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辛亥以后的袁世凯与康有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华腾 《历史档案》2003,2(3):107-111
袁世凯与康有为是清末民初政坛上的重要人物,清末尤其是维新变法时期两人的关系,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如戴逸的《戊戌年袁世凯告密真相及袁和维新派的关系》、张华腾的《康、袁交往与戊戌维新政治格局》、杨天石的《康有为的联满倒袁计划》等文章中均有阐述,  相似文献   

2.
赵文清 《兰台世界》2007,(10S):63-63
袁世凯是20世纪初中国家喻户晓的人物,他的肖像曾随着“袁大头”进入中国的干家万户。作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正式的总统,袁世凯是最具争议的历史人物之一。有人说他是窃国大盗,专制独裁,也有人说他早年参加维新,支持变法改革,是一个具有新思想的人。无论评价如何,袁世凯在中国近代警察制度史上却是一个不能不提的重要人物。[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正>一、梁启超与维新变法维新变法是梁启超一生中最为重要的政治行动与政治事件,作为康有为最为重要的学生、助手、战友,梁启超在维新变法的过程中一直起着十分积极的作用。同时维新变法也成为梁启超思想形成的关键事件。1895年,梁启超与康有为在北京发起了著名的"公车上书"运动,开启了维新变法运动的序幕。1896年梁启超在上海主编《时务报》,宣扬"变法图存",为维新变法做思想  相似文献   

4.
人们一直认为袁世凯是1898年戊成维新的“叛徒”,但可能并不知道戊戌维新没能实现的大多数改革内容,后来是在袁世凯的手中实现的。袁世凯并不止于此,他还和其他力量一起推动改革升级。  相似文献   

5.
李广超 《兰台世界》2016,(12):95-98
宋恕是晚清维新思想家,其变法观点不同于同时期的康有为、梁启超等其他维新思想家,宋恕的维新变法思想是一种自下而上的渐进式变革思想,重视民本,关注下层民生,强调变法的实际效果及可行性。这种务实的思想特色形成与浙东学术传统有不可分割的渊源关系。  相似文献   

6.
刘光第先生(1859—1898年),字裴郦,四川富顺赵化镇人,是清末维新变法的爱国“戊戌六君子”之一。1984年7月30日,胡锦涛曾在《人民日报》撰文盛赞“林则徐、邓世昌、洪秀全、孙中山、谭嗣同、刘光第六人是中国近代史上爱国主义的代表人物,谭嗣同、刘光第先生是奋力图强革新的慷慨志士”。  相似文献   

7.
正翁同龢,生于1830年,卒于1904年,江苏常熟人,在朝为官40年,曾先后任同治、光绪皇帝老师。为官清廉,力助光绪皇帝维新变法,被誉为"中国维新第一导师"。变法失败,翁同龢被贬回常熟老家,从一品大臣变成一介布衣,且受到地方官吏的监视,晚景十分凄凉。然而,他勇于改革,对新时代的探索精神却永留人间。  相似文献   

8.
我国白话文报刊是在清末维新变法的高潮中创办的。1897年10月在上海出版的《演义白话报》,《蒙学报》是目前知道的最早的白话报。随后,裘廷梁创办的《无锡白话报》是当时影响较为广泛的一张白话报。随着维新变法的失败,这些报刊很快停刊。资产阶级革命派在逐步走上政治舞台的过程中,不少人注意到要发动下层社会广大群众参加革命斗争,因而也创办了不少白话报。1900年至1905年间,曾先后出版过《杭州白  相似文献   

9.
创办于1887年的广学会以书刊为媒介、以中国文人学士为对象,介入维新变法、新政等晚清政治改革运动,开展对华文化传播活动,企图“自上而下”地影响整个中国,就其影响力及出版物数量而言,是彼时西方在华出版会社中名副其实的翘楚。在清末二十四年的对华文化传播活动中,广学会经历了由初创时期的冷寂,到维新变法期间的兴盛,再到新政阶段逐渐走向衰微的曲折轨迹,始终受到中国政治社会发展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自由与自爱     
前一段时间,看到有的文章和电视里的讲话中说:慈禧太后是“优秀的政治家”“出色的政治家”了,袁世凯也是好人了;溥仪在当伪满洲国的傀儡皇帝时,背地里对日本人发过牢骚,说过不满的话,因而当时也是爱国的了;周作人在日本人占领下任伪华北政委会常委兼教育总署督办等敌伪要职也不是当汉奸了,如此等等。慈禧太后“出色”了,“优秀”了,那中国伟大的民主革命先驱孙中山先生就不优秀了,他领导的伟大的民主革命就搞错了。表面上支持维新,背后出卖戊戌变法的袁世凯是好人了,那戊戌变法就错了,谭嗣同等六君子的头就该在北京菜市口砍下来了。袁世凯…  相似文献   

11.
1898年发生的戊戌变法是中国近代历史上一次大规模的政治革新,符合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趋势。自6月11日光绪皇帝下达“定国是谕”开始,至9月21日慈禧太后重新训政,下令逮捕康有为等维新人士,幽禁光绪,变法总共经历了103天。当时澳门的《知新报》称其为“惊天动地、千百年未有之事,波涌云连,忽起忽落”,形容变法自上而下,迅猛异常,但真是忽起忽落吗?  相似文献   

12.
国家博物馆藏梁启超相关重要信札四通:李端棻为梁启超面见张之洞所写举荐信一件,梁启超分别致江标、罗惇曧(或为潘博、杨度)、汤觉顿亲笔信共三封。四封信揭示了不少鲜为人知的历史事实,有的甚至改变已有认知。李端棻促成了1896年底梁启超与张之洞的会面,并且作为梁启超的政治引荐人,深度参与了戊戌变法,实为维新功臣。1897年,梁启超受湖南变法人士江标等人邀请,入湘任时务学堂中文总教习,在湘为变法做舆论准备。武昌起义后,康梁提出"虚君共和"主张,为此与昔日政敌袁世凯谋求合作,并在信札中准确预言武昌起义后清廷命运;袁世凯任大总统后,梁启超于1912年10月回国,支持共和,谋求推动合并进步党,与国民党抗衡。本文通过对四通书信的解析,有助于更全面、更准确认识相关历史。  相似文献   

13.
梁明星 《新闻世界》2011,(12):138-140
清朝末年,内忧外患。“维新变法”掀起了中国的救亡图存运动。维新派办报宣传变法主张,揭开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次办报高潮。其中,一批赴日本留学的学生们的表现尤为出色。他们办报纸,译杂志,介绍国外的先进技术和知识,对国内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本文重点介绍其中的代表之一《游学译编》,并由此作出分析和阐述。  相似文献   

14.
十九世纪末叶,以康有为、梁启超为首的变法维新运动,逐渐成为当时的政治主流,使“湖南成为最富朝气的一省”。湘学报和湘报就是在这个运动高潮的时期,先后在长沙创办的。它是湖南维新派的言论阵地,是宣传维新变法、提倡向西方学习的前哨。维新前夜中日甲午战争以后,清政府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接踵而来的是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突起,全国震动。当时具有爱国热忱的维新志士,不满清统治  相似文献   

15.
梁启超是中国近代史上一位著名的启蒙思想家,也是近代目录学的开拓者。他把目录学与学术研究紧密结合,主张用目录学手段著书立说,鼓吹维新变法,开启民智,宣传救亡图存思想,为维新变法提供理论依据。他的目录学思想突破了传统的书目分类体系,建立了一套较为完整的近代目录学思想体系,促进了目录学自身的发展,在近代史上具有开辟先锋的作用。  相似文献   

16.
梁启超办刊     
梁启超办刊在我国近代期刊史上,梁启超(1873—1928)是个很有影响的人物。作为著名的资产阶级维新派领袖之一,他办刊主要是宣传维新变法的主张。1895年,为推动维新变法,他的老师康有为创办《中外纪闻》杂志,他担任主要撰稿人,介绍西方资本主义,力倡变...  相似文献   

17.
<正>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我国出现的变法图强维新思潮,在我国近代史上曾产生过巨大的影响.它搅动了封建统治的一潭死水,激起了一层层救国浪花.其中,对我国图书馆事业的发展,也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我国的藏书事业,正是在这一时期由保守开始过渡到开放的.维新派在寻求自强富国的种种探索中,一开始就意识到了人才的重要性.他们认为,"欲振中国,在广人才",因而他们大力鼓吹兴办文化教育事业.把废除八股科举、兴办新学,建立各种强学会,建立开放的藏书楼等作为维新变法的重要内容.众所周知,我国古代的官私藏书,不是只供达官显贵阅读,就是只供藏书者本人阅读,对外根本不开放.显然,这样的藏书根本不适应维新派广育人才的需要.因而他们中的很多人,在宣传维新变法的同时,也为打破传统的藏书方法奔走呼吁,甚至亲自实践,郑观应、李端棻、康有为、梁启超等人,都是其代表人物.而王韬等香港派的维新人物,不但是维新改良的先驱,也是大力提倡建立公开阅览的藏书楼的早期人物.王韬原名王利宾,1828年生于苏州甫里,1862年以通太平天国罪被清政府追捕而逃往香港.他曾先后到过英、法、俄、日等  相似文献   

18.
段颖惠 《编辑之友》2016,(6):100-103
维新时期借助大众传媒的信息传播,向广大受众传递了救亡图存的变革思想,对少数精英分子产生了积极影响,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变法运动的发展.不可否认,对大多数受众而言,维新时期的信息传播并未使其受到触动.相反,不少人对维新变法和新式媒介诋毁拒斥,攻击责难,使得在近代中国初次登台的大众传媒,并没有达到引领社会舆论,推动变法改革的目的.  相似文献   

19.
维新变法时期,谭嗣同积极在理论上、行动上参与变法活动。并且在吸收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仁学"哲学。谭嗣同的"仁学"思想,在解放思想、冲破封建思想网罗等方面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0.
“苏报”创刊于1897年,创刊时曾向上海日本领事馆注册,托为日商的报纸。1899年,原主无意经营,决定转让。这时,曾任江西铅山知县因教案落职的官僚知识分子陈范,正在上海,颇想“以清议救天下”,就买下了这张报纸,作为“主持清议”的舆论机关,延汪文溥担任主笔。当时,维新运动刚刚失败,康梁等亡命海外继续鼓吹变法。“苏报”在陈范的主持下,非常同情维新党人的遭遇,支持他们的变法主张,斥责“逆后贼臣”不遗余力。1899年保皇会成立后,“苏报”又追随知新报”“清议报”等保皇派报刊之后,大倡保皇立宪之说。“时人多以康党目之”。是那一时期的一份公认的亲保皇派的报纸。 1900年以后,由于中国资产阶级的成长,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形势有了新的发展。以孙中山先生为首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也逐渐地壮大了起来。他们在国内运动新军会党,扩大革命组织,发动武装起义;在国外也以日本、香港等地为中心,展开了广泛的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