2.
21世纪以来,追光动画电影生成渐成规模,呈现出独树一帜的表达范式与审美风格。首先,依靠中国传统文化建构新的动画内容,对传统神话和民间故事进行解构与重塑,在新的神话宇宙下展开现代化书写。其次,动画美学表达范式向中国传统绘画与外来文化取经,借助一些中外文化符号构建追光动画的审美情趣,凸显民族审美意蕴,开创了国产动画电影的新国风、新国潮,为国产动画在新世纪的崛起提供了实践参照。  相似文献   

3.
分析我国动画电影制作的现状,指出国产动画电影的主要创作偏差在于受众定位低幼化、民族内涵挖掘不力、重教化轻娱乐、人物性格塑造欠缺等。结合国外成功经验,提出我国动画电影创作的改进思路。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国产动画电影数量增长迅速。但是,国产动画电影低幼化现象依然存在,儿童依然是其主要观众群体,而且儿童并没有形成主动的动画电影消费习惯。这些状况严重阻碍了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今后,打造全年龄动画电影、打造动画电影品牌,并培养儿童的动画电影消费习惯,将是国产动画电影主要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产动画电影不断发展,许多富有中国传统文化特色的国产动画电影逐渐打开了国外市场,具备了较高的国际知名度。在电影字幕翻译中如何将中国特色文化负载词进行高效翻译是推广国产动画电影以及传播中国文化的关键。本文以翻译目的论三原则为指导,分析国产优质动画电影《长安三万里》字幕中文化负载词的英译文,旨在为国产电影字幕翻译提供借鉴,提高翻译质量,更好地促进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相似文献   

6.
电影自其诞生之日起,便与商业性紧紧联系在了一起。文章通过分析国产动画电影在商业化背景下的流变、商业化冲击所带来的影响及国产动画电影目前存在的问题,为国产动画电影的发展提出一些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7.
以动画电影《西游记之大圣归来》作为范例,可以看出当前国产动画的进一步发展有赖于发展思路上的整体创新,尤其是在创意层面和审美层面的创新认识、思考与实践。在创意层面应结合当前社会大众欣赏口味需求,注重传统文化基础上的有效创新。在审美层面上应注重结合当前受众审美实际需求状况,兼顾传统与现代、整体与局部不同的审美需求和审美层次。  相似文献   

8.
近些年来,我国优秀的动画电影层出不穷,动画电影产业产值不断提高,发展前景与空间进一步扩大.衍生品作为动画电影产业链中的关键一环,不仅可以紧密联系起产业链中的各个环节,还能通过打造IP、进行多种商业模式的融合来提高动画电影的品牌竞争力和市场收益.分析当前市场上我国动画电影衍生品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究相应的解决对策,对完善...  相似文献   

9.
新时期,我国国产动画电影市场日渐繁荣,但繁荣背后也存在着诸多问题,不利于国产动画电影市场的长期发展.本文简要分析了国产动画电影市场市场化不足、受众面单一、三维技术不成熟及缺乏系统营销等方面的问题,并针对性的给出了解决对策,旨在促进国产动漫电影市场的长远发展.  相似文献   

10.
宫崎骏动画电影的特色在内容、内涵、技巧、视角及语言等方面都非常鲜明。宫崎骏动画电影中几乎没有板起脸来讲道理的情节,而更多是通过一个年幼的主角不断成长的过程来引起人们的思考。这正是中国动画电影需要学习和改进的地方。通过对宫崎骏动画电影特色的深入探讨,认为中国当代动画电影主要存在受众定位不明确,人文主义精神缺失,缺乏民族特色和时代特色等问题。解决这些问题则只能从明确受众定位、发掘民族特色等方面着手,还应该在传统文化的资源宝库中进行深入挖掘,打造出既具有民族特色又具有世界性影响的动画电影作品。  相似文献   

11.
国产动画的发展与进步已是不争的事实,然而我国动画产业依然还存在很多发展的误区,透过杭州动漫展,可明显的感到国产动画对民族风格的舍弃、对国外动画制作手法的盲目跟风、以及现代营销模式转型的不成熟。本文将结合这些问题以及中国动画自身的情况,谈谈国产动画如何走出一条健康的、有利于自身可持续发展的特色化道路。  相似文献   

12.
本文立足于动画民族化建构过程中应如何解决具体现实问题的探讨,阐述中华民族诗性艺术精神如何在动画作品中合理运用。分析了大众文化给中国动画产业带来的影响,以及动画作品民族化特质缺失的原因,以拓展民族化动画之路为目的,提出了走民族之路所应具有的观念和心态,并对创作方法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相似文献   

13.
三维动画电影是技术与艺术的结合,绚丽的画面深受年轻群体欢迎.近年来,动画电影的发展呈现良好的态势.在影院建设方面,同样也保持着高速增长,为三维动画电影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展现舞台.虽然国内三维动画电影与国外相比还有一定的差距,但是创造具有中国特色的动画电影精品一定能提升中国动画电影业的竞争力.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中国动画电影迷失在对美日动画的模仿之中,不仅在艺术形式上没有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在叙事上也越来越丧失其应有的民族个性。坚持民族化叙事是当前中国动画在竞争日益激烈的动画市场上制胜的法宝。为此,动画创作者要善于从民间文学取材,并深挖其民族文化内涵;要按照现代人的思维方式,实现传统文化元素的当代转化;要实现民族化与国际化的统一;还要善于借鉴中外优秀动画电影以及中国传统文学的叙事策略,并“化”为己用。  相似文献   

15.
德国是欧洲动画发展非常好的国家。动画产业的壮大离不开原创动画短片的制作和发展。许多德国动画短片选材严谨,寓意深刻,很有教育意义。多次获得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和提名,在世界各地动画迷中有着极高的声誉。《平衡》《红兔子》《快递包裹》就是其中的代表作,深入研究学习这些动画片的成功经验,将对我国动画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一部动画片的成功与否关键在于角色的演绎是否到位,动画角色需要展现出个性的招牌动作才能给观众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了达到这个目标,动画工作者不仅需要了解角色的运动特征,还要从观众的角度出发,以知觉感受把握角色运动的规律,再通过寻找众多优秀动画片中角色运动的共性,塑造全新的动画角色。  相似文献   

17.
德国抽象动画电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1920-30年代,在德国产生了抽象动画电影。本文就它的代表作家和作品,分析其背景、特征和意义,以及所运用的各种技巧及其效果,指出它对于电影的基本元素即影像和结构的探索、从内容到形式的重心转移和对电影本质的认知。这体现了电影艺术的自觉意识,并接受了中国传统长卷绘画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动画角色设计作为动画片制作的核心部分,关系到一部动画片的成败。国内绝大多数动画角色设计课程缺乏对学生策划意识的引导,从动画角色设计的相关基本要素入手,结合国内外经典影片的案例分析,概括、总结动画角色策划必要的基本要素,以理解策划角色的基本内容。提出了“角色创作,策划先行”的观点,试图引起国内高校对动画角色存在“重设计、轻策划”现状的思考。  相似文献   

19.
Spatial skills necessary to design and analyze orthographic drawings are sometimes lacking in students. This study investigated whether computer animated graphics which replicate mental images of rotation and dimensional transformation would be useful in the development of spatial skills. Subjects viewed films of three architectural types of graphic representations. In both color and wire frame form, rotating to top and side views, and changing from three to two dimensions. Results indicated that viewing the animated images did have a significant effect on increasing orthographic but not mental rotation test scores. The order in which subjects viewed the films significantly affected their orthographic scores. Furthermore, viewing wire frame images first had a significantly negative effect on subjects’ first mental rotation score.  相似文献   

20.
由于出口船舶建造容易受到各种因素影响,且我国出口船舶仅凭国内较低廉的劳动力成本参与国际造船市场竞争,面对国际造船市场竞争的日趋白热化,严格控制出口船舶成本费用就成为国内造船企业提升利润总额、提升企业竞争力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