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友直 《档案管理》2005,(5):94-95
偶见一报上登了一首"不足歌".歌中讲,"终日奔波只为饥,才方一饱又思衣.衣食两般皆俱足,又想娇容美貌妻.娶得美妻生下子,恨无田地少根基.买得田园多广阔,出入无船少马骑.槽上结了骡和马,叹无官职被人欺.县丞主簿还嫌小,又要朝中挂紫衣."歌词通俗,含义易懂--人们没有满足的时候,也即我们平时所说的"人心不足蛇吞象".  相似文献   

2.
3.
何谓大报?党报就是大报——这是许多读者与报人的习惯说法。这当然是因为党报融“严肃性、权威性、指导性”于一身,能够为读者提供可靠、严谨的信息,能够及时把党的声音传递给受众。然而,大报还应该有另一个特征:广泛的影响力。  相似文献   

4.
著名经济学家梁小民先生在他的随笔集《小民说话》中,说到一家大报.上关于经济学的一些“外行话”。在一篇关于《郑州试办农副产品期货市场》的报道中,记者对他所谓的期货交易描述为:“产前先签订所交易的商品合同,将收获后才进行的现货交易变为产前、产中销售”。梁先生说:“现在谁都知道这只是批发市场的一种形式——远期交易,并不是期货交易”。还是这家大  相似文献   

5.
穆紫 《今传媒》2003,(4):76
“返城”指的是“返回城市”,春节刚过,很多报纸上都出现了“返城”这个词,但有些是用错了 昨日迎来返城高峰(图片标题) 尽管北京站的客流量比前几日有了明显的增加,但进出站的旅客依旧井然有序(图片说明)(《北京日报》2003、2、7、1版)  相似文献   

6.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一场以“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大讨论为先导的思想解放运动的热潮,在神州大地涌现。这场思想解放的热潮影响和深入到思想政治领域的各个方面,它最首要的特点是其热源和动力来自中国政界的最上层,这是人所共知的。我作为一名首都的新闻记者,特别是作为国家通讯社的一名采访中央新闻的政治记者,更加感受到这场运动对新闻界的巨大影响,说具体一些,正是这场思想解放运动,推动和促进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我国新闻事业的蓬勃发展和欣欣向荣。在那段时间的前后十多年时间里,就我自己的记者生涯看,从亲身经历的采访活动中,…  相似文献   

7.
目前,一些搞笑类广播节目迅速走红,收听率居高不下。如沈阳都市广播的《娱乐二人转》、辽宁乡村广播的《农村乐子笑掉牙》、长春交通广播的《头号大喇叭》等都在当地的收听市场中鹤立鸡群。这类节目大都是模仿和借鉴"二人转"艺术,用东北方言、俗语说笑话、讲故事,注重即  相似文献   

8.
编辑工作中 ,常常遇到“苏联”之前加不加“前”字的问题。自 1991年苏联解体 ,这个问题就存在了。或许 ,人们习惯在称呼刚过去不久的朝代时加一个“前”字 ,如清代初年说“前明” ,民国初年说“前清”。在一个时期内 ,这个“前”字可以起到某种提示作用 ,避免读者思维惯性导致  相似文献   

9.
"作嫁"与"作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者,"作嫁"也,就是"为他人作嫁衣裳"的人.人们以此称誉编辑,不少编辑也以此自况."为人作嫁何时休,见伊风光酸溜溜."内心如此感喟的编辑倘若有,想必也极少.多数编辑还是以"为人作嫁"为职志,奉之为荣业的.  相似文献   

10.
评论员文章从立意的来源来看,可以分为两类,一类可以称之为程序性文章,主要是配合中央和省委的一些重要会议、领导人讲话等刊发的,以宣传和贯彻落实中央与省委的会议精神、学习领会领导人讲话为目的,这类文章内部一般称为“规定动作”。  相似文献   

11.
《中国青年报》2000年8月11日第8版刊登了一篇题为《农妇缉凶 警察何在》的评论文章,其中有这么一句:“7凶杀人恐怕在当地让群众听来已是耸人听闻,难道还有很多比这更恶劣的案件吗?”笔者认为,句中的“耸人听闻”当为“骇人听闻”之误。  相似文献   

12.
13.
在报刊上,使用“其他” 是当然,而“其它”也常用。这个“其它”合不合理、该不该舍弃呢?  相似文献   

14.
孙梅 《编辑学刊》2002,(3):77-78
经济全球化并不等于文化全球化.某些西方国家以其强势经济推行其文化观念,企图在全世界实施文化霸权.作为一名编辑人员,应该对这一点保持清醒的认识和高度的警惕.学习、吸收、借鉴外国的先进文化是我们发展民族文化的必要组成部分,但这并不等于"全盘吸收",更不是"全盘西化".作为西方文化渗透的第一防线,编辑人员首先要起到"防火墙"的作用.  相似文献   

15.
"不孚众望".意思是不能达到大家的期望,不能使大家信服.旧时公文中常用作对人的判词.茅盾<蚀·动摇>四:"他查复的公文,我也看见了,只说你'不孚众望',其余的事,概没提起.  相似文献   

16.
17.
有报道说 ,原沈阳市市长慕绥新 ,1998年邀请一批香港记者到沈阳采访 ,目的是让记者们宣传该市的改革开放成就 ,也就是市长的“政绩”。可一位香港记者对慕引导他们看的“成就”偏偏视而不见 ,却紧紧盯住了慕市长穿的一身“行头” ,衬衫、领带、西服、皮鞋……全是世界名牌 ,少说也值几万港元。一个月收入一千多元的市长 ,能穿得起?这位记者在香港一家报纸上报道了这件事 ,其潜台词不言而喻———沈阳市市长是个贪官。不久后 ,果然东窗事发。这篇报道赞扬了香港记者好敏锐的眼力。但笔者认为 ,关键不在于记者的眼力 ,更在于老总的魄力。…  相似文献   

18.
"数字地球"与"数字图书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地球是继知识经济以后出现的又一术语和概念。文章阐述了数字地球与数字图书馆的概念和特征,数字地球与数字图书馆的关系,并对建设数字地球图书馆的必要性和可能性加以论述。  相似文献   

19.
20.
我以为,中国特色的出版业改革就是四个字:"管住"与"搞活".管住不等于管死,搞活不等于搞乱.但一个时期以来,我们国家的企业曾陷入"一管就死、一死就放、一放就乱、一乱就管"的怪圈.文化出版业也徘徊在管住与管死、搞活与搞乱之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