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如何满足顺应中国中产阶级家庭的这种商业、阅读和理财的需求。我们过去不知道真实的读者或者不知道我们的受众是谁。通过邮局发行,报纸和杂志在很长的时间里面,并不确知自己的读者是谁,邮局不会提供名单,只有你自办邮发你才知道你的读者是谁。后来大家都自办邮发,后来又零售,但依然存在到底谁在看你的杂志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张中锋 《传媒》2004,(10):46-47
一本杂志的创刊礼选择在商学院,以"商业思想家沙龙"的方式开幕.我听到了经济学家周其仁关于一本有"taste"商业杂志的诞生渴望,他说,你看你一打开,就有独到的观点吸引你读下去,而我们大多数时候都是读者,在中国,我们需要一本有点taste的杂志能对公司、商业发生作用,推动前行;我听到了有着20年商业实践、著文稀缺而独绝的万盟投资领导人王巍一连串的发问,我记住的第一个发问是作为创业者需要打破规则而紧接下来的运行又要有规则去学习去执行,所以不知道议题所言"新的标杆和示来榜样"是谁;我听到了潘石屹再一次以自己的立论和语言风格说,自己算不了什么标杆,更像一个标本.  相似文献   

3.
《石首报》自1988年复刊后,起初是交邮局发行,1991年和1992年,我们自办发行过两年,1993年再次交邮局发行.后来,报社党委集中广大读者意见,并通过前后几次比较和问卷调查,大家一致认为石首报自办发行比邮发的情况要好,于是,1994年又恢复自办发行.两年来,每当报纸征订工作一开始,从社长、总编到普通的勤杂人员,全体出动,共分五个发行小组,由领导班子成员出任组长,采取“协商分线,指标到组,整体作战,结帐到人”的办法,使得我们石首报1995年度和1996年度的发行工作都较顺利地完成.纵观我们石首报自办发行的情况,我认为县市报自办发行有五个“有利于”.一是有利于扩大报纸发行量.编辑、记者走出报社上门订报,工作比专职发行员好做,会做.我们一靠“党性”(正面宣传),二靠感情(服务读者),三靠腿勤(多跑路多上门),1996年度城区发行量首次超过了3000份.石首报1995年度发行量在1万份以上,比起邮发时增加20%.1996年度的征订,在报纸价格上涨的情况下,据1995年12月中旬统计,征订数仍  相似文献   

4.
在改革开放的大湘中,新闻界自《洛阳日报》1985年率先自办发行以来,自办发行的队伍象滚雪球一样发展壮大,目前已达30多家。在这支庞大的队伍中,《乌鲁木齐晚报》是第17个“觉醒者”,它的汉文版从1988年元旦开始自办发行。现在谈一谈我们的做法和体会,供兄弟单位参考。几十年来,我国一直实行“邮发合一”,即把发行业务从报社分离出去,交给邮局统购包销,独家经营。这种制度虽冒为报纸发行起过一定作用,但它同其它经济领域一样,也带有统得过死、阻碍发展等弊端,很难适应商品经济和新闻事业发展的需要。比如编辑部和印刷厂千方百计地想把国际国内最新信息奉献给读者,但由于邮局运转能力有限,加之邮局是统一分发,综合投递,不能单送报纸,造成投递不及时,对于出报时间较晚的晚报  相似文献   

5.
我国的报刊发行工作,自全国解放后就按照苏联模式交邮电部门办理,长期以来报刊社只管出版,不管发行,使生产与流通严重脱节。这种“邮发合一”、由邮局一家独揽发行的做法,影响了新闻出版事业的发展。 1985年《洛阳日报》首创城市报纸自办发行,第二年就有《太原日报》、《柳州日报》和《开封日报》等6家城市报纸自办发行,到今年四月止自办发行的城市报纸已发展到36家,都获得成功。1987年元月起,《澧县报》经过两年试点后,完全与邮局脱钩,首次在农村实行自办发行,并取得重大突破,为城市报刊自办发行延伸到农村探索了路子。 (一) 首先是办好试点。1985年春,我们以澧东乡为点,广泛开展调查。在调查中农民读者一致认为:县  相似文献   

6.
杂志挂名 创刊时间 版型 刊期 出版理念 杂志定位发行特征 中国青年 1923年 大16开 半月刊 以“奋斗”为主题,为当代青年提供精神服务,口号是:奋斗改变命运,梦想让我们与众不同。 面对在校大学生或大学毕业不久、在事业上处于开始阶段的青年(18-30岁)。 邮发为主,自办发行为辅,小部分零售。 故事会 1963年 32开 月刊 讲述老百姓喜欢的故事。 面向中小学生及广大故事爱好者。 通过邮局全国发行。 读者 1981年 16开 半月刊 选择《读者》,就是选择了优秀的文化。 面向各个年龄段和不同阶层的读者,坚持“博采中外、荟萃精华、启迪思想、开阔眼界”的办刊宗旨,发掘人性中的真善 与中国邮政紧密合作,通过遍布全国的发行网络发行。  相似文献   

7.
目前,不少报刊都自办发行。但是,非订户读者要想读这些报刊就困难了。笔者过去工作过的一家报纸,是较早搞自办发行的。据了解,报社因此节省了一大笔资金,还解决了不少待业青年就业问题,同时报纸又可以投递到户,订户也是满意的。离开报社后,我发现了一个问题,那便是每当我想看看自己服务过的报纸,就无从寻觅。邮局、书报亭都不经销,街头也没有任何零售点。零售是报纸发行的重要渠道,历来是与长期订阅并驾齐驱的。邮发合一的报纸,邮局都开展零售  相似文献   

8.
《今传媒》1999,(4)
近年,在硝烟弥漫的报纸发行大战中,除靠邮局发行、自办发行以及邮发自办合二为一发行外,又出现了一种新的发行形式,这就是邮局的买断发行。所谓的买断发行,就是邮局同报社共同商定一个报社想达到、邮局能实现的报纸发行量,达到达不到此量,报社依据双方的协议按此量...  相似文献   

9.
报刊发行是报社的 生命线。综观目前 广播电视报的发行,大体 上是邮发和自办发行两 分天下。自办发行有很大 的优越性,但对末梢投 递,零星销售点很难兼 顾。邮局征订,发行力度 大,特别对一些偏远订 户,末梢投递,邮局自有 其优势,能避免自办发行 投递的盲点。但它发行费 率高。况且邮局报刊多, 它要追求自己效益的最 大化,不会专注于广播电 视报,自然就影响了广播 电视报的发行量,所以这 两种发行方式都不完全 适应当前市场的竞争。针 对目前的发行现状,我们 采取了以下措施: 捆绑发行,优势互补 不同利益主体同时又有互补性的…  相似文献   

10.
一、目前报业发行的几种主要模式报刊发行的基本方式有两种:订阅和零售;可以借用的发行渠道主要有四种:报社自办发行、邮局、"二渠道"(民间发行组织)、其他代理。通过后三种渠道发行的都可以称作委托发行(简称委发)。由于"邮发"已经约定俗成,通常"委发"仅指后两种渠道。委发一般仅作为前两种的补充,完全委发的报刊目前还很少,也不稳定,在当前条件下不被大报社采用。国内报纸的发行模式也经历了从单纯的邮发合一到邮发、自办发行、自主多渠道发行三种模式并行的阶段。我们对以上三种主流发行模式分别作些阐述。  相似文献   

11.
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当初几乎是邮发一统天下的局面已经彻底地被打破,邮发、邮购逐渐形成了期刊发行的两大系统。邮局也不得不改变过去那种高高在上唯我独尊的做法,宽容一个期刊同时进行邮发、邮购。即便如此,一些期刊为了降低成本,干脆抛开邮发,仅自办发行搞...  相似文献   

12.
邮发代号亟待规范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姜志静 《编辑学报》2002,14(3):227-227
凡经邮局发行的期刊均编有代号,称"邮发代号".据对2001年经邮局订购的1487种期刊的调查,现行称谓极不统一,竟达60余种,粗略归类如下:1)冠以地方名称,如"鞍山市邮局发行代号"、"北京报刊发行局代号"等.邮发代号是由国家邮政局为便于发行管理,配给每个地区2个相连序号的发行代号,当我们看到某一出版物的邮发代号便知其发行省(市),因此邮发代号前冠以地方名称实无必要.2)冠以"国内",如"国内发行代号"、"国内发行"等."国内"二字意在区别于"国外";但就现状而言,尚未有"国外邮发代号 ",因此,"国内"纯属多余.3)冠以"发行",如"发行代号国内"、"发行代号"等."发行"2字义不清,没区别发行方式(邮局、自办、征订或联合发行),与邮发代号不甚相符.4)称谓"刊号"."刊号"是期刊管理部门为了统一管理和控制期刊的出版而给定的期刊注册登记的刊号.而"邮发代号"是我国邮政局为各邮区发行的期刊编制的代号,两者的性质、作用不同;因此,称"邮发代号"为"刊号"不妥.5)其他混乱现象,如"期刊邮发代号"、"本刊邮发代号"等,都远不如邮发代号简单明了.  相似文献   

13.
世纪     
<正>中央文史研究馆上海市文史研究馆主办大16开96页双月刊单月出版每期10元/全年6期60元全国各地邮局征订邮发代号:4-557为答谢广大新老读者的厚爱,《世纪》举办优惠征订活动。自2017年6月始至12月底前,凡订阅2018年全年杂志的读者,将获赠《世纪》历年(2005年-2016年)精装合订本其中一册(含6本杂志)。数量有限,送完即止,欲订从速。获得赠阅的方式:1、通过邮局订阅全年杂志的读者可将订阅凭证复印件寄送  相似文献   

14.
柯志文 《传媒》1999,(3):25-26
由于期刊市场的发展和竞争的需要,期刊的发行渠道愈来愈多。邮局发行、自办发行、委托发行,各行业各系统通过行政手段层层往下发行,期刊进入书店、百货商场;邮局零售公司、个体期刊批发商和零售摊点、报刊亭等等,各种不同的发行渠道间的冲突日趋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垂直渠道的冲突:即期刊社与发行单位的冲突。其一,邮政部门认为邮发刊物应由其独家经营,凡邮发  相似文献   

15.
杨春兰 《传媒》2007,(12):64-65
"我们为这本有78年历史的世界领先商业杂志感到骄傲.我们尤其自豪的是《商业周刊》的读者群持续增长,现在已经达到每周480万读者.但是我们生活在你的世界--一个充满着时间压力、全球竞争、信息过量和持续挑战的世界.跟你一样,我们不能停滞不前.  相似文献   

16.
中文期刊多渠道的发行方式,导致了多种而又分散的组织管理工作,不但影响了工作效率,而且也在提供利用方面造成了诸多不便,这些,应引起图书馆期刊部门的重视。以此思考中文期刊工作的组织问题,都不能以邮发和自办发行的方式作为开展中文期刊工作管理的标准。所以,探讨非邮发刊物的管理及利用的问题,具有重要意义。1 非邮发刊物的性质和特点何谓非邮发刊物,这里是指未经邮局系统发行的国内中文期刊,它们大都由学术机构或学术团体编辑出版,通过征订而自办发行的出版物。所以出现这种发行方式,究其原因有三:(1)通过邮发渠道发…  相似文献   

17.
发行是报刊社经营的一个关键环节,它决定着报刊的市场份额,以及报刊社的广告收入。报刊社从建国初到1984年,在发行方式上一直委托邮局发行,实行“邮发合一”,这种合作关系从1985年起开始发生变化。1985年,《洛阳日报》率先脱离邮局,进入发行领域,自建发行渠道、自收自投,即自办发行。1986年,《太原日报》等六家报社也加入到自办发行行列。  相似文献   

18.
我们从1985年1月开始自建发行网,由报社自办发行,至今已两年多了。实践证明,报社自办发行的路子是对头的。自办发行提高了报纸的投递质量,使读者订报方便、看报早,扩大了发行数量。到今年4月底,发行人员没有增加,洛阳日报的发行量比去年平均增长了22%,月均发行98846份,最高额达15.8万多份。比1985年以前邮局最高发行数6.2万份增长了154%;并且节约了发行费用。今年以来,我们除进一步巩固现有的发行  相似文献   

19.
房向东  尚昱 《编辑之友》2010,(10):125-128
房:去年g月,美同<读者文摘>宣布破产保护,对你应该有着双重的震撼吧?一来你是做杂志,而且是"心灵鸡汤"类文摘杂志的;二来,我们的<读者文摘>(后来改名为<读者>),开始翻译、转载、效仿<读者文摘>的理念而风行时,正是你的学生时代,你应该是在它的滋养下成长的吧?  相似文献   

20.
不顾传播效果和记者感受的做法,是新闻发言人缺少媒介素养的典型表现。有人总结出人生的各种"最高境界":荣誉的最高境界,你已远离江湖,江湖还在传说你;喝酒的最高境界,你还知道他是谁,他已经不知道你是谁;交友的最高境界,久不联系,常在心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