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中和反应是指酸与碱作用生成盐和水的反应。它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实验,在中考中常作为一个重要的考点出现,下面以氢氧化钠和盐酸为例谈谈在中考中的应用。一、指示剂的选择氢氧化钠与盐酸发生中和反应时,因为现象不明显,所以反应中要借助指示剂的颜色变化判断反应是否恰好完成。1.选择酚酞试液作为指示剂为使中和反应现象更明显,可选择酚酞  相似文献   

2.
中和反应虽不属四大基本反应类型,但在中考题中占有较高的比例.现对氢氧化钠溶液与盐酸的中和反应实验的有关疑难问题剖析如下.  相似文献   

3.
中和反应的概念、实质及应用是中考命题的热点,主要考查判断中和反应的发生、中和反应过程的变化,特别是中和反应用于生产、生活实际,考查学生利用所学知识分析探究问题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1.指示剂与中和反应在中和反应的溶液中加入指示剂,是指示中和反应进行程度的常用方法.往滴有酚酞溶液的NaOH溶液中滴加稀盐酸时,应边滴加边振荡,当溶液刚好由红色变为无色时,即为该反应的终点.例1在实验室用15 mL NaOH溶液和稀盐酸进行中和反应实验.  相似文献   

5.
酸碱的中和反应是我们学习化学的重点和难点,也是中考命题的常青树.现将有关中和反应知识要点和考点分析梳理如下,供参考.【知识梳理】1.特点:反应物是酸和碱,生成物是盐和水.中和反应是放热反应,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需要注意的是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如CuO+H2SO4=CuSO4+H2O;CO2+2NaOH=Na2CO3+H2O等就不属于中和反应.  相似文献   

6.
复分解反应几乎都发生在水溶液里,其实质是离子的重新结合.如果同一反应体系内存在多个复分解反应(指常见的酸碱盐之间发生的反应),那么这些反应会先后发生.一、在碳酸盐溶液和碱溶液的混合液中加入酸溶液,中和反应优先发生例如,在氢氧化钠和碳酸钠的混合液里加  相似文献   

7.
一、指示剂与中和反应 例(2005年江西中考题)如图所示,小田同学在进行酸碱中和反应的实验时,向烧杯中的氢氧化钠溶液滴加稀盐酸一会儿后发现忘了滴加指示剂.为确定盐酸与氢氧化钠是否恰好完全反应,小田从烧杯中取了少量反应后的溶液于一只试管中,并向试管中滴加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振荡,观察到酚酞试液不变色.于是,她得出“两种物质已恰好完全中和”的结论.  相似文献   

8.
酸碱中和滴定是要求较准确的实验,我们在做这一实验时关键要做到两点:(1)准确测定参加反应的两种溶液的体积;(2)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伞反应.而滴定终点的判断则是通过酸碱指示剂颜色的变化来判定的.所以,在具体的酸碱中和滴定中,酸碱指示剂的正确选择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9.
卤素与水能发生两种平行反应,即置换反应和水解反应。笔者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阐明了卤素与水反应的实质受溶液pH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酸碱中和滴定的关键:一要准确测定出参加中和反应的酸、碱溶液的体积,二要准确判断中和反应是否恰好完全反应.  相似文献   

11.
溶液中发生的复分解反应大多数是在酸、碱、盐之间进行的,而酸、碱、盐都是电解质,在溶液中都能电离出离子。囚此复分解反应的实质,实际上是电解质在溶液中发生的离子问的互换反应。如果参加反应的电解质易挥发,难溶于水,难于向溶液中提供足够数量的离子,致使复分解反应有的不能发生。如果参加反应的电解质难挥发,易溶于水,  相似文献   

12.
“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的新授课已经把酸碱反应实验现象、原因分析、反应实质、反应的应用等介绍给学生,但对解决酸碱反应后溶液中溶质的成分等相关问题还没有形成思路和方法。本课意在帮助学生学习“酸和碱的中和反应”知识后进行应用和提升,使其初步掌握化学反应后溶质成分分析和验证的方法。  相似文献   

13.
一、指示剂的作用 酸碱中和反应的实质为H^++OH^-=H2O,外观上没有明显的现象,推测不出反应进行的程度,因此必须借助于酸碱指示剂的颜色变化确定中和反应的终点,常见的指示剂与其变色点为:  相似文献   

14.
李子栋 《衡水师专学报》1999,1(2):115-116,80
卤素与水能发生两种平行反应,既置换反应和水解反应,笔者从理论和实验两个方面阐明了卤素与水反应的实质受溶液pH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例1 中和反应在日常生活和工农业生产中有广泛的应用,某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在老师的指导下对酸碱中和反应进行了探究.提出问题能否用碳酸钾溶液验证硫酸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中和反应.实验药品稀硫酸、稀氢氧化钠溶液、碳酸钾溶液.实验仪器试管、滴管、10mL 量筒等.设计方案并实验  相似文献   

16.
中和热是酸碱在稀溶液中发生中和反应生成lmol水时所放出的热量,这里的稀溶液一般要求酸溶液中的C(H^*)≤lmol/L或碱溶液中的C(OH^-)≤lmol/L。这是因为如果在浓溶液中,即使是强酸或强碱,由于得不到足够的水分子,因此也不能完全电离为自由移动的离子。在中和反应过程中会伴随着酸或碱的电离及离子的水化,电离要吸收热量,离子的水化要放出热量,不同浓度时这个热量就不相同,所以中和热的数值就不相同,这样就没有一个统一标准了。  相似文献   

17.
多种离子在溶液中可能发生“平行反应”,又可能发生“竞争反应”两种情况,“平行反应”主要指多个反应相互间没有影响可同时进行;而“竞争反应”是指由于反应能力不同,多个反应按一定的先后顺序逐步进行.化学反应的先后规律一般是按“先中和、后氧化、再其它”的顺序进行,现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中和反应是一类特殊的复分解反应,其特点是反应物必须是酸和碱,产物是盐和水.它是中考化学的热点和重点之一,为帮助学生了解该类考题,现从四个方面将该类考题详细解读如下: 1考查对概念的理解 准确理解中和反应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1)认识该反应的实质为:H OH-=H2O (2)酸和碱之间的反应通常为中和反应,如:NaOH HCl=NaCl H2O (3)有盐和水生成的反应不一定是中和反应.  相似文献   

19.
"中和反应"是初中化学学习的重点,同时也是中考化学热点之一,有关"中和反应"的考题在近年来的中考中频频出现,它们从不同的视角、以不同的形式对中和反应的内涵进行了考查,体现了命题的灵活性和新颖性,现例析几题,供大家参考.例1 向盛有10mL 稀盐酸(其中滴有少量紫色石蕊试剂)的烧杯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用 pH 计(测pH 的仪器)测定溶液的 pH,所得数据如下.请分析并  相似文献   

20.
一、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是复分解反应的特例,特指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同时放出热量.其实反应生成盐和水的除此之外,还有某些金属氧化物与酸反应、某些非金属氧化物与碱反应均生成盐和水,这些都不属于中和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