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超强考题     
来来来,这可是相当典型的“妙趣”考题,没有一定历史知识真答不上来!第一题:黄花岗起义时,开第一枪的人是谁?(a)黄兴(b)宋教仁(c)孙文(d)罗福星第二题:黄花岗起义时,开第二枪的人是谁?(a)黄兴(b)宋教仁(c)孙文(d)罗福星第三题:黄花岗起义时,开第三枪的人是谁?(a)黄兴(b)宋教仁(c)孙文(d)罗福星这三题的答案都是(a),因为美钟出版社的教材里有一句话:“黄兴朝向空中鸣了三枪,揭开了黄花岗起义的序幕!”超强考题  相似文献   

2.
张伟 《教育文汇》2014,(10):21-21
最近在报上看到一则笑话:某校历史考试有一道选择题:“黄花岗起义第一枪是谁开的?A、宋教仁B、孙中山C、黄兴D、徐锡麟”。考生想了想,选c。第二题:“黄花岗起义第二枪是谁开的?ABCD选项同第一题”。考生傻了,就选B口巴!第三题:“黄花岗起义第三枪是谁开的?ABCD选项同第一题”。  相似文献   

3.
特立独行的黄兴在近现代革命史上,黄兴算得上是最特立独行的一个人物。他最早起来呼吁各革命团体联合,成立以孙中山为领袖的同盟会;他亲自发动“黄花岗起义”,在手指被炸断的情况下仍然冲杀在前,身先士卒;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  相似文献   

4.
民国时期黄花岗起义纪念活动评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黄花岗起义是以孙中山、黄兴为代表的革命党人领导的一次武装斗争,尽管最终以失败告终,但是它在中国近代史上的重要作用是毋庸置疑的,对于1911年10月爆发的辛亥革命也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正因为如此,民国时期的国民党政府极其重视,几乎每年3月29日前后都会举行各种纪念活动。通过这些纪念活动我们既可以看到对于黄花岗先烈的追思,也可以感受到不同时期的时代特点。国民党政府通过黄花岗起义纪念仪式建构集体记忆,进而掌握文化权力量,从而达到巩固其统治的目的,而这也成为了民国时期纪念活动的一个共同特点。  相似文献   

5.
黄兴三十一岁时与孙中山先生发起成立了中国第一个资产价级革命政党——中国同盟会,其领袖才能有孙黄并称之誉。黄花岗起义,扩大了革命的影响,为辛亥革命的胜利创造了条件:讨袁之役悲壮的历史,再兴护国战争的风起云  相似文献   

6.
孙中山领导辛亥革命,进行过多次起义。最壮烈的一次,是一九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的广州起义,也就是名震中外的黄花岗之役。广州起义,是孙中山、黄兴、赵声等人在槟榔屿策划而成,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得到过华侨的巨大资助。仅从新加坡、槟榔屿回来的华侨,不下五百  相似文献   

7.
试论辛亥广州起义与武昌起义之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辛亥武昌起义,是当时全国革命形势发展的必然结果,而四川的铁路风潮则是促成这次起义的一个重要因素。同时,武昌起义又是湖北革命党人长期艰苦工作的结果,而革命党人在新军中的有效活动更是这次起义能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那么,辛亥广州起义与武昌起义是否是两件无甚关联的事件呢?黄兴早在1912年黄花岗周年纪念会的讲词中曾这样说过:“鄂省8月之起义,由广东之原动力。”他是把这两次起义联系在一起,且是把辛亥广州起义当作武昌起义之“原动力”的。黄兴的这种论断,固然不很准确,但这两次起义有密切的关系,也是事实。这应是研究辛亥革命的同志不应忽视的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8.
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座落在广州市东北郊的先烈路黄花岗公园内.黄花岗原来叫红花岗,后来因祭奠烈士,俗以黄花为宜,故改红花岗为黄花岗.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在辛亥革命的历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他们都是在孙中山领导的"辛亥广州三月二十九日之役"中英勇牺牲的.后被孙中山誉为创建民国的功臣,革命党人的师表.1910年11月,孙中山在海外槟榔屿秘约赵声、黄兴、胡汉民等,商议领导同盟会筹集巨款,积聚  相似文献   

9.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所列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兴起的背景不包括()A.清政府反动卖国本质的暴露B.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C.西方列强支持中国民主革命D.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下列资产阶级革命团体中,成立时间最早的是()A.兴中会B.华兴会C.光复会D.日知会3.中国同盟会成立的地点是()A.檀香山B.长沙C.上海D.东京4.孙中山称黄花岗起义“与武昌革命之役并寿”,主要是因为()A.它是武昌起义前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起义B.它是孙中山、黄兴直接领导的C.革命党人表现了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D.它鼓舞了全国…  相似文献   

10.
林觉民与黄花岗起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与妻书》的作者林觉民,字意洞,福建闽侯县(今福州市)人,十四岁进福建高等学堂,开始接受资产阶级民主主义思想,课余谈及时事,常慷慨激昂地说:“中国非革命无以自强。”1905年和陈意映结婚,两人感情笃深。1907年到日本留学,进庆应大学文科,研究哲学,探索救国救民的真理。他和革命党人林文、林尹民同住一室,情同手足,时称“三林”。 1911年春天,孙中山先生领导的同盟会决定在广州起义(这就是载入史册的1911年夏历3月29日之役,史称黄花岗起义)。起义前,同盟会在香港设立了起义领导机关统筹部,由黄兴(克强)、赵声任正副部长,他俩通  相似文献   

11.
高中课本《语文》第五册中第三十课《<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事略>序》的第一条注释,说:『一九一一年四月十七日(农历辛亥三月二十九日),革命党人在广州起义……』但现行初级中学《历史》第三册中却说黄花岗起义发生于一九一一年四月二十七日,农历三月二十九日(与语文课本注释括号内的日期相符合),故黄花岗  相似文献   

12.
辛亥黄花岗起义是集同盟会精英的破釜沉舟之役,一直被视为辛亥革命的重要前奏。起义爆发时原定姚雨平、胡毅、陈炯明三路选锋未能行动,致使黄兴一部孤军奋战,可谓是导致起义失败的重要原因。关于姚、胡、陈三路选锋未能行动的原因历有争论,总体而言可分为两种主要观点,即"因故愆期说"和"有意避战说"。本文主要从忆述史料的细节处入手,从对姚、胡、陈三路选锋起义时之情状的逐一详细分析以及对胡汉民之伪说的甄别与反驳,多方面论证了姚、胡、陈三路之未动无故可因,无期可愆,纯系有意避战,所谓"因故愆期说"实不足信。故而从一定程度上纠正了持"因故愆期说"史书的不实记述,弥补了以往持"有意避战说"史书皆有论无据的缺憾。  相似文献   

13.
黄花岗之役 ,亦称“辛亥广州起义” ,前者因革命志士将在广州起义中牺牲的烈士遗骸合葬于广州郊外黄花岗而得名。开始合葬时 ,只找到 72具烈士的遗骨 ,故有“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之说。民国初年 ,烈士墓修葺扩展 ,孙中山亲笔题碑“浩气长存”。 192 2年 ,查得七十二人全部姓名 ,次年 ,于碑旁立石记名 ,从此 ,七十二烈士播名海内外。课本第 80页注 :“在广州起义中牺牲的革命党人 ,实际上不止此数。”“实际上”究竟是多少人呢 ?笔者查找资料后确知 ,实际此次战役牺牲的烈士共有 86位 ,其中华侨有 2 9人 ,占烈士总数约 1/3。黄花岗八十六烈士$…  相似文献   

14.
不少人认为,黄兴和孙中山一样,对武昌起义的迅速到来和起义后革命形势的飞速发展,没有一定的思想准备。胡绳武、金冲及在《孙中山在临时政府时期的斗争》一文中即持此论。其依据是:黄兴在武昌起义前不到半年还认为“同盟会无事可为矣。以后再不问党事,惟当尽个人天职,报死者于地下耳”。本文认为:胡绳武、金冲及援引的材料颇为不妥。不错,在很长一段时间内,黄兴赞成和支持孙中山把反清武装起义的发难点确定在两广地区的战略方针。但1911年广州“三二九”之役失败后,黄兴对孙中山的战略方针产生怀疑和  相似文献   

15.
笔者今年从事初级中学一年级的历史教学工作,第一次使用1987年新版《中国历史》教材(以下简称“新教材”)。在教学过程中,发现新教材第二册中国近代史中的“黄花岗起义”一目年代不明,现将新旧教材有关部分摘要如下。在1981年旧版《中国历史》第三册中,有关“黄花岗起义”的年代是这样叙述的:  相似文献   

16.
辛亥年三月廿九日广州起义,又称黄花岗起义。参加这次起义的闽籍革命党人众多,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革命谱写了一首不朽的赞歌。本文拟从经济、思想文化两个方面对闽籍英烈投身革命的原因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7.
辛亥年三月廿九日广州起义,又称黄花岗起义。参加这次起义的闽籍革命党人众多,他们用鲜血和生命为革命谱写了一首不朽的赞歌。本文拟从经济、思想文化两个方面对闽籍英烈投身革命的原因进行探析。  相似文献   

18.
如果没有胡元俊,也许黄兴早成了清廷刀下之鬼,不会再是后来的民国首任陆军总长。 1904年,长沙私立明德中学体育教员黄兴,在学校的实验室里制造炸弹,不慎事泄。清廷大肆搜捕之时,校长胡元俊寻到负责人,说:“黄兴做的事我都知道。如果你想升官,抓我就好,我的血可以染红你的顶子。”这位负责人倒也豪爽:“此狗官谁愿意做?此刻看该如何掩护他们。”黄兴终在胡的掩护下逃往日本,筹建同盟会,遂有7年之后的辛亥广州起义和武昌起义。  相似文献   

19.
在辛亥革命史上,研究孙中山与华侨的章很多,而研究黄兴与华侨的章却未见,其实,黄兴在1906-1911年发动粤、桂、滇6次起义,与南洋华侨有密切的联系。黄兴为革命四下南洋,南洋华侨从经济、人力、善后安置工作三方面对革命作出了巨大贡献,黄兴对南洋华侨所作贡献作出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20.
辛亥革命时期,黄兴是与孙中山并称为民主革命家,号称为“孙黄”。长沙起义失败后,他避走日本,同孙中山结识。此后,他协同孙中山,合作创建革命组织同盟会。在孙中山的旗帜下,黄兴积极宣传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思想,领导发动武装起义,坚持维护孙中山的领导威信和同盟会内部团结,促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迅速发展,对武昌起义的成功作出了重要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