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由古至今,世界各个民族特有文化之间的差异或多或少地影响着跨文化交际,因此,必须正确认识和理解各民族语言中因世界观、思维模式、习惯等不同而形成的定型,扫除跨文化交际中的各种深层文化障碍,使交际顺利进行。本文着重阐释了民族文化定型的概念及其在文化、认知空间的内涵,使人们更好地理解其他民族文化,让外语学习更加轻松、高效。  相似文献   

2.
文化定势是跨文化交际中一种普遍存在、不可避免的认知方式,它是直接影响交际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基于高校学生对文化定势和跨文化交际认知的调查,分析文化定势对跨文化交际产生的影响,尝试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提出解决办法,以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跨文化交际。  相似文献   

3.
顾芳 《考试周刊》2007,(20):76-77
语言是文化的写照,外语学习的最终目的在于跨文化交际。外语教学应以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为目标,将语言学习和文化汲取相结合,使文化知识逐渐渗透到学习者的日常交际行为中,以切实提高其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4.
匡洁 《文教资料》2014,(25):56-57
外语课堂的跨文化性要求外语教师与外语学习者具备跨文化认知及跨文化应用能力。跨文化认知的复杂性、教材和课堂环境的限制性,导致外语课堂跨文化教学陷入困境。戏剧教育可以把抽象的文化具体化,把跨文化学习转化成跨文化实践,使跨文化交际成为可能。本文从外语课堂的跨文化性出发,阐述戏剧教育的基本理念及其在外语教学研究中的应用历史与现状,探讨戏剧教育在外语课堂中的作用与应用方式,试图探索外语课堂跨文化学习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
当前,外语学习不仅是语言基础知识的学习过程,也是拓宽学习者知识面,了解不同文化的过程。英语学习兼备工具性和人文性,更要求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能够具备高度的跨文化敏感度,能够包容不同文化间的差异性。越来越多的教育者和学习者逐步意识到外语学习中跨文化敏感度的重要性。文章简要介绍跨文化敏感度的内涵及国内外研究趋势,旨在探究跨文化因素对外语学习者的影响,以探求更为有效的跨文化交际策略。  相似文献   

6.
结合当今外语教学与外语学习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基于学习理论的发展以及外语文化习得的认知特征,提出培养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策略——情境创设,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一策略选择的依据、原则及其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7.
陶涛 《双语学习》2007,(9M):21-21,23
结合当今外语教学与外语学习中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基于学习理论的发展以及外语文化习得的认知特征,提出培养和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策略——情境创设,并进一步探讨了这一策略选择的依据、原则及其实践效果。  相似文献   

8.
在外语教学中,文化教学是必不可少的。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并使之发展成为一种跨文化交际能力。学习外语必须同时学习与之相关的文化,这已成为广大外语工作者的共识。笔者认为,中学英语教学一定要与英语文化教学相结合,英语教师不可能也不应该割裂英语教学中的语言与文化内容。一、进行文化教学的意义1.文化的定义。文化本身包括知识文化和交际文化。知识文化指的是那种两个文化背景不同的人进行交际时,不直接影响准确传达信息的语言和非语言的因素;交际文化指的是那种两个文化背景不同  相似文献   

9.
解读跨文化交际中文化休克现象对高职外语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文化休克是跨文化交际过程中存在的一个普遍现象。抓住文化休克的本质、具体成因并积极寻求对策,以优化高职学生外语学习过程和效果,提高跨文化交际能力。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跨文化交际日益增加 ,时代需要跨文化交际能力 ,对学习外语的人来说尤显重要。没有跨文化交际能力 ,从某种程度上说 ,外语学习就失去意义。实践证明通过对比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并了解跨文化交际的含义、探讨跨文化交际中的应注意的问题以及如何掌握跨文化交际的技巧 ,是提高外语学习的重要手段  相似文献   

11.
外语教学中的文化教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不同的语言代表着不同的文化,学习一种外语的同时也在学习这种语言的文化。因此,外语教学不应只停留在语言因素本身,而应引导学生深入地了解和学习目标语的文化知识。文化教学应当包含在语言教学的各个环节之中,只有语言知识与文化背景相结合才能使学生更好地习得语言本身。  相似文献   

12.
本文是燕山大学高教课题“外语教学知识·能力·素质三合——培养模式”的前期研究结果,主要是对外语教学过程中知识·能力·素质三合——培养模式的前瞻性理论探讨,其核心是有关21世纪高等学校如何培养学生的外语综合素质,包括语言素质和文化素养两大部分。全文由四部分组成:①外语教学现状分析;②关于借鉴国外教育学界主流教育模式问题;③外语学习中的文化因素;④外语学习策略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万宗琴 《文教资料》2005,(29):88-89
发展交际能力是语言教学的主要目标,而文化差异是跨文化交际的障碍,所以在英语教学中要加强文化渗透。本文将从以下三个方面论述文化渗透在英语教学中的作用: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丰富课堂教学的内容、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弥合文化差异,促进沟通交流。  相似文献   

14.
二语习得研究是当今外语教学研究的热点,其主要焦点在于如何提高二语习得的绩效。影响二语习得绩效的因素较多,包括语言学习能力与学习策略、认知方式与学习动机、性格与情感、年龄与性别、文化背景与母语水平等。本文研究的重心,在于分析学习者的文化背景与母语思维的对二语习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语言是交际的最重要的手段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 ,任何语言都是某种文化的反映 ,是文化的传播工具 .语言有着深刻的文化内涵 ,不同文化间存在文化差异 ,这些差异必然会影响语言的教与学 ,只懂语言而不懂文化 ,结果就是“只见树木不见林” .只有把文化背景知识融合到语言教学中去 ,才能完全理解和正确使用所学语言  相似文献   

16.
20世纪80年代后期,认知心理学家提出学习的情境认知性理论。他们认为知识是工具,工具只有在运用中才能被把握和理解。这一观点同样适用于外语知识的学习。另外,外语学习是文化的适应,而文化存在于社团。根据这种理论作者认为:外语教学应尽可能创造语言使用的真实情境,只有这样,语言学习者才能向说母语者的角色迁移。  相似文献   

17.
With the trend of globalization and the diversity of culture,language learners should improve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competence in the flexible culture atmosphere.Especially,they should be aware of the importance of cultural identity in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On the basis of theories on intercultural communication study and second language acquisition,it will discuss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ultural identit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by analyzing the case study of language and culture learning experiences.  相似文献   

18.
不同的民族有着不同的社会文化背景,学习一种外语必须了解这种语言所承载的文化.文章论述了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认为学习者在学习英语过程应自觉培养文化意识,达到文化理解,并从听、说、读、写、译等方面强调了文化导入的重要性,提出了文化导入的若干方法及其内容.  相似文献   

19.
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的飞速发展,社会对跨文化交际能力强的人才需求不断增长。培养学生自觉的跨文化意识、提高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已成为高职高专教育的培养目标之一。电影作为独特的文化载体,自身承载着丰富的语言和文化信息,能带给观看者经久不忘的文化体验。因此,在外语教学过程中,教师将电影纳入外语教学体系,运用文化体验和体验式学习的理论成果,通过有效的教学设计,可以使电影教学成为培养和提高学生跨文化交际能力的有效途径,从而达到外语教学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20.
语言·文化·外语教学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化移情在外语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只有引导学生认识中外化模式的差异性和共同性,帮助他们自觉地进行化移情,才以使他们更好地理解所要学习的语言内容,并有效地接受这些语言,从而取得最佳的外语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