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正你老我老?大师选女朋友的标准就是"漂亮""年轻"和"腿长"。至于个性如何、知识程度如何,他一概不管。他说:"我就是不要老女人。"王志慧四十几岁时,大师就每天哇哇叫:"这个老女人!这个老女人!"我在山上养病时,有次他们吵着要离婚,于是我下山,到金兰敲他的门。门一打开,他看到我就说:"你来干吗?"  相似文献   

2.
上班时间不许上网,我偷懒可以你不行,你是单位领导。 不许到我的论坛和灌水区里闲逛,不许看我灌的贴子。不许看人家写给我的情书,不许把人家追我为我打架的事情当成笑料在饭桌上说招惹老妈喷饭。 不许上黄色网站,不许看灌水区里的黄色贴子,就算看了也不要让我知道,不要告诉我听,也不要告诉妈妈听,这会破坏你在我心目中的高大美好的形象,不要次次看完贴子后就冲我无限暖昧地笑,又不是我码的黄色文章。  相似文献   

3.
冉洪喜 《大观周刊》2013,(12):285-285
教师是教育目的的实现者、教学活动的指导者和教学方法的探索者。所以,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不要急于发表自己的导向性意见,而要首先倾听学生的各种看法;不要强求学生接受教师的立场,而要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要进行富于启发价值的评价;不要对学生鲜明的个性或完全否决或过度赞赏,而要引导学生鲜明的个性往正确的方向发展。课堂教学是教学的基本形式,是学生获取信息、培养多种能力的主渠道。然而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要实现用最少的时间使学生获得最大的进步与发展,进行有效的课堂教学是解决问题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4.
它仍然有庄严的红色封面和那个伟人的招牌微笑,然而这是另一种解读。以我的年轻,面对毛泽东这样的大人物,我想要读些什么?我想我要读一个有趣的人,我不要瞻仰雕像或亡灵,我要看他有骨有肉地活在人间;我不要吸取教训,也不要树立楷模,我要看他什么时候放声大笑,  相似文献   

5.
××同志: 您好! 您来函说,希望我能给您指出一条在文学创作上易于成功的途径.对这个要求,我是极愿意给以满足的,但我却不能不给您一个失望。因为文学创作中的捷径几乎是无法可寻,而成功者的途径是成功者自己摸索、开拓出来的,是带着极强的“个性”的途径,它只容得下成功者个人在上面走.所以,要想在文学创作上找一步登天的捷径,我认为是徒劳的,我们还是不要想的好,下决心扎扎实实走自己开拓的路.  相似文献   

6.
去一个单位采访。正谈时,对方忽然问:“你写这稿子要钱不要?”问得我一愣。脑子转过圈以后,忙回答:“不要钱”。对方好心地说:“如果要钱,俺给钱。”我一再解释:“不要钱。我写的是新闻报道,不是做广告。”  相似文献   

7.
记得刚分配到报社干编辑时,老编们总是耐心地向我传授划版经验:“注意千万不要通栏,更不要碰题,还不要……”光这些规矩我背了两小时两分钟零两秒,在感激之余我也变得晕头转向。之后三年的今天,仍坐在编辑位置上的我却茫然了。不通栏、不撞题、注意横坚标题的搭配、字体的变  相似文献   

8.
姜皓 《新闻世界》2008,(1):54-54
他是穷山沟里的孩子,常常坐在田埂上,望着太阳的方向无限向往地憧憬着。父亲问他想些什么,他说:“我在想,等我长大了,我不要耕地,也不要上班,而是天天坐在家里等着别人为我寄钱。”  相似文献   

9.
某报头版头条大字标题赫然入目:《国庆节不要太开心噢!》当时看过顿吃一惊:国庆节是喜庆日子,为什么报纸劝读者不要太开心呢?在上海读过大学的女儿为我释疑:“不要太”这三个字是上海俚语,意思是叫“非常”、“十分”,“不要太得意”就是十分得意,“不要太开心’就是十分开心,上海人是看得懂的,不会产生误解。听了她这番解释,我心中原有的“可能是编辑、校对出差错”的担心算是打消了,但是我又产生了以下担心:该报是发行量很大的报纸,据说拥有外地读者五六十万,这五六十万外地读者能否知道“不要太开心”就是十分开心?会不…  相似文献   

10.
《中国新闻周刊》2003,(10):34-35
“我现在最大的希望是,社会各方面给这些博士们时间,让他们转变,不要急功近利,不要求全责备。”  相似文献   

11.
张彦峰 《大观周刊》2012,(19):181-181
教师必须尊重每一位学生做人的尊严和价值,在这种关系中,师生互相尊重、互相信赖、互相激励,尤其是教学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差异,对学生的个性给予理解和肯定,对不同的学生要做到一分为二的看待,教师对学生不要单纯空洞的说教,要倾听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真实的意愿,要做学生的倾听者。  相似文献   

12.
早在甲午战争年代,Et本侵略者在我国的南海横行霸道,并且,以强欺弱撞沉了我国几艘大军舰,邓世吕舰长等上下名海军将士以身报闰。海军大臣林则徐在南海喊天:“天耶,我林则徐一不要官,二不要钱,一不要名,四不要命,我只要强大的海军。”  相似文献   

13.
我是河北省出版集团河北美术出版社的一名编辑,也是河北音乐广播的忠实听友。有句话说:“三岁看大,十岁看老”。河北音乐广播开播三周年了,在这三年中,领导和主持人走过的心路历程我们都能体会到。一年多前,音乐频道召开听众座谈会的时候,当时我谈到了这几点:主持人在共性中强调个性,不要一成不变;如何让台里的同仁做音乐频道的拥趸;怎样利用电台的优势,抢占资源,走音乐边缘化道路;节目预告机制;节目的互动性;建立博客、俱乐部等。  相似文献   

14.
渴望平静     
我祈盼新的一年是平静的。我不希望有爆炸性新闻。我祈盼国际上有更多走向谈判桌的事情,而不要有更多的枪炮声,不要有更多的暴力和血腥。我祈盼国内的经济发展不是更狂放而是更平稳。我祈盼国内文化界不是更激昂而是更矜持。我祈盼国内的文学界不是更热闹而是更踏实。我祈盼国内的出版界不是更兴奋而是更从容。  相似文献   

15.
“田流走了”。3月17日上午,李翼(原人民日报老记者)在电话里告诉我。他怕我听不清,又重复了一遍“田流走了”。 对于田流逝世,我很难过,想和李翼一块到他家看看,有什么后事帮助办办。李翼说:不要去了,他什么都不要。我说,什么都不要,这太简单了。人死事大,总该开个追悼会,向遗体告别一下吧!李翼说,田流不要什么遗体告别、开追悼会之类,连骨灰也不留。这使我想起十几年前,田流在人民日报记者部负责工作时,我们曾议论过后事。当时田流说,我什么都不要,少麻烦。如今,他果然这样做了。 田流在新闻事业上,做出了重要的…  相似文献   

16.
新闻浮世绘     
女士,请你不要趴在这,影响我工作。  相似文献   

17.
阿林 《新闻实践》2006,(12):F0002-F0002
报纸版面是人设计的,人不但有个性,而且容易犯倾向性错误。你一提倡创新,他就以为什么规则都不要了,可以随心所欲。在这种缺乏理性思维和正确审美意识指导下,很容易走入版面设计误区。这种情况,在版式创新过程中屡见不鲜。  相似文献   

18.
吴博 《记者摇篮》2007,(8):89-89
孩提时,常听到长辈夸我:这个孩子真有个性。我当时虽然不知这笔划较少的词汇的内涵和外延是什么,但我潜意识懂得:他们是说我与众不同,很有自己的个性特点。正是在这种个性的呵护下,我念小学,进初中,读高中,上大学,毕业后又走进令人心驰神往的  相似文献   

19.
我是一个记者,从实习算起,做记者已逾十年.从手写到上网,新闻采访制作越来越便捷,周期越来越短,当记者却越来越艰难,越来越没有乐趣. 忘了从什么时候开始,我经常和家人朋友提起,报纸上的话,不要太相信,所谓的新闻,不要太相信.身为记者的我,戏谑笑谈间,心被刺疼.  相似文献   

20.
一份有个性的杂志与一位有个性的主编是分不开的。所以我读一份杂志,总喜欢揣摩它的个性,并由此窥测该刊主编的思想、气度和眼光,以及她在有限的自由空间内展示自身个性的能力。在这种阅读体验中,《南方文坛》无疑给我留下了极深的印象:鲜活的思想、前瞻的姿态、包容的胸襟以及那种稳健而又迅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